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急转直下……

    众人一怔,官印虽然是身份的象征,但是正印一般并不会随身携带,而是放在官署里面以便取用,随身一般只会携带轻便的画押,怎么李禅随身还把两枚官印都带着?

    仇紫英道:“陛下虽然除了殿下的差遣,倒也不用这么快就交印。而且即便是交印,也只是宗正寺的官印,殿下怎么把吴王的金印也拿出来了?”

    李禅木然道:“既然已经除了官职,还留着印岂不显得恋栈不去,予人口实?至于吴王印,是要给她的。”说着看向云黛,缓缓将吴王金印放在桌上,然后又深深地看了裴耀卿一眼。

    这一下云黛固然是吃惊不已,裴耀卿看着李禅和云黛的眼神也是复杂起来。

    一个年轻的举子,能让李禅把吴王的印信轻易交付?

    仇紫英先是一怔,旋即表情变成了然,他看了一眼裴耀卿:“大尹,刚刚的事情可都听见了?”

    裴耀卿悲痛之余还在震惊于李禅要把灾疫的事情全权交给云非墨这样一个举子,此时猛地听到仇紫英这么问也是一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既然听到了,为何还在这里?”仇紫英声音虽然温和,但是语气已经颇为急切,“此事虽然出在城外,可是也还是河南府的事情。下到河南府的旨意比咱家这倒还早些,大尹此刻还不回去,还待何时?”

    裴耀卿猛地一拍脑袋,顿足道:“正是如此!我立刻回去!!””

    裴耀卿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闻听此事之后下意识的觉得此事必有蹊跷:说暴乱是为了抢粮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张观主在城外的布置裴耀卿是有过了解的,灾民每日供给跟平日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水米肉蔬也都是尽可能满足,就算有多有少,灾民们也不至于说突然暴乱;就算真有一两个米粮不够吃用的,又怎么会对张观主动手?

    要知道张观主作为洛阳有名的高道,在城外本来就威望极高,加上这次的灾疫之事,又是出力最多,在城外早就有人把他当做万家生佛来供拜,怎么会突然就有什么暴民要伤他性命?此事不管怎么看都透着古怪。

    虽然裴耀卿不知道这事情背后究竟有什么隐秘,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城外暴乱,毫无疑问影响最大的就是全权负责救灾治疫的吴王李禅。

    城外暴乱,李禅一个处置失当就免不了。要是真坐实了激起民变的罪名,那吴王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回封地过一辈子了。

    更何况张观主和李禅的关系?!

    而且裴耀卿下意识的觉得这件事情背后若是真有人暗中操纵,那么以他的手段,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让李禅背一个“处置失当”那么简单,说不定还有更加险恶的后招等着李禅。

    皇帝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罢免了李禅身上的一切差遣,然后要仇紫英把李禅带回去,这既是惩罚,也是一种保护:表面上看已经做了处置,堵住了清议和舆论的口子,实际上就是在拖延时间。

    而这其中的关键,恰恰就是自己河南府最后所查出来的真相!

    如果真的是处置失当所造成的暴乱,那么自然一切休提,李禅固然要去当真正的“吴王”,自己这个河南府尹估计也就当到头了。

    但若真查出来此时背后还有别人主使……

    裴耀卿一捏拳头就奔了出去。没跑出去几步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又转回来一路跑到李禅面前。

    李禅此时一脸茫然像被抽走了魂一般。

    李禅从请旨救灾治疫开始,他就清楚的知道会面对何种样的凶险,筹谋粮价更是在动满朝文武近一半人的钱袋子,他们怎么会没有反弹?

    所以李禅才回早早的就安排云黛全权处理外事,几乎像是交代后事一样详细吩咐云黛种种细节。他太清楚的知道只要粮价一动,粮商背后的那些大人们必然会对自己进行报复,自己无论如何是要付出点儿代价的。好在自己毕竟是亲王,最坏不过就是顶着个恶名被放归封地。

    这对于李禅来说也不算什么坏事。只是万万没想到他们如此丧心病狂,竟然直接对张观主下手!

    最让李禅追悔不已的是,前两天张观主入梦拜别,本就事出反常,自己当日若能多想那么一想,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

    扑面而来的自责压垮了他,李禅一时之间有了万念俱灰之感,他面如死灰,口中低声念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人百其身!!”

    裴耀卿回来看到李禅的模样吃了一惊,他深知李禅与张观主的感情,一把抓住李禅的肩膀,用力摇晃了几下,大声道:“李二,你清醒一点,你等我的消息!”

    李禅木然抬头呆呆望着裴耀卿。

    这一眼让裴耀卿跨过了十几年光阴,仿若回到他初入集贤殿时,裴耀卿心中一阵抽痛,但他根本没有时间悲痛,他像幼时那般拍拍李禅的脑门:“小木樨,会有转机的,信我!我裴耀卿定会还你,还张观主一个公道!!!”随后头也不回直冲河南府而去。

    李禅似乎被裴耀卿的两句话激起了一点生气,回头看了看满脸关切的云黛,勉强打起精神,说话声极低,气若游丝:“城外的事情拜托你了,有什么事找郑楚。实在解决不了时,就亮这枚金印。”继而转头向仇紫英道,“枢密大人,走吧。”

    “吴王请。”

    这一系列变故发生得实在太快,先是一道旨意罢免了李禅所有的职务,紧接着就是张观主羽化,崔衍昏迷。

    云黛尚在云里雾里,救治崔衍完全是出于医者的本能,她没来得及反应,没来得及悲伤,甚至没来及得回答李禅,他就随着一队千牛卫消失在了公厅的门前,面前唯剩吴王的金印在案上发出柔和的光辉。

    他这就要被关押起来了吗?他这就把吴王印都交付给我了?张观主……真的不在了吗?事情怎么会一下子变成这样?刚刚不都好好的,还欢声笑语的?

    他会怎么样,我该怎么办?

    崔衍的悲歌还在低低的吟诵: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永昌十九年,大河以北旱,饥民大集京师,上以吴王禅权知宗正寺事提举救灾治疫诸事。至十二月十六日,灾民暴乱。吴王禅勾当此事,难辞其咎。遂以处置不当故,尽除官职,令入华林园自省。

    是日洛阳大雪,所见皆白。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11章 急转直下-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