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观主越看越确定,一脸崇敬道:“哦!您是卢龙玄元观的同修吧!未曾请教尊师上下?”一直到刚才张观主其实都没真正在意云黛的存在:他作为修道之人,吴王的朋友不管什么身份跟自己也不相干,现在陡然发现这人可能还是道门同修,张观主立刻热情起来。

    面对张观主的热情云黛有些不适应:“我是在玄元观待过,可我不是修道的啊,我在里面是为了治病!”

    “哦?”张观主略一迟,“可公子这方子的写法,分明就是玄元观的木心道长所传,贫道决计不会看错的!”

    “啊,那个老道是教过我医术,勉强算是我的师父。”云黛倒也没想到这个张观主居然能通过药方的写法看出自己的师承,不过自己因为并未修道,跟着老道士学医也没有正式拜师,严格来说也不算是师徒。

    李禅不禁好奇:“木心道长?我怎么没听过此人?”李禅自问博闻强识,主管宗正寺以后,天下有名的高道高僧大多有所耳闻,但这个木心道长却是头回听说。

    张观主说:“哦,吴王殿下,此人是个游医,是二十年前忽然在卢龙出现,当时我随师父去卢龙修行时,在卢龙的一次法会上见过此人。他虽不怎么通道法,但医术高明,悬壶济世救过不少人,当时师父见他医术通神,还曾邀他进京,可他却甘愿留在玄元观里治病,死活也不愿进京。”

    李禅知道张观主的师父乃是原来玉清观的观主,是有名的高道,在洛阳的达官显贵中极富名望,那个什么木心道长若依言进京,凭着一手医术,再得他稍加举荐,必能名动京师,就是混个封赏也是举手之劳。难道这个什么木心道长真的是世外出尘之士?

    李禅不禁对云黛的这个师父更好奇了,久在宗正寺,李禅再清楚不过,出家修持之人,绝不是没有入世之心。不过这事毕竟不是要务,以后有机会见一面便知端的。

    这时云黛已将药方写完:“这是当时我们的验方,也是在我师父以前的方子基础上修改而来。在成德管用,到了京城就很难说了……”

    观主点点头:“对对对,公子所言甚是!成德与京城,毕竟相隔千里,中间又有太行、大河相隔,水土气候皆不同,药性也全然不是一回事儿,待我看看。”

    云黛也没想到这个张观主对于医术还真是颇有研究,拿着方子就开始琢磨起来,一边看还一边针对方中的药材的用量、作用询问云黛。

    云黛被搔到痒处,自然是积极回应,一老一少两人就这么对着药方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讨论起来,聊到后面已经不限于这张药方,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聊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又聊到本朝名医孙玄素所传的《精诚录》,从流年生克到地势山水到气候变化,以及药物药性不同和炼制方法,竟是越聊越投机。

    云黛不知道,这位张观主素好医术,道家山医命相卜五术之中,他擅长的乃是相术和卜术,他对于医术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喜爱,所以闲暇之余读了很多医书,对诸家学说都有涉猎,是个十足的“医理家”。

    张观主这边,发现这云公子小小年纪不仅对医理了悟通透、实践经验也极为丰富,不禁咋舌惊叹暗自佩服。

    两人聊了许久,终于回到时疫之事,张观主细细问了时疫的症状、病程以及和风寒等病症的不同之处等等,两人早就把李禅在一旁的事儿给忘了。

    李禅初时见两人讨论并不以为意,后来看两人越聊越开心,直接把自己晾在一边也是又好笑又尴尬,堂堂吴王居然给人当成无物!但时疫之事又干系重大,不便打断,李禅只好随手拿起一本书假意看起来,心中忿忿:这个小丫头,还真的是见谁都能和谁聊得来。

    最后还是张观主忽然醒悟,偷偷看了一眼吴王殿下,见吴王已经在远处灯下看书,心头一松,拿起纸笔开始总结云黛的经验。

    最后云黛道:“最重要的就是发现病症的要隔开,若是因时疫而死切不可土葬,一定要将尸体焚烧!”

    观主拿起自己写了几页的笔记,长出一口气:“云公子来的及时!有云公子这份经验,贫道心里就有底了,现在就剩下验方调方了,希望天佑大夏,普救元元!”

    观主仔细将墨吹干卷了收入袖中,对吴王行个礼:“殿下,贫道先根据云公子的这份药方先预备起来。”

    李禅在一旁等得心焦,可面上还是温文有礼,点点头:“嗯,没别的事儿观主就去休息吧。”

    观主这边又叠声对云公子道谢:“……对了,云公子会一直呆在观中吗?以后如何寻你?贫道还有很多医术方面的问题想向公子讨教!”

    云黛还没回答,李禅就说道:“观主不必担心,这位云公子啊,她是此次恩科的举子,双王俱保,是目下最炙手可热的才子,恩科前她不会离京的。”

    观主没听出李禅话中有话,他只知道这恩科的举子都是各地的饱学鸿儒,这位云公子年纪轻轻就能得双王俱保,医术还如此高明,当真是天人一般,一叠声的赞道:“云公子大才!国家得人如此,是大夏之福啊!”又跟云黛行礼再三,这才退了出去。

    张观主不明白,云黛哪能不明白,见观主退了出去,她立刻乖巧的凑到李禅身边跪坐下来:“殿下……”

    “嗯。”李禅应了一声,继续看书。

    云黛感觉到李禅冷了脸,隐隐猜到是在气自己白天睡大觉,小声道:“殿下,您……您找我什么事儿?是不是想出办法来了?”

    李禅哼了一声,故意问道:“什么事儿啊?”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91章 吴王等着急了-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