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之事若只是意外还则罢了,若真如李禅与崔衡所推测的,背后有人指使,那这人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皇储之位!那成德之事绝不是一个独立事件的终结,它将会成为夺嫡的序幕。

    夺嫡争储是历朝历代最常发生的事情,往往也是一个王朝动荡的开始。面对全天下最高权力和荣耀的位置,不管是皇子自己有野心,还是外戚争权,抑或是大臣们从龙固宠,甚至是内侍有什么私心,一旦夺嫡的进程开始,不到对方彻底失败就不会结束。

    没有人比永昌朝的皇室更明白储位之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二十多年前席卷中原的关中之乱,最初就是因为储位之争!王侯将相命如猪狗,宫室府库俱为一空,天下动荡,生灵涂炭!

    若不是当今皇帝带着一帮中兴名臣收拢乱局,大夏王朝恐怕二十年前就已经终结了。沃野千里的关中经此一役二十年都还没缓过来。

    皇帝现在活着的有七个儿子,最年长的就是吴王李禅,真正的嫡长子李非就是殒命于关中之乱,皇帝的结发妻子故王皇后也是因关中之乱的余波,蒙冤自缢而死!

    正因这般种种,在王皇后死后,皇帝立刻就立了当时只有三岁的皇四子、王皇后的第二个嫡子李玄为太子,二十年来不管前朝后宫如何变动,太子之位却从来没有任何动摇。

    不仅如此,皇帝还刻意让太子领兵、加强东宫官权限,太子十六岁开始监理国事,目的就是为了向全天下表明太子就是国之正统,任何人都不要想动皇储的念头。

    现在居然有人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夺嫡争储……

    李禅的脸色一片铁青。

    除了太子目前执掌兵权在外,李禅这两年都蛰居晋阳之外,另外五个皇子都在洛阳:

    皇三子梁王李平,因为幼时得过一场重病,心智有些问题,目前受命管理国子监、宗学事宜。

    皇五子燕王李祝、皇六子赵王李原和皇七子雍王李淳,三人此刻在太子离京后暂代监国。

    皇八子也就是崔皇后的独子,晋王李乐。

    表面看起来老五老六老七嫌疑最大,尝过权力的滋味就很难再放手。可老三和老八也并非全无嫌疑:纵他们自己没那个心思,他们身边的人呢?朝中的大臣呢?

    即便是李禅自己,也无法确定会不会是有人做下这件事情来“帮助”或者说“逼迫”自己上位。

    利益太大,牵扯面太广。古往今来太多的例子证明了,一旦参加了夺嫡之争,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李氏皇族的血,二十年前已经流得够多了。

    见李禅忽然沉默,面色阴晴不定,崔衡咳嗽了一声:“既然说到这儿,那老夫就把话挑明了……”

    李禅颔首:“侍中请说。”

    崔衡从马扎上站起:“老夫想到的最坏情况:那背后指使之人,在动手之前就派人知会太子,以太子的性格必定会立刻班师回朝。私自班师回京乃是大罪,陛下必会对太子失去信任,甚至废黜太子。就算陛下回护,一顿责罚也免不了。更不要说还可以在太子回朝的路上阴使杀手刺杀。如此一来最好的结果是太子去位甚至身死,最差朝廷内里空虚无法讨伐成德,太子也就彻底失去了云家这一大臂助。哼!真是好计啊!”

    崔衡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利芒,这条计谋并不难看穿,麻烦就麻烦在即便看穿了也没法阻止。

    “那成德就送给王廷安了?”听了半天,崔衡与李禅聊来聊去,没有一句聊到云家的事情,云黛急道,“我爹娘和弟弟白死了吗?”

    崔衡注视云黛,一字一句到:“不就是白死了吗?若非云麟驭下不利,阴沟里翻船,怎会有今日这种局面!?朝廷假云麟节钺,节制一方重镇,你爹倒好,王廷安一个草包带着几千私兵就能攻破镇州城,他怎么带的兵,怎么守的城?他才多大就老糊涂带不动兵了?”

    云黛红着眼睛道:“父亲当日受诏改任成德都督时,太子刚发了改募兵诏,父亲说他身为太子岳丈如果都不遵行,太子的诏令如何能约束天下方镇?所以父亲当时就只带了两百亲兵来成德。这两年为了掌控成德还派出去一些到各州郡任职,留在身边的不过百余人。况且当时父亲带人在城外赈灾,身边并无兵马,这才……”

    “太子!太子!!”崔衡摇了摇头:“你父亲是为了太子连命都不要了?只带两百亲兵就敢带着妻儿去成德?糊涂!他的命能有多硬?他这一死,永昌朝十余年河朔的经营毁于一旦,整个中原都陷入危机之中,我跟你说,就算他没死,这般丢了成德也是死罪!!”

    崔衡接着转向李禅:“还有你,若不是你当年一时冲动惹下弥天大祸,今日你就应该还在洛阳,这两年若有你在旁辅佐,太子也就不会颁布这种诏令!”

    李禅面色一僵,显然不想旧事重提:“往事已矣,侍中大人再追究云都督和我的责任也于事无补了,不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崔衡摇首,“大河以北到处饥荒,河东倚仗大河和太行灾情略好,可要自行出兵讨伐成德也是力有未逮,而且老夫身处嫌疑之地,轻举妄动恐怕朝臣的吐沫星子都能把老夫淹死!”

    李禅当然知道崔衡是不可能出兵的:他是皇后的父亲,是外戚,能让他执掌河东方镇已经是特别优待了。朝廷信任崔衡的同时也防着他:整个河东的各级将领皆由朝廷直接指派,除正常布防之外的调动都需要有朝廷的旨意,崔衡就算想要‘为国无暇谋身’也不可得。

    想到此处,李禅无奈道:“如此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崔衡也极为疲惫:“我只能稳住河东,别的地方你到时候再想办法吧……”

    李禅又把来时给云霆去信的情况说了,三人一时间都沉默无语。

    崔衡突然道:“别怪老夫多嘴,你老待在晋阳也不是事儿,写封信给陛下讨个饶,让你早日回京……”

    “咳、咳、咳……”李禅忽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张俊脸冷若寒霜。

    “好好好,不说了,怪我多嘴,”崔衡忽然想起了什么,指了指云黛,“……对了,你让她跟在乐儿身边干嘛?”

    早前李乐已经将如何被追杀如何被云非墨所救,以及云非墨种种对朝局的看法添油加醋说给崔衡听过。崔衡起先不以为意,后来从布阵手法中看穿了云黛的身份,前后一联系,加上云黛帐篷的位置,他笃定九成九是李禅安排的。

    李禅被问得一愣,偷偷瞥了云黛一眼,本来云黛死活不肯留在晋阳,他就是打算找机会让李乐把云黛收了,如此不仅云黛性命有了保障,云家之事除了太子外,还多了崔家这个保障。

    不过经过昨夜那件事,李禅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章节目录

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只五丁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7章 金风玉露与谁逢-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笔趣阁并收藏青山不墨:家破人亡后成了女尚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