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刻钟后,崇祯批阅完奏章,端起了王承恩送到嘴边的茶杯,在品了一口后,很是放松的躺在了御座上。
朱慈烺这才开口道:“父皇,儿臣今日在新城收获了一些番薯,想请您尝尝。”
在朱慈烺的招呼下,吴忠领着尚膳监的太监们端着烤的香脆的番薯呈了上来。
尚膳监的太监先用丝线将番薯切成了一块块,并取出一块试吃后,崇祯这才开始享用,进食之前试毒是宫里老传统了。
在咬了一小口后,崇祯微微惊讶:“味道不错!朕早年听说过徐光启在江南试种这种番薯,而且产量极大,朝廷也曾推广过,可不知是何原因,百姓不愿种植此物。”
王承恩笑着解释道:“皇爷,并非百姓不愿种植,而是田里若是全部种植了此物,那就无法缴纳朝廷要求的粮食,朝廷总不能把这东西放进粮仓储存吧?听说这番薯最多只能保存三个月。”
崇祯又尝了一块番薯,点了点头:“嗯,此话有理。”说完便不再理会番薯的事情了。
朱慈烺心中也在思考,如果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番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国灾情,但也会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滑,甚至无粮可产,军队打仗要粮食,粮食不足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番薯的保质期最多只有三个月,不足以支撑百姓一整年的口粮,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像新城百姓这样,用部分番薯去周边州县换取粮食这样的方法很不错,不过始终不能大规模的种植番薯,如果周边都不种粮食改种番薯了,那么还能去哪里换粮食?
“看来还需要认真规划啊!”朱慈烺心中感叹道。
最后,崇祯吃也吃完了,始终不肯提御史弹劾一事,这口封的跟罐头一样。
朱慈烺只好说道:“父皇,儿臣想送点烤番薯给母后尝了尝,请您恩准。”
崇祯默默的点了点头,准许了他去坤宁宫的请求,而后不再言语。
出了文华殿,朱慈烺感觉这位皇帝老子跟自己产生了一些隔阂,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不知不觉来到了坤宁宫,在门前禀报了之后,二妹朱媺娖和三弟朱慈炯立刻迎了上来,二人欢喜道:“大皇兄,我们一起玩吧!”
朱慈烺忽然感觉脑袋一阵的晕,自从回京后,这两个小东西一直缠着自己玩,刚开始还陪他们捉迷藏什么的,结果每次过后两个小家伙一个劲的喊:“再来一次!”
玩了十轮后,还要再来一次,朱慈烺彻底崩溃了,心道我两世三十多岁的人,陪你们俩个小毛孩玩捉迷藏,还玩了十几轮.......
现在朱慈烺一听到“一起玩吧”,“再来一次”这两句话就要头疼。
看着妹妹和弟弟两人希翼的小眼神,朱慈烺道:“皇兄今天给你们带礼物了,你们自己玩好不好?”
坤兴公主顿时不悦了,撇着小嘴道:“皇兄的礼物无非就是瓷娃娃和布娃娃,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不想要!”
朱慈炯也是一个劲的点头,表示不想玩那些玩具。
“这次的礼物可不一样哦!”朱慈烺早有准备,他一招手从吴忠手中接过一个锦盒,并从中取出一个九环互贯的玉石玩具,在手中摇晃着笑道:“认识这个吗?”
坤兴公主噘着嘴道:“大皇兄,这个是什么啊?我怎么从未见过?”
朱慈烺嘿嘿一笑,道:“这东西叫九连环,是流传在山西那边的益智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
“谁要是能解开,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你们谁要试试?”朱慈烺晃着九连环诱惑着两个小家伙。
“我要玩!”坤兴公主一把夺走朱慈烺手中的九连环,跑在一边去了,朱慈炯则是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看着跑远了的二妹和三弟,朱慈烺终于轻呼了一口气,总算把俩个小家伙忽悠走了。
和周皇后见过礼后,朱慈烺与之交谈了一番,随后尚膳监将烤好的番薯呈了上来。
周皇后极为欣喜,一眼就认出了烤番薯,她入宫之前在苏州老家曾经吃过,很喜欢吃。
周皇后笑道:“皇儿越来越孝顺了,还专门打听了母后喜欢吃的食物。”
朱慈烺有些诧异,他哪知道周皇后好这口啊,不过既然人家夸都夸了,总不能说实话让人尴尬吧?
朱慈烺从坤宁宫回到钟粹宫后,又看了一个时辰的书,这才听说午门外跪着的那群言官御史们早就散了,理由是:腿跪酸了,腰站累了。
※※※※※※※※※※※※※
崇祯九年七月,流寇首领高迎祥被俘凌迟处死,李自成被推举为新任闯王。
八月,李自成聚集部将过天星部入汧、陇山区,在关山被明军所败,四处逃散,曹变蛟领骑兵一路追杀数十里。
八月底,自从卢象升和天雄军被调回京师后,中原流寇压力骤减,张献忠乘机复起,联合罗汝才等部二十余万人,沿江东进,分散活动于蕲州、霍山一带。
张献忠趁洪承畴等各路官兵在陕西一带围剿李自成,于十月十三日率大军侵犯襄阳。
襄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长江流域作为据点,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都非常的方便,可以说,襄阳对中原的重要性非常的重要。
襄阳告急,崇祯皇帝在皇极殿召开了廷议。
廷议的结果很快出来了,崇祯下旨给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令他火速支援襄阳,同时下旨严令襄阳守军死守,等待援军,襄阳城若是被破,所有大小官员皆按陷藩之罪处死!
襄阳城中襄王可是比崇祯还大三个辈分,那老东西和隆庆皇帝是一个辈分的人,隆庆皇帝后面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后面是泰昌皇帝,泰昌后面是天启,天启后面才是崇祯......
朱慈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襄王,叫皇曾叔祖?皇高叔祖?
正当朱慈烺纠结于千里之外的宗亲称呼时,都察院的一个御史上奏道:“陛下,建奴两次入关陈兵京师周围,朝野震动,京师已无往日那般安全,臣建议迁都南京!”
“南迁?去南京?”此话一出,众臣顿时炸锅了。
“我朝自成祖皇帝迁都北平以来,已历时二百一十五载,早已形成定局,万万不可再迁都了!”
“是啊,陛下,绝不能南迁啊。”
朝中的大臣们多年积攒的家底都在北京城,要是现在迁都南京,那这些人不是又得从头再来了吗?因此,南迁的提议很快遭到了群臣激烈的反对。
“成祖皇帝当年迁都北平,是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也有利于抗击北方残元势力南侵,更有利于经营辽东地区,然天下大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方流寇还未除尽,辽东更是易主,还时常发兵南下,毁我大明根基,此时迁都南京,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反对的人固然不少,却也不乏有支持之人,他们此时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我朝目前的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江南地区极为富庶,人力物力亦是足够,加上南京地理位置较好,易守难攻,朝廷可先集中兵力消灭中原流寇,到时用不了几年我大明就会恢复元气,再北上收复失地!”
“南京有六部、督察院等完整的官署机构,迁都南京,去人即可办公,不必劳民伤财再做建设。”
崇祯听着听着也有些心动了,现在大明财政困难,建奴还要隔三差五的南下抢掠,江南地区富庶,南迁可以很好的解决财政和粮食问题。
然而一但南迁,九边怕是难以守住了,以失去北方国土为代替的南迁,崇祯一时间很难接受。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朱慈烺这才开口道:“父皇,儿臣今日在新城收获了一些番薯,想请您尝尝。”
在朱慈烺的招呼下,吴忠领着尚膳监的太监们端着烤的香脆的番薯呈了上来。
尚膳监的太监先用丝线将番薯切成了一块块,并取出一块试吃后,崇祯这才开始享用,进食之前试毒是宫里老传统了。
在咬了一小口后,崇祯微微惊讶:“味道不错!朕早年听说过徐光启在江南试种这种番薯,而且产量极大,朝廷也曾推广过,可不知是何原因,百姓不愿种植此物。”
王承恩笑着解释道:“皇爷,并非百姓不愿种植,而是田里若是全部种植了此物,那就无法缴纳朝廷要求的粮食,朝廷总不能把这东西放进粮仓储存吧?听说这番薯最多只能保存三个月。”
崇祯又尝了一块番薯,点了点头:“嗯,此话有理。”说完便不再理会番薯的事情了。
朱慈烺心中也在思考,如果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番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全国灾情,但也会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滑,甚至无粮可产,军队打仗要粮食,粮食不足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番薯的保质期最多只有三个月,不足以支撑百姓一整年的口粮,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像新城百姓这样,用部分番薯去周边州县换取粮食这样的方法很不错,不过始终不能大规模的种植番薯,如果周边都不种粮食改种番薯了,那么还能去哪里换粮食?
“看来还需要认真规划啊!”朱慈烺心中感叹道。
最后,崇祯吃也吃完了,始终不肯提御史弹劾一事,这口封的跟罐头一样。
朱慈烺只好说道:“父皇,儿臣想送点烤番薯给母后尝了尝,请您恩准。”
崇祯默默的点了点头,准许了他去坤宁宫的请求,而后不再言语。
出了文华殿,朱慈烺感觉这位皇帝老子跟自己产生了一些隔阂,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不知不觉来到了坤宁宫,在门前禀报了之后,二妹朱媺娖和三弟朱慈炯立刻迎了上来,二人欢喜道:“大皇兄,我们一起玩吧!”
朱慈烺忽然感觉脑袋一阵的晕,自从回京后,这两个小东西一直缠着自己玩,刚开始还陪他们捉迷藏什么的,结果每次过后两个小家伙一个劲的喊:“再来一次!”
玩了十轮后,还要再来一次,朱慈烺彻底崩溃了,心道我两世三十多岁的人,陪你们俩个小毛孩玩捉迷藏,还玩了十几轮.......
现在朱慈烺一听到“一起玩吧”,“再来一次”这两句话就要头疼。
看着妹妹和弟弟两人希翼的小眼神,朱慈烺道:“皇兄今天给你们带礼物了,你们自己玩好不好?”
坤兴公主顿时不悦了,撇着小嘴道:“皇兄的礼物无非就是瓷娃娃和布娃娃,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不想要!”
朱慈炯也是一个劲的点头,表示不想玩那些玩具。
“这次的礼物可不一样哦!”朱慈烺早有准备,他一招手从吴忠手中接过一个锦盒,并从中取出一个九环互贯的玉石玩具,在手中摇晃着笑道:“认识这个吗?”
坤兴公主噘着嘴道:“大皇兄,这个是什么啊?我怎么从未见过?”
朱慈烺嘿嘿一笑,道:“这东西叫九连环,是流传在山西那边的益智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
“谁要是能解开,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你们谁要试试?”朱慈烺晃着九连环诱惑着两个小家伙。
“我要玩!”坤兴公主一把夺走朱慈烺手中的九连环,跑在一边去了,朱慈炯则是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看着跑远了的二妹和三弟,朱慈烺终于轻呼了一口气,总算把俩个小家伙忽悠走了。
和周皇后见过礼后,朱慈烺与之交谈了一番,随后尚膳监将烤好的番薯呈了上来。
周皇后极为欣喜,一眼就认出了烤番薯,她入宫之前在苏州老家曾经吃过,很喜欢吃。
周皇后笑道:“皇儿越来越孝顺了,还专门打听了母后喜欢吃的食物。”
朱慈烺有些诧异,他哪知道周皇后好这口啊,不过既然人家夸都夸了,总不能说实话让人尴尬吧?
朱慈烺从坤宁宫回到钟粹宫后,又看了一个时辰的书,这才听说午门外跪着的那群言官御史们早就散了,理由是:腿跪酸了,腰站累了。
※※※※※※※※※※※※※
崇祯九年七月,流寇首领高迎祥被俘凌迟处死,李自成被推举为新任闯王。
八月,李自成聚集部将过天星部入汧、陇山区,在关山被明军所败,四处逃散,曹变蛟领骑兵一路追杀数十里。
八月底,自从卢象升和天雄军被调回京师后,中原流寇压力骤减,张献忠乘机复起,联合罗汝才等部二十余万人,沿江东进,分散活动于蕲州、霍山一带。
张献忠趁洪承畴等各路官兵在陕西一带围剿李自成,于十月十三日率大军侵犯襄阳。
襄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长江流域作为据点,无论北上还是南下都非常的方便,可以说,襄阳对中原的重要性非常的重要。
襄阳告急,崇祯皇帝在皇极殿召开了廷议。
廷议的结果很快出来了,崇祯下旨给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令他火速支援襄阳,同时下旨严令襄阳守军死守,等待援军,襄阳城若是被破,所有大小官员皆按陷藩之罪处死!
襄阳城中襄王可是比崇祯还大三个辈分,那老东西和隆庆皇帝是一个辈分的人,隆庆皇帝后面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后面是泰昌皇帝,泰昌后面是天启,天启后面才是崇祯......
朱慈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襄王,叫皇曾叔祖?皇高叔祖?
正当朱慈烺纠结于千里之外的宗亲称呼时,都察院的一个御史上奏道:“陛下,建奴两次入关陈兵京师周围,朝野震动,京师已无往日那般安全,臣建议迁都南京!”
“南迁?去南京?”此话一出,众臣顿时炸锅了。
“我朝自成祖皇帝迁都北平以来,已历时二百一十五载,早已形成定局,万万不可再迁都了!”
“是啊,陛下,绝不能南迁啊。”
朝中的大臣们多年积攒的家底都在北京城,要是现在迁都南京,那这些人不是又得从头再来了吗?因此,南迁的提议很快遭到了群臣激烈的反对。
“成祖皇帝当年迁都北平,是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也有利于抗击北方残元势力南侵,更有利于经营辽东地区,然天下大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南方流寇还未除尽,辽东更是易主,还时常发兵南下,毁我大明根基,此时迁都南京,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反对的人固然不少,却也不乏有支持之人,他们此时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我朝目前的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江南地区极为富庶,人力物力亦是足够,加上南京地理位置较好,易守难攻,朝廷可先集中兵力消灭中原流寇,到时用不了几年我大明就会恢复元气,再北上收复失地!”
“南京有六部、督察院等完整的官署机构,迁都南京,去人即可办公,不必劳民伤财再做建设。”
崇祯听着听着也有些心动了,现在大明财政困难,建奴还要隔三差五的南下抢掠,江南地区富庶,南迁可以很好的解决财政和粮食问题。
然而一但南迁,九边怕是难以守住了,以失去北方国土为代替的南迁,崇祯一时间很难接受。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