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午休(二)……

    李禅写好信,交给云黛。

    写得时候云黛就在旁边看着,信中的内容她自然知道,忍不住问道:“这样好吗?”

    “就这样挺好,他既诚心与我相交,我亦当用真心还他。”李禅回想起杜确的青面,微微叹息。

    云黛坐在塌边守着李禅,两人手挽手,只觉世间再无比此时更好的时光了。

    云黛忍不住哼起歌来。

    李禅听得迷迷蒙蒙,低声问道:“这不是《龙翔操》的调子么,配了词之后似乎别有一番味道。配词可是白乐天的《琵琶行》么?”

    云黛笑起来:“是木心师父教我的,广陵琴派学琴时,就是会将减字谱编成歌来唱,卢龙那里就属乐天词流传最广,师父就将它编入了琴谱里。”

    乐天的诗作李禅自然熟悉,《龙翔操》虽是广陵派的曲子,李禅并未习练过,若只是跟唱并不为难,他听了一会便合着云黛的歌声与她合唱起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李禅毕竟精力不济,唱着唱着只觉得意识有些飘忽起来。渐渐地,耳边已经只剩了云黛的歌声,歌声越来越轻,越来越远,落在李禅耳中却越来越清晰。

    伴着歌声,李禅只觉得身子有些轻飘飘地摇曳起来。渐渐地从国子学的公厅中飘飞了起来,穿过梁架,飞过屋脊,乘着歌声掠树梢、卷风雪,扶摇而上。

    飘飘摇摇间,国子学已缩成了脚下的一点,整个洛阳城都已经在自己眼下。

    李禅定睛细看,洛阳城的每一条街道上都挤满了形形色色的行人,他们熙熙攘攘,服色驳杂,李禅想要看得仔细些,却压根没办法看清楚那些如针眼般大小的人儿,他再抬头向南看去,城外聚集的灾民们似乎也已经不再局促于城外那小小的空间内,城外多了数不尽的房舍,炊烟袅袅,笑语声声,中间的小人们往来种作、平安喜乐,李禅甚至觉得自己闻到了那炊烟携来的粥饭的香味。

    极目向西,天地又一次急速得缩小,邙山积雪如盖,大河封冻,犹如银色的巨龙蜿蜒延伸,直抵天际。

    就在那大河的尽头,李禅仿佛看到了一队旌旗转过一道冰梁,为首的正是自己的四弟,大夏的太子李玄,身着明光甲胄率领着大军凯旋而归。

    李禅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湿润,自己与四弟也有三年多没见了,他有心招呼四弟想与他说句什么,还没开口耳边却突然喧闹起来。

    李禅只觉得眼前骤然起了一层白雾,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一片朦胧。须臾雾散,不知怎的,他又坐回到了国子学,身边却不是云黛,而是变成了崔衍——幼时的崔衍。

    李禅一时有些怔忡,崔衍这般大的时候,自己该是在集贤殿吧?

    幼时他与崔衍一同在集贤殿上学。

    小崔衍看向他,有些焦急说:“小木樨,怎么才来,睡过头了吗?”

    木樨是李禅的乳名,因为他比崔衍小两岁,崔衍总爱叫他小木樨。

    李禅被问得心焦,忙问:“今日上什么课?”

    坐在前面的女孩儿转过来,小声说:“《清静经》,城南大高玄殿的张观主来讲。”

    李禅看着梦里的女孩一时竟有些痴了,她眉眼之间分明是雪痕,但是情态之间又与雪痕的温婉清灵不全然相像,反而透出一股子藏不住的机敏和活力来。

    李禅恍惚之间发觉,这不就是云黛么?

    为什么小丫头会在这里呢?

    而且张观主为什么会来集贤殿上课?他不是在城外赈灾吗?

    “哦,那我该是在做梦了。”李禅迷迷蒙蒙地想。

    这场梦并未就此醒来,李禅昏昏沉沉地看见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李禅认得,那是大高玄殿的张观主,除了他,还有哪个会在集贤殿里穿这种浆洗的脱了色的道袍呢?张观主穿得不甚讲究,道法却讲得极好,不囿于道法,而是讲三教融通:处世间,当有圣人心,济世经国;待生灵,应效佛子慈悲,行善渡人;居自身,则要清净无为,淡泊恬静……

    李禅知道,张观主虽然是大高玄殿的观主,但却不是天生的道士,骨子里倒是个“士”,也正因为他的风骨和见识,裴相才会让他来专门讲课。

    集贤殿的几个人都很喜欢张观主来上课,因为张观主和其他的博士、大学士们不同,除了上课还会给他们带宫外的物事,有时候还会带着他们几个小的跑去大高玄殿玩。

    虽然大高玄殿也是皇家的道观,但是对于李禅他们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出游”的机会,更何况到大高玄殿,就会穿过城外的集镇市肆,更不必说站在大高玄殿的花园里,可以看到洛水边那些居民的生活。

    在年幼的他们看来,洛水边那些洗菜浣衣,往来的人们实在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田边的野花,青碧的秧苗,水鸟鸣虫,柳絮飞花,都是宫墙之中难得的光景,自晨至昏,日渐西垂,他们要回去了。

    李禅走在大高玄殿的神道上,听见背后有人叫他:“殿下,殿下?”

    李禅笑着回头,就见张观主站在观门口。

    张观主含笑道:“殿下此去晋阳,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啊?晋阳?

    李禅猛地醒悟过来:对了对了,我在做梦,这是三年前离京时张观主来送我的光景。

    李禅对着张观主作揖:“观主且留步。禅戴罪之身,当不得观主远送。”

    张观主却不答话,更不稍退,长揖拜下:“此去晋阳,望殿下为天下惜身。”

    李禅默默走着,没有回头。此时此刻,世人对于自己这个吴王皆避之不及,又有什么身好惜?

    “晋阳虽远,却非绝地。殿下他日回京,贫道当在此迎候。”张观主忽然在背后朗声哽咽道,“殿下,贫道只能送您到这儿了。”

    李禅回头,就见张观主俯身拜倒,他怎么敢受连忙下马去扶,只是梦里山间大雾茫茫,路又泥泞,他怎么走都走不到张观主身边。

    李禅只得眼睁睁看着张观主对着自己叩拜了三次,随后身后巍峨的大高玄殿忽得起了大火。

    关中之乱大高玄殿毁于兵燹,重建之时为防雷火,特意将观址北移,靠近洛水,怎么竟会突然起火?

    眼见着火势越来越大,浓烟四起,火光冲天,不多时烟柱已经将大高玄殿全数笼罩,无数的人奔走救火,但是刚刚还奔流翻涌的洛水似乎一下就见了底。

    张观主穿着那一件脱了色的道袍也冲进了火场,渐渐的成为了火焰中的一缕青烟。

    李禅在大火中猛然醒过来,心口狂跳,出了一身汗,只觉得口渴非常。

    他喝了点水,看看外间,此时日已西斜,红彤彤的夕阳照在自己眼前,想来是这红日引来了梦魇。

    李禅看了看日头,想来过不久小易之也该下课了,没想到自己这一觉睡得这么长,不知她今天的课有没有什么所得。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73章 午休(二)-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