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做为一个穿越者,自然也明白,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而不是指望着唐胜云能对他忠心耿耿,毕竟人心都是容易变幻的。现下特勤司建立起来了,韩成外派唐胜云去中原。那么特勤司必然需要一个主事人,这个时候他就能很名正言顺的再安排一个人进特勤司。就算以后唐胜云回来了,那特勤司里也不再是他一个人的特勤司,而是由两人分别制衡,让特勤司能平稳高效的发挥出他的作用。

    唐胜云出去后,韩成又让张锦叫来了李素,调查司的二把手。同样的,苏诺也难得的聪明一回,虽然兼任调查司司长,却连调查司的门都没进过。调查司的职责是内部的监督、调查,权利可以说十分的大,除了韩成,上到东北军哥司令,下到一个普通列兵,都在他们的卡监督范围之内。

    不过对于调查司这个内部监督组织,韩成比特勤局更加重视,一开始,就抽调了三人为调查司的三个同级副手,严防有人坐大。看到李素进来,韩成起身招呼他坐下“李素,这次有个秘密任务交给你们调查司,希望你们能圆满完成。”“司令请下任务吧,我们调查司一定坚决完成!”“事情是这样的,这次我派了特勤司的唐胜云去东都洛阳公干,我知道你们调查司的锦衣卫们都是千挑百选的练家子。这里到中原,一路几千里远,所以我希望你能选调十来个办事谨慎、功夫又好的弟兄一起去中原,负责保护唐胜亏一行的安全。”

    李素答应了韩成点了点头,让他去准备了。“司令,渊太祚请降了!”韩成正准备整个一下心里的几个思路时”楚星兴高彩烈的冲了进来。韩成愣了一下,看了下外面的太阳,笑道“这好像才过了一个来时辰吧,怎么的,那渊太祚不是说要像一个战士一样的战死,而不是投降么?怎么的,这才一个来小时,就又想活了?”

    楚星笑了笑说道:“不是他不愿意打了,是他手下的那些高句丽兵将们不愿意打了。刚打了一会,这些高句丽人就全都不打了,一个个都丢了刀兵,坐在那不动了。”想了想,韩成估计这些人突然摞挑子也是有原因的。这些高句丽士兵都是渊太祚一手带出来的精兵,他们不同于那些部族民壮们,这些是有着军人荣誉感的一群人。

    当被围数天之后,主帅要求战死的时候,没有人退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光荣的战死沙场也是一名军人的荣耀。拼起满腔的热血,提着刀兵,打算来次最后决战,光荣的战死沙场。可到最后,结果敌人却不愿意给他们这个荣誉,反而在能轻松歼灭他们的时候,调派出一支支的部队轮流的上来战斗。

    一开始的时候,高句丽这些没了马的骑士们,还都是狂叫着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可打着打着,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隋军每次都是以两千人包围他们千把人,而且并不是攻的很猛烈,反而好像在演练阵形,磨练士兵的阵形,甚至连那些军中的军官们,也好像是在拿他们练手。不求着杀伤他们,反而是在那里来来去去的拿他们练起了兵。

    被那些隋军强拉着练了个把时辰后,那些隋军总算退了。还没有等他们松口气,以为能安息了,那些无耻的隋军又出动了。还是两千人左右围他们,但是却又换了一批人马,照例是上来后并不想要一下子歼灭他们,依然是在拿他们练手。再没火气的辽军们也火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战败被杀,他们没话可说,可是眼下拿他们当成是野兽一样的,在那里围着训练取乐,却不是这样曾经骄傲且精锐的高句丽东北骑兵们所能忍受的了。

    他们一个个狂吼怒叫着,完全就是不要命了,只求一死,也不管井么阵列了,只管拿着刀猛冲,特意往隋军的刀口枪阵上撞。可惜隋军却不肯让他们就这样死掉,后面还有十多个团在排队等着轮练呢。沈雷老爷子是战场上的总指挥,兼围观军官们的现场解说员以及军官教员,不停的在对着现场的辽军们,讲解着底层军官的临场指挥等等带兵之法。

    老爷子一看辽军不想玩了,马上下令让围攻的隋军各团只管围着,却不杀他们,也暂时不再演练阵形。反正你想死,我不让,除非你自杀,要不然你想死也不可能。战场之上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高句丽人们几百上千人被围大一个个和圈子里,却能乱糟糟的追着超过几倍于他们的隋军士兵们后退,可是却又怎么也跑不出被围的圈子。拿着脖子往刀上撞的高句丽人们疯了一阵后,也发现,有时候,要想死,还真是一件难事。

    他们除非自己拿着手上的刀兵抹脖子,否则人家根本不愿意杀他们,只愿意留着逗着玩。不怕死、敢拼杀是一回事,但是要让一个人拿着刀自己抹自己脖子却又是一回事。哪怕再勇敢的战士,对自己也没有几个能下的去手的啊。那股子气势一泄,所有的辽军也认了,还拼什么啊拼,就这样吧,你爱怎么的就怎么的,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大的过去一个死字吗?高句丽人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

    一个个先是被大雨淋了三天,又吃了五天生马肉,接着今天又在这打了半天了,却一口干粮没吃上,一滴水没喝上,每个高句丽人精神一松懈下一类后,都动也不想动了。那还剩下的上万人马居然没一会,就一个个东躺西歪的跌躺在地上。

    对于不远处的那些提着刀兵的隋军士兵们,却视而不见了。渊太祚还想拼,哪怕临死时再拉几个垫背的也行,可到了最后,除了他身旁的几个亲兵还站在他身边,所以的还活着的辽军士兵一个个的全都躺地上了。军法从事?人家命都不在乎了,还管你什么军法不军法从事。渊太祚如同唱戏一般的折腾了好久之后,还是没有人再愿意起来和隋军决一死战。

    面对着眼前的情况,沈雷老爷子也知道这个练兵走进行不下去了,干脆,派人把这些人都捆了吧,反正这些高句丽人的样子也和投降了没什么两样了。

    黄昏的峡谷,早没有了半丝阳光,一边是兴奋的隋军将士高呼庆祝,一边却是低着头脸色茫然的高句丽军,阵阵呼喊中,这东北军成立以来,最艰难的一仗终于结束了。

    红日照耀之下的金山城,也开始从沉睡中醒来,一条条街道上也开始行人往来,虽然自隋人第三次攻辽东以来,辽东各城就下了命令,所以城外的居民百姓,都得迁入城中。原城中的各户百姓也不能再随意出城。

    但是听闻如今隋朝皇帝已经带着他的几十万大军撤退了,而渊大帅更是领着十万人于七天前从这里出城做追击去了。在城中的的人想来,既然隋军又一次的退兵了,那肯定就是和上一次一样败了。再加上又有了辽东城的战神荣留王,还有他们东北的渊大帅合击,那到时说不定又是一个萨水一样的大捷了。

    等大军走了七天后,留守的将军也不再怎么严令城中居民不许出城了,虽然每日都是早早的就关上城门,但是白天却会打开城门,让大家出城。毕竟关起城来都有两个来月了,每个人都有些不厌烦了。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密密麻麻的,就算不少居民并不出城去打猎、打柴、打渔,但也有众多城中的年青人三五成群结伙的赶到城门外,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欣赏秋景了,搞的倒和春天里踏青一样的热闹。

    城头的留守的那些士兵们,也一个个懒洋洋的享受着暖秋里的太阳。辽东秋季后多雨,每一次出太阳,都是十分的难得。一位兵头带着几个人从城头走过,一边巡视着城头的守兵,一边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这太阳晒在皮甲之上,没一会就烤的人有些昏昏欲睡的。等他扭了扭脖子,想活动下身子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在那目光远处,从山下突然一条黑线出现。多年的经验一下子告诉他,这是大队兵马来了。隔的太远,也不知道是哪路兵马来了,那兵头连忙拿脚踢着还在晒太阳的辽兵。

    “快起来,有大队人马靠近,关城门,准备防守我去通知大人”说着那兵头连忙向着城中跑去。当留守的校尉带着人跑上城头的时候,只见远远的那一条黑线已经变成了一大块的黑色,而且还越来越大。“好像有几万人”一个守兵哆哆嗦嗦的说道。守将抬手挡了个手帘,极目远眺,好一会才神情郑重的道,“不,那不是几万人,而是十多万人,甚至有二十万人。”

    他的话一落,所有的守兵们都是吓了一大跳,二十万人?如果真的是二十万人的话,那肯定是隋军来了,自家大帅带着人马出去的时候,才八万人,而且还是去打仗,哪怕伤亡再小,也只会越打越少,不可能越打越多,一下子反而变成了二十多万人吧。一想到来的是隋军,那些兵丁们一个个都是脸色发白,本来渊太祚出兵的时候,就把各城的精锐带走了,留下的大胆是些老弱伤残之兵,而且这金山城的留守军队不过一个千人队。哪怕就是现在紧急征调全城的男人上城,面对着二十来万的隋军也是于事无补啊。

    “关城门、关城门,愣着干什么,快关城门!擂鼓,所有的人上城墙,再马上征调城内的壮丁上城防守!”那莫诺(校尉)也是跟着渊太祚在辽东打了多年仗的军官了,虽然觉得再怎么做也是于是无补了,但还是在一条条的发布着命令。

    这个时候出城的人也都看到了那支大军的到来,一个个惊慌失措的蜂拥向城内跑来,这一拥之下,反而把城门给堵住了,外面的也进不来,城内的守军也关不了门。那莫诺一见之下,勃然大怒,喝令斩杀数人,那些百姓才被震慑了下来,在守军的监督下一个个的在城门外排起了队,等到那大军到来之前,总算是让人又都回到了城内。

    远远的那支大军在离城数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从中驰出一队约数百人的骑兵,直往金山城而来。那守城的将领只是脸色苍白的站在城头,两股战战。等到那支骑兵进了,那莫诺(校尉)突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他看到那支人马,却不是隋军,而是才离开了五日的自家渊大帅的兵马。当先一骑却正是渊大帅的叔叔,金山城的城主渊盖铜。眼看着渊盖铜就要到城下了,也顾不得再问为什么后面有这么多兵马,转头就对着身边的守兵一脚踢了过去。

章节目录

隋末乱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龙江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92:疲惫不堪-隋唐:乱世枭雄,隋末乱世,笔趣阁并收藏隋末乱世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