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腊月里,城中居民在渡过闹心的一年之后,也在准备新年的到来。此时朝野上下也基本平静下来,一股要改元的呼声,依旧像冬天里的西风一样愈刮愈烈。
启昌的年号眼看走到了头,连刘愈也觉得是该改改,礼部的人也开会议了两次,暂时没出什么结果。这时候突厥使节的队伍眼看就到了长安城,到了朝廷要大张旗鼓出去迎接的时候,刘愈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起来。刘愈没有留苏彦在长安城里过年的打算,苏彦在长安城也似乎很巴望早些到地方上就藩,写了“罪臣表”,让刘愈觉得苏彦是迫不及待要到地方去,最后刘愈一合计,在腊月初十派人送苏彦离开,而护送的使节,便是这次刚去迎接了突厥使节的临清侯柴锦。
刘愈觉得苏彦还是有事隐瞒,不然这个不懂事的人,也不会写什么《罪臣表》,刘愈看过之后,简直觉得苏彦是什么大文豪,在向朝廷表示他没有要反抗朝廷的决心。话说的越漂亮越让刘愈感觉到不妥。
不妥归不妥,刘愈也下不去狠手对苏彦痛加杀手。苏彦好像也意识到留在长安城,只会让刘愈随时改变主意,所以他才会如此迫不及待要离开长安,哪怕这里留下他一些美好的回忆,哪怕就藩的道路上有太多未知的危险。
腊月初七,朝廷在长安城东门外大张旗鼓迎接突厥使节的到来。对于长安城居民来说,这是特别的一天,在经历了多舛的一年之后,在经历了丧家之痛之后,朝廷却迎来了一次长脸的时候。曾经对大顺朝动武的突厥人,像子民一样进长安城来朝拜,同时带来了大批的牛羊作为贡品,这是可以饿着肚皮顶着寒风出来“长脸”的好时候。
荣誉共享,即便大顺朝老百姓还有很多尚在灾后苦难之后。他们还是顶着凛冽寒风,跟朝廷文武百官一起,出来亲历这“荣耀一刻”。最后刘愈都觉得不太好意思,怎么也要对普通老百姓意思意思,于是下令在迎接使节之后,在长安城中新增一些赈灾的粥铺。当是慰劳普通百姓。
对于长安城居民来说,寒冬之中能有一口粥喝,已经是上天的恩赐。至于更高的东西,他们不敢奢求。人就是这样,只是为基本生计而奔波,至于哪些“非分之想”。他们不会去苛求。
长安城东门外,聚集了数万长安城居民,文武百官在外等候,而新天子则坐在銮驾之后等待着。直到当天下午,突厥使节队伍一行才姗姗来迟,而刘愈在外等了小半天,心中有些不耐烦。这显然是一次不合格的迎接活动。柴锦说突厥使节上午会到,结果到下午过半,突厥使节才到长安城,只让刘愈等了一肚子的晦气。
迎接活动倒是很顺利,突厥使节很“识相”,当着顺朝文武百官和大顺朝数万百姓的面,他们向顺朝皇帝进献了国书,甚至行下跪叩拜的礼节。最后新皇当众宣读了对臣服突厥的一些“敕令”,最后封达尔多可汗为上可汗,意思是。即便你是“天可汗”,那也是在顺朝皇帝下面。
在迎接仪式中,刘愈又见到老朋友,曾经跟他在西域朝夕相伴的小乞丐缇木尔。经过一年时间,缇木尔成长了不少。身为突厥的太子,未来突厥天可汗的继承人,同时也是突厥自从成立部族以来最有可能成为女天可汗的太子,缇木尔似乎是已经作好了继承她父亲汗位的准备。这次缇木尔带着使节队伍前来,俨然已经有了当天可汗的风范,整个突厥使节队伍在她的带领下显得井井有条,刘愈也知道,现在多灾多难的突厥人,不得不齐心来面对内忧外困。越是在事关种族未来兴亡的大问题上,这些突厥人也越是齐心。
突厥经过对顺朝的一场惨败之后,已经不足以慑服整个草原,不论是一些旧有的突厥大部族,还是突厥的新兴贵族,都知道,如果不齐心,就将会被别的部族所取代,而草原上也会易主。
迎接仪式到下午结束,刘愈让人送突厥使节暂时到国驿馆去休息,至于哪些进贡的牛羊,刘愈则没让其进入长安城。主要长安城并非是草原放牧的地方,光是这么多牲畜的饲料问题就是大问题,刘愈让户部的人暂时在城外找了几个大点的地方来作为临时的“牧场”,安置了这些牲畜。对于这些贡品,刘愈觉得很麻烦,最后想了想,还不如杀了给长安城的百姓吃肉,当是过年了。
于是在腊月初八,突厥使节到长安城的第二天,朝廷公布榜文,表明了朝廷要“与民同乐”的决心。定于在腊月十五左右开始宰杀突厥进贡来的牛羊,在城中一些地方发放牛羊肉,城中居民可按户领取。至于牛皮和羊皮,刘愈也想好,准备一并送给城中的居民,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刘愈也没觉得心疼,在这年头肉类可是平常百姓人家常年享受不到的珍贵口食,尤其是还是牛羊肉这么“稀罕”的东西。
对于朝廷要与民同乐,百姓自然是拥戴至极,但官员那边却是颇有微辞。朝廷向大众百姓发放福利,这在大顺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过就跟突厥是历史上第一次进贡顺朝一样,刘愈做什么事都讲求开先河,这些官员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最后也不了了之。刘愈的决定很难为人所更改,尤其还是令百姓拥戴的“英明”决定。
腊月初八,朝廷在峰翠宫举行一场简单的宴会,宴请突厥使节队伍的代表,缇木尔和一些部族的小首领,一方面给他们亲近天朝上邦天子的机会,一方面也是彰显顺朝对藩属国的“仁爱”。招待宴会由柴锦主持,刘愈和琪儿都在座,本来宴会举行的也挺顺利,虽然在宴会上,只是顺朝人一方的独角戏,又是表演,又是官员对突厥使节刁难等等,不过突厥一名使节最后突然一句“听说贵国长安城不太平”,令整个宴会的气氛到了很尴尬的地步。
很多自以为是的顺朝官员,在听到这声之后也感觉到脸红,因为长安城在近来的确发生了不少的事。
宴会在一种不太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刘愈没太在意宴会上发生的事,本来顺朝官员去责难突厥使节就不在他计划之列,但这些官员似乎很喜欢表现天朝上邦的优越感,对人家逼的急了,遭了人家“羞辱”也并不意外。
刘愈回到内廷之后,想了宴会上发生的事情,总觉得三清教应该会做点什么来破坏顺朝跟突厥之间的关系。此时肃清三清教的行动,虽然暂时已经告一段落,但毕竟一些首犯仍然在逃刘愈也知道这么拖下去不是个事,不如来个“引蛇出洞”。
刘愈把自己的一些嫡系人马叫进宫里,有李糜、王虎和瞿竹,刘愈没找愣头愣脑的霍病,这次他找这三个人到宫里,就是为商量引蛇出洞的计划。
既然现在明面上的三清教教徒,已经清理的差不多,那就应该放开长安城中的戒严态势,令城中百姓的生活趋向于平稳,在合格基础上,放松对一些地方的守卫,给三清教的人“机会”。而被放松守卫的地方,首先便是突厥使节下榻的国驿馆,刘愈觉得这应该是三清教想发动袭击,最惦记的地方。
等把引蛇出洞的计划安排完,刘愈又找了军方的一些将领到宫里,商谈了一下长安城外围的肃清三清教行动的同步开展。刘愈准备让长安城呈现出一种从内紧外松状态,到内松外紧状态的转变,把军队的搜查从城内扩大到城外,以长安城为辐射,周边二三百里内的城市为边界,开始一次新的肃清行动。
刘愈只是靠之前的一个月时间,把长安城内部三清教的势力清洗了一遍,对于关中各地方,只是做了简单的平息,其实很多地方所作的肃清也达不到刘愈的要求。刘愈是想借着机会,一边开战长安城外围的肃清,一边令长安城内隐藏起来的三清教余党以为朝廷把视线从内转到外部,令他们抛头露面,一举将他们歼灭。
等刘愈把军方的部署都安排妥当,一场新的肃清行动便如火如荼展开了。这时候,朝廷要面对的两件大事,一个是三清教的进一步肃清,另一个是突厥使节的到来,刘愈盘算了一下,可以把精力仍旧击中在三清教的肃清上来,至于突厥那边不用太在意。
刘愈在迎接的宴会之后,便表现出对突厥使节队伍的漠不关心,看似是对突厥使节“不敬”的回击,其实也是给突厥使节施压。刘愈已经接到了缇木尔送到宫里,向大顺朝借兵的国书,刘愈就是要用这种态度表明,兵是绝对不会借的,你们来也是白来。
这时候,刘愈也准备把苏彦送走,彻底断了三清教乃至一些心有邪念之人的念想。也就在此时,柳丽娘找人通知刘愈,说是在三清教内部的一些布置,有了些成效。
★百 度 搜 索 云 来 阁,免 费 阅 读 万 本 小 说 ★
启昌的年号眼看走到了头,连刘愈也觉得是该改改,礼部的人也开会议了两次,暂时没出什么结果。这时候突厥使节的队伍眼看就到了长安城,到了朝廷要大张旗鼓出去迎接的时候,刘愈只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起来。刘愈没有留苏彦在长安城里过年的打算,苏彦在长安城也似乎很巴望早些到地方上就藩,写了“罪臣表”,让刘愈觉得苏彦是迫不及待要到地方去,最后刘愈一合计,在腊月初十派人送苏彦离开,而护送的使节,便是这次刚去迎接了突厥使节的临清侯柴锦。
刘愈觉得苏彦还是有事隐瞒,不然这个不懂事的人,也不会写什么《罪臣表》,刘愈看过之后,简直觉得苏彦是什么大文豪,在向朝廷表示他没有要反抗朝廷的决心。话说的越漂亮越让刘愈感觉到不妥。
不妥归不妥,刘愈也下不去狠手对苏彦痛加杀手。苏彦好像也意识到留在长安城,只会让刘愈随时改变主意,所以他才会如此迫不及待要离开长安,哪怕这里留下他一些美好的回忆,哪怕就藩的道路上有太多未知的危险。
腊月初七,朝廷在长安城东门外大张旗鼓迎接突厥使节的到来。对于长安城居民来说,这是特别的一天,在经历了多舛的一年之后,在经历了丧家之痛之后,朝廷却迎来了一次长脸的时候。曾经对大顺朝动武的突厥人,像子民一样进长安城来朝拜,同时带来了大批的牛羊作为贡品,这是可以饿着肚皮顶着寒风出来“长脸”的好时候。
荣誉共享,即便大顺朝老百姓还有很多尚在灾后苦难之后。他们还是顶着凛冽寒风,跟朝廷文武百官一起,出来亲历这“荣耀一刻”。最后刘愈都觉得不太好意思,怎么也要对普通老百姓意思意思,于是下令在迎接使节之后,在长安城中新增一些赈灾的粥铺。当是慰劳普通百姓。
对于长安城居民来说,寒冬之中能有一口粥喝,已经是上天的恩赐。至于更高的东西,他们不敢奢求。人就是这样,只是为基本生计而奔波,至于哪些“非分之想”。他们不会去苛求。
长安城东门外,聚集了数万长安城居民,文武百官在外等候,而新天子则坐在銮驾之后等待着。直到当天下午,突厥使节队伍一行才姗姗来迟,而刘愈在外等了小半天,心中有些不耐烦。这显然是一次不合格的迎接活动。柴锦说突厥使节上午会到,结果到下午过半,突厥使节才到长安城,只让刘愈等了一肚子的晦气。
迎接活动倒是很顺利,突厥使节很“识相”,当着顺朝文武百官和大顺朝数万百姓的面,他们向顺朝皇帝进献了国书,甚至行下跪叩拜的礼节。最后新皇当众宣读了对臣服突厥的一些“敕令”,最后封达尔多可汗为上可汗,意思是。即便你是“天可汗”,那也是在顺朝皇帝下面。
在迎接仪式中,刘愈又见到老朋友,曾经跟他在西域朝夕相伴的小乞丐缇木尔。经过一年时间,缇木尔成长了不少。身为突厥的太子,未来突厥天可汗的继承人,同时也是突厥自从成立部族以来最有可能成为女天可汗的太子,缇木尔似乎是已经作好了继承她父亲汗位的准备。这次缇木尔带着使节队伍前来,俨然已经有了当天可汗的风范,整个突厥使节队伍在她的带领下显得井井有条,刘愈也知道,现在多灾多难的突厥人,不得不齐心来面对内忧外困。越是在事关种族未来兴亡的大问题上,这些突厥人也越是齐心。
突厥经过对顺朝的一场惨败之后,已经不足以慑服整个草原,不论是一些旧有的突厥大部族,还是突厥的新兴贵族,都知道,如果不齐心,就将会被别的部族所取代,而草原上也会易主。
迎接仪式到下午结束,刘愈让人送突厥使节暂时到国驿馆去休息,至于哪些进贡的牛羊,刘愈则没让其进入长安城。主要长安城并非是草原放牧的地方,光是这么多牲畜的饲料问题就是大问题,刘愈让户部的人暂时在城外找了几个大点的地方来作为临时的“牧场”,安置了这些牲畜。对于这些贡品,刘愈觉得很麻烦,最后想了想,还不如杀了给长安城的百姓吃肉,当是过年了。
于是在腊月初八,突厥使节到长安城的第二天,朝廷公布榜文,表明了朝廷要“与民同乐”的决心。定于在腊月十五左右开始宰杀突厥进贡来的牛羊,在城中一些地方发放牛羊肉,城中居民可按户领取。至于牛皮和羊皮,刘愈也想好,准备一并送给城中的居民,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刘愈也没觉得心疼,在这年头肉类可是平常百姓人家常年享受不到的珍贵口食,尤其是还是牛羊肉这么“稀罕”的东西。
对于朝廷要与民同乐,百姓自然是拥戴至极,但官员那边却是颇有微辞。朝廷向大众百姓发放福利,这在大顺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过就跟突厥是历史上第一次进贡顺朝一样,刘愈做什么事都讲求开先河,这些官员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最后也不了了之。刘愈的决定很难为人所更改,尤其还是令百姓拥戴的“英明”决定。
腊月初八,朝廷在峰翠宫举行一场简单的宴会,宴请突厥使节队伍的代表,缇木尔和一些部族的小首领,一方面给他们亲近天朝上邦天子的机会,一方面也是彰显顺朝对藩属国的“仁爱”。招待宴会由柴锦主持,刘愈和琪儿都在座,本来宴会举行的也挺顺利,虽然在宴会上,只是顺朝人一方的独角戏,又是表演,又是官员对突厥使节刁难等等,不过突厥一名使节最后突然一句“听说贵国长安城不太平”,令整个宴会的气氛到了很尴尬的地步。
很多自以为是的顺朝官员,在听到这声之后也感觉到脸红,因为长安城在近来的确发生了不少的事。
宴会在一种不太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刘愈没太在意宴会上发生的事,本来顺朝官员去责难突厥使节就不在他计划之列,但这些官员似乎很喜欢表现天朝上邦的优越感,对人家逼的急了,遭了人家“羞辱”也并不意外。
刘愈回到内廷之后,想了宴会上发生的事情,总觉得三清教应该会做点什么来破坏顺朝跟突厥之间的关系。此时肃清三清教的行动,虽然暂时已经告一段落,但毕竟一些首犯仍然在逃刘愈也知道这么拖下去不是个事,不如来个“引蛇出洞”。
刘愈把自己的一些嫡系人马叫进宫里,有李糜、王虎和瞿竹,刘愈没找愣头愣脑的霍病,这次他找这三个人到宫里,就是为商量引蛇出洞的计划。
既然现在明面上的三清教教徒,已经清理的差不多,那就应该放开长安城中的戒严态势,令城中百姓的生活趋向于平稳,在合格基础上,放松对一些地方的守卫,给三清教的人“机会”。而被放松守卫的地方,首先便是突厥使节下榻的国驿馆,刘愈觉得这应该是三清教想发动袭击,最惦记的地方。
等把引蛇出洞的计划安排完,刘愈又找了军方的一些将领到宫里,商谈了一下长安城外围的肃清三清教行动的同步开展。刘愈准备让长安城呈现出一种从内紧外松状态,到内松外紧状态的转变,把军队的搜查从城内扩大到城外,以长安城为辐射,周边二三百里内的城市为边界,开始一次新的肃清行动。
刘愈只是靠之前的一个月时间,把长安城内部三清教的势力清洗了一遍,对于关中各地方,只是做了简单的平息,其实很多地方所作的肃清也达不到刘愈的要求。刘愈是想借着机会,一边开战长安城外围的肃清,一边令长安城内隐藏起来的三清教余党以为朝廷把视线从内转到外部,令他们抛头露面,一举将他们歼灭。
等刘愈把军方的部署都安排妥当,一场新的肃清行动便如火如荼展开了。这时候,朝廷要面对的两件大事,一个是三清教的进一步肃清,另一个是突厥使节的到来,刘愈盘算了一下,可以把精力仍旧击中在三清教的肃清上来,至于突厥那边不用太在意。
刘愈在迎接的宴会之后,便表现出对突厥使节队伍的漠不关心,看似是对突厥使节“不敬”的回击,其实也是给突厥使节施压。刘愈已经接到了缇木尔送到宫里,向大顺朝借兵的国书,刘愈就是要用这种态度表明,兵是绝对不会借的,你们来也是白来。
这时候,刘愈也准备把苏彦送走,彻底断了三清教乃至一些心有邪念之人的念想。也就在此时,柳丽娘找人通知刘愈,说是在三清教内部的一些布置,有了些成效。
★百 度 搜 索 云 来 阁,免 费 阅 读 万 本 小 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