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都执杯拿箸,欢饮作乐的一众大臣,一下子也都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十分不好的事情。信是从东都来的,难道东都已经失陷了?一想到这,就连裴蕴这样的天子近臣们,也感到一阵阵的惊心。裴蕴虽然曾经是南陈旧臣,可是如今身为大隋天子的近臣,他的家眷自然也全在东都洛阳。此时一想到可能家人已经落入叛军手里,一时真是又怕又急。

    “陛下,东都发生什么事了?”虽然信就在地上,可是没有杨广的命令,他却是不敢去捡起来看的。杨广转头看了一眼裴蕴,却没有半分平时的亲近,只是冷冷的道”“你自己捡起来看吧!看看你们的家教,你们平时就是这样的教导儿女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忠君爱国之心都哪去了?”

    裴蕴等人突然听到这么一番没头没脑的话,真是吓了一大跳,怎么这东都的急报,却把自己和他们的子女扯进来了?此时也来不及去细想那些,忙弯着腰伸手把那封被扔在地上的信捡起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看完信,裴蕴的脸色却比杨广的要精彩多了。杨广看信时是越看脸越阴沉,最后是愤怒,而裴蕴看着信,却是越看脸色越苍白,最后甚至全身已经颤抖了起来,到了最后,更是扑通一下跪倒在杨广的面前,大声的请罪道:“陛下,都是臣平日教子无方,才让逆子做出些等无君无父的事情来,请陛下降罪!”

    旁边那些大臣们,此时却早已经如同看哑剧一样,看的一头雾水了。根本不明白,怎么突然这东都的急报又和裴蕴教导儿子无方扯上了关系。一个个都是心如猫抓一样,都想去看看那信,可是又害怕那信里的事情和自己也有关连,真是又急又惧。

    “都看看吧,相信你们也会大吃一惊的。”杨广青着脸重新坐下,对着一众站立不安的大臣们道。不理会那些都急着传递看信的大臣,杨广自己的心里却在翻江倒海。信确实是东都留守樊子盖送来的,送来的并不是他预料中的好消息,而是一个坏消息,一个对他来说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

    李密起兵之后,虽然最终没有北平北平郡断他后路,却也没有选择去大兴城,而是直接奔着最近的东都洛阳去了。这倒是和他之前所预料到的是一样的,可是事态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预料。李密一边不断的招兵买马,一边让他最亲近的王伯当领了最精锐的两千反贼,直扑洛阳。东都留守樊子盖派出了大将裴弘策率兵出城应战,裴弘策带了足有八千兵,而且全是精锐的内府兵。

    不但如此,东都洛阳城内,众多贵族子弟基本上平时也都是在禁卫军中挂有军职的。这些职务平时也不过是给皇帝的宫城站个岗什么的,品级即高,还能是个很好的出身。这次谁也没有想到,这都城洛阳居然也要出兵应战。军中诸多贵族子弟也都只得随军跟从。八千内府精兵,再加上一大票的贵族子弟,出城对战两千人的叛军,本来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输的。

    可是事实却是,八千人被两千人击溃,除裴弘策带少数人逃回了东都城外,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被俘,那些贵族子弟们也是一个不落的全都被俘了。裴弘策一回东都,东都留守樊子盖却第一时间把他给斩了,结果,那些被俘的贵族子弟一看到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害怕了。他们也都是这次出兵的各级军官,连主将都被二话不说的斩了,他们自认为更是没有能躲过的希望了,最后,众多贵族子弟反而全都降了李密。,裴蕴之所以一看到信就脸色苍白,因为那他的一个儿子也是那投降了叛军的一份子。除了裴蕴的儿子,还有已死的平陈大将韩擒虎的儿子、杨雄的儿子、大臣虞世基的儿子、水师大帅来护儿的儿子、裴矩的儿子等40余人.这样的结果不但裴蕴恐惧了,就是杨广也恐惧了。

    这不是什么富家公子降敌,这是大隋的贵族们投降了叛军。就连皇族都有人投降了,可以想像,对杨广的震动。杨家的皇位也是篡夺而来,在此之前,他们杨家也不过是和这些贵族子弟的家族一样,甚至还比不上其中的一些如李浑,韦孝宽之类的顶级门阀。

    所以杨坚称帝以后,一直在消弱那些贵族大阀们的权利。杨广继位之后,做的更是十分的明显。只要够仔细,都能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除了宇文述和裴矩以外,杨广继位后所重用的人都是新人,尤其是裴蕴和虞世基,他们更是南陈旧官,甚至包括杨义臣、李景、薛士雄、王仁恭、樊子盖、卫文升、包括韩成等人:即便是宇文述和裴矩,原本也不过是两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换句话说,杨坚时代的功勋老臣,全都没有得到重用,有一些甚至被诛杀了,比如齐国公高熲。

    当然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广的这一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做事太急、太猛,结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反作用,大隋逐渐失去了一部分世家大族的支持,尤其是关陇地区的世家大族,而大隋的许多功勋老臣多出于此。原因很简单,杨广的做法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大多旧阀不受重视,甚至被杀,比如于仲文就是如此!可以肯定地说,大隋皇帝杨广已经脱离了这个过去全力支撑其统治的阶层。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天子越来越集权了、越来越自由了、越来越没人敢反对他了:至于坏处,杨广以前还真没怎么考虑过!但是,他所重用和依靠的这批新人,却没有功勋老臣那样的归属感、使命感,是一个很容易就会发生动摇的阶层。一旦局势有变,这些人便极有可能成为毁灭大隋王朝的定时炸弹!

    而眼下,就是他继位以来不断打压老牌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及大力提拨新兴的贵族们的结果。关健时刻,老牌的贵族集团们也不愿意再死心维护着他杨家的天下了,不但李密叛乱了,就是其它的一众贵族们也轻易的就降了叛贼。而那些新兴的贵族们,却更加的不可靠。头一次,杨广感觉到了自己的大业有些危险了。

    当知道李密叛乱时,他有的只是愤怒,被人背叛的愤怒。而眼下的四十多个就中贵族子弟的集体叛变,却让他感觉到了恐惧。天下再多的农民造反他也不担心,一群农民能闹出什么事来?大业七年就不断有人造反,可到如今,又有哪个能弄出点什么明堂来?但是眼下一众贵族们如此的轻易的叛变,却让他心中恐惧起来。杨家当年就是得了众多的贵族们的支持,轻松的篡夺了北周的江山。如今李密只不过凭借着好几代之前的祖先留下的一点威望造反,居然就有这么多的贵族向他投降,这就危险了。

    一个不好,他的杨氏江山,都有可能不保。和杨广一样,看完信的一众隋军大臣都脸色苍白。这其中有不少是和裴蕴一样,家族中有子弟投降了叛军的。也有不少的族中子弟并没有出战,所以倒没有人投降叛军。但他们一样的脸色好不到哪去。按信中最后所说的,当日一战而败之后,樊子盖已经向辽东派了数十批的信使了,可是却没有一次得到了回应。眼下的这份急报,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封了。

    而且李密在首战胜利之后,打开了沿途的粮仓,尤其是黎阳仓这个天下运河之中的大粮仓,向那些农民们发放粮食,短短的时间之内,李密在他发这封信的时候,已经聚拢了五万大军云集洛阳城下,如果辽东的大军再不回援,那洛阳都危险了。

    “你是什么时候从东都动身的?”杨广此时没有时间却清算那些大臣子弟叛变的事情,只一心关注着洛阳的情况。信使道:“小的是半月前自东都城中夜里偷偷潜出城的,一出城,一路就一直顺着大运河北上,到了涿郡又换乘了快马赶来。到今日,刚好是半个月时间。”但是这个信使没有说的是,当日出城时,东都留守樊子盖一共派了整整五十个信使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潜出城来,经过李密的层层包围封锁,才最终成功到的这里。

章节目录

隋末乱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龙江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08地动山摇-隋朝结束了什么的乱世,隋末乱世,笔趣阁并收藏隋末乱世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