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来此处已三月有余,从里到外,全都看了个遍,又和毕东郊几次商谈,对你的志向有所了解。”

    视察庄子的队伍又扩大了。

    李邦华也加入进来,同时也说起了自己的情况。

    京师保卫战之后,他被襄城伯李守锜、都察院都事张道泽弹劾,又被太监吹了耳边风,遭到了罢官。

    这个遭遇,颇让李邦华心灰意冷。

    当初担任天津巡抚的时候,眼看着好好的辽东战略就因为阉党破坏而毁于一旦,他就曾痛心疾首过。

    这次再看到忠良蒙冤、朝政混乱,他彻底迷茫了。

    这个大明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前一个皇帝这样,换上了新皇帝还是如此?

    就在他准备回乡之际,侯恂找到了他,让他来临清看看。

    李邦华不解其意,但反正无官一身轻,恰好要顺着运河南下,便来了临清。

    等他来到了左庄,看到了这里的一切,迅速就被这里吸引了。

    他发现这里和大明的各处截然不同。

    这里的人都能吃饱饭不说,而且全都劳有所得,并且物产丰富。

    他曾亲自调研了福耀集团的情况,对于这家被叫做集团的工坊营收能力非常惊叹。

    他又去拜访了毕懋康。

    对于这位名满天下的武器大师,李邦华知名已久,又通过毕懋康看到了这里研发、装备的武器,李邦华拿来和明军一对比,立刻就明白明军根本打不过。

    就是在这个期间,战报传来。

    左梦庚以一营兵硬撼五千东虏,并且大获全胜,还阵斩了阿敏等诸多宿将。

    李邦华就明白,一支世间少有的强军正在诞生。

    最让他惊奇的,就是临清本地官僚,几乎全都是东林党。即使有毕懋康这样非东林的,也只是窝在工厂里自得其乐。

    在与曹文衡、瞿式耜、张继孟、张宗桓等人的谈论中,这些人也稍微透露了对朝廷的不满。

    李邦华宦海多年,精明透顶,再联想到侯恂的行为,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刚开始发现这些人正在谋反的时候,他是惶恐的。

    从小学习的儒家伦理已经根深蒂固,让他非常不解,这些读书人、官员们,为何要去做这种不忠不义之举?

    尤其是这些人还都份属东林。

    李邦华是东林党吗?

    当然是。

    他老师可是邹元标。

    遥想当年那么多先贤抛头颅、洒热血,就为了匡扶正义、重振朝纲,为何现在却要苦心孤诣地推翻大明呢?

    一番深谈后,李邦华看到了左梦庚的《国富论》,也从其他人的嘴里接受到了阶级、财富、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

    把这些东西套入到东林党与皇帝、阉党的关系中后,李邦华豁然开朗。

    多年的迷茫一朝云散,这才发觉原来东林党步履蹉跎的原因是什么。

    他本就是大儒,学问精深。又仕途多年,履任地方,行政、军事、司法全都有所涉猎,见识更加广博。

    可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对当今天下有着精深的认知。

    以往之所以不够那么的准确,是因为思维被儒家思想给桎梏住了,突破不了那层临界点。

    李邦华就好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武功已经登峰造极,缺的只是对武功至理的总结和归纳。

    一旦看到了《九阴真经》,立刻就完成升华,彻底步入宗师之境。

    甭看他是后来者,可在融会贯通后,他对于推翻朱家王朝的心态,其实比现在的这些人还要坚定。

    至于为何如此,左梦庚了解之后才明白,原来和李邦华的人生经历有关。

    李邦华是江西吉安府人。

    江西众所周知,山多人多,唯独田少。

    这里的人只靠种田是没办法养活自己的,因此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各种商业、手工业的集中地。

    景德镇的陶瓷、樟树镇的药材、河口镇的纸业、吴城镇的竹木、义宁州的茶业、赣南的棉纺、宁都的夏布、瑞金的烟草、南康的制糖、进贤的冶铁……

    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明朝百姓被束缚在土地上的时候,江西的商业气氛非常浓郁。

    出身江西的李邦华也并不歧视商业,但并没有发觉商业和工业的背后,隐藏着改变社会的能量。

    而且李邦华自幼家贫,虽然做官之后,家里渐渐豪富起来,但十分了解民生疾苦,更加清楚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一旦这些亲身经历和超越时代的理论相结合,李邦华便觉着,自己升华了。

    “咱们大明的皇帝哟,那真是将整个天下都看成是自己的牧场,把所有的百姓都当成了牛羊,予取予求,却不肯为了百姓哪怕付出一丝一毫。元年时,因为裁军导致蓟镇哗变,老夫便曾上书,希望皇帝能够拿出些钱来,增强国防,整军经武,如此何愁东虏为患?呵呵,那位皇帝,竟将老夫的奏章束之高阁,充耳不闻。”

    彻底放开的李邦华,言辞无比激烈,更是抖搂出了不少秘闻。

    和先前投身过来的东林官员不同,李邦华可是实打实的大佬,经历的层次也远远不是这帮后辈能够比的。

    对于他的爆料,党还醇还有些接受不能。

    “晚辈听闻,陛下宵衣旰食,极为节俭,生怕消耗过度,连衣服破了都不换,怕是真的没有钱吧?”

    不听这个还好,一听这个,李邦华就炸了。

    “古往今来帝王当中,最会演戏者,非当今莫属。他要是真的节俭为国,倒是把皇庄交出来啊。两万七千余顷,呵呵,老夫也不知道皇帝的肚量有多大,如此能吃!”

    此言一出,众人无比惊愕。

    明代一顷就是一百亩,也就是说,崇祯皇帝手里的皇庄就拥有土地两百七十万亩。

    两百七十万亩土地有多大?

    能养活多少人?

    大家看着眼前的千亩农田,一时之间竟无法想象。

    大家当然不会认为李邦华哗众取宠,他这样的大佬,必然是接触过实地资料的。

    一想到一个手握两百七十万亩土地的人,却无视饥民哀嚎、士卒崩解,所有人的心头都不禁对明王朝产生了深深的厌恶。

    好好地发泄了一通,李邦华神清气爽。

    “中恒啊,你看看,老夫能做什么?”

    李邦华能做什么?

    左梦庚不禁有些纠结。

    不是忌惮此老的威望,而是此老太全才了。

    政务、军事、文化无一不精,而且都是干得很出色的那种。

    加上德高望重,居然有些不好安排。

    不过左梦庚颇为急智,突然想到了什么,指着李邦华的华服道:“老大人倘若有心做事,还请褪尽繁华,埋首实际。”

    李邦华看看自己的衣服,不明所以。

    “此乃何意?”

    左梦庚不走了,干脆就在这田间地头,给新加入的人、已经在阵营里面的人,说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话。

    “各位,我们大家汇聚于此,同心同德,只为这中华大地寻求全新的方向。至于这方向在哪里,目前还未看到曙光。但最起码,我们需要和腐朽、没落、贪婪的朱家王朝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才成。”

    他指着田里忙碌的农夫,又道:“朱明缘何失德?只因暴政贪婪,残害生民。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藩王、勋贵、官僚和地主们,他们根本就不在乎生民百姓的死活。而我们能够依托的,就是这些渴望改变的百姓。要怎么让百姓们相信我们,愿意跟着我们走呢?”

    左梦庚越说越顺,大手一挥,气势雄浑。

    “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不要端坐案牍之后高谈阔论,也不要觉得写了两首酸诗就是在怜悯众生。不真正地脚踏实地,不真正地沾些泥土,我们怎么能知道百姓需要什么?这个天下的症结在哪里?”

    最后,他又道:“我衷心地希望各位,倘若真要改变王朝兴替、历史轮回的规律,那么就不要眼睛朝上,只看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和昏聩残暴。而是好好去看看,那些被史书忽略的平民百姓,是否蕴含着解决这一问题的能量?”

    炙热的阳光洒下来,从背后披洒在左梦庚的身上。

    那一刻,所有看着他的人,都受到了铭记一生的洗礼。

    他们暂时还不知道左梦庚说的对不对,但至少愿意为了左梦庚的话去尝试。

    最起码左庄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小民虽然不起眼,但真正地激发出来后,真的拥有着莫大的能量。

    这样的能量会让帝王和朝廷感到害怕,但却让他们这些追新求变的人为之雀跃。

章节目录

明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鹤城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96章 脚踏实地【感谢忙内收割机成为掌门】-故乡明的作者,明左,笔趣阁并收藏明左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