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意大利军队攻占卡拉格山口,进入萨伏伊地区的军情,法国方面当然不会无动于衷。
首先由德卡锡特尔诺上将指挥的法军第六集团军,就将预备队三个师都派往了萨伏伊地区。没错,这位上将不再留预备队了,因为意大利人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他们主攻的是萨伏伊地区。
虽然萨伏伊地区都是山地,哪怕是意大利占据也对法国南部有多大的威胁(看看萨伏伊地区就知道,其山地的地形限制了军队的作战,想要由此沿着河谷向里昂发动进攻,纯属军事学的不过关)。
但是这是法国的领土,绝不容其占。所以德卡锡特尔诺上将的预备队,就需要发挥足够的作用。
而除了第六集团军的应对之外,里昂多出了一个动员师的驻扎,这就是法国对意大利攻势的最大反应。
为什么法国会对意大利进攻萨伏伊地区,反应如此小呢?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萨伏伊地区重要性不足(还不如尼斯地区重要)。其次就是发火还有更紧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件事已经火烧眉毛了,不急不行了。
这件事就是德军已经进入了法国东北部。在击败比利时与英国军队之后,德国的主力部队已经越过法比边境,向法国内陆极速挺进。
上百万德军主力出现在法国无险可守的东北部,这对法军来说这是相当棘手的事情,这事关法国在这场战争的成败,所以对于意大利进攻萨伏伊地区一事,法军只能先将拖住,等将德国人挡住之后再来解决意大利人。
不过虽然对意大利做出采取延后处理的决定,但是在战场上法军不可能就这样将萨伏伊放给意大利人。
该打还是要打,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所以法意两国在萨伏伊的战事,根本没有停息过。
“进攻。”
随着带队军官的怒吼,一大队意军官兵端着步枪向山坡上法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在山脚下,一门门迫击炮正在不断将炮弹向阵地内的法军打去。
说起来,在山地作战中,意大利军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款小小的迫击炮。
虽然其精准度很低,而且射程也低,并且还不便于瞄准,但是其单人就能携带的便利性,让士兵们非常喜欢这种能跟随自己脚步的火炮。
只要能过人的地方,就能用到迫击炮。这导致意大利陆军上下都对这款迫击炮非常喜欢,而这也导致都灵兵工厂正在加班加点为其建造这款山地战的利器。
当然除了迫击炮之外,轻重机枪步兵们也非常喜欢,马克沁重机枪就不用说了,绝对的防守利器。只要阵地有马克沁机枪做防守支撑,士兵们就一点不用担心敌人的进攻。
不过比起只能进行防御的重机枪,士兵们其实更喜欢轻量化的雷维里机枪。全枪不过9公斤的重量,比起重达3-40kg的马克沁,该枪一个人就能携带,还能跟上士兵们的步伐,随时进行火力支援。
虽然从性能上来说,不管是射速、射程还是火力的持续性,雷维里机枪远远不如马克沁给力,但是其贵在重量上的优势,让士兵能围绕这挺机枪进行更多的战术配合。
所以在部队中,士兵对雷维里机枪的需求一直没有停止过。
不过很可惜,目前鉴于该枪的产量,以及补给方面的考虑,该枪只能做到排一级的部署。每个排一挺,少数精锐的步兵师能做到两挺。当然这要除开天之骄子,习惯执行危险任务的伞兵部队了。
不过虽然普通步兵师营连一级的机枪较少,但是对于这些部队来说,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将营连一级的机枪集中起来使用,提高进攻的火力密度,是那些下层军官最喜欢干的事情。
尤其是在不能展开兵力的萨伏伊山区,其战斗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营连一级的战斗为主。而其手中最具有威慑力的,只有机枪以及迫击炮。
将进攻的火力密度提高,自然能降低进攻的难度。
再说,目前法军在营连一级支援火力很少,基本以步枪为主。在这里需要多说一句,法国连一级被叫做步兵中队,虽然其也有四个排一级的小队,但是接下来就到了奇特的地方了。小队下辖两个排(我们称其为半编制排),这样一个排下辖两个步兵班。(一班14名士兵1名军官,二班13名士兵1名军官)
整个步兵中队(连),除了步枪之外,就只有军官自卫的手枪了。
没错,目前除了意大利之外,各国的步兵连一级都是以步枪兵打底。想要支援性武器,至少也要营一级。
所以原本在山地战处于防守有利地形的法国守军,反而被进攻的意军给压制住了。更重要的是,法军阵地上那挺被寄予众望的圣艾蒂安1907型重机枪,被迫击炮弹撕成碎片之后,法军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了。
这款重机枪可是具有优良的法国血统,在马克沁问世之后,法国决定要制造自己的重机枪,所以一款气冷型重机枪级问世了。不得不说,这在当下水冷式流行的情况下,这种设计可谓先人一步。
当然带来的后果就是这款机枪性能不佳,虽然士兵们对此评价不高,不过其原汁原味的法国血统却让陆军部对其亲密有加,于是乎这款机枪就出现在了法军手中。
不过很可惜,与练就了一身机枪的运用与反机枪本事的意军相比,现在的法军对机枪的运用还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将机枪设立在阵地最高处,想不打它都难,谁让其这么显眼。于是乎没开火多久的这挺圣艾蒂安1907型重机枪,就被迫击炮手还原成零件状态。
没有火力点的法军,立刻就被进攻的意军用雷维里机枪压制,让其阵地的守军头都抬不起来。而趁着对手被压制住了,进攻的意军官兵用更快的速度冲向战壕。
“敌人冲过来了。”
防守的法军士兵看到已经要接近战壕的意军官兵,立刻用带着颤抖的声音惊呼起来。
随后两方手榴弹互扔,一阵手榴弹的爆炸声就在阵地内外响起。
不过说起手榴弹,意大利采用与德国相同的木柄手榴弹,其优缺点我们就不多说了。至于法军投掷的手榴弹,那就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掷弹兵投掷炸弹的变种(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哔哩哔哩看看有多奇葩)。
然后在一番爆炸之后,两方没挂的士兵就进入血腥的白刃战中。
不过此时在科森茨眼中,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因为第二波进攻部队已经到半路上,第三波也已经出发,守卫该阵地的法军绝无翻盘的可能。
事实也的确如此,等待第二波进攻部队冲入阵地之后,苦苦支撑的法国官兵立刻撑不住了。他们有的向意军投降,有的则四散奔逃。如此这个阵地就落入了意军手中。
不过对于眼前的胜利,科森茨并没有露出高兴的表情,因为一个营进攻一个连的法军,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而且对他来说,这队法军在此固守的目的一目了然,其就是为了拖延他们的时间。
想要拖住他们18军的脚步,延缓他们向阿纳西前进的脚步。
虽然他知道这些法军的目的,但是这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一步步啃掉法军的阵地。
说起来这法军虽然装备不适用,但是战术上没毛病,利用萨伏伊地区多山的地形,层层阻击让他们进展较慢。
虽然之前已经接连夺下莫得里耶纳、艾格贝勒、达尔比尼等城镇,但是对萨伏伊至关重要的阿纳西以及格勒莫布尔都还在法军手中,只要这两地没被夺下,那么法军可以随时想打就打,想停就停,这将让在萨伏伊地区的意军处于战略下风。
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身为北方集团军司令官的菲利贝托亲王,派18军区夺取北部的阿纳西,而他将带北方集团军主力,进攻更重要的格勒莫布尔。
首先由德卡锡特尔诺上将指挥的法军第六集团军,就将预备队三个师都派往了萨伏伊地区。没错,这位上将不再留预备队了,因为意大利人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他们主攻的是萨伏伊地区。
虽然萨伏伊地区都是山地,哪怕是意大利占据也对法国南部有多大的威胁(看看萨伏伊地区就知道,其山地的地形限制了军队的作战,想要由此沿着河谷向里昂发动进攻,纯属军事学的不过关)。
但是这是法国的领土,绝不容其占。所以德卡锡特尔诺上将的预备队,就需要发挥足够的作用。
而除了第六集团军的应对之外,里昂多出了一个动员师的驻扎,这就是法国对意大利攻势的最大反应。
为什么法国会对意大利进攻萨伏伊地区,反应如此小呢?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萨伏伊地区重要性不足(还不如尼斯地区重要)。其次就是发火还有更紧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这件事已经火烧眉毛了,不急不行了。
这件事就是德军已经进入了法国东北部。在击败比利时与英国军队之后,德国的主力部队已经越过法比边境,向法国内陆极速挺进。
上百万德军主力出现在法国无险可守的东北部,这对法军来说这是相当棘手的事情,这事关法国在这场战争的成败,所以对于意大利进攻萨伏伊地区一事,法军只能先将拖住,等将德国人挡住之后再来解决意大利人。
不过虽然对意大利做出采取延后处理的决定,但是在战场上法军不可能就这样将萨伏伊放给意大利人。
该打还是要打,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所以法意两国在萨伏伊的战事,根本没有停息过。
“进攻。”
随着带队军官的怒吼,一大队意军官兵端着步枪向山坡上法军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在山脚下,一门门迫击炮正在不断将炮弹向阵地内的法军打去。
说起来,在山地作战中,意大利军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款小小的迫击炮。
虽然其精准度很低,而且射程也低,并且还不便于瞄准,但是其单人就能携带的便利性,让士兵们非常喜欢这种能跟随自己脚步的火炮。
只要能过人的地方,就能用到迫击炮。这导致意大利陆军上下都对这款迫击炮非常喜欢,而这也导致都灵兵工厂正在加班加点为其建造这款山地战的利器。
当然除了迫击炮之外,轻重机枪步兵们也非常喜欢,马克沁重机枪就不用说了,绝对的防守利器。只要阵地有马克沁机枪做防守支撑,士兵们就一点不用担心敌人的进攻。
不过比起只能进行防御的重机枪,士兵们其实更喜欢轻量化的雷维里机枪。全枪不过9公斤的重量,比起重达3-40kg的马克沁,该枪一个人就能携带,还能跟上士兵们的步伐,随时进行火力支援。
虽然从性能上来说,不管是射速、射程还是火力的持续性,雷维里机枪远远不如马克沁给力,但是其贵在重量上的优势,让士兵能围绕这挺机枪进行更多的战术配合。
所以在部队中,士兵对雷维里机枪的需求一直没有停止过。
不过很可惜,目前鉴于该枪的产量,以及补给方面的考虑,该枪只能做到排一级的部署。每个排一挺,少数精锐的步兵师能做到两挺。当然这要除开天之骄子,习惯执行危险任务的伞兵部队了。
不过虽然普通步兵师营连一级的机枪较少,但是对于这些部队来说,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将营连一级的机枪集中起来使用,提高进攻的火力密度,是那些下层军官最喜欢干的事情。
尤其是在不能展开兵力的萨伏伊山区,其战斗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营连一级的战斗为主。而其手中最具有威慑力的,只有机枪以及迫击炮。
将进攻的火力密度提高,自然能降低进攻的难度。
再说,目前法军在营连一级支援火力很少,基本以步枪为主。在这里需要多说一句,法国连一级被叫做步兵中队,虽然其也有四个排一级的小队,但是接下来就到了奇特的地方了。小队下辖两个排(我们称其为半编制排),这样一个排下辖两个步兵班。(一班14名士兵1名军官,二班13名士兵1名军官)
整个步兵中队(连),除了步枪之外,就只有军官自卫的手枪了。
没错,目前除了意大利之外,各国的步兵连一级都是以步枪兵打底。想要支援性武器,至少也要营一级。
所以原本在山地战处于防守有利地形的法国守军,反而被进攻的意军给压制住了。更重要的是,法军阵地上那挺被寄予众望的圣艾蒂安1907型重机枪,被迫击炮弹撕成碎片之后,法军的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了。
这款重机枪可是具有优良的法国血统,在马克沁问世之后,法国决定要制造自己的重机枪,所以一款气冷型重机枪级问世了。不得不说,这在当下水冷式流行的情况下,这种设计可谓先人一步。
当然带来的后果就是这款机枪性能不佳,虽然士兵们对此评价不高,不过其原汁原味的法国血统却让陆军部对其亲密有加,于是乎这款机枪就出现在了法军手中。
不过很可惜,与练就了一身机枪的运用与反机枪本事的意军相比,现在的法军对机枪的运用还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将机枪设立在阵地最高处,想不打它都难,谁让其这么显眼。于是乎没开火多久的这挺圣艾蒂安1907型重机枪,就被迫击炮手还原成零件状态。
没有火力点的法军,立刻就被进攻的意军用雷维里机枪压制,让其阵地的守军头都抬不起来。而趁着对手被压制住了,进攻的意军官兵用更快的速度冲向战壕。
“敌人冲过来了。”
防守的法军士兵看到已经要接近战壕的意军官兵,立刻用带着颤抖的声音惊呼起来。
随后两方手榴弹互扔,一阵手榴弹的爆炸声就在阵地内外响起。
不过说起手榴弹,意大利采用与德国相同的木柄手榴弹,其优缺点我们就不多说了。至于法军投掷的手榴弹,那就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掷弹兵投掷炸弹的变种(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去哔哩哔哩看看有多奇葩)。
然后在一番爆炸之后,两方没挂的士兵就进入血腥的白刃战中。
不过此时在科森茨眼中,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因为第二波进攻部队已经到半路上,第三波也已经出发,守卫该阵地的法军绝无翻盘的可能。
事实也的确如此,等待第二波进攻部队冲入阵地之后,苦苦支撑的法国官兵立刻撑不住了。他们有的向意军投降,有的则四散奔逃。如此这个阵地就落入了意军手中。
不过对于眼前的胜利,科森茨并没有露出高兴的表情,因为一个营进攻一个连的法军,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而且对他来说,这队法军在此固守的目的一目了然,其就是为了拖延他们的时间。
想要拖住他们18军的脚步,延缓他们向阿纳西前进的脚步。
虽然他知道这些法军的目的,但是这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一步步啃掉法军的阵地。
说起来这法军虽然装备不适用,但是战术上没毛病,利用萨伏伊地区多山的地形,层层阻击让他们进展较慢。
虽然之前已经接连夺下莫得里耶纳、艾格贝勒、达尔比尼等城镇,但是对萨伏伊至关重要的阿纳西以及格勒莫布尔都还在法军手中,只要这两地没被夺下,那么法军可以随时想打就打,想停就停,这将让在萨伏伊地区的意军处于战略下风。
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身为北方集团军司令官的菲利贝托亲王,派18军区夺取北部的阿纳西,而他将带北方集团军主力,进攻更重要的格勒莫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