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防盗章节,三小时内更改,感谢大家的订阅
各县镇内有府衙把守,情况要好些,特别是已经就临近渝州府边境的远安镇,并没闹出什么乱子。只是镇上有些能力,能投奔其他州郡的人家,小半年前就走光了。
小乞子带着顾七拐了两个路口就到了一处偌大的宅院前,庭院门口还停着几辆没来得及驱走的马车,几个小厮整帮着搬运物件,顾七看了一眼,认出其中一人正是昨日跟在柳青山身旁的小厮。抬头再看宅院的匾额却写着是余府,想来是有亲。顾七也不在意,只要知道自己没找错地方就行。
出渝州府的路怎么走,自己不熟,顾大年也不熟。此时跟着周家的马车一块走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与小乞丐告别,顾七蹲在附近树下歇了小半时辰,见周家的人马都进去了,瞧着暂时不打算走的样子,便起身回了顾大年歇脚的地方。
“你去哪了,找到吃食没?”顾大年见顾七回来,半眯着眼睛问。
“没有。”顾七看了看周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歇脚的难民道:“周家的人已经安置,周家女眷多,想来今天走不了,我先去附近找找有什么可以填肚子的,你若歇够了,也去找找。”
“这远安镇我看着还不如前头临平镇。”顾大年撇嘴:“一路来连亩地都没看见,能找到什么吃的。”
顾七懒得理会顾大年的抱怨,只交代了一句自己小心,便走了。
刚刚进镇子时,顾七留意到镇门边上有几个支摊的人,瞧着穿衣打扮像是惯常行脚的江湖人。
也是,三年乱世,现如今普通人家可不敢轻易出来支摊,若是被饿疯了的流民抢了,现也没有官家帮你断案,只能自认倒霉。
也就是这些常年行走江湖,身上带着功夫才不怕流民乞丐。
顾七在几个摊位前驻足了片刻发现摊位上的东西还挺齐全,生米面,熟窝头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少量的腌肉干菜和出门常见的草鞋,绳索,匕首砍刀。另外除了能拿出来的东西,有两个摊位上还竖着几个牌子。顾七辨认了上头的字,其中一家大意写着出租出售马匹,驴车牛车,回收铁器,回收粗粮细粮药材。旁边一家则写着聘招赶脚的车夫和搬运货物的脚夫,下头另写着收年岁小的男女童,这一条则备注了需要签卖身契。
顾七看着神色平淡,从穿越来这里开始,沿路看到的因日子过不下去,为了一筐红薯,半斗粗粮卖儿卖女的数不胜数。就连顾大年这一路上也不是没有打过把顾七卖掉的心思。
只是有些奇怪,每每这个念头刚起,很快就又因不知什么缘故压了下去。顾大年的左右摇摆顾七都看在眼里,不过是懒得去计较罢了。只要顾大年一日不动手,就全当什么也没发生。
此时临近正午,摊位前依然有人驻足停留,询问。买东西的人不多,典当物品的人反而多些。顾七身形瘦小站着人群后面不算起眼,倒是那个挂着雇佣牌子的摊主打量了顾七几眼,见顾七没有上前的意思,也就没了再看的心思。
长的又黑又瘦,这种年岁的丫头,半筐红薯就能换两,多的是有人送来,来路清楚明白,当场就能给按了契书。往后送去哪里也不怕有人寻事。
他可不是拐子,也不差几框红薯,真犯不着在这种事上给自己找麻烦。
顾七身上的十文钱。路上花了八文,前头给了小乞丐一文,剩下的一文连买半个粗粮窝窝都够呛。除去这一文钱她和顾大年身上值钱的也只有一把镰刀,和一些药材。
出瑜洲府,一路还要走多久,沿路还要遇上多少流民土匪顾七不知道。镰刀是不能典的,能换钱的也就只有前几日山上挖来的几根黄芪和半包已经晒干的紫苏叶。
黄芪精贵,只是形似野树根,寻常农户灾民认识的不多,这才被顾七捡了便宜。
紫苏叶倒是常见,且对治疗治时疫风寒等有不错的效果,顾七每每见到了就采一些,晒干备用。
“收药材吗?”顾七等了一会儿,见摊子边上的人散去,一手抚在腰间的包裹上。
摊主抬眼,见只是一个干瘦的小娃,身上衣服破烂,脸上还挂着伤,一看就不是镇上的人,这种流民一路过来哪还能有什么家底子,也没太在意道:“药材收,不过先说好了,坏了的可不要。”
“有紫苏叶收吗?”
“收。”一听是紫苏叶,摊主来了兴趣,如今世道不好,药材便显得愈发稀缺,紫苏叶用处多,正适合时下的行情,许多地方都收。“先看看成色。”
紫苏叶不算值钱,也没有流民敢在行脚的江湖人跟前作乱,顾七大大方方的将包裹取出打开平摊。
摊主取了几片打量道:“晒制的还不错。就是量少了些。这一包能换个三十文,你要是要钱还是要粮?”
“要粮,都给我换成干窝窝头。”顾七想了想道。
想来最晚明日周家的人马就要出镇,在出渝州府之前,脚程不会慢。自己和顾大年两人没有行脚的车马,折算下周家人歇脚的时辰,预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要粗粮沿路搭伙做饭太浪费功夫了,不如窝窝头省事。
闹荒前,一文钱能换两个窝窝头,现如今,一个干窝窝头值五文钱,也是有市无价,寻常粮铺早就关了,愿意出让口粮的不多,也只有倒卖药材铁器人口的行脚人能有固定的口粮兑换,只要东西不要银钱。
一袋晒干的紫苏叶换了六个窝窝头。拿旧布包了勒紧了裹腰上。回身撇见远处瘫坐的几个乞丐流民,时不时往这边打量。顾七也不在意转而又问摊主:“收黄芪吗?”
“你还有黄芪?”摊主一喜:“成色怎么样,数量多吗?”
顾七取出一节递出去:“数量不多,你先看看。”
“切过了?瞧着不像根部。”摊主疑惑。
“有些年份了,根枝cu长,不好拿。只取了几段来。”顾七说的是实话,不过取出的却不是最好的那几节。年份足够的野生黄芪是好东西,渝州界的行情换不了好价钱,另外黄芪形似树根随身带着不起眼,灾民不识货远比带着银钱安全。
各县镇内有府衙把守,情况要好些,特别是已经就临近渝州府边境的远安镇,并没闹出什么乱子。只是镇上有些能力,能投奔其他州郡的人家,小半年前就走光了。
小乞子带着顾七拐了两个路口就到了一处偌大的宅院前,庭院门口还停着几辆没来得及驱走的马车,几个小厮整帮着搬运物件,顾七看了一眼,认出其中一人正是昨日跟在柳青山身旁的小厮。抬头再看宅院的匾额却写着是余府,想来是有亲。顾七也不在意,只要知道自己没找错地方就行。
出渝州府的路怎么走,自己不熟,顾大年也不熟。此时跟着周家的马车一块走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与小乞丐告别,顾七蹲在附近树下歇了小半时辰,见周家的人马都进去了,瞧着暂时不打算走的样子,便起身回了顾大年歇脚的地方。
“你去哪了,找到吃食没?”顾大年见顾七回来,半眯着眼睛问。
“没有。”顾七看了看周围,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歇脚的难民道:“周家的人已经安置,周家女眷多,想来今天走不了,我先去附近找找有什么可以填肚子的,你若歇够了,也去找找。”
“这远安镇我看着还不如前头临平镇。”顾大年撇嘴:“一路来连亩地都没看见,能找到什么吃的。”
顾七懒得理会顾大年的抱怨,只交代了一句自己小心,便走了。
刚刚进镇子时,顾七留意到镇门边上有几个支摊的人,瞧着穿衣打扮像是惯常行脚的江湖人。
也是,三年乱世,现如今普通人家可不敢轻易出来支摊,若是被饿疯了的流民抢了,现也没有官家帮你断案,只能自认倒霉。
也就是这些常年行走江湖,身上带着功夫才不怕流民乞丐。
顾七在几个摊位前驻足了片刻发现摊位上的东西还挺齐全,生米面,熟窝头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少量的腌肉干菜和出门常见的草鞋,绳索,匕首砍刀。另外除了能拿出来的东西,有两个摊位上还竖着几个牌子。顾七辨认了上头的字,其中一家大意写着出租出售马匹,驴车牛车,回收铁器,回收粗粮细粮药材。旁边一家则写着聘招赶脚的车夫和搬运货物的脚夫,下头另写着收年岁小的男女童,这一条则备注了需要签卖身契。
顾七看着神色平淡,从穿越来这里开始,沿路看到的因日子过不下去,为了一筐红薯,半斗粗粮卖儿卖女的数不胜数。就连顾大年这一路上也不是没有打过把顾七卖掉的心思。
只是有些奇怪,每每这个念头刚起,很快就又因不知什么缘故压了下去。顾大年的左右摇摆顾七都看在眼里,不过是懒得去计较罢了。只要顾大年一日不动手,就全当什么也没发生。
此时临近正午,摊位前依然有人驻足停留,询问。买东西的人不多,典当物品的人反而多些。顾七身形瘦小站着人群后面不算起眼,倒是那个挂着雇佣牌子的摊主打量了顾七几眼,见顾七没有上前的意思,也就没了再看的心思。
长的又黑又瘦,这种年岁的丫头,半筐红薯就能换两,多的是有人送来,来路清楚明白,当场就能给按了契书。往后送去哪里也不怕有人寻事。
他可不是拐子,也不差几框红薯,真犯不着在这种事上给自己找麻烦。
顾七身上的十文钱。路上花了八文,前头给了小乞丐一文,剩下的一文连买半个粗粮窝窝都够呛。除去这一文钱她和顾大年身上值钱的也只有一把镰刀,和一些药材。
出瑜洲府,一路还要走多久,沿路还要遇上多少流民土匪顾七不知道。镰刀是不能典的,能换钱的也就只有前几日山上挖来的几根黄芪和半包已经晒干的紫苏叶。
黄芪精贵,只是形似野树根,寻常农户灾民认识的不多,这才被顾七捡了便宜。
紫苏叶倒是常见,且对治疗治时疫风寒等有不错的效果,顾七每每见到了就采一些,晒干备用。
“收药材吗?”顾七等了一会儿,见摊子边上的人散去,一手抚在腰间的包裹上。
摊主抬眼,见只是一个干瘦的小娃,身上衣服破烂,脸上还挂着伤,一看就不是镇上的人,这种流民一路过来哪还能有什么家底子,也没太在意道:“药材收,不过先说好了,坏了的可不要。”
“有紫苏叶收吗?”
“收。”一听是紫苏叶,摊主来了兴趣,如今世道不好,药材便显得愈发稀缺,紫苏叶用处多,正适合时下的行情,许多地方都收。“先看看成色。”
紫苏叶不算值钱,也没有流民敢在行脚的江湖人跟前作乱,顾七大大方方的将包裹取出打开平摊。
摊主取了几片打量道:“晒制的还不错。就是量少了些。这一包能换个三十文,你要是要钱还是要粮?”
“要粮,都给我换成干窝窝头。”顾七想了想道。
想来最晚明日周家的人马就要出镇,在出渝州府之前,脚程不会慢。自己和顾大年两人没有行脚的车马,折算下周家人歇脚的时辰,预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要粗粮沿路搭伙做饭太浪费功夫了,不如窝窝头省事。
闹荒前,一文钱能换两个窝窝头,现如今,一个干窝窝头值五文钱,也是有市无价,寻常粮铺早就关了,愿意出让口粮的不多,也只有倒卖药材铁器人口的行脚人能有固定的口粮兑换,只要东西不要银钱。
一袋晒干的紫苏叶换了六个窝窝头。拿旧布包了勒紧了裹腰上。回身撇见远处瘫坐的几个乞丐流民,时不时往这边打量。顾七也不在意转而又问摊主:“收黄芪吗?”
“你还有黄芪?”摊主一喜:“成色怎么样,数量多吗?”
顾七取出一节递出去:“数量不多,你先看看。”
“切过了?瞧着不像根部。”摊主疑惑。
“有些年份了,根枝cu长,不好拿。只取了几段来。”顾七说的是实话,不过取出的却不是最好的那几节。年份足够的野生黄芪是好东西,渝州界的行情换不了好价钱,另外黄芪形似树根随身带着不起眼,灾民不识货远比带着银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