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黑乎乎的玩意儿?就这能够造就渭水……”
“闭嘴!”姜云志毫不气的开口打断了长孙无逸。
“别人不懂你还不懂?什么都问,你是想把你兄长一家也都拖进来吗?”
姜云志是真的怀疑这长孙无逸的脑子是咋长的。
现在火药是大唐的机密,而且是属于机密中的机密,长孙无忌有没有看过姜云志不知道,但是知道具体配方的肯定不超过五指之数。
长孙无逸这么肆无忌惮,姜云志朕怀疑他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不是,你别这么激动啊,我不问你这东西是怎么造的,就想知道这不起眼的东西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威力而已。”
“我又不是没经历过这些事情,而且我还在军器监混了一段时间呢,怎么会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
长孙无逸翻了个白眼,显然是对姜云志的激动很是不理解。
“不是我藏拙不告诉你,是根本就说不清楚。”姜云志一边裁着宣纸一边说着。
“现在整个大唐知道这东西配方的也没有几个人,至于这其中的道理怕是只有我才清楚了。”
“我要是跟你说这些就好像让一个不识字的孩童去全书背诵大学一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基础的教育就想学化学反应?这不是扯淡呢么?
“那我来干什么?看着你弄?”长孙无逸瞪大了眼睛,一脸的失望。
“我不能告诉你配方,只能给你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姜云志抬起了头,扬了扬手中的纸筒。
装上火药,小心翼翼的塞入啵木片塞子,然后将一小截引线插了进去。
“看着。”姜云志说着从旁边拿过了一个火折子,吹着后凑了过去。
呲~砰!
那个小纸筒迅速窜出,不过因为火药的量不是很多,飞的并不是很远,在撞到了一堆木板后停了下来。
这是姜云志按照后世的窜天猴做的,只不过最后不会炸,如果想要炸一下的话还要给纸筒内的火药做隔离和封闭才行。
“为什么!”长孙无逸的脸上充满了求知欲,两只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
“这里面有木炭,还有些别的东西,混合之后就会以极快的速度燃烧殆尽,在渭水河畔使用的就是这个,只不过区别在于那个是用铁球装的。”
“所以你现在想把这个东西装在箭矢上?”长孙无逸很聪明,也很有天分。
他只是看了一遍就从窜出去的纸筒猜到了姜云志想要做什么。
“对,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东西点燃之后会喷出一串火焰。”
姜云志点了点头,把问题甩给了长孙无逸。
“你早说啊!这还不简单?”长孙无逸白了一眼,然后跑到了桌子前。
拿起毛笔,长孙无逸唰唰唰地在宣纸上花了几下,然后就把毛笔扔在了一边。
“现在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把你做的这个东西装在弓箭的前端,这样的话大概率是烧不到尾羽的,但肯定会对箭矢产生影响。”
“第一,装在前面会导致前端的重量加重,箭矢会在飞行途中更快的坠落。”
“第二,装在前面的话会导致箭矢插进敌人身体时受到阻碍,这样的箭矢所能造成的伤害也就是皮肉伤罢了,不会伤及脏腑。”
“那第二个办法呢?”姜云志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第二个办法就是把这个装在最尾端,然后把尾羽的位置向前挪。”
啪!
姜云志猛地一拍手。
当真是一叶障目,他这个后世来的人在这方面竟然抵不过一个千年之前的人。
想一想姜云志就感觉有些羞愧。
“来吧,试试吧。”姜云志挥了挥手,把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
木匠、铁匠,还有那个负责尾羽的工匠各司其职,一时之间将作监的这个小角落忙碌了起来。
角落之外已经聚集起了很多人,但大都是只敢远远地看着而不敢上前一步。
持刀的千牛卫给人一种震撼之感,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
东宫,崇教殿。
李世民坐在高位之上,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官员们,他感觉很是头疼。
一个战俘的事情吵了又吵,似乎永远没有结局一般。
以前为了该不该要颉利的赔款而吵,现在又为了该要多少而吵。
李世民发现,他突然有点儿想念姜云志了。
如果姜云志在,最起码能用儒家的话怼得这群儒生无话可说。
“好了!”李世民狠狠地一拍桌子,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唐俭!”
“臣在!”随着李世民的话落,一个人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你带人去和颉利的人协商,直到得出最后的结果!”
“臣,领命。”
唐俭满脸苦涩,这可不是个好差事,但现在皇帝已经点了他的名字,他没有后退的空间了。
“陛下,以战俘胁迫突厥拿出财物赔偿已经落了下乘,不可再贪了啊!”
孔颖达又站了出来。
“倘若我们只是表面意思一下的话既能体现我天朝上国的威严,也可让突厥知道背弃盟约不是毫无代价的,岂不是一举两得?”
“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怕是我大唐在周遭各国面前再难抬起头啊!”
“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的头更疼了。
以前他还没觉得有什么,在看过了姜云志与朝堂舌战群儒之后他对孔颖达的好感是越来越低了。
他现在的想法和姜云志有点儿相似。
无关痛痒的“惩罚”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以现在突厥给出的价码来说甚至还抵不上他们在到达渭水之前沿途劫掠的三成。
太少了。
思及至此,他再次拍了一下桌子。
“来人!去将作监,把姜云志给朕找来!”
“是!”
旁边的一个内侍低着头迅速走开,而整个崇教殿则是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孔颖达站在大殿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很是尴尬。
现在谁不知道姜云志是个难产的角色,经过太极殿一事后没有人愿意和那个混小子正面辩论。
孔颖达亦是如此。
他不知道这次颉利给出的价码少了吗?知道!但却也正是他最想要的那个数量。
在他的想法中依旧还是以仁服人,而不是通过那种姜云志颇为推崇的强硬手段。
可就算是他知道也无从反驳姜云志,因为姜云志一句话就能把他噎死。
就这么点儿赔偿,颉利南下惨遭铁骑践踏的百姓怎么办?他们就活该吗?
就这么一句话,孔颖达就得背上一个不重视百姓的大帽子,甚至说他是心向突厥都不为过!
“闭嘴!”姜云志毫不气的开口打断了长孙无逸。
“别人不懂你还不懂?什么都问,你是想把你兄长一家也都拖进来吗?”
姜云志是真的怀疑这长孙无逸的脑子是咋长的。
现在火药是大唐的机密,而且是属于机密中的机密,长孙无忌有没有看过姜云志不知道,但是知道具体配方的肯定不超过五指之数。
长孙无逸这么肆无忌惮,姜云志朕怀疑他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不是,你别这么激动啊,我不问你这东西是怎么造的,就想知道这不起眼的东西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威力而已。”
“我又不是没经历过这些事情,而且我还在军器监混了一段时间呢,怎么会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
长孙无逸翻了个白眼,显然是对姜云志的激动很是不理解。
“不是我藏拙不告诉你,是根本就说不清楚。”姜云志一边裁着宣纸一边说着。
“现在整个大唐知道这东西配方的也没有几个人,至于这其中的道理怕是只有我才清楚了。”
“我要是跟你说这些就好像让一个不识字的孩童去全书背诵大学一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有基础的教育就想学化学反应?这不是扯淡呢么?
“那我来干什么?看着你弄?”长孙无逸瞪大了眼睛,一脸的失望。
“我不能告诉你配方,只能给你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
姜云志抬起了头,扬了扬手中的纸筒。
装上火药,小心翼翼的塞入啵木片塞子,然后将一小截引线插了进去。
“看着。”姜云志说着从旁边拿过了一个火折子,吹着后凑了过去。
呲~砰!
那个小纸筒迅速窜出,不过因为火药的量不是很多,飞的并不是很远,在撞到了一堆木板后停了下来。
这是姜云志按照后世的窜天猴做的,只不过最后不会炸,如果想要炸一下的话还要给纸筒内的火药做隔离和封闭才行。
“为什么!”长孙无逸的脸上充满了求知欲,两只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
“这里面有木炭,还有些别的东西,混合之后就会以极快的速度燃烧殆尽,在渭水河畔使用的就是这个,只不过区别在于那个是用铁球装的。”
“所以你现在想把这个东西装在箭矢上?”长孙无逸很聪明,也很有天分。
他只是看了一遍就从窜出去的纸筒猜到了姜云志想要做什么。
“对,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个东西点燃之后会喷出一串火焰。”
姜云志点了点头,把问题甩给了长孙无逸。
“你早说啊!这还不简单?”长孙无逸白了一眼,然后跑到了桌子前。
拿起毛笔,长孙无逸唰唰唰地在宣纸上花了几下,然后就把毛笔扔在了一边。
“现在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把你做的这个东西装在弓箭的前端,这样的话大概率是烧不到尾羽的,但肯定会对箭矢产生影响。”
“第一,装在前面会导致前端的重量加重,箭矢会在飞行途中更快的坠落。”
“第二,装在前面的话会导致箭矢插进敌人身体时受到阻碍,这样的箭矢所能造成的伤害也就是皮肉伤罢了,不会伤及脏腑。”
“那第二个办法呢?”姜云志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第二个办法就是把这个装在最尾端,然后把尾羽的位置向前挪。”
啪!
姜云志猛地一拍手。
当真是一叶障目,他这个后世来的人在这方面竟然抵不过一个千年之前的人。
想一想姜云志就感觉有些羞愧。
“来吧,试试吧。”姜云志挥了挥手,把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
木匠、铁匠,还有那个负责尾羽的工匠各司其职,一时之间将作监的这个小角落忙碌了起来。
角落之外已经聚集起了很多人,但大都是只敢远远地看着而不敢上前一步。
持刀的千牛卫给人一种震撼之感,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
东宫,崇教殿。
李世民坐在高位之上,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官员们,他感觉很是头疼。
一个战俘的事情吵了又吵,似乎永远没有结局一般。
以前为了该不该要颉利的赔款而吵,现在又为了该要多少而吵。
李世民发现,他突然有点儿想念姜云志了。
如果姜云志在,最起码能用儒家的话怼得这群儒生无话可说。
“好了!”李世民狠狠地一拍桌子,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唐俭!”
“臣在!”随着李世民的话落,一个人手持笏板站了出来。
“你带人去和颉利的人协商,直到得出最后的结果!”
“臣,领命。”
唐俭满脸苦涩,这可不是个好差事,但现在皇帝已经点了他的名字,他没有后退的空间了。
“陛下,以战俘胁迫突厥拿出财物赔偿已经落了下乘,不可再贪了啊!”
孔颖达又站了出来。
“倘若我们只是表面意思一下的话既能体现我天朝上国的威严,也可让突厥知道背弃盟约不是毫无代价的,岂不是一举两得?”
“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怕是我大唐在周遭各国面前再难抬起头啊!”
“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的头更疼了。
以前他还没觉得有什么,在看过了姜云志与朝堂舌战群儒之后他对孔颖达的好感是越来越低了。
他现在的想法和姜云志有点儿相似。
无关痛痒的“惩罚”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以现在突厥给出的价码来说甚至还抵不上他们在到达渭水之前沿途劫掠的三成。
太少了。
思及至此,他再次拍了一下桌子。
“来人!去将作监,把姜云志给朕找来!”
“是!”
旁边的一个内侍低着头迅速走开,而整个崇教殿则是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孔颖达站在大殿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很是尴尬。
现在谁不知道姜云志是个难产的角色,经过太极殿一事后没有人愿意和那个混小子正面辩论。
孔颖达亦是如此。
他不知道这次颉利给出的价码少了吗?知道!但却也正是他最想要的那个数量。
在他的想法中依旧还是以仁服人,而不是通过那种姜云志颇为推崇的强硬手段。
可就算是他知道也无从反驳姜云志,因为姜云志一句话就能把他噎死。
就这么点儿赔偿,颉利南下惨遭铁骑践踏的百姓怎么办?他们就活该吗?
就这么一句话,孔颖达就得背上一个不重视百姓的大帽子,甚至说他是心向突厥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