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虎贲郎将司马将军求见!说是有东都八百里急报!”一名内侍走到宫楼上,跪下禀报道。杨广一听是东都洛阳来的八百里急报也不由惊讶了一下,虽然大隋京城在原本是在长安,但是自从他登基之后,他已经久不在长安了。基本上他继位之后就将洛阳打造成了一个新首都。

    如今洛阳不但是大隋的政治中心,同样也是经济中心。这次跟随他出征的文臣武将们的家人基本上都是在洛阳,这洛阳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可是影响极其巨大。不过杨广想了一下,洛阳能出什么事?这次他亲征高句丽,特意选了一位十分老成的大臣留守。此人金紫光禄大夫、民部尚书、东都留守樊子盖,这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臣子,办事一像细心谨慎,而且为官品行也很好,不贪不腐。

    杨广想不出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会让这位办事细心谨慎的留守居然发八百里加急来报。“让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带信使上来!”杨广回到榻上,对内侍道。不一会,虎贲郎将将信使王贵带到。王贵见到了杨广之后,急忙从怀中取出装着急报的信筒递上。杨广接过内侍呈上的急报竹筒,认真的看了下上面的封印,确实完好无损无人动过,忙打开一看,只看了第一行,他的脸色就变了。他拿着信匆匆的往下看去,没一会就将整封急报看完。看完信后,杨广整个人都颤抖起来,一张脸更是一下子全黑了,脸色阴沉的吓人,牙齿更是紧紧的咬着。“呯”,杨广一脚踹翻了身前的小几,长身而起怒喝道,“所有的宫女全部下去,宴会到此结束,召集营中从三品以上的大臣到朕的御账来见朕。另传令,马上鸣金收兵。”说完黑着脸转着在内侍的簇拥下,下了宫楼,留下满座的文武大臣和宾,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陛下会突然如此生气。

    更加让他们不解的是,如今辽东城攻破在即,为何陛下却突然下令鸣金收兵。虽然心中百般不解,但是皇帝的话不可违,此时众我哪还有心思猜这些,一个个纷纷起身往御帐赶去。皇帝一声令下,隋军阵前开始鸣金收兵,一面面大锣被敲响,声音瞬间传遍整个战场。隋军是百战之师,虽然所有的士卒包括将领都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会在这样的关健时刻收兵,但是军法有言,闻鼓而进,闻金而退,令行禁止,莫敢不从。在将军们的一声声喝令之下,隋军开始整齐的后撤。好在是胜时而退,倒也不担心被敌人趁势掩杀,撤退的隋军甚至从容不迫的将城下那些还完好的攻城器械给又推了回来。

    就连城头上的那些高句丽人也一样有些不敢相信。城头上的高句丽士卒已经没有了多少,基本上都是些高句丽平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甚至连一些才比横刀长一点点的小男孩子也拿着张弓跟在后面。此时的高句丽人看着隋军退兵,没有一个上去截杀的,所有的高句丽人只是愣愣的看着他们后撤,感觉像是在做梦。每个人都有种大难不死、劫后余生的感觉。西面城墙之上今天死了太多的人,虽然他们最终守住了西城,但是城头上伏尸处处,就连城墙两边的地上也都堆满了尸体,这些都是混战中掉下去的,有些是被双方清理下去的。没办法,死的人太多,连城墙上都堆的没有双方士卒站脚的地方了。

    在这短短的一天内,高句丽辽东城五万军队,十五万百姓,此时军队剩下的还不到一万,百姓更是死伤无数。十五万人有十万上了城头守城,光西城就有六万百姓被征调上城,而此时城头还剩下的百姓还不到一万人,除了受伤被送下城去的那万把人,一天不到的时间里,高句丽守城的百姓死了四万。而除了西城,其它三面城墙虽然没有如西城这般猛烈的攻击,但一样是交战了一天,三面城墙上的四万高句丽人也同样死了近万,重伤残疾的更是有数千之多。二十万人的辽东城,此时还能站着的,不到一半。而就连最精锐的隋军,因为是攻城之战,虽然之前的一个月时间消耗了高句丽人很多实力,但是今天也同样阵亡了近一万人,负伤的更是多达一万多人。可以说这是一场双方都流了太多血的战斗。但是此时,除了高句丽人跌坐地上心中默默庆幸隋军退兵,隋军的所有士卒们都感觉到有些不甘心。一次又一次的征辽,为的就是能灭其国。这已经是第三次征辽了,面对着这样的破城时刻却要退兵,所有的将士们都心有不甘。

    一名在今天的城头混战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的骁果道,“上次攻辽东城也是这样,几次差点拿下辽东城,可是高句丽人一说降服,陛下就让停止进攻。这次说不定也是那位高句丽王爷说臣服了,所以将军们让我们退兵。”那位用一块粗布简单的蒙住了那只伤眼的骁果有些无奈的道。所有的士卒都听的出他地话里的不敬,但是却没有人说他什么。王大牛叹息了一声道,“也许这次高句丽人是真的臣服了!”“也许吧!”所有人都在心里安慰着自己。

    破军营的阵地上,韩成端坐马上,看着如潮水一般从辽东城头城下退回来的隋军。鸣金收兵之声已经响彻战场很久了,韩成去依然坐在青骓上,有些不能置信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刚刚他们还在做着热身运动,认为在城头鏖战半天的步军兄弟们马上就能拿上城门,是时候到他们出动的时候了。可是如今刀已出鞘弓已上弦,全军刚刚动员过,正准备好好的冲上去撕杀,立一大功,可是却传来了收兵之声。

    月亮悄悄爬到半空,俞发照的大地明亮,点点星光火把之下,整个战场都显得肃杀无比。“大人,大营鸣金收兵,我们也该撤回大营去了。”李节看着韩成等一群将领都端坐在马上一动不动,犹如雕像一般,等了好半天看着战场上的步军已经差不多都退了下来,忙开口道。韩成没有理会李节,只是看着眼前那些一个个从城下退回来的士兵,这些英勇的步军,在冲锋的时候冒着箭雨、石头、檑木、热油、长矛、大刀,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踩着同伴们的尸体前进,一个个前仆后继。可是现在眼看着就要胜利了,突然却又要收兵。看着那些步军们,此时一个个一步三回头,锐气不再,战旗也不再高举,长枪也不再如林,步伐也不再轻快,就连每个人眼中的目光也不再热烈。

    以往看兵书,上面总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再精锐的士卒,如果碰到一个无能的将领来带,只会让三军无功。但是此时,他对于这句话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一个将领再无能,也比不过那站在将领身后的皇帝乱指挥来的更可怕。他知道历史上第二次征辽时,皇帝就曾几次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做出了让人跌破眼睛的事情。数次辽东城破在即,辽人只要一说请降,他就下令停止攻城,结果等敌人休息好了,城墙补好了,对方又开始对隋人拒之不理。今天的事情是怎么了?难道高句丽人又重施故伎,可是如果是那样的话。这上到皇帝,下到满朝从驾文武,不可能还会看不明白眼前的形势啊。

    韩成在杨广的身边呆了这么久,他不相信会是这样的原因。一定有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发生了,要不然杨广怎么可以会在这样的关健时刻收兵。据他所知,今天可是总决战的时候,大营中那多达百万的装上了土的布袋,只要等皇帝一声令下,就能瞬间在辽东城下铺成一个可以并行八人宽的鲤鱼脊梁般的平坦大道来。不但如此,隋军还有着一个秘密武器,那多条已经挖通的秘道同样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隋军突然杀进城内,他不相信高句丽人还能挡的住。难道杨广和早上的时候一个心思,不愿意白白看到步军们在城头和高句丽人拼杀牺牲?难道杨广打算等到了晚上再鱼梁大道和暗道一举出手,将高句丽人一举拿下,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韩成虽然不大相信杨广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此时他十分希望杨广是这样想的。做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实在是不愿意往别的地方想。

    “嗒嗒嗒!”一阵马蹄声自不远方向传来,一位天子近卫骑马策到破军营阵前,那骑士翻身落马,大声的对韩成等将领道,“传大隋皇帝手敕,破军营中从三品以上官员马上至皇帝御帐,如有违慢,军法从事!”韩成回头看了眼身旁的沈雷老爷子等人,从他们的眼中都看出了深深的担忧,看来肯定是发生了大事。要不然皇帝不可能这么紧急的将所有从三品以上大臣召见。难道杨广突然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如果杨广真的出了什么意思,那么之前让人紧急收兵,现在又紧急召见大臣的做法倒是合理,可是他记得杨广明明是被宇文化及在多年后杀死的啊。没听说杨广身体有什么大毛病啊?

    韩成从怀中掏了一块不大的金锭递给那卫士,轻声问道,“兄弟你知道陛下如此紧急召见我们是因为什么事情吗?我随便问下,一会也好有个准备。省得万一陛下问起我什么,我答不上来。”那骑士看了眼那块黄澄澄的金锭,又看是如今皇帝面前炙手可热的韩成,忙收了起来,轻声道,“泄露禁中语为死罪,不过我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紧急召见大臣。刚才陛下在宫楼和众大臣喝酒的时候突然收到一封东都洛阳的八百里急报,陛下看后脸色十分不好,连身前的案几都踢翻了。随后就紧急召见各位大臣,陈大人您快点去吧,小心去晚了,陛下迁怒。”说完,那骑士忙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韩成仔细的想了一下,东都、洛阳、急报、杨广发怒,这一切联系起来,韩成却感觉抓到了点什么。却一时又记不起是什么,东都来的急报,而且是能让杨广在宴会上如此大怒而不顾形像的事情,会是什么呢。东都,东都,对了,韩成一拍脑袋,终于想起了一件大事。历史上杨广第三次亲征高句丽时,曾经跟随杨玄感造反的蒲山郡公李密逃脱后加入瓦岗军,攻破了仅次于京师洛口仓的天下第二大粮仓——黎阳仓。李密是关陇贵族子弟,能力卓著,人脉甚广,素有名望,是杨广心头大患。而黎阳仓位于永济渠,通济渠和黄河的交汇处,四通八达,可谓是“天下正中”。这件事标志着隋末农民起义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阶段。

    搞明白了这件事情的起因,韩成的脑子也不禁开动了起来。“老爷子,你如今是正二品的开国候,这次陛下召见你也得和我一起过去。李节将军,破军营就交给你带回大营了,让大家多警醒点,万一那些高句丽人想乘机弄点什么事出来,我们也能及早应对。”李节笑道,“韩将军敬请放心,二位将军尽管去,这里我会照料好的。”韩成点点头,和老爷子一起往御帐赶去。

    一路上,韩成不断的在想着这事,既然他已经不甘心做一个普通人,那么现在他每走一步,就得多加思考了。按现在的情况来看,瓦岗军之乱势大,杨广很有可能会率军回国。那么他又得在这次为自己谋划点什么呢?高句丽此时经过隋朝三次东征,虽然依然拒隋军于辽东城下,但是几次大战,高句丽人也同样损兵折将,国力大损。特别是如今高句丽军事大镇新城已下,连旁边的南苏、苍岩、木底也城也落入了隋军手中。就连眼前的辽东城同样已经是要油枯灯灭,拿下辽东城基本上用不了什么太大代价。

    在这辽东之地,高句丽人现在几年下来差不多失去了近二十万战士,以高句丽这样的小国,就是全民皆兵也拿不出什么太强的军事力量了。以后的辽东,高句丽人必然将彻底转为战略防守,甚至有可能会放弃一些辽东的山城,退守第二道防线。现在摆在他韩成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继续做杨广的禁卫统帅,跟着杨广西进回国,剿灭瓦岗军的叛乱。但是这个选择,韩成却并不太愿意,一直跟在杨广的身边,无疑有些没安全感,而且也无法发展自己的力量。在杨广的身边一切的一切都是处于杨广的掌握之下,他能让韩成带兵,也能让韩成带不了兵。

    而且中原的叛乱已经越来越厉害,说不定到时杨广就会让他去剿叛军。他现在只有一万人,对于那些人海作战的流民叛军来说,虽然肯定能胜,但却无法根除,说不定到时他手上的有限这点破军营也会一点点的被消耗掉在那**大海之中。而现在他还有一条路,就是利用眼前的这个机会,留下来。留在辽东,哪怕到时就是依靠着他手上的一万人,他自信也会比回到中原好。只要他能拿下辽东城,以辽东城做为基地,那么在最初的这几年,在杨广还依然掌握着天下大权的时候积聚力量。

    不过辽东苦寒,而且在这样的地方,无疑是要面对着整个高句丽,到时也不会轻松,甚至不如回到中原等待机会。到底该如何选择,韩成一时间也无法拿下决心。而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也是无法和别人商议的,就算他能和他放心的毛翊、鲁世深等人说,可是他们两人如今的知道的并不多,问他们,无异于问道于盲。而问其它人,如眼前的沈雷老爷子,他却不敢问。现在天下的人还只认隋朝,他现在去问,无疑表露出了他谋反的心思,这可是很危险的,谁也不知道沈雷老爷子是个什么心思。

章节目录

隋末乱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龙江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52:似有机会-隋唐乱世枭雄免费全文阅读,隋末乱世,笔趣阁并收藏隋末乱世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