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生当年提出的“三把火”其实在后世挺有名。

    第一个是“数码港计划”,这其实是想对香江的产业进行升级,增加点技术含量,不能只靠房地产和金融。

    第二个则是“东方好莱坞计划”这一条不用多解释,意指大力扶植香江的电影和文化产业,准备把香江打造为展示东方文化的桥头堡。

    第三把火则叫做“百万公屋计划”嗯,这一条类似于国内的“安居工程”和“廉租房计划”,算是不折不扣的民生项目。

    观公正的来说,如果只站在现如今这个年代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三把火都算是好火,涵盖了产业升级,文化建设,以及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因此从这三个计划的本身来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提出这三个计划的人,其实也无可指责。

    李达康甚至认为,假如这三个计划能够成功其中任何一个,那么后世的香江就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乱象。

    只是非常遗憾,作为穿越者的李达康心里当然清楚,这“三把火”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根本就没有一个计划真正成功。

    首先说“数码港计划”,本来按照特区政府的本意,是想积极拥抱刚到来不久的信息化浪潮,把香江这座东方明珠打造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备一定竞争能力的“信息港”。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好端端的数码港计划却是一地鸡毛,甚至直接变成资本的狂欢,富豪的盛宴,最后变成一个已经变异的普通房地产项目。

    不,说“普通”倒是小看香江的数码港项目了,因为真实历史中的这个项目,成为资本玩家收割韭菜的经典案例,都被全世界很多著名商学院正儿八经分析复盘过的。

    至于第二个“东方好莱坞计划”还是不用多说,现在是97年,然而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待香江电影产业的发展,其真正的最巅峰恰恰就在90年到95年这段时期,96年算拐点,然后逐年走下坡路,等到20年以后,那别说是什么“展示东方文化的桥头堡”了,即便在整个华语电影圈来看,港片早就已经边缘化,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

    可是恰恰就在这个拐点附近,却喊出了什么“东方好莱坞计划”,那么对于李达康这个穿越者来说,这听上去简直就是一种讽刺。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百万公屋计划”,其实在李达康个人看来,就董生提出来的这三把火,这把火本应是最容易成功的。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李达康是内地人,他设想如果这把火是让内地某个城市来烧,假如内地那个城市也有香江那么多钱,有那么宽松的财政条件。

    不,哪怕只有香江十分之一的钱,有他们三分之一的财政宽松条件,那么这样的计划不可能不成功,就算再平庸再腐败的官员去主持这个工作,他都至少能在表面上给你弄得非常趟亮。

    只可惜条件那么好的香江,在86年的时候人均gdp就已经达到10000美元的香江,这个民生工程根本就没法实施。

    虽然被董生强行推动了,却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各种利益集团的百般阻扰,最后不得不不了了之。

    不仅如此,当时董生指派这项“百万公屋计划”的实际负责人,甚至还被那帮利益集团送进icac喝茶去了。

    顺带提一句,那个计划的实际负责人姓陈,他本人倒是在内地不出名,但他有个儿子却算大名鼎鼎。

    老陈的儿子就是在香江娱乐圈四大天王之后,被誉为新一代“歌神”的陈eason。

    正是因为李达康知道真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因此当他穿越回到现在这个年代,看到老肖同志正在那滔滔不绝,炫耀般向其他人讲述“三把火”的内容,李达康心里暗暗好笑,用一种不可名状的眼神看向自己这个刚认的师兄,内心对他的评价当时就低了很多。

    因为站在后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三把火”,这三个计划之所以都无法成功,这其中最关键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忽略了香江社会一些结构性问题,老肖甚至董生他们,并没有看到蕴藏在香江社会暗地下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整个香江没有完成“去殖民化”,那么类似“三把火”这样的计划,基本就很难成功。

    永远都会像海市蜃楼一般,只是看上去很美,但却虚无缥缈不接地气。

    李达康之所以在内心看低老肖一眼,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了。

    要知道对于香江的那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普通人看不到非常正常,甚至北京看不到都可以理解。毕竟在如今这个年代,北京能接触的基本都是香江的所谓“精英阶层”-这部分人当然代表不了整个香江社会,因此必须承认,对于内地政府来说,这年头对于香江社会的一些基层情况也缺乏全面的了解。

    但你老肖同志就不一样,你丫虽然郁郁不得志,但你好歹在香江生活了十多年,难道你当真是关在小楼里自成一统?

    真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否则怎么可能帮着捣鼓出如此不接地气的三把火?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是李达康那种不明所以的笑容被老肖同志看到,聊得正嗨的他突然对李达康来了一句:

    “呵呵师弟,你觉得这几条怎么样啊?”

    李达康当时就一愣,然后微笑着连连摆手,却是一句话都不肯说-

    因为他心里当然清楚,老肖同志这真的是随口而为。

    就像一个人和别人聊天聊得正嗨,聊到高兴时候总希望有人凑个趣一样。

    本来按照常理,李达康这时当然应该凑个趣,反正随口附和几句他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想到后世香江出现的那些林林总总的问题,李达康是真的是没法凑这个趣。

    更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的老肖同志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李达康越不肯开口,老肖同志还非让他说两句不可。

    最后他甚至上升到母校荣誉的高度,说是要让麦亨利先生看一看一下东大学子的见识和眼界。

    被老肖同志这样一起哄,那别说是麦亨利了,连流生舅舅都把目光投向了李达康。

    到了这个程度,李达康当然也是没办法了。

    既然非要说两句不可,而李达康还是不肯凑趣,因此他稍微沉吟一会,在那里默默组织了一下语言“

    “肖师兄,”

    李达康含笑盯着老肖同志道:

    “您也知道我学的是土木,因此对您刚才说的数码港计划以及东方好莱坞计划,都不怎么懂,既然不懂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倒是对您刚才最后说的那个百万公屋计划…….恕我直言,以我对香江这座城市的了解和认识,我个人认为这个计划会遇到很大困难,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哦?!”

    老肖同志当时就露出意外的表情,因为李达康这话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要知道他的本意只是想找个人来凑趣啊,说句不好听的话,在这一刻,李达康只是他选中的一个帮闲。

    那么对于老肖同志这样的人物来说,他们怎么会去重视一个帮闲的意见。

    只不过尽管对李达康的话有些意外,老肖同志还是体现出不错的涵养:

    “呵呵那师弟你说说看,你认为这个计划可能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李达康心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这样一个计划会触动很多大地产商的利益呀。

    由你政府出面来组织一个大型安居工程,这让他们怎么奇货可居?怎么在楼市上兴风作浪?怎么通过炒作地皮来赚得盆满钵满?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你们想推行的这个计划,对香江普通市民当然是好事,可是却直接动了那帮人的蛋糕。

    而香江又是一座什么城市?自从90年代实体产业空心化以后,除了一个金融,房地产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排名前10的富豪有一个算一个,几乎个个都涉及地产行业。

    既然是这样一种现状,你们想推行这样的计划,就不考虑他们的感受?

    就没去预想可能遇到的阻力?到底有多大的困难?

    “呵呵师弟,你倒是说话呀,说,你觉得这样好的一个计划都会遇到什么困难?”

    看着老肖同志看似亲切其实却不以为然的表情,李达康深吸一口气,他在心里再次组织一次语言,决定给自己这个师兄好好上一上课。

    于是李达康换了一种说辞,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突然来了一个反问。

    一个看似离题万里的反问。

    李达康微笑反问道:

    “肖师兄,您在香江已经十几年了,那我想先问一句,你有没有听说过香江两个sb的传说?”

    “香江两个sb的传说?”

    老肖同志当时就愣住了,并且很快他就变了脸色-

    很明显,他应该并不知道香江两个sb的传说,还以为李达康是在调侃他。

    总算还好,他不知道麦亨利却知道,听到李达康这话,麦亨利当时就露出意外表情:

    麦亨利对李达康笑道:“咦,你是叫阿康是吧,呵呵不错不错,真不错,难为你一个内地学生,竟然还知道两个sb的传闻,看来你为这次实习还是很做了一些工作啊。”

章节目录

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七死八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十三章 香江两SB的传说-小说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笔趣阁并收藏重生97之另类地产霸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