……第455章三法司会审·宋少卿(三)……

    冯谏听完有些挠头:“这……虽然宋大人所说的这两条确实有些可疑,但是要说这就是谋反谋逆,似乎又有些……有些牵强附会之处。”冯谏想了一会,又道,“刚刚宋大人不是说行迹共有三处么?这第三条是什么?”

    宋璟最开始进来时还有些惴惴不安,说到此时已全情投入,越发的情真意切。

    宋璟乜了李禅一眼,叹息捶胸道:“此第三,更是令下官坐立难安,下官从城外灾民之中得知,灾民之中不但给吴王立祠塑像,更有僧尼道士,祝祷胡言,妄言天命。自从吴王回京之后,城外民谣四起,或言‘双龙临朝,河清海晏’,或言‘兵燹引旱,佛子救世’,总之尽是宣扬吴王救世度民,蛊惑人心。敢问各位大人,救灾之事朝廷之大恩,吴王指示僧尼,收恩德于己身,究竟所为何事?这不是昭然若揭么?!”

    说着宋璟又从怀中掏出几张符咒呈上:“更有甚者,下官的下属还在城外发现了一些符箓咒术,我请城内的道士看过,说是禁咒邪术,乃是遮蔽紫微,近于巫蛊的毒术!”

    宋璟说着又提高声音道:“这条条款款,联系吴王在晋阳之时久不在北都,而流连人迹罕至之深山庙宇,其心实不可测!”

    听着宋璟接连说出的这桩桩件件,饶是向来冷静沉着的严厉之也被吓了一跳!

    说实话,最初听到宋璟说吴王谋反,严厉之是很不以为然的。吴王若是有争储之心,前几年裴相还在,他声望正隆,那时候太子又年幼冲动,正是易储最好的时候,以吴王之明,若真有不臣之心,那时又为何要殚精竭虑的帮助太子打理东宫?

    他本以为宋璟的话只是朝堂之上互相攻讦,言辞过激也不鲜见,想来这回也就是查无实证的诬告而已。

    可是此刻翻阅着宋璟呈上来的罪证,严厉之脸色渐渐沉了下去。宋璟的话句句都落在证据上,绝不是信口胡诌、危言耸听,全都查有实据!

    在城外练兵、囤积的粮食远超过灾民所需,再加上若这符咒果然是真,那吴王确实是谋大逆!

    严厉之因为太子的关系对吴王颇为亲近,故而在三司会审之初也是存着要帮吴王讨还一个清白的念头。可若这些指控真的落实,那以严厉之的个性,只怕第一个上本要求杀吴王明国法的就是他了。

    相较于严厉之,汪直和冯谏倒是对那几张符咒和民谣更感兴趣。

    他们知道,多囤粮草、城外练兵这些是有能辩驳的余地的,但符咒之事,自古以来都认为:兵刃杀人可以挡,诅咒杀人不可挡。

    所以,一旦认定是吴王做的,加上佛子转世的名头,李禅的下场只有一个——赐死。

    只是他们将那黄纸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也看不出什么端底:孔门子弟,一向是敬鬼神而远之,这种玄怪之事实在不是这些大人们的专长。

    关键,此事李禅还没办法辩驳,怪力乱神之事那是宁信其有,再说了这本来就是诛心之事,况且吴王掌管宗正寺多年,又顶着佛子的名头,本来就与僧尼道士们亲善,他懂这些事情太过于情理之中。

    严厉之、汪直、冯谏三人暗暗交换眼神:难道吴王真的谋反谋逆?!明天就这么报给皇帝?!

    汪直想了想,问道:“吴王殿下,敢问对于宋少卿所言三款,是否属实?殿下是否要作辩解?!”

    李禅听完宋璟所说的三款也是一脑门官司:

    首先这城外教授拳脚,操练阵图的事情他是真的没听说过,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说粮草聚集还有账目对不上的事情,李禅猜测可能是因为最开始征调的粮草里面沙砾麸皮过多,道士和尚们筛过一轮之后自然量就少了,但是他毕竟不是一直待在城外,具体的细节也不清楚;

    至于第三条,立生祠牌位之事可能确实是有,张观主来信说起过,灾民们立祠立牌感谢的还有云非墨云公子、还有云黛云娘子、张观主、其中也有皇帝的,并不仅仅是李禅。

    但是那些民谣什么的他就真的不是很清楚了,至于那些符箓巫蛊,就更是不知从何谈起。

    见李禅沉默不语。

    汪直立刻变了颜色,用力一拍惊堂木,高喝一声:“吴王李禅!适才宋少卿所言诸款,你可有辩白之辞?!三司在此,还不从实招来!”

    他这么一声断喝,两边的差役一时全都用力的用木杖敲起地面来,李禅面前的矮几和座位也被差役撤走,刚刚还春风和睦的大堂之上瞬间就变的肃杀起来。

    堂上突然这么躁动喧哗,一直坐在位置上睡觉的裴济缓缓睁开眼瞥了一眼,搔了搔头又闭上了眼睛,不但没醒,鼾声反而比原先更大了一些。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55章 三法司会审·宋少卿(三)-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