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叶坦并没有继续追问结果如何,因为很显然,肯定是失败的,不然不会还有第三波钦差前往东域。
叶灼在说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当初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叶灼并不在京都,而之后虽然对这些事情有所耳闻但是叶灼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以为只是一般的盗匪,可是因为叶坦的事情叶灼特地去查了查这些卷宗的时候叶灼就察觉到了这里面有问题。
“这第二位钦差说起来本王还认识,是当初凌云书院第一次招生就进来的学生,当初本王还教过他,所以对他有些印象,后来他以二甲的成绩进入了刑部,干了几年也算有所成就,所以才会被选为那一次的钦差去东域探查。”
叶坦露出一丝好奇,“能够被父王记住的人,想来肯定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地方,这个钦差叫什么名字?”
“温晓康,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人也很普通,在书院的时候成绩平平,交友也一般,运动也很少参加。”
“这样的人竟然会被父王记住?”
“能够记住他也是因为一件小事,有一次他的一个同窗偷偷的把家里养的小猫带到了学院,之后没有多久,这个小猫就发现被人虐杀在学院的水井旁边,死了一只猫,这不是什么大事,除了他那个同窗,其他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可唯有这个家伙,因为见不得人自己的同窗难过,花了七天的时间,把虐杀小猫的人找了出来,这件事情当时闹得还挺沸沸扬扬的,很多人都说他是傻子,就为了一只猫花费这么多功夫,也就是因为这样,让本王对他有了印象。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喜欢抽丝剥茧的性格吧,他高中之后很幸运的进入到了刑部,那里的确可以发挥出他的才能,在刑部三年时间里,据说他破了不少的冤案,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叶坦听了之后默默的点了点头,“那看起来这个叫温晓康的人的确算是个人才,既然他去了东域,那一定可以把东域盗匪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吧?”
叶灼摇摇头,“不知道......”
“不知道?这为何,既然父王你都说他对于案子很有办法,那去了东域还能查不出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是他消极怠工了?”
“因为他死了,死在了山琅郡......”叶灼沉声说道。
“又死了?难道也是被那些盗匪杀害的?这些盗匪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吧!”叶坦气愤的直接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恨恨的说道。
叶灼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的严肃起来,“这一次不是,据山琅郡郡守文思辰的折子上所说,他是因为水土不服病死在了山琅郡。”
“水土不服?这是不是太凑巧了,连续两个去东域的钦差都死在了那里,这事情要说没有猫腻就怪了,难道朝廷就这么算了?这温晓康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
“温晓康说到底就是一个普通的刑部官员而已,品阶不过五品,对于朝堂来说这样的人大把,所以他的死除了他的亲人并没有多少人关心,不过当初先帝对于这个事情还是很生气的,他也觉得温晓康的死并不寻常,怀疑他的死可能跟东域的盗匪有关,所以下了一道圣旨,让周边几个郡城的仵作联合尸检,但是最后的结果依旧是病死,先帝也无奈,温晓康的死只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叶坦已经明白自己的父王跟自己说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了,东域的盗匪绝对不是普通的盗匪,不然的话两拨钦差不会都死的这么不明不白,所以这一次自己去东域,绝对要小心一点,这里面可能有很多自己想不到的事情。
“既然不了了之了,为何还会有第三位钦差去东域?是不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叶坦抬起头,认真的看着叶灼问道。
叶灼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第三位钦差去东域,乃是在温晓康死后的第二年,当时因为户部改革,所以重新核算了各地的税收,后来发现东域所交上来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少,而且缺少的数量巨大,东域虽然时有盗匪,但是这些盗匪不可能影响到郡城中的百姓,而且东域并没听说任何的天灾,户部觉得这税收里面有问题,所以请奏先帝,派了户部的官员前往东域询问税收的问题。”
“这一次并不是因为盗匪?”
“并不是,因为东域盗匪的问题朝廷已经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和钱财,而且并没有听说盗匪对城中的百姓有什么影响,受害的也只是路过的行商或者少量普通人,朝廷觉得大动干戈不划算,这东域的盗匪就成了一根硬骨头,难啃,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插手。”
叶坦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头,“虽然盗匪的危害有限,但是朝廷这样无视,恐怕会有祸端。”
叶灼看着儿子那青涩的脸庞,微微一笑,“你啊,别把朝堂诸公想的太简单了了,这东域的盗匪本王只是看了卷宗就觉得有问题,那些诸公会想不到吗?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去提不愿意去做,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叶坦沉思了一会,犹豫着问道,“难道是觉得这盗匪太难啃了,谁都不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
“有这方面的原因吧,更多的,本王现在也只是猜测,就是因为你马上要去东域了,本王才会跟你说这么多,总之,磨练血骑卫是你的目的,不过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盗匪,东域的盗匪问题到底是什么情况,还需要你亲自去查,本王能跟你说的就是一定要万事小心,绝对不要鲁莽和大意。”
叶坦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后继续问道,“那第三位钦差去了,东域的税收查出来有问题了吗?”
叶灼冷笑一声,“没有,钦差去了之后,安全的回到了京都,然后说东域之所以税收逐渐减少,是因为盗匪的原因导致了不少百姓迁徙,所以东域所有郡守还联名上书请奏,希望朝廷拨款让他们训练一支军队继续剿匪。”
叶灼在说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当初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叶灼并不在京都,而之后虽然对这些事情有所耳闻但是叶灼也没有太放在心上,以为只是一般的盗匪,可是因为叶坦的事情叶灼特地去查了查这些卷宗的时候叶灼就察觉到了这里面有问题。
“这第二位钦差说起来本王还认识,是当初凌云书院第一次招生就进来的学生,当初本王还教过他,所以对他有些印象,后来他以二甲的成绩进入了刑部,干了几年也算有所成就,所以才会被选为那一次的钦差去东域探查。”
叶坦露出一丝好奇,“能够被父王记住的人,想来肯定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地方,这个钦差叫什么名字?”
“温晓康,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人也很普通,在书院的时候成绩平平,交友也一般,运动也很少参加。”
“这样的人竟然会被父王记住?”
“能够记住他也是因为一件小事,有一次他的一个同窗偷偷的把家里养的小猫带到了学院,之后没有多久,这个小猫就发现被人虐杀在学院的水井旁边,死了一只猫,这不是什么大事,除了他那个同窗,其他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可唯有这个家伙,因为见不得人自己的同窗难过,花了七天的时间,把虐杀小猫的人找了出来,这件事情当时闹得还挺沸沸扬扬的,很多人都说他是傻子,就为了一只猫花费这么多功夫,也就是因为这样,让本王对他有了印象。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喜欢抽丝剥茧的性格吧,他高中之后很幸运的进入到了刑部,那里的确可以发挥出他的才能,在刑部三年时间里,据说他破了不少的冤案,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叶坦听了之后默默的点了点头,“那看起来这个叫温晓康的人的确算是个人才,既然他去了东域,那一定可以把东域盗匪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吧?”
叶灼摇摇头,“不知道......”
“不知道?这为何,既然父王你都说他对于案子很有办法,那去了东域还能查不出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是他消极怠工了?”
“因为他死了,死在了山琅郡......”叶灼沉声说道。
“又死了?难道也是被那些盗匪杀害的?这些盗匪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吧!”叶坦气愤的直接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恨恨的说道。
叶灼深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的严肃起来,“这一次不是,据山琅郡郡守文思辰的折子上所说,他是因为水土不服病死在了山琅郡。”
“水土不服?这是不是太凑巧了,连续两个去东域的钦差都死在了那里,这事情要说没有猫腻就怪了,难道朝廷就这么算了?这温晓康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
“温晓康说到底就是一个普通的刑部官员而已,品阶不过五品,对于朝堂来说这样的人大把,所以他的死除了他的亲人并没有多少人关心,不过当初先帝对于这个事情还是很生气的,他也觉得温晓康的死并不寻常,怀疑他的死可能跟东域的盗匪有关,所以下了一道圣旨,让周边几个郡城的仵作联合尸检,但是最后的结果依旧是病死,先帝也无奈,温晓康的死只能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叶坦已经明白自己的父王跟自己说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了,东域的盗匪绝对不是普通的盗匪,不然的话两拨钦差不会都死的这么不明不白,所以这一次自己去东域,绝对要小心一点,这里面可能有很多自己想不到的事情。
“既然不了了之了,为何还会有第三位钦差去东域?是不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叶坦抬起头,认真的看着叶灼问道。
叶灼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第三位钦差去东域,乃是在温晓康死后的第二年,当时因为户部改革,所以重新核算了各地的税收,后来发现东域所交上来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少,而且缺少的数量巨大,东域虽然时有盗匪,但是这些盗匪不可能影响到郡城中的百姓,而且东域并没听说任何的天灾,户部觉得这税收里面有问题,所以请奏先帝,派了户部的官员前往东域询问税收的问题。”
“这一次并不是因为盗匪?”
“并不是,因为东域盗匪的问题朝廷已经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和钱财,而且并没有听说盗匪对城中的百姓有什么影响,受害的也只是路过的行商或者少量普通人,朝廷觉得大动干戈不划算,这东域的盗匪就成了一根硬骨头,难啃,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插手。”
叶坦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头,“虽然盗匪的危害有限,但是朝廷这样无视,恐怕会有祸端。”
叶灼看着儿子那青涩的脸庞,微微一笑,“你啊,别把朝堂诸公想的太简单了了,这东域的盗匪本王只是看了卷宗就觉得有问题,那些诸公会想不到吗?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去提不愿意去做,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叶坦沉思了一会,犹豫着问道,“难道是觉得这盗匪太难啃了,谁都不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
“有这方面的原因吧,更多的,本王现在也只是猜测,就是因为你马上要去东域了,本王才会跟你说这么多,总之,磨练血骑卫是你的目的,不过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盗匪,东域的盗匪问题到底是什么情况,还需要你亲自去查,本王能跟你说的就是一定要万事小心,绝对不要鲁莽和大意。”
叶坦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后继续问道,“那第三位钦差去了,东域的税收查出来有问题了吗?”
叶灼冷笑一声,“没有,钦差去了之后,安全的回到了京都,然后说东域之所以税收逐渐减少,是因为盗匪的原因导致了不少百姓迁徙,所以东域所有郡守还联名上书请奏,希望朝廷拨款让他们训练一支军队继续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