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新来的李同学(八)……

    李禅讷讷的起身,《八佾篇》他当然熟悉,可是崔衍究竟讲到什么地方他怎么知道?只能低头悄悄问云黛:“他上次究竟讲到何处了?”

    崔衍大声咳嗽:“今天讲什么不问博士反而问学生?你想什么呢?”

    李禅看崔衍一脸坏笑,心中也是一阵郁闷,挠了挠头,索性从八佾篇最开始讲起。

    李禅能跟崔衍并称集贤殿双璧,学识渊博自然不在话下。他久在朝廷,思辨论战自然远胜于崔衍,可是若说传道授业,深入浅出就逊崔衍远矣了。

    他这一篇刚讲了没一半,固然是旁征博引精彩纷呈,可是其中佶屈聱牙、训诂考据之处不胜枚举,别说是下舍这些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就连云黛这样带着光环看李禅的都快睡着了。

    若光是内容艰涩难懂也还罢了,偏生李禅讲起学问来说话频率异常的快,不仅语速快,节奏更快,除了快之外,更有些特别的语韵,讲起典故来如歌似调,更是让人昏昏欲睡。

    云黛强撑着眼皮,低头偷偷打了几个哈欠,还猛掐了自己两下,心中不免同情起李乐来:他小时候肯定是因为听李禅上课睡着了,才一直被铁如意打,但这个课上的,实在怪不了李乐,换谁来听都受不了,着实太催眠了。

    学生们的表现崔衍看在眼里,他与云黛完全不同,他听得心潮澎湃。集贤殿之后李禅耽于朝政,少谈学问,自己也有些时日没跟李禅坐而论道了,今日听来,李禅虽然劳形案牍,学问也没有太多荒废,很多观点对于他而言也是颇有印证。

    李禅讲到酣处,崔衍忍不住与他论道起来,同时旁征博引将李禅一带而过的掌故细细解释,又做了新一轮的阐发。

    崔衍的加入让李禅精神一振,于学问一道李禅醉心非常。从本心而言,他是非常想如王大学士所说那样读一辈子书,做一辈子的学问,只是裴相的对自己的希冀,还有当时年幼的四弟,使得他不得不身陷朝局。

    崔衍与他的对谈,下面又是一群白衣学子,让李禅恍惚回到了集贤殿,他更想将这些年他的所学所得,好好说与崔衍听。

    有了崔衍的解说,云黛能听懂了,人也精神起来,本想边听边做笔记的。

    旁边的杜确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易之,别记,他们说得太快了,你记不下来的。”

    杜确并不是看不起云黛,实在是李禅和崔衍这番论辩实在是太过辉煌精彩,就连杜确都感觉有些目不暇接,何况云黛这样要用笔去记?

    以杜确的学识,已经是国子学中仅有的几个能够跟得上李禅和崔衍的节奏之人,虽然李禅那种奇怪的语韵确实有些影响,但相比较讲述的义理的精深来说,这点“缺陷”根本就称不上什么问题了。

    杜确一面听一面好奇的上下打量李禅,这实在是由不得杜确不好奇,宗室之中何时又出了一个这样学识不凡的人物?别的不论,单以论语的解读而言,此人似乎不在崔博士和吴王之下,这个人究竟是谁?!

    其实若不是众人都知道吴王昨天磕破了头,而今天来的李禅额上却连伤口都没有,以杜确对吴王的了解,肯定能猜到这个大个子宗室便是他心心念念的吴王李禅。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人往往会因为固有的认知而忽略最显而易见的答案。

    而此时对杜确而言,讲课的人是吴王、还是宗学的谁已经不重要了。

    杜确不知道云易之听来如何,但他自己而言,实在是听得心潮澎湃,这是他此生听过最渊深的论道!

    杜确自束发受教,只有在拜读圣人章句和先贤名篇之时才有如此激动的心情。李禅和崔衍的对谈固然因随心而谈难免会有瑕疵,但是这等最顶级的学者之间的碰撞,有他们本人进行阐发,岂不比单纯读书更加令人激动?

    杜确只听得如饮仙醴,如痴如醉,到后面甚至有点开始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李禅和崔衍两人对经义本身的融会贯通已不待言,但若只是精通章句,不要说杜确这样万中无一的贤才了,就是随便拉一个恩科的举子也不难做到。

    李禅和崔衍的难得之处是从经义而阐发出来的思辨之渊深高远,早已远非常人所能及。二人立意既高,学识又厚,往往一语道破,当真是无声处有惊雷,奇绝处做文章。

    对于杜确这样的大才子而言,两人那偶然的灵光闪烁,简直就像是夜航孤星,辉耀殿堂,这还不算,两人对谈之间,妙语连珠,佳句迭出,掌故的应用也不拘泥于故事本身,而是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两人一问一答,一辩一论间直如日月交辉。

    杜确听到醉心处,好几次想一同上去与他们论一论,可听到后来又发现自己的眼界与理解于他俩来说太浅薄了。

    这并不是杜确的才华就较李禅他们为弱,而是对于一直生长在蜀地的杜确来说,他所见过的才智之士,相比较李禅和崔衍一路走来所见识过的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师长教之不得法,身边也没有学问相若的人互相印证,杜确纵然有再高的才华,闭门造车也是比不上一直受教于王介、裴济这样的天下奇才的崔李二人的。

    一直以来总是沉浸在书中岁月的杜确第一次感受到“疑义相与析”“坐而论道”是何等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一时之间只希望这节课的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让他可以好好吸收领会。

    就在二人正说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之处时,李禅身体忽然摇晃了两下。

    别人或许没有在意,云黛一下子警醒起来忙看向李禅:只见他面皮微红,额角见汗,唇色苍白。

    云黛又仔细默数他呼吸时胸口的起伏,李禅的呼吸此时变得极浅,频率也快得不正常。

    须知李禅昨天伤得不轻,特别是失血过量之后并没有真正能好好休息,此刻站立许久,又讲了那么多课,早已经是虚耗过度的状态。

    只是他现在是正讲在兴头上,靠着一股精神撑着自己并没有发觉。若再这样下去,只怕非得当场昏厥不可。

    云黛看他晃的这两下已知李禅心力不济,心中一惊,连忙腾得站起来:“崔博士!”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70章 新来的李同学(八)-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