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早朝,朱厚照明显占了上风。
或许是余威尚在,或许是朝臣们还一时没有找到什么反扑的路子,今天的朝会比较平静,没发生什么吵架现象。
比较正常的商议了十来件事情,就顺利散朝。
朱厚照回新宅吃了饭,就到三千营去了。
还在太子时期,他就经常到军营训练。
登基之后再来,就是天子督军了。
每一次来,都要跟军士们比一比箭法,比一比火器。
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接触火器。
现在的火器,还不太安全。有时候火铳、手铳炸膛,有时候火药跑火。
但是朱厚照不在乎,众人劝不住,时间一长,也就听之任之。
朱厚照的运气似乎不错,使用火器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事故。
除了训练,就是督促军纪和将领们练兵。
正常情况下,提督三千营的郭勋早就应该来督促练兵,但是直到朱厚照要走了,郭勋也没有出现。
“郭勋经常不来么?”
朱厚照脸色不善。
因为郭家强占财产的事情,朱厚照就对他不满。
因为登基时间不长,念郭勋是勋贵之后,朱厚照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只是两次提醒,不让他做的过分,仍旧让他提督三千营。甚至还让他组织人员到漠北侦察,为将来对付鞑靼搜集情报。
朱后照对郭勋,还是寄予一定希望的。
“这个……。”
值星将领陈雄支支吾吾的,不敢直言。
“不用你说了,朕知道怎么回事。你好好督促练兵,不可懈怠。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要练兵。”
“臣遵旨。”
朱厚照也不再说什么,带着人离开了三千营。
“刘瑾,叫谷大用查查郭勋的动向,尽快禀报。”
“奴婢遵旨。”
刘瑾勒马,回头跟一个宦官低声说了几句,那宦官调转马头,离开队伍。
朱厚照带着人马,一路奔驰,直奔京卫武学。
不消一刻,就见到一处巨大院落。人马过去,就见到一处牌坊,额上“京卫武学”几个大字,乃是太祖皇帝所书。
大门敞开,一行人长驱直入,竟然无人阻拦。
进了院子停下,空荡荡的,竟然杳无一人。
“你们看看,堂堂的京卫武学,竟然不见一人。大门敞开,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如入无人之境。”
朱厚照强忍着愤怒,尽量说的和缓一些。便是如此,众人也知道皇上生气,没有人敢回话。
“刘瑾,叫人进去找找,看有没有人。”
进来这么多人,竟然毫无反应。堂堂的中央武学,大明的最高军事学府,就特么这个德性。
大明在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都司儒学、卫所儒学之外,还有一套武学系统。
中央武学是北京京卫武学和南宁京卫武学。地方武学,是府、州、县武学
在都司,卫所儒学中,其实也应该有武学。由于卫所败坏,规模减少等原因,一般就不设专门的武学,只设有武生。
由于重文轻武,不少府州县的武学也渐渐废弛。只在府州县学中附设武生,有的甚至连武生都没有。
跟文举相似,大明也有兵部主持的武举,选拔武将人才。
同样由于重文轻武,武举地位很低,也不受重视。
有明一代,不管是武学,还是武举,都没有培养、选拔出什么比较有名的军事将领,更不用说什么军事统帅。
跟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出郭子仪那样杰出军事统帅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过来,跪下,叩见皇上!”
几个锦衣卫押着三个20来岁的男子过来。
这几个人破衣烂衫,身材瘦削,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几个人急忙跪下磕头。
“末将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末将?你们是何人?”
“末将是辽东镇的边将子弟,京卫武学的武生,我三人都来自辽东镇。”
大明武学的武生,一般有三个来源。
一是25岁以下的在职武官,二是包括勋贵之内的武职官员的应袭子弟,三是武职官员其余的兄弟、侄子,年纪在十岁以上者,
京卫武学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在京的武生,还来自地方的优秀武生。
辽东镇,是九边重镇中,最东边的一个军镇。
“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末将李明水。”
“你呢?”
“回皇上,末将范克明。”
“你呢?”
“回皇上,末将盖玉山。”
“你们三人谁最年长?”
“回皇上,末将李明水,今年26岁。”
“什么官职?”
“末将是把总,他们二人是副把总。”
把总,大致相当于连级,副把总就是副连级。
“何时入学?”
“去年入学。”
“还有何人在这里?”
“没有其他人,就我们三人。”
“你们的同学呢?”
“有时来,有时不来。自从过年之后,就没见他们来过。”
“如今放假么?此时似乎不是放假时间啊。”
“没有放假,如今正是开学时间。”
“你们的山长呢?”
山长,就是武学的校长。
“不知道。”
“他有多久没来了?”
“这个……。”
“实话实说,敢说假话,便是欺君。”
“回皇上,末将不敢欺瞒皇上,山长似乎从过年之后就没来过。”
“教授呢?”
教授,就是总教官。
“跟山长一样,过年之后,就没见过他。”
“训导呢?”
训导,就相当于教官。
“也是过年之后就未曾见过。”
“斋长呢?”
“同样如此。”
京卫武学,设有明伦堂,有居仁、由义、崇礼、弘智、惇信、劝忠六斋。
斋,大致相当于队、班。斋长,就是队长、导员一类的职务。
“伙夫、马夫等杂役总该有吧?”
“虽然有,但十天半月也不来一次。”
“他们不来,尔等如何吃饭住宿?”
“自己挑水、烧火、做饭、喂马、遛马……。”
总之,除了生活自理,学习也自理。
别人都不来,三人每天都按时出操、训练、学习《武经七书》。
“别人都文恬武嬉,旷工旷课,你三人为何还留在这里?”
“其一,军镇未召回,武学未令回。不得军令,不可擅动,只能在此待命。”
“其二,我等父辈都已经战死,学业未成,不敢回去见江东父老。”
难能可贵啊,这才是朕需要的人。
“起来吧。”
“谢皇上。”
“刘瑾,叫人把兵部尚书,兵部左右侍郎,武库司郎中,员外郎,督查京营武学主事,都传到这里来。”
“李明水,前面带路,到各处看看。”
或许是余威尚在,或许是朝臣们还一时没有找到什么反扑的路子,今天的朝会比较平静,没发生什么吵架现象。
比较正常的商议了十来件事情,就顺利散朝。
朱厚照回新宅吃了饭,就到三千营去了。
还在太子时期,他就经常到军营训练。
登基之后再来,就是天子督军了。
每一次来,都要跟军士们比一比箭法,比一比火器。
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接触火器。
现在的火器,还不太安全。有时候火铳、手铳炸膛,有时候火药跑火。
但是朱厚照不在乎,众人劝不住,时间一长,也就听之任之。
朱厚照的运气似乎不错,使用火器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事故。
除了训练,就是督促军纪和将领们练兵。
正常情况下,提督三千营的郭勋早就应该来督促练兵,但是直到朱厚照要走了,郭勋也没有出现。
“郭勋经常不来么?”
朱厚照脸色不善。
因为郭家强占财产的事情,朱厚照就对他不满。
因为登基时间不长,念郭勋是勋贵之后,朱厚照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只是两次提醒,不让他做的过分,仍旧让他提督三千营。甚至还让他组织人员到漠北侦察,为将来对付鞑靼搜集情报。
朱后照对郭勋,还是寄予一定希望的。
“这个……。”
值星将领陈雄支支吾吾的,不敢直言。
“不用你说了,朕知道怎么回事。你好好督促练兵,不可懈怠。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要练兵。”
“臣遵旨。”
朱厚照也不再说什么,带着人离开了三千营。
“刘瑾,叫谷大用查查郭勋的动向,尽快禀报。”
“奴婢遵旨。”
刘瑾勒马,回头跟一个宦官低声说了几句,那宦官调转马头,离开队伍。
朱厚照带着人马,一路奔驰,直奔京卫武学。
不消一刻,就见到一处巨大院落。人马过去,就见到一处牌坊,额上“京卫武学”几个大字,乃是太祖皇帝所书。
大门敞开,一行人长驱直入,竟然无人阻拦。
进了院子停下,空荡荡的,竟然杳无一人。
“你们看看,堂堂的京卫武学,竟然不见一人。大门敞开,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如入无人之境。”
朱厚照强忍着愤怒,尽量说的和缓一些。便是如此,众人也知道皇上生气,没有人敢回话。
“刘瑾,叫人进去找找,看有没有人。”
进来这么多人,竟然毫无反应。堂堂的中央武学,大明的最高军事学府,就特么这个德性。
大明在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都司儒学、卫所儒学之外,还有一套武学系统。
中央武学是北京京卫武学和南宁京卫武学。地方武学,是府、州、县武学
在都司,卫所儒学中,其实也应该有武学。由于卫所败坏,规模减少等原因,一般就不设专门的武学,只设有武生。
由于重文轻武,不少府州县的武学也渐渐废弛。只在府州县学中附设武生,有的甚至连武生都没有。
跟文举相似,大明也有兵部主持的武举,选拔武将人才。
同样由于重文轻武,武举地位很低,也不受重视。
有明一代,不管是武学,还是武举,都没有培养、选拔出什么比较有名的军事将领,更不用说什么军事统帅。
跟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出郭子仪那样杰出军事统帅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过来,跪下,叩见皇上!”
几个锦衣卫押着三个20来岁的男子过来。
这几个人破衣烂衫,身材瘦削,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几个人急忙跪下磕头。
“末将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末将?你们是何人?”
“末将是辽东镇的边将子弟,京卫武学的武生,我三人都来自辽东镇。”
大明武学的武生,一般有三个来源。
一是25岁以下的在职武官,二是包括勋贵之内的武职官员的应袭子弟,三是武职官员其余的兄弟、侄子,年纪在十岁以上者,
京卫武学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在京的武生,还来自地方的优秀武生。
辽东镇,是九边重镇中,最东边的一个军镇。
“你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末将李明水。”
“你呢?”
“回皇上,末将范克明。”
“你呢?”
“回皇上,末将盖玉山。”
“你们三人谁最年长?”
“回皇上,末将李明水,今年26岁。”
“什么官职?”
“末将是把总,他们二人是副把总。”
把总,大致相当于连级,副把总就是副连级。
“何时入学?”
“去年入学。”
“还有何人在这里?”
“没有其他人,就我们三人。”
“你们的同学呢?”
“有时来,有时不来。自从过年之后,就没见他们来过。”
“如今放假么?此时似乎不是放假时间啊。”
“没有放假,如今正是开学时间。”
“你们的山长呢?”
山长,就是武学的校长。
“不知道。”
“他有多久没来了?”
“这个……。”
“实话实说,敢说假话,便是欺君。”
“回皇上,末将不敢欺瞒皇上,山长似乎从过年之后就没来过。”
“教授呢?”
教授,就是总教官。
“跟山长一样,过年之后,就没见过他。”
“训导呢?”
训导,就相当于教官。
“也是过年之后就未曾见过。”
“斋长呢?”
“同样如此。”
京卫武学,设有明伦堂,有居仁、由义、崇礼、弘智、惇信、劝忠六斋。
斋,大致相当于队、班。斋长,就是队长、导员一类的职务。
“伙夫、马夫等杂役总该有吧?”
“虽然有,但十天半月也不来一次。”
“他们不来,尔等如何吃饭住宿?”
“自己挑水、烧火、做饭、喂马、遛马……。”
总之,除了生活自理,学习也自理。
别人都不来,三人每天都按时出操、训练、学习《武经七书》。
“别人都文恬武嬉,旷工旷课,你三人为何还留在这里?”
“其一,军镇未召回,武学未令回。不得军令,不可擅动,只能在此待命。”
“其二,我等父辈都已经战死,学业未成,不敢回去见江东父老。”
难能可贵啊,这才是朕需要的人。
“起来吧。”
“谢皇上。”
“刘瑾,叫人把兵部尚书,兵部左右侍郎,武库司郎中,员外郎,督查京营武学主事,都传到这里来。”
“李明水,前面带路,到各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