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
年初三,午后未时刚过,天突然暗下来,殿外刮起呼呼的雪风。即便正在年节上头,这宫中的女人,没有得到伴驾的宣召,各自在后宫,也觉不出多少喜气。
今日朱婕妤宫中来了几位平日走得近的妃嫔,坐着一块儿说说话,图个热闹。
婕妤娘娘跟前那掌事姑姑,见门外小宫女探头探脑,面有急色,似有事禀报。便悄然退出门,近身寻她问话,免得扰了诸位娘娘赏舞的雅兴。
“姑姑,方才宫外来人。那人往姜婕妤宫里传了口信儿,说是赵国公府世子妃发作了。”这婢子来得急,回话时候微微带着些气喘。
那掌事姑姑脸上一愕,闹清楚缘由,挥手打发她下去。
算算日子,那位发作,左不过也就该是这几日。
于是转身回去,附耳照着原话,将此事承禀朱婕妤知晓。
“哦?她那肚子,倒是会挑日子。本宫记得,几日前,国公府刚宣了御医。”朱婕妤抬头,眼角轻瞟,目光隐隐扫过座下庄容华。
似笑非笑,话里有话。
果然,前一刻屋里还热闹的鼓乐,渐渐便偃旗息鼓。
能到娘娘跟前赴宴的,没一个是蠢人。那掌事姑姑既当着众人的面回禀,便没想着瞒了人。只做做样子,隐隐约约漏出几个字眼儿,足矣令众人尖着耳朵,窥得一二。
加之娘娘紧接着这话,底下的,哪个还猜不出头尾?于是纷纷收敛着,借故埋头吃茶。
前朝纷争,事情更牵扯朱顾两家。她们不过是各自家中送进宫来,侍奉君王的玩意儿。人微言轻,无论恩宠或是家世,远远比不得两位婕妤。如此,聪明些的,自然不敢妄自插嘴。
只一人形容顿变,拉下了嘴角。显是不待见国公府的喜信儿。
眼见挑拨事成,再次往庄容华心口撒了把盐。朱婕妤眼里极快浮现出一抹得逞的快意。
朝堂内外,谁人不知,右相大人偏宠姜氏偏宠得厉害。早半月便借口腿疾复发,留了宫里的御医在府上。王上对此,并不追究他过错,竟是由得那人假公济私。可见对顾衍,怀王终究看重更多些。
相比起朱家此刻在朝堂,颇有几分战战兢兢,隐隐已是骑虎难下,引来君王猜忌,朱婕妤心里,无奈深深叹一口气。
党派之争,口诛笔伐,由来杀人不见血。再急,她也使不上半分力气。只惟愿父兄,慎之又慎才好。
低头瞧一瞧自个儿平坦纤细的腰腹,婕妤娘娘掩在袖口下的手,徐徐握拳——姜家,又是姜家。想她朱芜品性才情,何其了得。绕来绕去,竟绕不过一个姜家。
宫里这个,已然仗着为王上诞下唯一的小公子,每每在御花园碰面,莫不摆出一副既矜贵,又防她如蛇蝎一般的戒备。
宫外那个,虽与她无什利害干系,却不知为何,姜氏盛宠之名,听了就如同自个儿寻不自在。两相攀比,总叫人生出股忿忿难平的郁结。
姜家姐妹两人,婕妤娘娘只觉厌恶之极。唯能聊以安慰,也就仅剩下将这份不虞,拉了那庄容华作陪,分担一二了。
国公府西苑,已备下逾一月的产房当中,七姑娘咬着布团,只觉身子仿佛被撕扯开来,一阵痛过一阵。浑身大汗淋漓,好容易逮着阵痛的空当,禁不住张开嘴,嘶嘶抽冷气。
天寒,那人怕她着凉,命人摆了炭盆。她被接生的仆妇摆弄着屈了腿儿,只在上半身覆着厚厚的被褥。额上的细汗,分不出热的还是痛的。
春英早被吓得惨白了脸,手脚不利索,被陶妈妈一把拽到身后,只叫她端水拧帕子,给七姑娘擦汗。
“您要疼得慌,实在受不住了,叫几声儿也成。只千万记得节省些力气,以助小儿安安稳稳落地才是。”陶妈妈是府中老人,这时候比春英管用。一边心疼姑娘,一边柔声宽慰,心里虽急,面上却不显。
七姑娘仰躺在榻上,被汗水浸得湿哒哒的发丝,黏在脸上,既难受又可怜。答话都难。她生来玲珑,骨架子娇小,比起北地娇娇,委实吃尽苦头。
那人亲自抱她进产房的时候,行止虽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序,可他侧颜紧绷的轮廓,依稀透露出那人心里,远非他面上那般镇定自若。
将她于榻上安置妥当,他目光紧紧锁住她,替她将额发拨弄开,仔细挽在耳后。难得的,他神色间,竟露了丝举棋不定。
“阿瑗,莫怕。”
如近段日子,晚间他拥着她,反反复复,叮嘱的那一句。到了此刻,任凭这男人素日再多智若妖,女子生产一事,除嘴上宽慰,他亦是莫可奈何了。
此情此境,见他如此,感觉他握她的手,紧得发疼。她咬牙胡乱点一点头,抽出小手,胡乱推攘他胸膛,催促他离去。她怕他再如此,她会忍不住,娇气得将心底的不安,一股脑宣泄出来,开口要他留下。
眼见她疼得厉害,偷偷红了眼眶,尚且使力赶他出门。他哪里不明白,她不过是碍于赵国公与许氏,还有偌大一家子,得了信,俱守在外间。她懂事,不肯叫他被人责难。她一应心思他懂,于是稍稍一蹙眉,为安她心,终是如了她愿,再不逗留。
转身那一刻,他眼角掠过案上托盘里备好的参片。又特意将每月为她诊脉的女侍医叫至一旁,沉声叮嘱一番,这才挑帘子出门。
这般一等,便等到天已擦黑。屋里偶有传出几声痛呼,许氏指尖急急捻着佛珠,默默然,无声颂着经文。连晚饭也是敷衍了事,只去了一刻钟,复又回返。仿似对御医诊出,世子妃肚子里的嫡长孙,格外看紧,一刻也离不得了。倒是赵国公,尚有几分国公爷的威仪,留下人传信,回了书房。
世子妃临产,既惊动了宫中,这事儿也就瞒不住了。消息像生了翅膀,京中耳目通达的,晚间便得了信儿。
江阴侯二话不说,即刻命人备车,披上氅衣,登车而去。看似行色匆匆,却只到得离国公府尚有一个巷口的食肆,孤身一人步上阙楼。隐隐带着忧色的眼中,透过稀稀落落飘雪的暮色,临窗远眺。夜阑深处,前尘之事,纷至沓来。心有挂碍,脚下却如铸了山石,寸步不移。
正如他待她,从头至尾,只守在,不远不近处。
恰如,一墙之隔,寂寂无闻。
***********
足足一个月没上网,中间乱七八糟的事,这里就不赘述了。关于为何没主动请假,老实话,最大的原因,心虚,怕挨打;其次我都估算不准,这一次什么时候能处理完琐事,恢复更新。感谢一直以来亲们的支持,这次是终于清静了,能一口气,安安心心将盛宠完本。(碰巧的是,盟主杀来了。那预报真是,杀气腾腾的心有灵犀啊~~~)
年初三,午后未时刚过,天突然暗下来,殿外刮起呼呼的雪风。即便正在年节上头,这宫中的女人,没有得到伴驾的宣召,各自在后宫,也觉不出多少喜气。
今日朱婕妤宫中来了几位平日走得近的妃嫔,坐着一块儿说说话,图个热闹。
婕妤娘娘跟前那掌事姑姑,见门外小宫女探头探脑,面有急色,似有事禀报。便悄然退出门,近身寻她问话,免得扰了诸位娘娘赏舞的雅兴。
“姑姑,方才宫外来人。那人往姜婕妤宫里传了口信儿,说是赵国公府世子妃发作了。”这婢子来得急,回话时候微微带着些气喘。
那掌事姑姑脸上一愕,闹清楚缘由,挥手打发她下去。
算算日子,那位发作,左不过也就该是这几日。
于是转身回去,附耳照着原话,将此事承禀朱婕妤知晓。
“哦?她那肚子,倒是会挑日子。本宫记得,几日前,国公府刚宣了御医。”朱婕妤抬头,眼角轻瞟,目光隐隐扫过座下庄容华。
似笑非笑,话里有话。
果然,前一刻屋里还热闹的鼓乐,渐渐便偃旗息鼓。
能到娘娘跟前赴宴的,没一个是蠢人。那掌事姑姑既当着众人的面回禀,便没想着瞒了人。只做做样子,隐隐约约漏出几个字眼儿,足矣令众人尖着耳朵,窥得一二。
加之娘娘紧接着这话,底下的,哪个还猜不出头尾?于是纷纷收敛着,借故埋头吃茶。
前朝纷争,事情更牵扯朱顾两家。她们不过是各自家中送进宫来,侍奉君王的玩意儿。人微言轻,无论恩宠或是家世,远远比不得两位婕妤。如此,聪明些的,自然不敢妄自插嘴。
只一人形容顿变,拉下了嘴角。显是不待见国公府的喜信儿。
眼见挑拨事成,再次往庄容华心口撒了把盐。朱婕妤眼里极快浮现出一抹得逞的快意。
朝堂内外,谁人不知,右相大人偏宠姜氏偏宠得厉害。早半月便借口腿疾复发,留了宫里的御医在府上。王上对此,并不追究他过错,竟是由得那人假公济私。可见对顾衍,怀王终究看重更多些。
相比起朱家此刻在朝堂,颇有几分战战兢兢,隐隐已是骑虎难下,引来君王猜忌,朱婕妤心里,无奈深深叹一口气。
党派之争,口诛笔伐,由来杀人不见血。再急,她也使不上半分力气。只惟愿父兄,慎之又慎才好。
低头瞧一瞧自个儿平坦纤细的腰腹,婕妤娘娘掩在袖口下的手,徐徐握拳——姜家,又是姜家。想她朱芜品性才情,何其了得。绕来绕去,竟绕不过一个姜家。
宫里这个,已然仗着为王上诞下唯一的小公子,每每在御花园碰面,莫不摆出一副既矜贵,又防她如蛇蝎一般的戒备。
宫外那个,虽与她无什利害干系,却不知为何,姜氏盛宠之名,听了就如同自个儿寻不自在。两相攀比,总叫人生出股忿忿难平的郁结。
姜家姐妹两人,婕妤娘娘只觉厌恶之极。唯能聊以安慰,也就仅剩下将这份不虞,拉了那庄容华作陪,分担一二了。
国公府西苑,已备下逾一月的产房当中,七姑娘咬着布团,只觉身子仿佛被撕扯开来,一阵痛过一阵。浑身大汗淋漓,好容易逮着阵痛的空当,禁不住张开嘴,嘶嘶抽冷气。
天寒,那人怕她着凉,命人摆了炭盆。她被接生的仆妇摆弄着屈了腿儿,只在上半身覆着厚厚的被褥。额上的细汗,分不出热的还是痛的。
春英早被吓得惨白了脸,手脚不利索,被陶妈妈一把拽到身后,只叫她端水拧帕子,给七姑娘擦汗。
“您要疼得慌,实在受不住了,叫几声儿也成。只千万记得节省些力气,以助小儿安安稳稳落地才是。”陶妈妈是府中老人,这时候比春英管用。一边心疼姑娘,一边柔声宽慰,心里虽急,面上却不显。
七姑娘仰躺在榻上,被汗水浸得湿哒哒的发丝,黏在脸上,既难受又可怜。答话都难。她生来玲珑,骨架子娇小,比起北地娇娇,委实吃尽苦头。
那人亲自抱她进产房的时候,行止虽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序,可他侧颜紧绷的轮廓,依稀透露出那人心里,远非他面上那般镇定自若。
将她于榻上安置妥当,他目光紧紧锁住她,替她将额发拨弄开,仔细挽在耳后。难得的,他神色间,竟露了丝举棋不定。
“阿瑗,莫怕。”
如近段日子,晚间他拥着她,反反复复,叮嘱的那一句。到了此刻,任凭这男人素日再多智若妖,女子生产一事,除嘴上宽慰,他亦是莫可奈何了。
此情此境,见他如此,感觉他握她的手,紧得发疼。她咬牙胡乱点一点头,抽出小手,胡乱推攘他胸膛,催促他离去。她怕他再如此,她会忍不住,娇气得将心底的不安,一股脑宣泄出来,开口要他留下。
眼见她疼得厉害,偷偷红了眼眶,尚且使力赶他出门。他哪里不明白,她不过是碍于赵国公与许氏,还有偌大一家子,得了信,俱守在外间。她懂事,不肯叫他被人责难。她一应心思他懂,于是稍稍一蹙眉,为安她心,终是如了她愿,再不逗留。
转身那一刻,他眼角掠过案上托盘里备好的参片。又特意将每月为她诊脉的女侍医叫至一旁,沉声叮嘱一番,这才挑帘子出门。
这般一等,便等到天已擦黑。屋里偶有传出几声痛呼,许氏指尖急急捻着佛珠,默默然,无声颂着经文。连晚饭也是敷衍了事,只去了一刻钟,复又回返。仿似对御医诊出,世子妃肚子里的嫡长孙,格外看紧,一刻也离不得了。倒是赵国公,尚有几分国公爷的威仪,留下人传信,回了书房。
世子妃临产,既惊动了宫中,这事儿也就瞒不住了。消息像生了翅膀,京中耳目通达的,晚间便得了信儿。
江阴侯二话不说,即刻命人备车,披上氅衣,登车而去。看似行色匆匆,却只到得离国公府尚有一个巷口的食肆,孤身一人步上阙楼。隐隐带着忧色的眼中,透过稀稀落落飘雪的暮色,临窗远眺。夜阑深处,前尘之事,纷至沓来。心有挂碍,脚下却如铸了山石,寸步不移。
正如他待她,从头至尾,只守在,不远不近处。
恰如,一墙之隔,寂寂无闻。
***********
足足一个月没上网,中间乱七八糟的事,这里就不赘述了。关于为何没主动请假,老实话,最大的原因,心虚,怕挨打;其次我都估算不准,这一次什么时候能处理完琐事,恢复更新。感谢一直以来亲们的支持,这次是终于清静了,能一口气,安安心心将盛宠完本。(碰巧的是,盟主杀来了。那预报真是,杀气腾腾的心有灵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