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神车”出炉,搬迁-一个人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说说
第三十二章 “神车”出炉,搬迁-一个人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说说-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笔趣阁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作者:gfan00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曹操带来的人心惶惶之下,也有一件大喜事发生,实心橡胶轮胎和车轴对大车的改造,竟已经完成了。现代时空那位不知名的网友出的一个主意,竟然在三国时代出人意料的获得成功,这个惊喜可实在是太大了。
三国时代,交通运输的主力——大车,不管是四轮的还是两轮的,其车轮和车轴还都是木质,不仅不耐磨,承重能力更是极差,对道路的适应性也是很不乐观。装不了太多的物资,且跑上百十里路就坏了,能坚持跑上几百里地那可就得烧香拜佛了。
即使如此,这样木质的大车仍然是陆上交通运输的主力,须臾离开不得。而这位网友所出的主意,将实心橡胶轮胎和钢制车轴带回来三国之后,李哲找了几个流民中的木匠稍微试验一下,竟然就轻而易举的成功了。
这改造完成的大车,对路况的适应性极大增强,载重能力也提高了好几倍,和原来的大车相比完全就是一个质的提升,原来一百辆大车运输的东西,现在只需二三十辆就装完了,而且这车还能跑得路程更长,原来走不了的路也能走了。
可以想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这种改装大车走上了征途,李哲手下的辎重兵都能够摇身一变而成奇袭队了,这速度可是太快了。
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神车”啊!在改造工作进行的时候,让负责改造的工匠都时不时的齐声惊呼!以致李哲在无意中又多了不少的忠诚信徒。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李哲就是不想装13也是不成!他本人其实已经很收敛了。
得到大车升级完成的喜讯,李哲终于拍板决定——搬迁!
之所以搬迁,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曹操和刘备之间,曹操要南征,刘备要北伐,曹操和刘备两人,那是多年积怨,两虎相争,两个人中不倒下一个,是谁也不会罢手的。
而李哲这样的小角色,(最起码在外人看来还是小角色)对他们来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次战斗,除非曹操以绝对优势的大军出击,否则其在两军对阵大局未定之前应该是不会轻易对李哲出手。
而实际上,现在的时节出击,不管是对于曹操还是刘备都不是什么好事,刘备刚刚完成招兵买马,手下兵丁都是些刚刚吃饱饭的流民和黄巾军,此时正是加紧训练的时机,否则这些兵就是上了战场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而曹操也不好过,刚刚结束官渡之战,大军回师之后疲惫不堪再战,粮草也极度缺乏,唯一能动的就只有一直镇守颍川的曹仁所部和郾县的储备军粮。兵力只有万余人。
有了这种认识,那思路就很清楚了,那就是表面上保持中立,不参与两家的大战,只需给两家留出战场空间来即可。古代大军对阵,照例都是在沿着河流两岸的周围展开对战,汝南的骨干河流是汝水,无论是定颖、上蔡,甚或安城,都处在汝水流域。
这一片,肯定就是两军大军对战的沙场。
李哲只要率领手下的流民们搬迁,将这片战场留给两人,让两人自个儿往死里掐,这就对了。
这两人之间知根知底,大战一旦打开,就肯定是打得火花四溅,基情无限,李哲再在其中鼓捣鼓捣,搞些偷袭的小把戏,那不管是谁打败了谁,应该都没有余力收拾李哲了,到那个时候,说不定李哲就有些机会了。
于是计议已定,就迅速忙活起来,先把移民完成了再说。
把三万流民们迁到四十里外的于家堡一带,这于家堡依山而立地形险要,防守起来很是有利。但是堡内空间狭小,撑死也就是塞进去一万人,剩下的有两万人,就只能躲在山脚下的树林里,野营帐篷这么奢侈的东西,这回李哲真的用不起了。
伴随着流民搬迁工作一起的,就是准备正式的整理军队,大战一起,瞬息万变,做好了准备才能有插手的机会。
李哲决定一千多人的护卫队作为主力,这支军队,分为两中队,十小队,每一小队一百人,对讲机和望远镜都装备到了小队长一级,个个手拿钢枪,训练有素,正是赵云亲手训练出来的长枪营。
除了长枪营主力之外,还有亲兵营,所谓的特种作战,在这种战场上正是所用其时!没多久,整备完成的亲兵营就被李哲分成十个小组撒出去,分散到周围广大的作战区域,进行斥候的工作了。
随着这些工作的进行,又出了一个意外。糜竺自个儿找来了。
“显德显德!你未免欺人太甚了!”
李哲一看是他,面上立刻晴转多云。
“子仲说哪里话来,我又如何欺你了?”
这一段时间,李哲将手底下的“神火”买卖的大部分交给了糜竺打理,糜竺本就是商贾出身,经营这般本小利大的物事自然是兴致勃勃,待有朝一日从日进斗金的生意里迷过来劲儿的时候,却发现李哲竟开始搬迁流民了。
“你你你!你不是答应要将这片基业交给玄德公的吗?怎地竟敢不经玄德公同意,擅自搬迁,莫非是要逃跑吗?”糜竺指着李哲,气急败坏的说道。
糜竺此人,本质上如何李哲不知道,但在历史上的个人表现倒确实是一个至诚君子,那个时候的商贾和现代不一样,讲究以诚信示人,否则连生意都做不好的。所以此时面对李哲这样一个完全不要脸皮的现代人,却真的是让他有些滑不留手。
李哲忙躬身行礼,
“子仲子仲!莫要生气。我之所以搬迁,还不是看在玄德公将要北伐,事先做好的准备?这定颖身处要道,将来必定是大战连场,我若不搬迁,岂不是让这这流民刚刚脱离苦海,却又要身处兵灾?”
这样的理由倒也说得过去,糜竺点了点头说道。
“可即便如此,你现在也算是玄德公属下,如此大事,岂能不给玄德公知会一声!”
可这句话说出,李哲大眼一瞪,他反倒还生气了:
“子仲啊子仲!这可不是你的责任么?我只管做,你只管说,在玄德公面前,又哪有我李哲说话的地方。”
糜竺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心知李哲心中芥蒂已深,长叹一声袖手而去。
糜竺在此地,身负监视李哲的重任,按道理来讲,他才是此地的最大官员,可是他在这里,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在这三十里铺,各种事情自有格局,糜竺发现,即使没有李哲的阻拦,他竟然也是完全插不上手。而李哲此人,最起码明面上,对玄德公和他都是多有恭敬,至于暗中的阴奉阳违,他糜竺暂时还真的摸不清头绪。
要说刘备此时的这几个手下,都没有什么行政能力。糜竺不过是一介商贾,最多加上长袖善舞的公关本领,简雍人如其名,一介庸才,除了忠诚可靠之外别无他处,至于孙乾,倒是一个不错的公关专家,为刘备还算做了不少事情。
这几个目前刘备最重要的几个谋士,竟没有一个行政方面的人才,不善治理地方,谋略上也没有专长,这也就是刘备几度颠簸流离的主要原因了。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三国时代,交通运输的主力——大车,不管是四轮的还是两轮的,其车轮和车轴还都是木质,不仅不耐磨,承重能力更是极差,对道路的适应性也是很不乐观。装不了太多的物资,且跑上百十里路就坏了,能坚持跑上几百里地那可就得烧香拜佛了。
即使如此,这样木质的大车仍然是陆上交通运输的主力,须臾离开不得。而这位网友所出的主意,将实心橡胶轮胎和钢制车轴带回来三国之后,李哲找了几个流民中的木匠稍微试验一下,竟然就轻而易举的成功了。
这改造完成的大车,对路况的适应性极大增强,载重能力也提高了好几倍,和原来的大车相比完全就是一个质的提升,原来一百辆大车运输的东西,现在只需二三十辆就装完了,而且这车还能跑得路程更长,原来走不了的路也能走了。
可以想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这种改装大车走上了征途,李哲手下的辎重兵都能够摇身一变而成奇袭队了,这速度可是太快了。
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神车”啊!在改造工作进行的时候,让负责改造的工匠都时不时的齐声惊呼!以致李哲在无意中又多了不少的忠诚信徒。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李哲就是不想装13也是不成!他本人其实已经很收敛了。
得到大车升级完成的喜讯,李哲终于拍板决定——搬迁!
之所以搬迁,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曹操和刘备之间,曹操要南征,刘备要北伐,曹操和刘备两人,那是多年积怨,两虎相争,两个人中不倒下一个,是谁也不会罢手的。
而李哲这样的小角色,(最起码在外人看来还是小角色)对他们来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次战斗,除非曹操以绝对优势的大军出击,否则其在两军对阵大局未定之前应该是不会轻易对李哲出手。
而实际上,现在的时节出击,不管是对于曹操还是刘备都不是什么好事,刘备刚刚完成招兵买马,手下兵丁都是些刚刚吃饱饭的流民和黄巾军,此时正是加紧训练的时机,否则这些兵就是上了战场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而曹操也不好过,刚刚结束官渡之战,大军回师之后疲惫不堪再战,粮草也极度缺乏,唯一能动的就只有一直镇守颍川的曹仁所部和郾县的储备军粮。兵力只有万余人。
有了这种认识,那思路就很清楚了,那就是表面上保持中立,不参与两家的大战,只需给两家留出战场空间来即可。古代大军对阵,照例都是在沿着河流两岸的周围展开对战,汝南的骨干河流是汝水,无论是定颖、上蔡,甚或安城,都处在汝水流域。
这一片,肯定就是两军大军对战的沙场。
李哲只要率领手下的流民们搬迁,将这片战场留给两人,让两人自个儿往死里掐,这就对了。
这两人之间知根知底,大战一旦打开,就肯定是打得火花四溅,基情无限,李哲再在其中鼓捣鼓捣,搞些偷袭的小把戏,那不管是谁打败了谁,应该都没有余力收拾李哲了,到那个时候,说不定李哲就有些机会了。
于是计议已定,就迅速忙活起来,先把移民完成了再说。
把三万流民们迁到四十里外的于家堡一带,这于家堡依山而立地形险要,防守起来很是有利。但是堡内空间狭小,撑死也就是塞进去一万人,剩下的有两万人,就只能躲在山脚下的树林里,野营帐篷这么奢侈的东西,这回李哲真的用不起了。
伴随着流民搬迁工作一起的,就是准备正式的整理军队,大战一起,瞬息万变,做好了准备才能有插手的机会。
李哲决定一千多人的护卫队作为主力,这支军队,分为两中队,十小队,每一小队一百人,对讲机和望远镜都装备到了小队长一级,个个手拿钢枪,训练有素,正是赵云亲手训练出来的长枪营。
除了长枪营主力之外,还有亲兵营,所谓的特种作战,在这种战场上正是所用其时!没多久,整备完成的亲兵营就被李哲分成十个小组撒出去,分散到周围广大的作战区域,进行斥候的工作了。
随着这些工作的进行,又出了一个意外。糜竺自个儿找来了。
“显德显德!你未免欺人太甚了!”
李哲一看是他,面上立刻晴转多云。
“子仲说哪里话来,我又如何欺你了?”
这一段时间,李哲将手底下的“神火”买卖的大部分交给了糜竺打理,糜竺本就是商贾出身,经营这般本小利大的物事自然是兴致勃勃,待有朝一日从日进斗金的生意里迷过来劲儿的时候,却发现李哲竟开始搬迁流民了。
“你你你!你不是答应要将这片基业交给玄德公的吗?怎地竟敢不经玄德公同意,擅自搬迁,莫非是要逃跑吗?”糜竺指着李哲,气急败坏的说道。
糜竺此人,本质上如何李哲不知道,但在历史上的个人表现倒确实是一个至诚君子,那个时候的商贾和现代不一样,讲究以诚信示人,否则连生意都做不好的。所以此时面对李哲这样一个完全不要脸皮的现代人,却真的是让他有些滑不留手。
李哲忙躬身行礼,
“子仲子仲!莫要生气。我之所以搬迁,还不是看在玄德公将要北伐,事先做好的准备?这定颖身处要道,将来必定是大战连场,我若不搬迁,岂不是让这这流民刚刚脱离苦海,却又要身处兵灾?”
这样的理由倒也说得过去,糜竺点了点头说道。
“可即便如此,你现在也算是玄德公属下,如此大事,岂能不给玄德公知会一声!”
可这句话说出,李哲大眼一瞪,他反倒还生气了:
“子仲啊子仲!这可不是你的责任么?我只管做,你只管说,在玄德公面前,又哪有我李哲说话的地方。”
糜竺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心知李哲心中芥蒂已深,长叹一声袖手而去。
糜竺在此地,身负监视李哲的重任,按道理来讲,他才是此地的最大官员,可是他在这里,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在这三十里铺,各种事情自有格局,糜竺发现,即使没有李哲的阻拦,他竟然也是完全插不上手。而李哲此人,最起码明面上,对玄德公和他都是多有恭敬,至于暗中的阴奉阳违,他糜竺暂时还真的摸不清头绪。
要说刘备此时的这几个手下,都没有什么行政能力。糜竺不过是一介商贾,最多加上长袖善舞的公关本领,简雍人如其名,一介庸才,除了忠诚可靠之外别无他处,至于孙乾,倒是一个不错的公关专家,为刘备还算做了不少事情。
这几个目前刘备最重要的几个谋士,竟没有一个行政方面的人才,不善治理地方,谋略上也没有专长,这也就是刘备几度颠簸流离的主要原因了。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