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晌午时分,严从汉、郭清扬、祖云旗,三人分别带着各自招收到的生员,返回了宅院。
由于严从汉一直守在武生榜单处招人,人员比较集中,所以他招到的人最多,一共有三百二十几人。
这其中包括二十几名考中武生的人。
而郭清扬和祖云旗,分守各个栈,也招到了八十几人。
三路生员加起来,共计四百一十人。
除开荣江武学的人和年龄稍大不符合条件的人之外,此次参加院试的大部分人都被吸收了进来。
此时虽已临近晌午,但严从汉他们顾不上吃午饭,在宅院门前摆上了三张书案。
然后将报名的人分成三队,由严从汉与郭清扬、祖云旗三人,逐一对报名人员进行登记。
廖宏、顾小伍和秦邦锐,则在一旁协助。
一个时辰之后,登记完毕。
严从汉让这四百多人在宅院外的大街上列队,由他亲自宣布入学事宜。
“各位,从现在起,你们便是镇川武学的人了。
由于你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通过了此次院试,获得了武生功名,需要回乡接收喜报、告慰家人。
未考中的人,也需要回家向家人说明此次报名入学的情况。
所以,正式入学的时间,定在五日之后。
届时,请大家自行前往府城镇川武学报到。
由于武学本身便是培养应试生员的地方,因此,凡考中武生的人,不必再在此地入泮拜师,直接进入镇川武学,即视为入泮。
好了,大家立即归家吧,咱们五日之后在府城镇川武学相会。”
严从汉说完,拱手辞别众人。
通过院试的人,称为秀才或武生,也就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相当于成了朝廷的正式生员。
因此,按规定,秀才或武生还要进入府学正式拜师,即古人所说的“入泮”。
所谓的“入泮”,是指各县学府之中,大门之内,棂星门之前,设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水池之上有座石桥。
只有通过了院试的秀才或武生,才有资格来这里,俗称“入绊”,即是拜师入学的意思。
言外之意,从今起,秀才或武生,便成为了县学府的正式生员,可以参加朝廷的正规科举考试了。
“入泮”是秀才必须要执行的拜师入学程序,但是武生却略有不同。
如果是来自民间的武生,仍然要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武学。
如果本身就是武学的生员,则可免去这一环节。
严从汉等人忙了大半天,终于完成了为镇川武学招收生员的任务。
郭清扬与祖云旗,这才围上前来,向严从汉道喜。
之后,几人退掉了宅院,前往凤鸣栈用完午饭,然后便打马向渝州府城赶去。
掌灯时分,几人回到了府城。
祖云旗、顾小伍等人直接回了镇川武学,严从汉与郭清扬则回到了自己家中。
看到严从汉归来,管家阿桂高兴地跑着去叫两位老夫人。
严母、郭母还有孙予如,一同来到正房大堂,迎接严从汉。
“汉儿,终于回来啦!怎么样,还顺利吗?”严母既高兴又心疼地问道。
“顺利顺利!娘亲、郭婶、予如,我考中啦,现在起,我便是真正的武生了。”严从汉高兴地说道。
“好!好!太好了!快,去给你父亲上柱香。”严母喜极而泣。
严从汉起身,来到父亲的灵位前。
管家阿桂将点好的香递给了严从汉。
严从汉叩了三个响头,虔诚地插上香,这才重新回到大堂入坐。
“从汉哥,考试很累吧?看,脸庞都被晒黑了。”孙予如温柔地说道。
“唉呀!真是太好了,从汉这就有功名了,接下来就是举人、状元,好,真是好!”郭母也高兴地说道。
“哈哈,郭婶,还早呢,这才刚开始,后面的考试更难。”严从汉回答说。
“对于别人来说难,对于咱从汉来说,那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儿?”郭母笑着说。
“明年清扬也该去应考了,到时呀,也必然高中!”严母为了顾及郭母的感受,主动提到了清扬。
“嗯,从汉前面带路,我在后面赶上,明年我也去参考。”郭清扬自信满满地说。
两位老人家看到儿子现在的状态,都是满心欢喜,脸上写满了幸福,不断地安排下人,马上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为两个小老爷接风。
“娘亲、郭婶,还有予如,你们今晚准备一些红封,估计明日晌午,报喜的人就要来了,到时别忘了打赏。”严从汉说道。
“好好!我们呀,这就去准备。”
有人说考中秀才,官府不会派人报喜,只有举人以上功名才会获此殊荣。
这样说是不对的,实际上在历史上,不论民间还是朝廷,对所有功名都是非常重视的。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秀才或武生功名,官府也会派专人上门报喜。
报喜的原因不外乎有二:
一是朝廷为了表达对读书人的尊重,彰显朝廷对文化的重视;
二是在民间树立典型,在百姓心中营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第三则是具体报喜的人为了讨赏。
从第三点来看,有人考中了秀才或武生,官府不但要报喜,而且通常会把报喜的人分成几拨。
不但要上考生家中报喜,还要上考生的老师家、考生至亲的亲戚家。
如果考生已成婚,还会上考生的岳父母家报喜。
报喜时的喜单,用长三尺、宽两尺的红纸做成。
上书:“捷报贵府某某少爷,蒙钦命某尊长,取中某第几名入泮。”
为了庆祝严从汉高中武生,也为了迎接明日官府的人上门报喜,严母趁着吃晚饭的时间,安排下人们挂灯笼、贴门联。
虽已是入夜时分,一家人竟忙得热火朝天,把宅院内外装扮一新,其喜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
入夜,忙碌了一天的家人们这才歇息了下来。
严从汉骑了半天马,虽然很疲惫,但还是应着孙予如期待的眼神,与她耳鬓厮磨了片刻。
两人分开已将近一个月了,孙予如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不停地告诉严从汉,这一个月以来,家中、府城中发生的新鲜事。
严从汉拿出在荣江县城采购的一些女孩子喜欢的小物件,送给孙予如。
两人卿卿我我,直到半夜才各自回房歇息。
晌午时分,严从汉、郭清扬、祖云旗,三人分别带着各自招收到的生员,返回了宅院。
由于严从汉一直守在武生榜单处招人,人员比较集中,所以他招到的人最多,一共有三百二十几人。
这其中包括二十几名考中武生的人。
而郭清扬和祖云旗,分守各个栈,也招到了八十几人。
三路生员加起来,共计四百一十人。
除开荣江武学的人和年龄稍大不符合条件的人之外,此次参加院试的大部分人都被吸收了进来。
此时虽已临近晌午,但严从汉他们顾不上吃午饭,在宅院门前摆上了三张书案。
然后将报名的人分成三队,由严从汉与郭清扬、祖云旗三人,逐一对报名人员进行登记。
廖宏、顾小伍和秦邦锐,则在一旁协助。
一个时辰之后,登记完毕。
严从汉让这四百多人在宅院外的大街上列队,由他亲自宣布入学事宜。
“各位,从现在起,你们便是镇川武学的人了。
由于你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通过了此次院试,获得了武生功名,需要回乡接收喜报、告慰家人。
未考中的人,也需要回家向家人说明此次报名入学的情况。
所以,正式入学的时间,定在五日之后。
届时,请大家自行前往府城镇川武学报到。
由于武学本身便是培养应试生员的地方,因此,凡考中武生的人,不必再在此地入泮拜师,直接进入镇川武学,即视为入泮。
好了,大家立即归家吧,咱们五日之后在府城镇川武学相会。”
严从汉说完,拱手辞别众人。
通过院试的人,称为秀才或武生,也就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相当于成了朝廷的正式生员。
因此,按规定,秀才或武生还要进入府学正式拜师,即古人所说的“入泮”。
所谓的“入泮”,是指各县学府之中,大门之内,棂星门之前,设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水池之上有座石桥。
只有通过了院试的秀才或武生,才有资格来这里,俗称“入绊”,即是拜师入学的意思。
言外之意,从今起,秀才或武生,便成为了县学府的正式生员,可以参加朝廷的正规科举考试了。
“入泮”是秀才必须要执行的拜师入学程序,但是武生却略有不同。
如果是来自民间的武生,仍然要通过这种方式进入武学。
如果本身就是武学的生员,则可免去这一环节。
严从汉等人忙了大半天,终于完成了为镇川武学招收生员的任务。
郭清扬与祖云旗,这才围上前来,向严从汉道喜。
之后,几人退掉了宅院,前往凤鸣栈用完午饭,然后便打马向渝州府城赶去。
掌灯时分,几人回到了府城。
祖云旗、顾小伍等人直接回了镇川武学,严从汉与郭清扬则回到了自己家中。
看到严从汉归来,管家阿桂高兴地跑着去叫两位老夫人。
严母、郭母还有孙予如,一同来到正房大堂,迎接严从汉。
“汉儿,终于回来啦!怎么样,还顺利吗?”严母既高兴又心疼地问道。
“顺利顺利!娘亲、郭婶、予如,我考中啦,现在起,我便是真正的武生了。”严从汉高兴地说道。
“好!好!太好了!快,去给你父亲上柱香。”严母喜极而泣。
严从汉起身,来到父亲的灵位前。
管家阿桂将点好的香递给了严从汉。
严从汉叩了三个响头,虔诚地插上香,这才重新回到大堂入坐。
“从汉哥,考试很累吧?看,脸庞都被晒黑了。”孙予如温柔地说道。
“唉呀!真是太好了,从汉这就有功名了,接下来就是举人、状元,好,真是好!”郭母也高兴地说道。
“哈哈,郭婶,还早呢,这才刚开始,后面的考试更难。”严从汉回答说。
“对于别人来说难,对于咱从汉来说,那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儿?”郭母笑着说。
“明年清扬也该去应考了,到时呀,也必然高中!”严母为了顾及郭母的感受,主动提到了清扬。
“嗯,从汉前面带路,我在后面赶上,明年我也去参考。”郭清扬自信满满地说。
两位老人家看到儿子现在的状态,都是满心欢喜,脸上写满了幸福,不断地安排下人,马上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为两个小老爷接风。
“娘亲、郭婶,还有予如,你们今晚准备一些红封,估计明日晌午,报喜的人就要来了,到时别忘了打赏。”严从汉说道。
“好好!我们呀,这就去准备。”
有人说考中秀才,官府不会派人报喜,只有举人以上功名才会获此殊荣。
这样说是不对的,实际上在历史上,不论民间还是朝廷,对所有功名都是非常重视的。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秀才或武生功名,官府也会派专人上门报喜。
报喜的原因不外乎有二:
一是朝廷为了表达对读书人的尊重,彰显朝廷对文化的重视;
二是在民间树立典型,在百姓心中营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第三则是具体报喜的人为了讨赏。
从第三点来看,有人考中了秀才或武生,官府不但要报喜,而且通常会把报喜的人分成几拨。
不但要上考生家中报喜,还要上考生的老师家、考生至亲的亲戚家。
如果考生已成婚,还会上考生的岳父母家报喜。
报喜时的喜单,用长三尺、宽两尺的红纸做成。
上书:“捷报贵府某某少爷,蒙钦命某尊长,取中某第几名入泮。”
为了庆祝严从汉高中武生,也为了迎接明日官府的人上门报喜,严母趁着吃晚饭的时间,安排下人们挂灯笼、贴门联。
虽已是入夜时分,一家人竟忙得热火朝天,把宅院内外装扮一新,其喜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
入夜,忙碌了一天的家人们这才歇息了下来。
严从汉骑了半天马,虽然很疲惫,但还是应着孙予如期待的眼神,与她耳鬓厮磨了片刻。
两人分开已将近一个月了,孙予如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不停地告诉严从汉,这一个月以来,家中、府城中发生的新鲜事。
严从汉拿出在荣江县城采购的一些女孩子喜欢的小物件,送给孙予如。
两人卿卿我我,直到半夜才各自回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