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明虽然是文官,可却很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所以说服了张威之后,也不磨蹭,立刻就当着张威的面给南京去了电话,让由国务院跟内务府人员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一支国防军的护送下,连夜向扬州进发,准备去抄王天二的家。
与此同时,他还让各地的警察局与国防军驻军,立刻执行一级警备,看住事先标注的王家各个商号,尤其是上海的精武镖局总部,更是重中之重。
张威呢,也是个果断的人,看到沈世明如此调兵遣将,知道已经是箭在弦上,所以相当干脆,竟然一下就点了一个团的禁卫军给沈世明,讲明了是一切听从首相大人的指挥。
这让沈世明大喜过望,要知道他原本只是希望能有一个连的人就不错了,起码也可以拉出去震慑一下,现在有了一个团,他的底气就更足了。
沈世明也不客气,直接让这个团自己去扬州,到了扬州再跟联合调查组的人汇合,至于指挥权问题,也让他全权听从联合调查组的组长左宗棠的命令。
没看错,这个联合调查组的组长,正是一代名臣左宗棠,他也步了李鸿章的后尘,投奔了沈世明,并最终凭着过往的名声以及本身的能力,很快得到了沈世明的赏识。
事实证明,那些曾经在历史留过大名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就算时代变迁,朝代更替,他们也往往能够脱颖而出。而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要论能力,左宗棠跟李鸿章之流,的确是个中翘楚,不管是放在哪里,都是那么耀眼,只要他们自己不心灰意冷,出头是早晚的事情。
相比而言。那些在历史上也默默无闻的家伙,就算有些人能因缘际会,但总体而言,发展潜力往往不如这些曾经出过大名的人。
或许可以这么说。能够青史留名的人,大都是大浪淘沙出来的精英,这些人,比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出头的可能性要大的多。这种情况不但在政治上如此。军队体系上也是一样。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的帝国军队体系吧,张威王三武等人算是位高权重的军中重臣了,但他们更多是资历够老,如果真要细算军事素养,他们比很多投降过来的将军要差的远。
比如石达开,比如陈玉成,比如李鹤章等等等等,这些人都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年龄也够小。他们过去的失败,只是摆在武器不如人,兵员素质不如人而已,但就学习能力,战场敏锐度以及总体大局观而言,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翘楚。
一旦他们学会了帝国军那套把戏,开始带领帝国军的部队,那么他们的能力肯定要比没什么经验的张威王三武之流要强的多。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李永吉带兵去北美干涉美国内战的时候,才没有带自己的老部下。而是带了石达开陈玉成等人,看重的就是他们的作战经验以及战场敏锐度。
换言之,带兵打仗这种事,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尤其是战术能力,能否学以致用,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天赋。
一般来说,物质丰富的部队,是很难诞生将星的,比如历史上的二战美军。他们严格说没有什么名将,因为美军打仗主要靠拿物资砸人,技战术方面没啥出彩的,更多靠的是美军的组织能力跟后勤保障能力。
相反,二战时的日军跟德军,那都是在劣势中作战,所以诞生了众多的名将。
再简单点说,只有在劣势情况下,才需要谨慎的使用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每一分力量都用在对的地方,并且还要关注其他天时地利等因素,要灵活借用外力,来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
相反,那些先天太好的家伙,根本就不需要玩什么技巧,只要小心一点,别陷入陷阱,然后横冲直撞的砸过去,基本就可以了。因此,先天太好的部队里面的将军,他们没有机会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自然也就不会去考虑如何在劣势情况下作战这种情况。
总之,由于帝国建立太快,人才严重不足,所以随着帝国建立时间的越来越长,有能力的新人正在迅速填补帝国的方方面面,相反,老一辈的人越来越孤立,或许这也是王家之所以越来越抱团,越来越容不得外人插手的原因之一吧。
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沈世明对王家的打击,从大方面看也可以看成是新人对旧人的一次冲击,一次争权夺利的冲击。
得益于江南一带优良的交通跟通信,南京的联合调查组与苏州的禁卫军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扬州,总共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这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因为在没有更快的船舶以及更好的道路之前,要想从苏州或者南京抵达扬州,就算骑马,最快也要两天时间才成。
但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道路,更好的蒸汽船,更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所有人全部骑马的话,一天时间抵达扬州,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南京的人马与苏州赶来的禁卫军在扬州城外汇合之后,很快就制定好了一个方案,那就是直奔王天二的府邸,不管他们反抗还是不反抗,先把人全部抓起来再说。
如今的联合调查组,不但兵强马壮,而且还有国务院与内务府联合下发的正式平叛令!换言之,王天二一家的罪名,不是一般的小事儿,而是最高级的,也是最让人惊悚的叛乱!
根据帝国的法律,对待地方的镇压力度,是分四级的,最初的是官民冲突,高一级是动乱,再高一级是造反,最高级则是叛乱。
不同级别,出动的镇压力度是不同的,比如官民冲突一般就是警察,动乱跟造反可以出动国防军,叛乱则可以出动禁卫军。
所以说,叛乱是最高级的镇压标准,也只有这个标准,才可以出动禁卫军,否则的话,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是违法。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天二一家是摊上大事了,还不是一般的大事。因为这个平叛令是不会轻易下发的,一旦下发,就意味着是最高的镇压力度,绝对不会空手而回。
所以说,不管将来王家的核心成员如何。至少王天二一家老小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这也是独裁政权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只要上面定了性,下面行动起来就能够相当迅速,根本不用什么审判,也不用什么证据,说你叛乱,你就是叛乱。
当国防军与禁卫军沐浴着夕阳,一起横冲直撞的来到王天二家大门口的时候,原先那些被挑在竹竿上示众的税务人员的尸体已经不见了,原因么。则是王天二醒来知道这件事之后,连忙让人给撤了下来,并且连夜让人给这些人准备最上好的棺木,还不顾伤痛,连夜去了上海,专门找老祖宗,也就是王天重求情,寄希望与王天重,也就是皇帝陛下的外公,能出面把这件事给圆过去。
也就是说。王天二当时虽然知道自己老婆闯了大祸,但潜意识里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严重,最多是个嚣张跋扈,然后误杀而已。到时候赔点钱,道个歉,再推出几个替罪羊,这事儿估计就过去了,反正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可惜,他是这么想的。可别人不这么想。
果然,当扬州警察领着国防军与禁卫军赶到王天二府邸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他们的府邸一围,许进不许出,又当众派人宣布王天二家的罪状,直接把王家打成了反贼,要里面的人在一分钟内立刻乖乖的出来投降,否则的话,视同武装叛乱,一分钟后大兵压进,全府上下玉石俱焚!
这一番话,都是用扩音器反复的宣讲,配合后面杀气腾腾的禁卫军与国防军,摆明了不是开玩笑。
像帝国法律这种东西,或许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但王天二一家身为当地一霸,又怎么会不知道一些帝国法律?就算不知道详情,肯定知道帝国关于镇压叛乱跟动乱的等级对待法。
一般来说,普通的官民冲突或者动乱,以王天二家的权势,还比较容易对付过去,但如果被打成了造反跟叛乱,那就不是开玩笑了,谁来也不成。
尤其是,围困自己的不但有警察跟国防军,还有最让人恐怖的禁卫军,这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说明这是皇帝的旨意,毕竟对普通人来说,他们搞不明白那么多花活,只知道禁卫军就是皇帝的亲军,是御林军,只听皇帝一个人的命令,其他单位都调动不了!
就这一下子,所有人都蒙了,这可是叛乱啊,是帝国最高级别的大罪!要按照以前算,那就是十恶不赦诛九族的大罪!
至于真假,这不会有假,因为别的都可以假,但禁卫军是假不来的,也只有叛乱这种最高的大罪,才会出动禁卫军,否则的话,国防军就到头了。
有反应快的,连忙一边高举双手跑了出来,一边高呼投降饶命,然后国防军与禁卫军的士兵也不动,依旧保持进攻姿态,反倒是那些警察,恶狠狠的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手铐脚铐,一个个的按倒在地,凶狠利索的把这些人全部捆好拉去一边。
这些警察之所以这么卖力,除了要有在这种情况下所表现外,也有出一口气的因素。毕竟之前扬州的警察部队进攻王家大院的时候,死伤可是不小,连他们的局长大人都不幸中弹阵亡了,这让他们都觉得十分憋屈。
可没有办法,警察只有很微弱的武装,面对王天二家那些全部制式装备,还有大炮的家丁,他们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抓捕不顺利后,只能灰溜溜的回警察局。
虽然事后王天二一家没有继续捣乱,反而还派人过来赔罪,但扬州的警察局上上下下都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耻辱,同时也感到整个扬州城似乎都对他们感到不屑,觉得他们连一个大户都对付不了,那还维持什么治安?什么?之前严打的时候抓了不少江湖中人?哼哼,那只是欺软怕硬罢了。
总之,与王天二一家的贸然对抗,让扬州警察的权威跟地位一落千丈,大家都知道他们在面对豪门大户的时候根本不管用,所以这些扬州警察是最渴望让王天二一家倒台的。
现在好了,国防军跟禁卫军都过来了。而且还把对方定性成了叛乱,这就让扬州警察感到大快人心,毕竟不说别的,只是这个叛乱的罪名。就足够横扫一切了。
所有人都知道,帝国的暴力机关是如何的强大,不触动还好,一旦触动了这个暴力机关,尤其是触动了禁卫军的话。那么任何团体和个人都是无法对抗的,因为那是在对抗整个体制!
因此,当那些扬州警察一觉醒来,发觉国防军跟禁卫军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并且知道王天二一家被打成叛乱之后,可以说心情大定,比吃了十万个人参果还舒畅。
既然明知道对方完蛋了,而且中央还派了联合调查组,说白了就是钦差,那他们还不卖力一点?万一能被人入了发言。跟皇帝陛下汇报的时候稍微提上一句,未来可就不可限量啊。
没错,在这些警察看来,这次行动阵仗这么大,尤其是还有那么多的禁卫军,明显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肯定是皇上龙颜大怒才行,要不然,国防军就罢了,谁还能调动这些坐在云端上的禁卫军呢?
警察都这么想。那些普通的家丁护院就更是如此了,他们在看到禁卫军的那一刻起,就扔下了一切的幻想,因为禁卫军这个招牌比什么都管用。甚至比圣旨都有用。
为什么说比圣旨还有用呢?因为帝国建立之后,很少下圣旨,就算下圣旨,也往往是奖励性质的,从来没听说下圣旨抓人之类的。
反倒是造反与叛乱这几个罪名,从来没听说皇帝出过什么圣旨。一般都是直接派兵,然后当中要求对方立刻投降,根本就不跟你说什么旨意。
这种简单粗暴化的对策,以前很多人还赞不绝口,觉得这代表了皇家的自信,因为面对造反或者叛乱人员,帝国从来只有一个对策,那就是武装剿灭!
所以说,一旦你打算造反,或者打算叛乱,做之前就要仔细想清楚了,一旦做出来,别指望招安,还是趁早投降为妙,早点投降,还能根据你的态度跟实际罪行的轻重减个刑什么的。
相反,如果你竟敢对抗,据不投降,希望最后能得到个招安之类的,那就趁早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根据帝国法,对付造反人员,一旦到了出动国防军的地步,就只有投降一条路,任何反抗行为,哪怕只是口头上的,都被视为放弃投降,顽抗到底,一旦这么做了,只有当场击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
说实话,这个只能投降,不能反抗的政策,并非是李永吉搞出来的,他当初的确搞了个镇压地方的等级划分,比如骚乱如何处理,动乱如何处理等,最高的造反,也有相应的处置办法。
但是,李永吉当初搞的那个东西,比较多简单化,只是一个大概,所以具体细分的话,还有很多手脚可动。
后来沈世明上台当了首相后,他为了让各地国防军能有点事儿干,同时也为了尽快扫平各地的叛匪强盗,就把这个政策的解读条例略微一改,改成了只要出兵,就必须无条件投降,一旦不投降,甚至投降慢了,都被视作放弃投降,要面对大军的镇压。
别说,自从这个策略出来后,一开始的确很多地方的叛匪都不服气,结果就被派去镇压的国防军给横扫了,最终不但让国防军获得了军功值,还捞到了不少的油水,国务院因此权威更盛,当地老百姓也获得了安宁,算是皆大欢喜。
要是被打成反贼的人侥幸逃跑,那就更好了,国防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四处围追堵截,正好玩一个大拉练。
国防军在各地都有驻军,每一个驻军都有无线电通信系统,加上举报的奖励也够丰富,拥有人民群众的拥戴,所以逃窜的叛贼通常根本跑不了多远,很快就会被十倍甚至二十倍以上的国防军大军围住,最终走投无路下,要么自杀,要么被杀,反正很少有能逃出生天的。
这么几次大规模的拉网式围剿行动之后,不但各地的国防军威名大涨,当地百姓也对帝国政府十分敬服,而一些土匪强盗更是受到了震慑,不用费什么劲儿,他们自己就散了,再也不敢聚众作乱了,至少大规模的聚众作乱行为是大大减少。
各地减少了作乱的土匪强盗,大大改善了治安,尤其是道路治安,这变相的促进了商业繁华,尤其是实力不强,雇不起保镖护院的中小商人。
再加上各大城市也在开战严打行动,四处打击有组织犯罪,因此仅仅两年过去,帝国的治安情况就大大好转,虽然不敢说夜不闭户,但也相差不大了。
也正因为那两年的严打,让百姓见识到政府的决心,也见识到国防军的力量,同时也算是给全民普了一次法,至少让他们知道帝国的镇压力度是如何分级的。
比如说,什么情况是官民冲突,什么情况是动乱,什么情况是造反,什么情况又是叛乱。
通常而言,大家见到最多的就是官民冲突,至于听说么,最高也就听说某某地方有人造反,但叛乱这个级别的,至今还没听说过。
其实,按照大家正常理解,或者单纯从词义来说,似乎造反比叛乱的罪名更大才对。
但实际上,一般造反的,大都是普通民众,他们多是散兵游勇,或者单纯脑袋一热,在帝国整体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形不成什么气候。
叛乱就不同了,一般来说,叛乱者是指那些有一定实力的,原本依附于帝国中枢的集团,尤其是军队!他们如果心怀不轨,造成的伤害更大,影响更坏。
换言之,当初之所以这么定,是因为相对于那些明目张胆造反的家伙,李永吉更讨厌叛徒,所以就把叛乱定为最高的镇压级别。
中华帝国成立至今,造反的或许有不少,但打成叛乱的,还一个都没有,因此王天二一家被打成叛乱,这可以说是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完全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情。(未完待续。)xh118
【作者提醒您!百度搜索,那里有更快、更清晰的小说章节,网址】
与此同时,他还让各地的警察局与国防军驻军,立刻执行一级警备,看住事先标注的王家各个商号,尤其是上海的精武镖局总部,更是重中之重。
张威呢,也是个果断的人,看到沈世明如此调兵遣将,知道已经是箭在弦上,所以相当干脆,竟然一下就点了一个团的禁卫军给沈世明,讲明了是一切听从首相大人的指挥。
这让沈世明大喜过望,要知道他原本只是希望能有一个连的人就不错了,起码也可以拉出去震慑一下,现在有了一个团,他的底气就更足了。
沈世明也不客气,直接让这个团自己去扬州,到了扬州再跟联合调查组的人汇合,至于指挥权问题,也让他全权听从联合调查组的组长左宗棠的命令。
没看错,这个联合调查组的组长,正是一代名臣左宗棠,他也步了李鸿章的后尘,投奔了沈世明,并最终凭着过往的名声以及本身的能力,很快得到了沈世明的赏识。
事实证明,那些曾经在历史留过大名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就算时代变迁,朝代更替,他们也往往能够脱颖而出。而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要论能力,左宗棠跟李鸿章之流,的确是个中翘楚,不管是放在哪里,都是那么耀眼,只要他们自己不心灰意冷,出头是早晚的事情。
相比而言。那些在历史上也默默无闻的家伙,就算有些人能因缘际会,但总体而言,发展潜力往往不如这些曾经出过大名的人。
或许可以这么说。能够青史留名的人,大都是大浪淘沙出来的精英,这些人,比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出头的可能性要大的多。这种情况不但在政治上如此。军队体系上也是一样。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的帝国军队体系吧,张威王三武等人算是位高权重的军中重臣了,但他们更多是资历够老,如果真要细算军事素养,他们比很多投降过来的将军要差的远。
比如石达开,比如陈玉成,比如李鹤章等等等等,这些人都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年龄也够小。他们过去的失败,只是摆在武器不如人,兵员素质不如人而已,但就学习能力,战场敏锐度以及总体大局观而言,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翘楚。
一旦他们学会了帝国军那套把戏,开始带领帝国军的部队,那么他们的能力肯定要比没什么经验的张威王三武之流要强的多。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李永吉带兵去北美干涉美国内战的时候,才没有带自己的老部下。而是带了石达开陈玉成等人,看重的就是他们的作战经验以及战场敏锐度。
换言之,带兵打仗这种事,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尤其是战术能力,能否学以致用,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天赋。
一般来说,物质丰富的部队,是很难诞生将星的,比如历史上的二战美军。他们严格说没有什么名将,因为美军打仗主要靠拿物资砸人,技战术方面没啥出彩的,更多靠的是美军的组织能力跟后勤保障能力。
相反,二战时的日军跟德军,那都是在劣势中作战,所以诞生了众多的名将。
再简单点说,只有在劣势情况下,才需要谨慎的使用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每一分力量都用在对的地方,并且还要关注其他天时地利等因素,要灵活借用外力,来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
相反,那些先天太好的家伙,根本就不需要玩什么技巧,只要小心一点,别陷入陷阱,然后横冲直撞的砸过去,基本就可以了。因此,先天太好的部队里面的将军,他们没有机会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自然也就不会去考虑如何在劣势情况下作战这种情况。
总之,由于帝国建立太快,人才严重不足,所以随着帝国建立时间的越来越长,有能力的新人正在迅速填补帝国的方方面面,相反,老一辈的人越来越孤立,或许这也是王家之所以越来越抱团,越来越容不得外人插手的原因之一吧。
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沈世明对王家的打击,从大方面看也可以看成是新人对旧人的一次冲击,一次争权夺利的冲击。
得益于江南一带优良的交通跟通信,南京的联合调查组与苏州的禁卫军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扬州,总共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这在过去是很难想像的,因为在没有更快的船舶以及更好的道路之前,要想从苏州或者南京抵达扬州,就算骑马,最快也要两天时间才成。
但是,因为有了更好的道路,更好的蒸汽船,更好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所有人全部骑马的话,一天时间抵达扬州,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南京的人马与苏州赶来的禁卫军在扬州城外汇合之后,很快就制定好了一个方案,那就是直奔王天二的府邸,不管他们反抗还是不反抗,先把人全部抓起来再说。
如今的联合调查组,不但兵强马壮,而且还有国务院与内务府联合下发的正式平叛令!换言之,王天二一家的罪名,不是一般的小事儿,而是最高级的,也是最让人惊悚的叛乱!
根据帝国的法律,对待地方的镇压力度,是分四级的,最初的是官民冲突,高一级是动乱,再高一级是造反,最高级则是叛乱。
不同级别,出动的镇压力度是不同的,比如官民冲突一般就是警察,动乱跟造反可以出动国防军,叛乱则可以出动禁卫军。
所以说,叛乱是最高级的镇压标准,也只有这个标准,才可以出动禁卫军,否则的话,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是违法。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天二一家是摊上大事了,还不是一般的大事。因为这个平叛令是不会轻易下发的,一旦下发,就意味着是最高的镇压力度,绝对不会空手而回。
所以说,不管将来王家的核心成员如何。至少王天二一家老小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这也是独裁政权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只要上面定了性,下面行动起来就能够相当迅速,根本不用什么审判,也不用什么证据,说你叛乱,你就是叛乱。
当国防军与禁卫军沐浴着夕阳,一起横冲直撞的来到王天二家大门口的时候,原先那些被挑在竹竿上示众的税务人员的尸体已经不见了,原因么。则是王天二醒来知道这件事之后,连忙让人给撤了下来,并且连夜让人给这些人准备最上好的棺木,还不顾伤痛,连夜去了上海,专门找老祖宗,也就是王天重求情,寄希望与王天重,也就是皇帝陛下的外公,能出面把这件事给圆过去。
也就是说。王天二当时虽然知道自己老婆闯了大祸,但潜意识里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严重,最多是个嚣张跋扈,然后误杀而已。到时候赔点钱,道个歉,再推出几个替罪羊,这事儿估计就过去了,反正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可惜,他是这么想的。可别人不这么想。
果然,当扬州警察领着国防军与禁卫军赶到王天二府邸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他们的府邸一围,许进不许出,又当众派人宣布王天二家的罪状,直接把王家打成了反贼,要里面的人在一分钟内立刻乖乖的出来投降,否则的话,视同武装叛乱,一分钟后大兵压进,全府上下玉石俱焚!
这一番话,都是用扩音器反复的宣讲,配合后面杀气腾腾的禁卫军与国防军,摆明了不是开玩笑。
像帝国法律这种东西,或许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但王天二一家身为当地一霸,又怎么会不知道一些帝国法律?就算不知道详情,肯定知道帝国关于镇压叛乱跟动乱的等级对待法。
一般来说,普通的官民冲突或者动乱,以王天二家的权势,还比较容易对付过去,但如果被打成了造反跟叛乱,那就不是开玩笑了,谁来也不成。
尤其是,围困自己的不但有警察跟国防军,还有最让人恐怖的禁卫军,这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说明这是皇帝的旨意,毕竟对普通人来说,他们搞不明白那么多花活,只知道禁卫军就是皇帝的亲军,是御林军,只听皇帝一个人的命令,其他单位都调动不了!
就这一下子,所有人都蒙了,这可是叛乱啊,是帝国最高级别的大罪!要按照以前算,那就是十恶不赦诛九族的大罪!
至于真假,这不会有假,因为别的都可以假,但禁卫军是假不来的,也只有叛乱这种最高的大罪,才会出动禁卫军,否则的话,国防军就到头了。
有反应快的,连忙一边高举双手跑了出来,一边高呼投降饶命,然后国防军与禁卫军的士兵也不动,依旧保持进攻姿态,反倒是那些警察,恶狠狠的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手铐脚铐,一个个的按倒在地,凶狠利索的把这些人全部捆好拉去一边。
这些警察之所以这么卖力,除了要有在这种情况下所表现外,也有出一口气的因素。毕竟之前扬州的警察部队进攻王家大院的时候,死伤可是不小,连他们的局长大人都不幸中弹阵亡了,这让他们都觉得十分憋屈。
可没有办法,警察只有很微弱的武装,面对王天二家那些全部制式装备,还有大炮的家丁,他们根本不是对手,所以抓捕不顺利后,只能灰溜溜的回警察局。
虽然事后王天二一家没有继续捣乱,反而还派人过来赔罪,但扬州的警察局上上下下都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耻辱,同时也感到整个扬州城似乎都对他们感到不屑,觉得他们连一个大户都对付不了,那还维持什么治安?什么?之前严打的时候抓了不少江湖中人?哼哼,那只是欺软怕硬罢了。
总之,与王天二一家的贸然对抗,让扬州警察的权威跟地位一落千丈,大家都知道他们在面对豪门大户的时候根本不管用,所以这些扬州警察是最渴望让王天二一家倒台的。
现在好了,国防军跟禁卫军都过来了。而且还把对方定性成了叛乱,这就让扬州警察感到大快人心,毕竟不说别的,只是这个叛乱的罪名。就足够横扫一切了。
所有人都知道,帝国的暴力机关是如何的强大,不触动还好,一旦触动了这个暴力机关,尤其是触动了禁卫军的话。那么任何团体和个人都是无法对抗的,因为那是在对抗整个体制!
因此,当那些扬州警察一觉醒来,发觉国防军跟禁卫军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并且知道王天二一家被打成叛乱之后,可以说心情大定,比吃了十万个人参果还舒畅。
既然明知道对方完蛋了,而且中央还派了联合调查组,说白了就是钦差,那他们还不卖力一点?万一能被人入了发言。跟皇帝陛下汇报的时候稍微提上一句,未来可就不可限量啊。
没错,在这些警察看来,这次行动阵仗这么大,尤其是还有那么多的禁卫军,明显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肯定是皇上龙颜大怒才行,要不然,国防军就罢了,谁还能调动这些坐在云端上的禁卫军呢?
警察都这么想。那些普通的家丁护院就更是如此了,他们在看到禁卫军的那一刻起,就扔下了一切的幻想,因为禁卫军这个招牌比什么都管用。甚至比圣旨都有用。
为什么说比圣旨还有用呢?因为帝国建立之后,很少下圣旨,就算下圣旨,也往往是奖励性质的,从来没听说下圣旨抓人之类的。
反倒是造反与叛乱这几个罪名,从来没听说皇帝出过什么圣旨。一般都是直接派兵,然后当中要求对方立刻投降,根本就不跟你说什么旨意。
这种简单粗暴化的对策,以前很多人还赞不绝口,觉得这代表了皇家的自信,因为面对造反或者叛乱人员,帝国从来只有一个对策,那就是武装剿灭!
所以说,一旦你打算造反,或者打算叛乱,做之前就要仔细想清楚了,一旦做出来,别指望招安,还是趁早投降为妙,早点投降,还能根据你的态度跟实际罪行的轻重减个刑什么的。
相反,如果你竟敢对抗,据不投降,希望最后能得到个招安之类的,那就趁早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根据帝国法,对付造反人员,一旦到了出动国防军的地步,就只有投降一条路,任何反抗行为,哪怕只是口头上的,都被视为放弃投降,顽抗到底,一旦这么做了,只有当场击毙一条路,没有第二条路。
说实话,这个只能投降,不能反抗的政策,并非是李永吉搞出来的,他当初的确搞了个镇压地方的等级划分,比如骚乱如何处理,动乱如何处理等,最高的造反,也有相应的处置办法。
但是,李永吉当初搞的那个东西,比较多简单化,只是一个大概,所以具体细分的话,还有很多手脚可动。
后来沈世明上台当了首相后,他为了让各地国防军能有点事儿干,同时也为了尽快扫平各地的叛匪强盗,就把这个政策的解读条例略微一改,改成了只要出兵,就必须无条件投降,一旦不投降,甚至投降慢了,都被视作放弃投降,要面对大军的镇压。
别说,自从这个策略出来后,一开始的确很多地方的叛匪都不服气,结果就被派去镇压的国防军给横扫了,最终不但让国防军获得了军功值,还捞到了不少的油水,国务院因此权威更盛,当地老百姓也获得了安宁,算是皆大欢喜。
要是被打成反贼的人侥幸逃跑,那就更好了,国防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四处围追堵截,正好玩一个大拉练。
国防军在各地都有驻军,每一个驻军都有无线电通信系统,加上举报的奖励也够丰富,拥有人民群众的拥戴,所以逃窜的叛贼通常根本跑不了多远,很快就会被十倍甚至二十倍以上的国防军大军围住,最终走投无路下,要么自杀,要么被杀,反正很少有能逃出生天的。
这么几次大规模的拉网式围剿行动之后,不但各地的国防军威名大涨,当地百姓也对帝国政府十分敬服,而一些土匪强盗更是受到了震慑,不用费什么劲儿,他们自己就散了,再也不敢聚众作乱了,至少大规模的聚众作乱行为是大大减少。
各地减少了作乱的土匪强盗,大大改善了治安,尤其是道路治安,这变相的促进了商业繁华,尤其是实力不强,雇不起保镖护院的中小商人。
再加上各大城市也在开战严打行动,四处打击有组织犯罪,因此仅仅两年过去,帝国的治安情况就大大好转,虽然不敢说夜不闭户,但也相差不大了。
也正因为那两年的严打,让百姓见识到政府的决心,也见识到国防军的力量,同时也算是给全民普了一次法,至少让他们知道帝国的镇压力度是如何分级的。
比如说,什么情况是官民冲突,什么情况是动乱,什么情况是造反,什么情况又是叛乱。
通常而言,大家见到最多的就是官民冲突,至于听说么,最高也就听说某某地方有人造反,但叛乱这个级别的,至今还没听说过。
其实,按照大家正常理解,或者单纯从词义来说,似乎造反比叛乱的罪名更大才对。
但实际上,一般造反的,大都是普通民众,他们多是散兵游勇,或者单纯脑袋一热,在帝国整体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形不成什么气候。
叛乱就不同了,一般来说,叛乱者是指那些有一定实力的,原本依附于帝国中枢的集团,尤其是军队!他们如果心怀不轨,造成的伤害更大,影响更坏。
换言之,当初之所以这么定,是因为相对于那些明目张胆造反的家伙,李永吉更讨厌叛徒,所以就把叛乱定为最高的镇压级别。
中华帝国成立至今,造反的或许有不少,但打成叛乱的,还一个都没有,因此王天二一家被打成叛乱,这可以说是帝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完全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事情。(未完待续。)xh118
【作者提醒您!百度搜索,那里有更快、更清晰的小说章节,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