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迪亚弩兵身上的锁子甲,面对鸟铳铅弹的穿透力,跟纸糊的一般,没有起到丝毫防护作用。
当然,这也跟清军武官将斯瓦迪亚弩兵放到足够近的距离开火有关。
此时的李二狗根本没有心情去关心敌人的伤亡,毕竟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不畏生死的战傀,不杀光敌人是不可能结束战斗的。
得益于这个世界有着佛道武三种修炼体系,道家在中原声名广传(不然江湖术士也不可能伪装道家门人依靠算命看相行骗),所以普通人对战傀这种事物的接受力很强。
甚至这帮见过血的绿营老兵,在面对尸鬼等的异类时,也敢举起武器反抗。
毕竟那些异类,往往都是神智不全的模样,某种意义上比人类更好对付。
李二狗退到后排,才拿出身上的小型火药筒,装填弹药。
火绳枪的装填步骤远超燧发枪,而且由于涉及到明火点燃,所以不能为了追求射击速度动作太快。
鸟铳手身上挂满了一个个小火药筒,要是不小心碰到明火,自己立马就会变成人形火炬。
李二狗正在往自己的鸟铳枪管里倒黑火药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连串惨叫声,他本能的抬眼望去,动作不禁一顿。
第二排鸟铳手此时已经倒下数十人,不少人还没咽气,身上插着的弩失箭头部位,竟然带有放血槽!
没死的人喊得那叫一个瘆人。
斯瓦迪亚弩兵仅仅一轮齐射,就让整个清军大阵出现轻微的骚乱。
结果就是,第二轮排枪真正开火的数量,还不到一半,并且像李二狗这种第一排开火的绿营鸟铳兵,都因为前面的惨况,陷入各种各样的混乱之中,严重影响了装填效率。
说白了,这帮清军根本没有见识过排队枪毙战术,这种在全威力打击距离内面对面对射的场景,对清军士卒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
然而,对面的斯瓦迪亚弩兵可不会气,他们一边齐射一边齐步走。
相对于之前的斯瓦迪亚轻步兵,这些斯瓦迪亚弩兵的命中率能高达八成以上!
而且使用的脚踏军弩威力更强,很多中箭的清军绿营兵,整个人的躯干都被穿透了,后背透出被鲜血和脂肪浸透的箭头,胸前则能看到微微摇晃的弩失尾翼。
在如此威力的弩失射击下,甭管命中的是哪个部位,那名清军绿营兵都彻底丧失战斗力,甚至连行走的能力都丢掉了!
在斯瓦迪亚弩兵的渐进式齐射打击下,清军大阵的前排射手(鸟铳手和弓箭手)不断后退,留下一地尸体和满地打滚哀嚎的伤员。
清军大阵再也没能打出像样的齐射来,就连清军武官都躲在士卒的后面喊话。
斯瓦迪亚弩兵就这样,用了短短三轮齐射,就将清军大阵打得一片混乱。
这时候哪怕有数十骑冲过来,也能将陷入混乱的清军大阵轻松冲垮掉。
不过斯瓦迪亚弩兵的伤亡也非常高,这支来自潮州府的清军先锋,射手中鸟铳兵的比例比弓箭手高得多,而且还占据着人数优势。
再加上双方对射的距离太近,想要射中还是比较容易的,人少的斯瓦迪亚弩兵在三轮齐射后,已经死伤高达三分之二!
战场上只剩下30多个斯瓦迪亚弩兵还完好无损的站立着。
这也是清军先锋一直没有崩溃的主要原因。
双方的伤亡数量其实相差不大。
甚至清军中战死的人,还要少于斯瓦迪亚弩兵,因为清军绿营兵只要不是身体要害被弩失穿透,一时半会是死不了人的,但斯瓦迪亚弩兵被铅弹钻入肉体,柔软的铅弹在碰撞到人体内的骨骼等坚硬部位后,会立刻崩散开,并且因为铅弹高速旋转造成恐怖的空腔效应!
系统敌军的本质仍然是活人的躯体,还是最普通的那一款,即便他们的简单神智可以忍受可怕的痛苦,但身体机能造成的缺陷却无法避免。
这导致中弹的斯瓦迪亚弩兵,不是当场阵亡就是大残。
不少清军绿营兵看到敌人越打越少,纷纷开动冷枪,偏偏斯瓦迪亚弩兵还大踏步,直挺挺的走过来,相当于非常好瞄准的直线活靶子。
所以,清军在承受了他们难以想象的伤亡代价后,硬生生扛着斯瓦迪亚弩兵的渐进齐射,用弓箭和鸟铳将所有的斯瓦迪亚弩兵都射倒在地。
当最后一个斯瓦迪亚弩兵倒下后,心有余悸的清军武官没有让士兵换上大刀长矛上前补刀,而是让弓箭手和鸟铳手,对着地面上正在爬行‘进攻’的斯瓦迪亚弩兵补刀。
这是潮州府的清军第一次跟李长青的战傀作战,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恐怖印象。
李二狗和其他清军士兵,围在战场外圈,默默看着全部被杀死的战傀躯体和武器同时消失,心存畏惧的同时,竟然有点心疼。
心疼那一身身虽然破损,但明显还能用的锁子甲……
整个潮州府的绿营兵,除了郝参将身边的亲随护卫,以及那几个地位较高的武官外,其他人身上的布面甲都是不带铁片的……
“唉,这些铁甲如果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好了。”
旁边的绿营兵听到李二狗发出的感慨后,无语转过头来:“你现在还想扒装备?
这些战傀可都是那个妖道李疯子召唤出来的,说明他本人就在这附近藏匿,说不准啥时候又招出来一波战傀攻击我们!”
李二狗身子一抖,他可不想继续跟这帮不怕死,武备比自己还好的战傀作战!
与此同时,清军先锋的武官们,开始召集撒出去的斥候侦骑,准备派人搜寻四周,将藏匿起来的李长青揪出来。
清军上下如此笃定李长青在附近,倒不是窥破了他的系统投放敌军的规律,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道家门人,使唤傀儡的时候,本人都不能距离太远。
这是道家常识。
远处山头的李长青,看着实力保存大半的清军先锋自语道:“赢得挺快,应该还能再来一波。”
当然,这也跟清军武官将斯瓦迪亚弩兵放到足够近的距离开火有关。
此时的李二狗根本没有心情去关心敌人的伤亡,毕竟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不畏生死的战傀,不杀光敌人是不可能结束战斗的。
得益于这个世界有着佛道武三种修炼体系,道家在中原声名广传(不然江湖术士也不可能伪装道家门人依靠算命看相行骗),所以普通人对战傀这种事物的接受力很强。
甚至这帮见过血的绿营老兵,在面对尸鬼等的异类时,也敢举起武器反抗。
毕竟那些异类,往往都是神智不全的模样,某种意义上比人类更好对付。
李二狗退到后排,才拿出身上的小型火药筒,装填弹药。
火绳枪的装填步骤远超燧发枪,而且由于涉及到明火点燃,所以不能为了追求射击速度动作太快。
鸟铳手身上挂满了一个个小火药筒,要是不小心碰到明火,自己立马就会变成人形火炬。
李二狗正在往自己的鸟铳枪管里倒黑火药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连串惨叫声,他本能的抬眼望去,动作不禁一顿。
第二排鸟铳手此时已经倒下数十人,不少人还没咽气,身上插着的弩失箭头部位,竟然带有放血槽!
没死的人喊得那叫一个瘆人。
斯瓦迪亚弩兵仅仅一轮齐射,就让整个清军大阵出现轻微的骚乱。
结果就是,第二轮排枪真正开火的数量,还不到一半,并且像李二狗这种第一排开火的绿营鸟铳兵,都因为前面的惨况,陷入各种各样的混乱之中,严重影响了装填效率。
说白了,这帮清军根本没有见识过排队枪毙战术,这种在全威力打击距离内面对面对射的场景,对清军士卒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
然而,对面的斯瓦迪亚弩兵可不会气,他们一边齐射一边齐步走。
相对于之前的斯瓦迪亚轻步兵,这些斯瓦迪亚弩兵的命中率能高达八成以上!
而且使用的脚踏军弩威力更强,很多中箭的清军绿营兵,整个人的躯干都被穿透了,后背透出被鲜血和脂肪浸透的箭头,胸前则能看到微微摇晃的弩失尾翼。
在如此威力的弩失射击下,甭管命中的是哪个部位,那名清军绿营兵都彻底丧失战斗力,甚至连行走的能力都丢掉了!
在斯瓦迪亚弩兵的渐进式齐射打击下,清军大阵的前排射手(鸟铳手和弓箭手)不断后退,留下一地尸体和满地打滚哀嚎的伤员。
清军大阵再也没能打出像样的齐射来,就连清军武官都躲在士卒的后面喊话。
斯瓦迪亚弩兵就这样,用了短短三轮齐射,就将清军大阵打得一片混乱。
这时候哪怕有数十骑冲过来,也能将陷入混乱的清军大阵轻松冲垮掉。
不过斯瓦迪亚弩兵的伤亡也非常高,这支来自潮州府的清军先锋,射手中鸟铳兵的比例比弓箭手高得多,而且还占据着人数优势。
再加上双方对射的距离太近,想要射中还是比较容易的,人少的斯瓦迪亚弩兵在三轮齐射后,已经死伤高达三分之二!
战场上只剩下30多个斯瓦迪亚弩兵还完好无损的站立着。
这也是清军先锋一直没有崩溃的主要原因。
双方的伤亡数量其实相差不大。
甚至清军中战死的人,还要少于斯瓦迪亚弩兵,因为清军绿营兵只要不是身体要害被弩失穿透,一时半会是死不了人的,但斯瓦迪亚弩兵被铅弹钻入肉体,柔软的铅弹在碰撞到人体内的骨骼等坚硬部位后,会立刻崩散开,并且因为铅弹高速旋转造成恐怖的空腔效应!
系统敌军的本质仍然是活人的躯体,还是最普通的那一款,即便他们的简单神智可以忍受可怕的痛苦,但身体机能造成的缺陷却无法避免。
这导致中弹的斯瓦迪亚弩兵,不是当场阵亡就是大残。
不少清军绿营兵看到敌人越打越少,纷纷开动冷枪,偏偏斯瓦迪亚弩兵还大踏步,直挺挺的走过来,相当于非常好瞄准的直线活靶子。
所以,清军在承受了他们难以想象的伤亡代价后,硬生生扛着斯瓦迪亚弩兵的渐进齐射,用弓箭和鸟铳将所有的斯瓦迪亚弩兵都射倒在地。
当最后一个斯瓦迪亚弩兵倒下后,心有余悸的清军武官没有让士兵换上大刀长矛上前补刀,而是让弓箭手和鸟铳手,对着地面上正在爬行‘进攻’的斯瓦迪亚弩兵补刀。
这是潮州府的清军第一次跟李长青的战傀作战,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恐怖印象。
李二狗和其他清军士兵,围在战场外圈,默默看着全部被杀死的战傀躯体和武器同时消失,心存畏惧的同时,竟然有点心疼。
心疼那一身身虽然破损,但明显还能用的锁子甲……
整个潮州府的绿营兵,除了郝参将身边的亲随护卫,以及那几个地位较高的武官外,其他人身上的布面甲都是不带铁片的……
“唉,这些铁甲如果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好了。”
旁边的绿营兵听到李二狗发出的感慨后,无语转过头来:“你现在还想扒装备?
这些战傀可都是那个妖道李疯子召唤出来的,说明他本人就在这附近藏匿,说不准啥时候又招出来一波战傀攻击我们!”
李二狗身子一抖,他可不想继续跟这帮不怕死,武备比自己还好的战傀作战!
与此同时,清军先锋的武官们,开始召集撒出去的斥候侦骑,准备派人搜寻四周,将藏匿起来的李长青揪出来。
清军上下如此笃定李长青在附近,倒不是窥破了他的系统投放敌军的规律,而是因为这个世界的道家门人,使唤傀儡的时候,本人都不能距离太远。
这是道家常识。
远处山头的李长青,看着实力保存大半的清军先锋自语道:“赢得挺快,应该还能再来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