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有一种很朴素的观念:人多力量大。
在农村,如果一个家族人丁单薄就会受到欺负,为了不让别人欺负自己,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会铆足劲生孩子。
上个世纪,很多家庭少则三五个孩子,多则十几个。
没有计划生育和娱乐条件的年代,似乎生孩子即是责任又是一种娱乐活动。
孩子多了就要养育,怎么养是一个极重要的选择。
有的父母选择放养,有啥吃啥,个个都如此,养出一大家子糙汉,只注重长气力,而忽视教育的重要性。
而有的父母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家里条件有限,就只供一个,把一家人的希望都系于一身,希望他读出来之后能报答全家。
有的孩子功成名就,却累于原生家庭的负担,负重前行,活得很累。
有的孩子鲤跃龙门,觉得终于到自己享福的日子,直接和原生家庭割裂,成了众人眼中的白眼狼。
……
而卫煌的父母选择的就是生一个,因为到卫煌出生的时候,读书的重要性开始体现,计划生育作为国策也在全国推广。
卫煌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他相较于同村其他人很幸运的地方。
虽然起步很低,他至少读完了大学,见到了更广的世界,也留在了城里工作。
等以后赚了钱,他就可以回报家庭、回报父母,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老有所养,劝有所教,这才是人类社会良性的循环。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际遇,对于人生的选择也是不同的,正是这些不同的选择才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如果想法都想同,这个世界反而单调机械了。
卫煌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个研究,说蚂蚁在搬动食物的时候,面对大的食物是众多的蚂蚁一起协作,可是朝各个方向使力的蚂蚁都有,简而言之就是有一部分蚂蚁不仅是在做无用功,还是在拖后腿。
但最终这个食物还是会被搬入蚁穴。
给每种选择一个空间,给每种言论一个开口的机会,在讨论中分辩对错,在实践的检验中求证真理。
卫煌有时候想着这些问题也会陷入矛盾。
为什么和有些人的交流是无意义的?
无数次的论证和思考后,他总算明白了一点:对话的前提应该是同等的,彼此都应该是观而不是夹带私心的。
两个素质不一样的人,素质低的就如同井底之蛙,无论井外的人如何给它说外面的世界是多么辽阔,它都看不到,眼界决定视界,而视界限制了它的想象,令其无法领会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壮阔。
和这样的人讲的再多,无异于对牛弹琴。
而有的人虽然见识广,心里也清楚,却因为屁股太歪,说话时就没有观的立场。
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去辩论,还不如多做事,用行动来佐证,用行动分辨事实。
杨主任所讲的这个观点,抑或是对的,抑或有局限,都不是卫煌现阶段的人生经验能判断对错的。
即然不能评判,那就没有讨论的价值。
卫煌要做的事就是在有限的预算范围里,把这个项目做到尽善尽美。
杨主任又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不做,我们的核心就是建烤房和育苗大棚,其他都是辅助内容,有没有都没有关系。”
“好,我明白了。“
进入楠木渡的地界,杨主任提前给曾桓打电话。
曾桓说他已经在大石桥了,让杨主任他们直接过去。
大石桥就是这次项目的建设地。
大石桥的名字来源于龙江河上的一座石拱桥,巍峨高耸地建在距地五十多米的山腰上,虽然只有七八米长,却也足够让人感叹先贤们的智慧。
最古老的桥据说建于清朝年间,新中国成立又后进行了加固拓宽,无论小车还是货车都可以在上面行走。
汽车经过桥段时,杨主任特意减速问道:“要不要拍个照,这个地方很漂亮的。”
顺着车窗向外看去,龙江河绵延在山谷中,两岸青山环绕,巍然大气。
卫煌觉得可以拍照留恋,虽然以后还会经过这里,但第一次的感觉是与众不同的,值得纪念的。
“可以,确实很漂亮。”
杨主任贴心地把车停在了桥的另一头,让卫煌站在桥上,他从侧面给他拍照。
贵为领导,还如此平易近人。
这让卫煌又多了几分信心,他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卫煌又单拍了几张风景照才回到车上。
看着美丽的照片,无论如何都要分享。
卫煌将照片发给了李雪,说自己今天接了一个项目,需要耽搁一天,如果顺利今天晚上会回黔州,如果不顺利就明天再回来。
李雪过了半响回了一条信息:“你忙你的工作吧。”
过了石桥,大石桥村就在眼前。
杨主任道:“到了,我们直接去村办公室。”
卫煌收起电话,只见大石桥村是在山间坝子上的一个小村子,基本上都是木房子,纵横交错,院前林木密织,又有竹林相绕,倒像江南园林一般。
下车仔细一看,许多房子已然陈旧,屋顶瓦片亦是修修补补,残片堆积,或许还有上个世纪的产物。
门前一色青石台阶,大部分院坝却是泥巴,青草杂夹生长在四周。
鸡鹅等家禽在院上休憩,见陌生人靠近,大叫着奔跑。
主人却不关心,并没有人出来巡看。
因为路窄不好开车,杨主任将车停在边上,两人步行向村委会办公室走去。
村委会建在村子最高处,有两米高的石砌堡坎,顺着台阶向上,就见到一个三合院,正中是两层的木房,两侧各有一个厢房。
杨主任介绍道:“这以前是一个寺庙,破四旧的时候拆了改成了村委会办公室,这个屋基也有百多年的历史。”
说是百多年,可能更久,但偏远乡村,并没有人来考证这些东西。
杨主任轻车熟路,见左侧厢房开着门,直接走了过去,靠近果然传出人声。
进去一看,坐着几个人正在开会。
正中一人气质不凡,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西裤,正在查阅文件,见到有人进屋,马上收起文件,热情道:“杨主任,你们这么快就到了。”
语气中尽是出乎意料之意。
不用说,他就是楠木渡一镇之长曾桓。
在农村,如果一个家族人丁单薄就会受到欺负,为了不让别人欺负自己,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会铆足劲生孩子。
上个世纪,很多家庭少则三五个孩子,多则十几个。
没有计划生育和娱乐条件的年代,似乎生孩子即是责任又是一种娱乐活动。
孩子多了就要养育,怎么养是一个极重要的选择。
有的父母选择放养,有啥吃啥,个个都如此,养出一大家子糙汉,只注重长气力,而忽视教育的重要性。
而有的父母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家里条件有限,就只供一个,把一家人的希望都系于一身,希望他读出来之后能报答全家。
有的孩子功成名就,却累于原生家庭的负担,负重前行,活得很累。
有的孩子鲤跃龙门,觉得终于到自己享福的日子,直接和原生家庭割裂,成了众人眼中的白眼狼。
……
而卫煌的父母选择的就是生一个,因为到卫煌出生的时候,读书的重要性开始体现,计划生育作为国策也在全国推广。
卫煌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也是他相较于同村其他人很幸运的地方。
虽然起步很低,他至少读完了大学,见到了更广的世界,也留在了城里工作。
等以后赚了钱,他就可以回报家庭、回报父母,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老有所养,劝有所教,这才是人类社会良性的循环。
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际遇,对于人生的选择也是不同的,正是这些不同的选择才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如果想法都想同,这个世界反而单调机械了。
卫煌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个研究,说蚂蚁在搬动食物的时候,面对大的食物是众多的蚂蚁一起协作,可是朝各个方向使力的蚂蚁都有,简而言之就是有一部分蚂蚁不仅是在做无用功,还是在拖后腿。
但最终这个食物还是会被搬入蚁穴。
给每种选择一个空间,给每种言论一个开口的机会,在讨论中分辩对错,在实践的检验中求证真理。
卫煌有时候想着这些问题也会陷入矛盾。
为什么和有些人的交流是无意义的?
无数次的论证和思考后,他总算明白了一点:对话的前提应该是同等的,彼此都应该是观而不是夹带私心的。
两个素质不一样的人,素质低的就如同井底之蛙,无论井外的人如何给它说外面的世界是多么辽阔,它都看不到,眼界决定视界,而视界限制了它的想象,令其无法领会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壮阔。
和这样的人讲的再多,无异于对牛弹琴。
而有的人虽然见识广,心里也清楚,却因为屁股太歪,说话时就没有观的立场。
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去辩论,还不如多做事,用行动来佐证,用行动分辨事实。
杨主任所讲的这个观点,抑或是对的,抑或有局限,都不是卫煌现阶段的人生经验能判断对错的。
即然不能评判,那就没有讨论的价值。
卫煌要做的事就是在有限的预算范围里,把这个项目做到尽善尽美。
杨主任又道:“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不做,我们的核心就是建烤房和育苗大棚,其他都是辅助内容,有没有都没有关系。”
“好,我明白了。“
进入楠木渡的地界,杨主任提前给曾桓打电话。
曾桓说他已经在大石桥了,让杨主任他们直接过去。
大石桥就是这次项目的建设地。
大石桥的名字来源于龙江河上的一座石拱桥,巍峨高耸地建在距地五十多米的山腰上,虽然只有七八米长,却也足够让人感叹先贤们的智慧。
最古老的桥据说建于清朝年间,新中国成立又后进行了加固拓宽,无论小车还是货车都可以在上面行走。
汽车经过桥段时,杨主任特意减速问道:“要不要拍个照,这个地方很漂亮的。”
顺着车窗向外看去,龙江河绵延在山谷中,两岸青山环绕,巍然大气。
卫煌觉得可以拍照留恋,虽然以后还会经过这里,但第一次的感觉是与众不同的,值得纪念的。
“可以,确实很漂亮。”
杨主任贴心地把车停在了桥的另一头,让卫煌站在桥上,他从侧面给他拍照。
贵为领导,还如此平易近人。
这让卫煌又多了几分信心,他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卫煌又单拍了几张风景照才回到车上。
看着美丽的照片,无论如何都要分享。
卫煌将照片发给了李雪,说自己今天接了一个项目,需要耽搁一天,如果顺利今天晚上会回黔州,如果不顺利就明天再回来。
李雪过了半响回了一条信息:“你忙你的工作吧。”
过了石桥,大石桥村就在眼前。
杨主任道:“到了,我们直接去村办公室。”
卫煌收起电话,只见大石桥村是在山间坝子上的一个小村子,基本上都是木房子,纵横交错,院前林木密织,又有竹林相绕,倒像江南园林一般。
下车仔细一看,许多房子已然陈旧,屋顶瓦片亦是修修补补,残片堆积,或许还有上个世纪的产物。
门前一色青石台阶,大部分院坝却是泥巴,青草杂夹生长在四周。
鸡鹅等家禽在院上休憩,见陌生人靠近,大叫着奔跑。
主人却不关心,并没有人出来巡看。
因为路窄不好开车,杨主任将车停在边上,两人步行向村委会办公室走去。
村委会建在村子最高处,有两米高的石砌堡坎,顺着台阶向上,就见到一个三合院,正中是两层的木房,两侧各有一个厢房。
杨主任介绍道:“这以前是一个寺庙,破四旧的时候拆了改成了村委会办公室,这个屋基也有百多年的历史。”
说是百多年,可能更久,但偏远乡村,并没有人来考证这些东西。
杨主任轻车熟路,见左侧厢房开着门,直接走了过去,靠近果然传出人声。
进去一看,坐着几个人正在开会。
正中一人气质不凡,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西裤,正在查阅文件,见到有人进屋,马上收起文件,热情道:“杨主任,你们这么快就到了。”
语气中尽是出乎意料之意。
不用说,他就是楠木渡一镇之长曾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