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初一,储君赵捷周岁,绍圣皇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典,百官入宫朝贺;辽国、大理、吐蕃等国使者,受邀一同观看赵捷的抓周礼。
是日,大庆殿中置绣毯,上陈书、笔、墨、纸、砚、印章、木剑、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等。
赵捷性情颇为活泼,由大人引着已勉强能站立行走;在太常寺数百人的奏乐声中,绍圣皇后凤冠霞帔,牵着赵捷从殿后走出,他走路虽然还是高一脚低一脚,但对下面黑压压的百官丝毫不惧,眼睛四处乱转。
看到绣毯上一大堆玩意之后,他顿时按耐不住了,小手一些指,依依呀呀地叫着,绍圣皇后一脸慈爱的笑容,将他引到绣毯边,柔声说道:“捷儿,喜欢什么自己去拿,去吧!”
抓周礼正式开始。
大宋储君赵捷显得有些兴奋,嘴里啊啊叫几声,扭着小屁股蛋就往绣毯里爬,他先抓起一块枣儿糕就往嘴里塞,接着拿起一朵红花咯咯直笑,刘皇后暗暗皱眉,心里非常失望,满朝大臣在看着呢;
杨逸也在下边看着,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冲上去揍那小子一顿,我看你就知道吃渴玩乐,咦!慢着……
只见那红花在赵捷手里很快被撕成碎片,然后他把花儿一扔,扭着小屁股又开始爬,他先是拿起一把木剑,举起来舞得虎虎生风(其实就晃两下。但杨大官人坚决认为,那就是传说的独孤九剑式)。
接着他另一手拿起一个印章,在绣毯上啪啪乱盖(其实。刘皇后经常抱着他批阅奏章,盖玉玺时都教他怎么盖)。
看到这一幕,不管是刘皇后。还是杨大官人都是大喜过望;
殿中百官也纷纷赞叹,嗡嗡的人声惊动了赵捷同志,他抬头望了望殿中百官,这小子不知道是不是担心别人抢他的东西,呀呀的叫两声,便伸出木剑把四周的笔、墨、纸、砚、首饰、玩具等等一齐拨到自己脚下,坐在那么咯咯直笑。
刘皇后高兴得快要晕过去了,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迎接百官的歌颂和赞叹。
这场抓周礼很快传遍大宋,越传越神奇,有的版本甚至传说当时赵捷化身一条金龙,在大庆殿盘旋,天上仙乐阵阵,百官不由自主的大礼参拜。
越是神奇的传说,越是有人喜欢听。赵捷是真龙天子这一点,民间百姓普遍认同。
与此同时,各地更是不断有祥瑞报上来,赵似这个半大孩子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私下和苏颂再次表示愿意退位……
中秋节这天。朝廷举办盛大的仪式,祭奠历年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犒赏三军。现在首轮裁军还没有完全结束,这对稳定军心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沧州方面,刑部尚书何世宽成功招抚沧州叛乱士卒后,朝廷迅速对沧州那么营私舞弊的官员量刑,全部籍没家产,流一千五百里。
何世宽回到京城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六日。
同日,礼部尚书范纯仁离京,外放淮南东路任经略安抚使。
九月一日,绍圣皇后再次下旨重申,京中诸王不得干预朝政。
九月二日,内侍省都都知刘瑗被发配巩县守永秦陵。
只要政治嗅觉稍为灵敏的人都已感觉到,东京上空正在悄悄酝酿着什么,或许,只需要一个恰当的契机,一场巨变就将来临。
明殿坊,苏府。
杨逸和十三娘带着儿子前去探望二老,苏颂年事已高,杨逸会定期给他号脉,并传授一些养生之道,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还挺不错。
见到十三娘一家三口回来,莫氏欢喜难抑,连忙让人去准备酒席;
苏颂逗弄外孙一翻后,将杨逸唤到书房。
翁婿俩刚一落坐,苏颂就说道:“前几日在迩英殿,陛下再次向老夫表露了退位的意愿。”
苏颂说到这便不再言语,双目却紧盯着杨逸,希望从他眼中捕捉什么讯息。
杨逸脸上没有丝毫波动,静静地答道:“此事小婿也略有耳闻。”
由于摄政的是绍圣皇后,大家都明白,赵似的皇位很不乐观,这个半大的孩子本性懦弱,朝中缺少大臣支持,虽然皇室宗亲拥护他,但谁也无法保证他能等到亲政那一天。
绍圣皇后一系列的举措,无不是想将赵捷扶上皇位,这在大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抓周礼上在关赵捷种种神奇的传说,更是让风向大变,在一次次的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心里已渐渐适应了赵捷终有一天登上皇位的这种可能性。
作为权力仅次于首相章惇的苏颂,也感到事情已很难逆转,硬留赵似在皇位上,对赵似本人来说,未必是好事,这只会逼得绍圣皇后不择手段,最终葬送了赵似的性命。
他再次沉声说道:“朝局或将有变,老夫再次警告你,少掺和些事,否则你必将背负后世骂名。”
“小婿明白。”杨逸正色作答;
其实他真的明白苏颂的意思,参与这种废立之事,难免会被世人诟病、被史书列为奸佞,像苏颂这种传统的文人,对身后之名非常在意,规劝于他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杨逸还有退路吗?而且走到这一步,他也不想再退了,历史功过由人评说吧!
当初唐太宗也曾行过废立之举,废的是他的父亲,而且杀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按说这应该是受万世唾骂之事,但事实上后世对唐太宗却是同声赞颂;
出现这种情形,无非是李世民用文治武功掩盖了自己身上的血腥味,于是人们相信,李世民登基是天命所归;
而再没有人会去想,若是登基的是他大哥李建成,大唐是不是会更加富强。难道没有这种可能吗?有!只是人们不愿再去想像这种可能,这或许也是成王败寇的另一种诠释吧!
杨逸不敢自比唐太宗,但他也不想做‘败寇’,事到如今只有继续往前走。
或许苏颂也意识到些什么,因此杨逸虽然答得干脆,但苏颂显然并不相信他真的就不参与,他抚着长须悠悠而叹,望向杨逸的目光也极为复杂。
“岳父大人,一切顺其自然吧!”
“老夫今日所言,还望你能仔细想想,你还年轻,莫要因一时冲动而悔恨终生。”
晚上从苏府出来,杨逸不但没有因与苏颂的一席谈话而感到压抑,反而轻松了不少。
从苏颂片言只语间,可以隐隐推测到,苏颂在废立之事上已经想通,抱着的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
他是尚书右丞,他的态度极为重要,如今只要他不强烈反对,一切就好办多了。
回程的马车上,铁蛋衙内玩着一个绣球,在车厢内侧爬来爬去,他九个月大了,越长相貌越像十三娘,这让杨逸非常不满,担心他将来脂粉气太重。
好在这小家伙非常好动,挺皮实的!
杨逸抓过他的绣球,往自己怀里一塞,然后装成熟睡的样子,铁蛋衙内可不管你睡不睡,发现有人陪他玩,咯咯笑两声,呼啦啦的爬过来,扯着杨逸的衣裳想站起来;
但车子在行进当中,稍稍一晃他又扑嗵一下坐下去,努力三四次都没能站起来后,他一双眼睛骨碌碌地望向十三娘,十三娘也立即别开脸不看他。
哇!
一声嘹亮的哭声响起,这小子扯开了嗓门使劲的嚎着,十三娘忍不住了,便要将他抱起,却被杨逸狠狠地瞪了一眼。
“官人!”
“不行,不能向他妥协,一但让他依赖惯了,以后稍不如意必定就是哭闹!”
“可是官人,大郎终究才几个月大,这是不是有些……”
“几个月大的时候你说他不小,几岁的时候你一样会说他还小,娘子啊,这种心态要不得,古时孟母三迁,方有圣人出世,这小子可是杨家长子,将来若是被惯成败家仔,你这个做娘的……”
“好啦,妾身不管就是,反正也轮不到妾身来管,妾身全当没这个儿子好了。”十三娘显然有些赌气,但总算是硬下心肠不去管哭闹的儿子了。
铁蛋衙内见哭闹这么久,仍是没人理会,慢慢哭声便小了下来,刚好这时候车子到家停了下来,杨逸俩人也不下车,就那么坐着;
铁蛋衙内停止了哭闹,再次扯着杨逸的衣裳爬起来,车子不晃了,他轻松就能站起,小手伸进杨逸鼓鼓的胸前,掏啊掏啊!最后把绣球掏了出来,带着一脸的眼泪咯咯直笑,那样子似乎很在成就感,旁边的十三娘也不禁含泪而笑。
杨逸一把将儿子抱起,连声夸奖道:“好样的,咱们家铁蛋就是利害,来,爹爹亲一个。”
“官人,说了不许你叫大郎铁蛋,哼,你把妾身看成什么人了?”
“咦,娘子何出此言?”
“反正妾身不会下铁蛋。”
“哈哈哈……”
“你还笑!你不笑!”
“嘶!娘子啊,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妾身是小女子,不是君子。”
“是嘛,口说无凭,我得检查一下才能确定。”
杨大官人说着将自家铁蛋往车里一丢,便要临时客串一下妇科医生。
十三娘连儿子也不要了,一溜烟跑下车去……(未完待续)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八月初一,储君赵捷周岁,绍圣皇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典,百官入宫朝贺;辽国、大理、吐蕃等国使者,受邀一同观看赵捷的抓周礼。
是日,大庆殿中置绣毯,上陈书、笔、墨、纸、砚、印章、木剑、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等。
赵捷性情颇为活泼,由大人引着已勉强能站立行走;在太常寺数百人的奏乐声中,绍圣皇后凤冠霞帔,牵着赵捷从殿后走出,他走路虽然还是高一脚低一脚,但对下面黑压压的百官丝毫不惧,眼睛四处乱转。
看到绣毯上一大堆玩意之后,他顿时按耐不住了,小手一些指,依依呀呀地叫着,绍圣皇后一脸慈爱的笑容,将他引到绣毯边,柔声说道:“捷儿,喜欢什么自己去拿,去吧!”
抓周礼正式开始。
大宋储君赵捷显得有些兴奋,嘴里啊啊叫几声,扭着小屁股蛋就往绣毯里爬,他先抓起一块枣儿糕就往嘴里塞,接着拿起一朵红花咯咯直笑,刘皇后暗暗皱眉,心里非常失望,满朝大臣在看着呢;
杨逸也在下边看着,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冲上去揍那小子一顿,我看你就知道吃渴玩乐,咦!慢着……
只见那红花在赵捷手里很快被撕成碎片,然后他把花儿一扔,扭着小屁股又开始爬,他先是拿起一把木剑,举起来舞得虎虎生风(其实就晃两下。但杨大官人坚决认为,那就是传说的独孤九剑式)。
接着他另一手拿起一个印章,在绣毯上啪啪乱盖(其实。刘皇后经常抱着他批阅奏章,盖玉玺时都教他怎么盖)。
看到这一幕,不管是刘皇后。还是杨大官人都是大喜过望;
殿中百官也纷纷赞叹,嗡嗡的人声惊动了赵捷同志,他抬头望了望殿中百官,这小子不知道是不是担心别人抢他的东西,呀呀的叫两声,便伸出木剑把四周的笔、墨、纸、砚、首饰、玩具等等一齐拨到自己脚下,坐在那么咯咯直笑。
刘皇后高兴得快要晕过去了,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迎接百官的歌颂和赞叹。
这场抓周礼很快传遍大宋,越传越神奇,有的版本甚至传说当时赵捷化身一条金龙,在大庆殿盘旋,天上仙乐阵阵,百官不由自主的大礼参拜。
越是神奇的传说,越是有人喜欢听。赵捷是真龙天子这一点,民间百姓普遍认同。
与此同时,各地更是不断有祥瑞报上来,赵似这个半大孩子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私下和苏颂再次表示愿意退位……
中秋节这天。朝廷举办盛大的仪式,祭奠历年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犒赏三军。现在首轮裁军还没有完全结束,这对稳定军心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沧州方面,刑部尚书何世宽成功招抚沧州叛乱士卒后,朝廷迅速对沧州那么营私舞弊的官员量刑,全部籍没家产,流一千五百里。
何世宽回到京城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六日。
同日,礼部尚书范纯仁离京,外放淮南东路任经略安抚使。
九月一日,绍圣皇后再次下旨重申,京中诸王不得干预朝政。
九月二日,内侍省都都知刘瑗被发配巩县守永秦陵。
只要政治嗅觉稍为灵敏的人都已感觉到,东京上空正在悄悄酝酿着什么,或许,只需要一个恰当的契机,一场巨变就将来临。
明殿坊,苏府。
杨逸和十三娘带着儿子前去探望二老,苏颂年事已高,杨逸会定期给他号脉,并传授一些养生之道,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还挺不错。
见到十三娘一家三口回来,莫氏欢喜难抑,连忙让人去准备酒席;
苏颂逗弄外孙一翻后,将杨逸唤到书房。
翁婿俩刚一落坐,苏颂就说道:“前几日在迩英殿,陛下再次向老夫表露了退位的意愿。”
苏颂说到这便不再言语,双目却紧盯着杨逸,希望从他眼中捕捉什么讯息。
杨逸脸上没有丝毫波动,静静地答道:“此事小婿也略有耳闻。”
由于摄政的是绍圣皇后,大家都明白,赵似的皇位很不乐观,这个半大的孩子本性懦弱,朝中缺少大臣支持,虽然皇室宗亲拥护他,但谁也无法保证他能等到亲政那一天。
绍圣皇后一系列的举措,无不是想将赵捷扶上皇位,这在大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抓周礼上在关赵捷种种神奇的传说,更是让风向大变,在一次次的潜移默化之中,人们的心里已渐渐适应了赵捷终有一天登上皇位的这种可能性。
作为权力仅次于首相章惇的苏颂,也感到事情已很难逆转,硬留赵似在皇位上,对赵似本人来说,未必是好事,这只会逼得绍圣皇后不择手段,最终葬送了赵似的性命。
他再次沉声说道:“朝局或将有变,老夫再次警告你,少掺和些事,否则你必将背负后世骂名。”
“小婿明白。”杨逸正色作答;
其实他真的明白苏颂的意思,参与这种废立之事,难免会被世人诟病、被史书列为奸佞,像苏颂这种传统的文人,对身后之名非常在意,规劝于他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杨逸还有退路吗?而且走到这一步,他也不想再退了,历史功过由人评说吧!
当初唐太宗也曾行过废立之举,废的是他的父亲,而且杀了自己的兄长和弟弟,按说这应该是受万世唾骂之事,但事实上后世对唐太宗却是同声赞颂;
出现这种情形,无非是李世民用文治武功掩盖了自己身上的血腥味,于是人们相信,李世民登基是天命所归;
而再没有人会去想,若是登基的是他大哥李建成,大唐是不是会更加富强。难道没有这种可能吗?有!只是人们不愿再去想像这种可能,这或许也是成王败寇的另一种诠释吧!
杨逸不敢自比唐太宗,但他也不想做‘败寇’,事到如今只有继续往前走。
或许苏颂也意识到些什么,因此杨逸虽然答得干脆,但苏颂显然并不相信他真的就不参与,他抚着长须悠悠而叹,望向杨逸的目光也极为复杂。
“岳父大人,一切顺其自然吧!”
“老夫今日所言,还望你能仔细想想,你还年轻,莫要因一时冲动而悔恨终生。”
晚上从苏府出来,杨逸不但没有因与苏颂的一席谈话而感到压抑,反而轻松了不少。
从苏颂片言只语间,可以隐隐推测到,苏颂在废立之事上已经想通,抱着的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
他是尚书右丞,他的态度极为重要,如今只要他不强烈反对,一切就好办多了。
回程的马车上,铁蛋衙内玩着一个绣球,在车厢内侧爬来爬去,他九个月大了,越长相貌越像十三娘,这让杨逸非常不满,担心他将来脂粉气太重。
好在这小家伙非常好动,挺皮实的!
杨逸抓过他的绣球,往自己怀里一塞,然后装成熟睡的样子,铁蛋衙内可不管你睡不睡,发现有人陪他玩,咯咯笑两声,呼啦啦的爬过来,扯着杨逸的衣裳想站起来;
但车子在行进当中,稍稍一晃他又扑嗵一下坐下去,努力三四次都没能站起来后,他一双眼睛骨碌碌地望向十三娘,十三娘也立即别开脸不看他。
哇!
一声嘹亮的哭声响起,这小子扯开了嗓门使劲的嚎着,十三娘忍不住了,便要将他抱起,却被杨逸狠狠地瞪了一眼。
“官人!”
“不行,不能向他妥协,一但让他依赖惯了,以后稍不如意必定就是哭闹!”
“可是官人,大郎终究才几个月大,这是不是有些……”
“几个月大的时候你说他不小,几岁的时候你一样会说他还小,娘子啊,这种心态要不得,古时孟母三迁,方有圣人出世,这小子可是杨家长子,将来若是被惯成败家仔,你这个做娘的……”
“好啦,妾身不管就是,反正也轮不到妾身来管,妾身全当没这个儿子好了。”十三娘显然有些赌气,但总算是硬下心肠不去管哭闹的儿子了。
铁蛋衙内见哭闹这么久,仍是没人理会,慢慢哭声便小了下来,刚好这时候车子到家停了下来,杨逸俩人也不下车,就那么坐着;
铁蛋衙内停止了哭闹,再次扯着杨逸的衣裳爬起来,车子不晃了,他轻松就能站起,小手伸进杨逸鼓鼓的胸前,掏啊掏啊!最后把绣球掏了出来,带着一脸的眼泪咯咯直笑,那样子似乎很在成就感,旁边的十三娘也不禁含泪而笑。
杨逸一把将儿子抱起,连声夸奖道:“好样的,咱们家铁蛋就是利害,来,爹爹亲一个。”
“官人,说了不许你叫大郎铁蛋,哼,你把妾身看成什么人了?”
“咦,娘子何出此言?”
“反正妾身不会下铁蛋。”
“哈哈哈……”
“你还笑!你不笑!”
“嘶!娘子啊,常言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妾身是小女子,不是君子。”
“是嘛,口说无凭,我得检查一下才能确定。”
杨大官人说着将自家铁蛋往车里一丢,便要临时客串一下妇科医生。
十三娘连儿子也不要了,一溜烟跑下车去……(未完待续)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