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论明主,自需有人首先点出,而后方可品评。(小说文学网)
徐庶微微一笑,提议道:“此议既是士元提出,即由士元点出诸侯之名,我等随后详加评判。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皆无异议。
庞统见此,也不矫情,直接说道:“既然如此,吾也不推脱。从北到南,先由公孙瓒开始。敢请诸位学兄评判。”
“滔先献丑了!”石滔首先说道:“公孙瓒号白马将军,麾下大军悍勇异常,白马义从更是天下闻名强兵,威震异族。如今瓒据有幽州。有名、有地、亦有强军,滔以为瓒可称明主。”
话音刚落,鲁肃便反驳道:“广元之论,肃却是不敢苟同。”
当下,只听鲁肃说道:“公孙瓒手中虽有强兵,可其本身有勇无谋,冲动易怒,早晚必被他人所取,绝非明主之姿。”
徐庶微微点头,道:“子敬所言甚是!公孙瓒好比孙文台,空有强兵而无谋断,此等人物可为统帅,却难成君主。”
刚一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向周瑜,尴尬道:“公瑾见谅。”
周瑜摆了摆手,示意徐庶不必在意,如今他连孙策都放下了,何况孙坚。
石滔细细一想,深觉有理,对鲁肃、徐庶道:“多谢二位学兄指教。”
鲁肃、徐庶赶忙回礼。
对于鲁肃、徐庶之论,诸葛亮、周瑜皆无异议,微笑点头,却未开口点评。
第一个诸侯就这样点评完了,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庞统也不在意,公孙瓒不过是抛砖引玉之人,越到最后,才越是精彩。
“下一个!冀州袁绍。”庞统大声道。
“哼!”徐庶冷哼一声,道:“袁绍为争权夺利,竟害死自家叔父,此等样人岂可为明主?”说话间,脸上尽是不屑之色。
徐庶最是孝顺,对于袁绍坑害袁隗之事向来不耻,心中很是鄙夷,而且徐庶本身就对袁绍不太看好,觉得他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元直此言太过偏颇!袁绍虽然不消,可尚有可取之处,以亮观之,其比公孙瓒略强一筹,称雄河北应该不在话下。”诸葛亮淡淡说道。
“孔明为何看好此等不孝之辈?!”徐庶神情微微有些不悦。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非是看好!袁绍为人如何暂且不论,可他占据冀州富庶之地,虎视幽州,实力强大,此乃不争的事实。”
周瑜附和道:“不错!须知早年为袁周阳(袁逢)、袁次阳(袁隗)看好,几乎内定袁家家主之位,袁绍也借此机会笼络了不少人才。讨伐董卓后虽然声望大减,可凭借之前深厚之根基,未必没有一番做为。”
徐庶听了,面上虽然不屑,可心中却是认可二人之论。
“如此说来,公孙瓒会亡于袁绍之手?”石滔好奇道。
“广元!”庞统一扬手,制止道:“我等乃是点评各路诸侯,不论天下大事。”
石滔笑了笑,拱手道:“滔失礼了!”
……
庞统环顾众人,继续道:“下一个!温候吕布。”
话音刚落,众人脸上皆是露出不屑之色。
“此等反复无常的小人,岂能当得明主之称?”鲁肃满脸鄙夷的说道。
其他几人同样不看好吕布。
“布或可为大将,冲锋陷阵,若然割据一方,必为他人所破。”周瑜眼中闪过一道明悟,却是想到了孙策。
“伯符吕布相同,尽是恃勇斗狠,难为明主。可惜啊!没有早早看清。”周瑜心中微微有些愧疚,如果他能早点认清现实,打消孙策的野心,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
“下一个!曹操曹孟德。”说到曹操,庞统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光,对于曹操这个发出讨董檄文的人,庞统心中十分好奇。
“曹操?”石滔沉吟一下,道:“曹操能力出众,发檄文讨董卓,为其争得不少名望。可惜其出身不好,恐怕难有做为。”
鲁肃点头附和道:“曹操背着阉宦之后的名声,想要崛起确实困难。”
“不然!”徐庶反驳道:“曹操名声虽然不好,可麾下并不缺少人才,那颍川荀彧号称王佐之才,有其辅佐,曹操定能崛起。”
“元直所言甚是!”周瑜点头道:“名声何用?不就是吸引人才投效吗?发讨董檄文时,曹操便吸引不少人才投效;破青州黄巾后,又招揽许多大才。两番下来,曹操麾下已是人才济济,如此便拜托了名望之累。”
庞统第一次开口,说道:“曹操此人,手段确实高明。他本族战将不少,缺的就是文臣谋士。背负阉宦之后的恶名,却能轻易解决此问题,简直难以想象。”
从话语中可以看出,庞统对曹操十分看好。
历史上曹操在徐州大开杀戒,屠戮数十万无辜百姓,引得无数饱学之士不满,尤其是荆州才士,对曹操甚是抵触。
可如今因袁术之故,曹操攻伐徐州时并未大肆杀戮(无人可杀),所以庞统对其印象颇为不错,并未反感。
诸葛亮皱眉道:“曹操阴狠毒辣,虽有可取之处,然亮对其却无好感。”
庞统本欲反驳,可一想诸葛亮之言,已表明此乃其个人看法,不涉其他,到嘴边的话语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到这里,曹操之评断也告一段落了。
“徐州陶谦就不说了!我们暂且议一议那刘备。”庞统略带兴奋的说道。
讨伐董卓后,刘备开始声名鹊起,可很快就又消失在众人眼前。
不过,去年时刘备又突然冒头,先后为北海、徐州解围,大名再次传遍天下。
在荆州,庞统也曾听闻自己叔父庞德公、老师司马徽谈论刘备,这让庞统起了几分行去,要知道天下诸侯,能够入得庞德公、司马徽之眼者,尚不足一手之数,刘备能够‘脱颖而出’,必定有过人之处。
诸葛亮、徐庶、石滔三人与庞统同窗,也是听过庞德公、司马徽叙说,见庞统点出刘备,也不意外。
周瑜、鲁肃就有些疑惑了,刘备是何人?若非顾及庞统颜面,他们几乎就要问出口了。
“刘备?”鲁肃沉吟片刻,问道:“可是击败过吕布的那三个兄弟?”
“正是!”对于鲁肃的表现,庞统也不意外,毕竟刘备此时尚未认祖归宗,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依附他人,算不得一方诸侯。
周瑜一脸诧异的看向庞统,道:“瑜听闻不久之前刘备解了徐州之围,如今已依附陶谦,不知对否?”
徐庶笑道:“公瑾果然详知天下事。不错!刘备已依附陶谦,驻军小沛。”
“听闻陶谦两次欲将徐州让与刘备,却被刘备拒绝。”诸葛亮提醒道。
“哦?”周瑜眼中精光一闪,赞许道:“刘备此人倒是识时务。”
庞统等人皆是微微点头,周瑜之意他们都明白,若是刘备急不可耐的收下徐州,恐怕会适得其反,毕竟他初来乍道,实力、威望尽皆不足,若得高位,徐州上下恐怕不会心服,到时候群起攻之,刘备恐怕会被驱逐出徐州。
反而刘备这一谦让,不仅博得众人好感,甚至可能更加坚定陶谦相让的决心。
“刘备三兄弟能够与吕布匹敌,武力可见一斑,只要有出谋划策之人,必定能够一飞冲天。”诸葛亮微笑道,他对刘姓子孙比较注意,刘备也在考察范围。
“怎么?孔明动心了?”庞统调侃道。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如今的刘备,虽言汉室宗亲,可却名不正、言不顺,此等人物,恐怕连书生也难打动,亮又岂会动心?”
庞统明知诸葛亮口是心非,可却又找不到理由反驳。
“下一个!并州张杨。”
……
……
六人就这样逐个点评,很快就将停下诸侯论了个遍,只剩下最后一个……
“最后一个!袁术!”庞统嘴角浮现一丝笑容,眼中精光闪烁。
ps:只剩几票就2500了,没的说,明天三更,收藏还差150,各位继续努力,争取后天也三更!
徐庶微微一笑,提议道:“此议既是士元提出,即由士元点出诸侯之名,我等随后详加评判。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皆无异议。
庞统见此,也不矫情,直接说道:“既然如此,吾也不推脱。从北到南,先由公孙瓒开始。敢请诸位学兄评判。”
“滔先献丑了!”石滔首先说道:“公孙瓒号白马将军,麾下大军悍勇异常,白马义从更是天下闻名强兵,威震异族。如今瓒据有幽州。有名、有地、亦有强军,滔以为瓒可称明主。”
话音刚落,鲁肃便反驳道:“广元之论,肃却是不敢苟同。”
当下,只听鲁肃说道:“公孙瓒手中虽有强兵,可其本身有勇无谋,冲动易怒,早晚必被他人所取,绝非明主之姿。”
徐庶微微点头,道:“子敬所言甚是!公孙瓒好比孙文台,空有强兵而无谋断,此等人物可为统帅,却难成君主。”
刚一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向周瑜,尴尬道:“公瑾见谅。”
周瑜摆了摆手,示意徐庶不必在意,如今他连孙策都放下了,何况孙坚。
石滔细细一想,深觉有理,对鲁肃、徐庶道:“多谢二位学兄指教。”
鲁肃、徐庶赶忙回礼。
对于鲁肃、徐庶之论,诸葛亮、周瑜皆无异议,微笑点头,却未开口点评。
第一个诸侯就这样点评完了,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庞统也不在意,公孙瓒不过是抛砖引玉之人,越到最后,才越是精彩。
“下一个!冀州袁绍。”庞统大声道。
“哼!”徐庶冷哼一声,道:“袁绍为争权夺利,竟害死自家叔父,此等样人岂可为明主?”说话间,脸上尽是不屑之色。
徐庶最是孝顺,对于袁绍坑害袁隗之事向来不耻,心中很是鄙夷,而且徐庶本身就对袁绍不太看好,觉得他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元直此言太过偏颇!袁绍虽然不消,可尚有可取之处,以亮观之,其比公孙瓒略强一筹,称雄河北应该不在话下。”诸葛亮淡淡说道。
“孔明为何看好此等不孝之辈?!”徐庶神情微微有些不悦。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非是看好!袁绍为人如何暂且不论,可他占据冀州富庶之地,虎视幽州,实力强大,此乃不争的事实。”
周瑜附和道:“不错!须知早年为袁周阳(袁逢)、袁次阳(袁隗)看好,几乎内定袁家家主之位,袁绍也借此机会笼络了不少人才。讨伐董卓后虽然声望大减,可凭借之前深厚之根基,未必没有一番做为。”
徐庶听了,面上虽然不屑,可心中却是认可二人之论。
“如此说来,公孙瓒会亡于袁绍之手?”石滔好奇道。
“广元!”庞统一扬手,制止道:“我等乃是点评各路诸侯,不论天下大事。”
石滔笑了笑,拱手道:“滔失礼了!”
……
庞统环顾众人,继续道:“下一个!温候吕布。”
话音刚落,众人脸上皆是露出不屑之色。
“此等反复无常的小人,岂能当得明主之称?”鲁肃满脸鄙夷的说道。
其他几人同样不看好吕布。
“布或可为大将,冲锋陷阵,若然割据一方,必为他人所破。”周瑜眼中闪过一道明悟,却是想到了孙策。
“伯符吕布相同,尽是恃勇斗狠,难为明主。可惜啊!没有早早看清。”周瑜心中微微有些愧疚,如果他能早点认清现实,打消孙策的野心,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
“下一个!曹操曹孟德。”说到曹操,庞统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光,对于曹操这个发出讨董檄文的人,庞统心中十分好奇。
“曹操?”石滔沉吟一下,道:“曹操能力出众,发檄文讨董卓,为其争得不少名望。可惜其出身不好,恐怕难有做为。”
鲁肃点头附和道:“曹操背着阉宦之后的名声,想要崛起确实困难。”
“不然!”徐庶反驳道:“曹操名声虽然不好,可麾下并不缺少人才,那颍川荀彧号称王佐之才,有其辅佐,曹操定能崛起。”
“元直所言甚是!”周瑜点头道:“名声何用?不就是吸引人才投效吗?发讨董檄文时,曹操便吸引不少人才投效;破青州黄巾后,又招揽许多大才。两番下来,曹操麾下已是人才济济,如此便拜托了名望之累。”
庞统第一次开口,说道:“曹操此人,手段确实高明。他本族战将不少,缺的就是文臣谋士。背负阉宦之后的恶名,却能轻易解决此问题,简直难以想象。”
从话语中可以看出,庞统对曹操十分看好。
历史上曹操在徐州大开杀戒,屠戮数十万无辜百姓,引得无数饱学之士不满,尤其是荆州才士,对曹操甚是抵触。
可如今因袁术之故,曹操攻伐徐州时并未大肆杀戮(无人可杀),所以庞统对其印象颇为不错,并未反感。
诸葛亮皱眉道:“曹操阴狠毒辣,虽有可取之处,然亮对其却无好感。”
庞统本欲反驳,可一想诸葛亮之言,已表明此乃其个人看法,不涉其他,到嘴边的话语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到这里,曹操之评断也告一段落了。
“徐州陶谦就不说了!我们暂且议一议那刘备。”庞统略带兴奋的说道。
讨伐董卓后,刘备开始声名鹊起,可很快就又消失在众人眼前。
不过,去年时刘备又突然冒头,先后为北海、徐州解围,大名再次传遍天下。
在荆州,庞统也曾听闻自己叔父庞德公、老师司马徽谈论刘备,这让庞统起了几分行去,要知道天下诸侯,能够入得庞德公、司马徽之眼者,尚不足一手之数,刘备能够‘脱颖而出’,必定有过人之处。
诸葛亮、徐庶、石滔三人与庞统同窗,也是听过庞德公、司马徽叙说,见庞统点出刘备,也不意外。
周瑜、鲁肃就有些疑惑了,刘备是何人?若非顾及庞统颜面,他们几乎就要问出口了。
“刘备?”鲁肃沉吟片刻,问道:“可是击败过吕布的那三个兄弟?”
“正是!”对于鲁肃的表现,庞统也不意外,毕竟刘备此时尚未认祖归宗,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依附他人,算不得一方诸侯。
周瑜一脸诧异的看向庞统,道:“瑜听闻不久之前刘备解了徐州之围,如今已依附陶谦,不知对否?”
徐庶笑道:“公瑾果然详知天下事。不错!刘备已依附陶谦,驻军小沛。”
“听闻陶谦两次欲将徐州让与刘备,却被刘备拒绝。”诸葛亮提醒道。
“哦?”周瑜眼中精光一闪,赞许道:“刘备此人倒是识时务。”
庞统等人皆是微微点头,周瑜之意他们都明白,若是刘备急不可耐的收下徐州,恐怕会适得其反,毕竟他初来乍道,实力、威望尽皆不足,若得高位,徐州上下恐怕不会心服,到时候群起攻之,刘备恐怕会被驱逐出徐州。
反而刘备这一谦让,不仅博得众人好感,甚至可能更加坚定陶谦相让的决心。
“刘备三兄弟能够与吕布匹敌,武力可见一斑,只要有出谋划策之人,必定能够一飞冲天。”诸葛亮微笑道,他对刘姓子孙比较注意,刘备也在考察范围。
“怎么?孔明动心了?”庞统调侃道。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如今的刘备,虽言汉室宗亲,可却名不正、言不顺,此等人物,恐怕连书生也难打动,亮又岂会动心?”
庞统明知诸葛亮口是心非,可却又找不到理由反驳。
“下一个!并州张杨。”
……
……
六人就这样逐个点评,很快就将停下诸侯论了个遍,只剩下最后一个……
“最后一个!袁术!”庞统嘴角浮现一丝笑容,眼中精光闪烁。
ps:只剩几票就2500了,没的说,明天三更,收藏还差150,各位继续努力,争取后天也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