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援沪之兵早已训就,只是微职上有90岁的老母,万一微职战场上丢了性命,老母是万万承受不了这种打击的,因此……”
曾国藩闻言,已知道陈士杰心中的“小九九”。到底是为了孝敬母亲,还是贪生怕死,曾国藩已没有时间来调查核实,要是朝廷催逼的圣旨再到,恐怕已不是催兵上路的问题,而是催他“曾剃头”上西天的大事了。
真不是开玩笑,别看曾国藩之前做到过兵部侍郎的高位,在朝堂上支持者也不在少数,可在咸丰帝心中的印象却是极差,有机会就不忘敲打敲打一顿,老曾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轻易不敢行差踏错。
两次京畿危机的时候,吴可都率部不远千里星夜驰援,与洋人大打出手解京畿之危,甚至不惜在上海跟洋人撕破脸皮搞军事对峙,差一点便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当时的上海形势紧张至极为的还不是缓解京畿危局?
可两次湘军都在干什么,除了与太平军大战还是在跟太平军激斗,好象打败太平军比救援京畿还重要似的。
不得不说,单单就这个态度问题,曾国藩便相距吴可甚远,同为大清有名的强军统帅,在皇帝和朝廷大佬们心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就算再不喜欢吴可的朝臣,也不得不领他的救援之情,对于吴可的一些出格行为虽然少不得腹诽评击,但也不会真的往死里彻底得罪。谁知道京畿还会不会再出现危机,到时候还不得指望吴可这个热心肠的家伙赶来支援?
这也就是咸丰帝不怎么待见吴可,可该有的礼遇一点都不少的主要原因,吴大总督为大清真是劳苦功高。
曾国藩就没这好待遇了,两次京畿危机时朝廷肯定也向他求过援,可最后结果又如何?
别看朝堂上不少声音说湘军主要任务是清剿长毛,一时抽不开身也是真的,可要说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的朝中大佬心中没有半分恼怒,只怕傻子都不会相信。
曾国藩明显也知道这个情况,之所以一门心思想要打下金陵,目的不过为了增加立足朝堂的资本和砝码而已,除非他以后不想在朝堂上混了,否则他想不拼命都不成。
手下小弟表现如此不给力,曾国藩大感脸上无光,不过他的选择可不仅仅只有以上两人。
见朝廷催逼得紧,他赶紧命令距离上海很近、正驻扎在镇江的清军总兵冯子材火速援沪。可军令发下去后如石沉大海,也一直得不到冯子材的回音。究其原因无法知道。曾国藩差不多真的要失望了。这时李鸿章出现在他面前。
没办法之下曾国藩试探着要李鸿章东援上海,孰料李鸿章还真的乐意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李鸿章自从在老家安徽打了几次胜仗后,虽然升到了四品官,但进入曾国藩幕府后,这一官秩便成了虚衔,根本没有行使这个四品官独立带兵打仗的机会。
而且曾国藩的湘军大营中人才济济(主要是本土派系势力太强),他很难等到独当一面的机遇。李鸿章知道,要想往上爬,爬到朝廷的最高层,没有恩师的举荐那是万万不成的。
但说实在的,李鸿章认为曾国藩的办事风格一向犹疑有余而果断不足,每遇重大事件需要作出决定时,他总是向李鸿章请教。在曾国藩手下,他一直是个被使用的角色,而不是被重用的人才。
李鸿章一直盼望着能有自己作主、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像那位出身低下如今却让他感觉高不可攀的两广总督吴可那般。
没错,现在吴可可是很多官场中人的偶像和追赶目标,李鸿章也不能例外。实在是吴可的出身太低,依靠自身和一干兄弟拼搏短短不足十年,已经高位两广总督之位,还是堂堂的一等侯!
这样的成绩,让众多出身大户甚至豪门的官场中人情何以堪?
所以,出身庐州名门的李鸿章,迫不及待的想要出人头地,尽快进入朝廷高级官员行列。
当恩师曾国藩要将东援上海的大任交给他时,他觉得英雄正逢其时。李鸿章心痒难耐,他激动不已,因为,他马上就能率领湘军浩荡东去了!
可恩师又发话了:“少荃,你这一去,我虽然可以高枕无忧,但自此之后,我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啊!”
李鸿章谦虚地说:“曾师营中人才济济,胜于我者,多矣!”
曾国藩说:“不过,现在南京还没拿下,湘军人手不济,你这一去,我是没有兵送给你啊。让你做帅,兵就由你自己去解决了。”
闹了半天,原来是个“光杆司令”!
李鸿章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愤怒,被恩师狠狠耍了一顿的愤怒。
不过他还是咽下了心中这口恶气,老老实实接受了这个残酷现实。
不要说李鸿章,这样的任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
时间这么紧迫,从哪儿弄来部队?还要千里迢迢东援上海滩?
李鸿章急了,不过很快他紧蹙的眉头就展开了,他已经想到了主意!
湘军固然是现成的,但军中老气横秋的、吸大烟的、开小差的不乏其人。再说,这些人是跟着“曾剃头”来的,除了“曾剃头”,他们还愿听他李鸿章的命令吗?
他想不如自己募集人马,这样除了他别人的命令谁的也不听,和当初湘军一样拉起一票打天下的人马来。
李鸿章能在后世留下偌大名声,自然不是易与之辈。
为了尽快募集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军队,回到合肥的李鸿章立刻行动起来。
他先是利用他父亲李文安的关系,寻找那些世交的弟兄们。
当年,他曾和他的父亲共同在肥东、肥西办团练,曾经连续打过一些胜仗,共同谋事的弟兄曾得到过一些好处,从而在这里建立过一定的人缘关系。
李鸿章首先派他的弟弟李鹤章去肥东,收招当年有过焦急的人员,他自己则直接找到已是安徽清军三品参将的张树声。
江淮之地在吴可和张亮基等入驻之前,数年来一直遭受着太平军和捻军的掠扰。地方团练在清兵“匪兵”的争斗中,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挫越勇。
各乡各圩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设寨自保,同时各圩各寨之间又相互呼应,相互求安。张树声自幼就跟着办团练的父亲张荫谷耳濡目染,真正是“从娃娃抓起”抓出来的一方山大王。
而张荫谷又和李文安是在办团练中结识的“好弟兄”。有了这层关系,李鸿章与张树声便成了“世交”。
李鸿章对江淮子弟的禀性是很熟悉的,只要感情深,什么都好说。他们不一定顾忌到多少国家政策、民族召唤,他们认的是弟兄感情,带有比较浓厚的江湖义气。
可惜的是,义气比不上官场上的前途重要。
张树声此时加入安徽清军已有五六年时间,凭借良好的表现和战功已经做到正三品参将之职,官位比李鸿章都要高出一品两级,实权方面更是天差地远。
张树声很热情的接待了李鸿章,好酒好菜好招待,但说到‘正事’之时气氛便尴尬起来。张树声好不容易爬到眼下高位,怎么可能因着哥们义气丢弃不要,跟着李鸿章从头再来,他俩的交情还没到这份上。
所以面对李鸿章的邀请,张树声只能说声对不住了,因着之前的交情他可以提供一些钱粮军械,但带着手下兵马加盟却是没可能。
面对这样的结果李鸿章自然很是失望,当然他没有表现出来很是感激张树声的慷慨,同时退而求其次希望张树声帮忙招揽一批民团丁壮。
张树声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这对他而言只是小事而已。
接下来李鸿章又马不停蹄拜访了安徽清军中的另外几位出名角色,比如刘铭传和周氏兄弟等,都是安徽清军中三品以上高级将官,手握兵权的一方大佬。
可惜的是没人愿意放下大好前程跟着李鸿章混,油耗些的跟张树声一样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耐烦的直接拒绝了李鸿章的要求不说,还表现出不愿继续交往的冷硬态度,着实让李鸿章好好憋闷了一回。
不过他也是机灵角色,连连吃憋之后立即明白自己的策略出了问题,不该把目光放在这些成名的军中大将身上,而是应该找那些‘在野’的能力加盟才是正理……
曾国藩闻言,已知道陈士杰心中的“小九九”。到底是为了孝敬母亲,还是贪生怕死,曾国藩已没有时间来调查核实,要是朝廷催逼的圣旨再到,恐怕已不是催兵上路的问题,而是催他“曾剃头”上西天的大事了。
真不是开玩笑,别看曾国藩之前做到过兵部侍郎的高位,在朝堂上支持者也不在少数,可在咸丰帝心中的印象却是极差,有机会就不忘敲打敲打一顿,老曾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轻易不敢行差踏错。
两次京畿危机的时候,吴可都率部不远千里星夜驰援,与洋人大打出手解京畿之危,甚至不惜在上海跟洋人撕破脸皮搞军事对峙,差一点便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当时的上海形势紧张至极为的还不是缓解京畿危局?
可两次湘军都在干什么,除了与太平军大战还是在跟太平军激斗,好象打败太平军比救援京畿还重要似的。
不得不说,单单就这个态度问题,曾国藩便相距吴可甚远,同为大清有名的强军统帅,在皇帝和朝廷大佬们心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就算再不喜欢吴可的朝臣,也不得不领他的救援之情,对于吴可的一些出格行为虽然少不得腹诽评击,但也不会真的往死里彻底得罪。谁知道京畿还会不会再出现危机,到时候还不得指望吴可这个热心肠的家伙赶来支援?
这也就是咸丰帝不怎么待见吴可,可该有的礼遇一点都不少的主要原因,吴大总督为大清真是劳苦功高。
曾国藩就没这好待遇了,两次京畿危机时朝廷肯定也向他求过援,可最后结果又如何?
别看朝堂上不少声音说湘军主要任务是清剿长毛,一时抽不开身也是真的,可要说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的朝中大佬心中没有半分恼怒,只怕傻子都不会相信。
曾国藩明显也知道这个情况,之所以一门心思想要打下金陵,目的不过为了增加立足朝堂的资本和砝码而已,除非他以后不想在朝堂上混了,否则他想不拼命都不成。
手下小弟表现如此不给力,曾国藩大感脸上无光,不过他的选择可不仅仅只有以上两人。
见朝廷催逼得紧,他赶紧命令距离上海很近、正驻扎在镇江的清军总兵冯子材火速援沪。可军令发下去后如石沉大海,也一直得不到冯子材的回音。究其原因无法知道。曾国藩差不多真的要失望了。这时李鸿章出现在他面前。
没办法之下曾国藩试探着要李鸿章东援上海,孰料李鸿章还真的乐意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李鸿章自从在老家安徽打了几次胜仗后,虽然升到了四品官,但进入曾国藩幕府后,这一官秩便成了虚衔,根本没有行使这个四品官独立带兵打仗的机会。
而且曾国藩的湘军大营中人才济济(主要是本土派系势力太强),他很难等到独当一面的机遇。李鸿章知道,要想往上爬,爬到朝廷的最高层,没有恩师的举荐那是万万不成的。
但说实在的,李鸿章认为曾国藩的办事风格一向犹疑有余而果断不足,每遇重大事件需要作出决定时,他总是向李鸿章请教。在曾国藩手下,他一直是个被使用的角色,而不是被重用的人才。
李鸿章一直盼望着能有自己作主、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像那位出身低下如今却让他感觉高不可攀的两广总督吴可那般。
没错,现在吴可可是很多官场中人的偶像和追赶目标,李鸿章也不能例外。实在是吴可的出身太低,依靠自身和一干兄弟拼搏短短不足十年,已经高位两广总督之位,还是堂堂的一等侯!
这样的成绩,让众多出身大户甚至豪门的官场中人情何以堪?
所以,出身庐州名门的李鸿章,迫不及待的想要出人头地,尽快进入朝廷高级官员行列。
当恩师曾国藩要将东援上海的大任交给他时,他觉得英雄正逢其时。李鸿章心痒难耐,他激动不已,因为,他马上就能率领湘军浩荡东去了!
可恩师又发话了:“少荃,你这一去,我虽然可以高枕无忧,但自此之后,我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啊!”
李鸿章谦虚地说:“曾师营中人才济济,胜于我者,多矣!”
曾国藩说:“不过,现在南京还没拿下,湘军人手不济,你这一去,我是没有兵送给你啊。让你做帅,兵就由你自己去解决了。”
闹了半天,原来是个“光杆司令”!
李鸿章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愤怒,被恩师狠狠耍了一顿的愤怒。
不过他还是咽下了心中这口恶气,老老实实接受了这个残酷现实。
不要说李鸿章,这样的任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大难题!
时间这么紧迫,从哪儿弄来部队?还要千里迢迢东援上海滩?
李鸿章急了,不过很快他紧蹙的眉头就展开了,他已经想到了主意!
湘军固然是现成的,但军中老气横秋的、吸大烟的、开小差的不乏其人。再说,这些人是跟着“曾剃头”来的,除了“曾剃头”,他们还愿听他李鸿章的命令吗?
他想不如自己募集人马,这样除了他别人的命令谁的也不听,和当初湘军一样拉起一票打天下的人马来。
李鸿章能在后世留下偌大名声,自然不是易与之辈。
为了尽快募集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军队,回到合肥的李鸿章立刻行动起来。
他先是利用他父亲李文安的关系,寻找那些世交的弟兄们。
当年,他曾和他的父亲共同在肥东、肥西办团练,曾经连续打过一些胜仗,共同谋事的弟兄曾得到过一些好处,从而在这里建立过一定的人缘关系。
李鸿章首先派他的弟弟李鹤章去肥东,收招当年有过焦急的人员,他自己则直接找到已是安徽清军三品参将的张树声。
江淮之地在吴可和张亮基等入驻之前,数年来一直遭受着太平军和捻军的掠扰。地方团练在清兵“匪兵”的争斗中,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挫越勇。
各乡各圩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设寨自保,同时各圩各寨之间又相互呼应,相互求安。张树声自幼就跟着办团练的父亲张荫谷耳濡目染,真正是“从娃娃抓起”抓出来的一方山大王。
而张荫谷又和李文安是在办团练中结识的“好弟兄”。有了这层关系,李鸿章与张树声便成了“世交”。
李鸿章对江淮子弟的禀性是很熟悉的,只要感情深,什么都好说。他们不一定顾忌到多少国家政策、民族召唤,他们认的是弟兄感情,带有比较浓厚的江湖义气。
可惜的是,义气比不上官场上的前途重要。
张树声此时加入安徽清军已有五六年时间,凭借良好的表现和战功已经做到正三品参将之职,官位比李鸿章都要高出一品两级,实权方面更是天差地远。
张树声很热情的接待了李鸿章,好酒好菜好招待,但说到‘正事’之时气氛便尴尬起来。张树声好不容易爬到眼下高位,怎么可能因着哥们义气丢弃不要,跟着李鸿章从头再来,他俩的交情还没到这份上。
所以面对李鸿章的邀请,张树声只能说声对不住了,因着之前的交情他可以提供一些钱粮军械,但带着手下兵马加盟却是没可能。
面对这样的结果李鸿章自然很是失望,当然他没有表现出来很是感激张树声的慷慨,同时退而求其次希望张树声帮忙招揽一批民团丁壮。
张树声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这对他而言只是小事而已。
接下来李鸿章又马不停蹄拜访了安徽清军中的另外几位出名角色,比如刘铭传和周氏兄弟等,都是安徽清军中三品以上高级将官,手握兵权的一方大佬。
可惜的是没人愿意放下大好前程跟着李鸿章混,油耗些的跟张树声一样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耐烦的直接拒绝了李鸿章的要求不说,还表现出不愿继续交往的冷硬态度,着实让李鸿章好好憋闷了一回。
不过他也是机灵角色,连连吃憋之后立即明白自己的策略出了问题,不该把目光放在这些成名的军中大将身上,而是应该找那些‘在野’的能力加盟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