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永康公主府。

    朱效茹跟德清、李琪作别之后,催促轿夫赶回到府内,径直便要去找丈夫算账。

    见面之后,朱效茹不管丈夫还处在失魂落魄的状态,劈头盖脸便是一顿数落:“……你能得陛下恩惠,前去观礼衍圣公世子讲学,何等荣幸,竟学那张氏外戚离席而去,可知本宫在人前何等落面子,你到底有没有记得自己是皇家人?”

    朱效茹也是气急败坏。

    在丈夫面前骂,完全不顾平时丈夫就有些自卑的心理,一股脑把怨气发出来,发现丈夫还是在愣神状态。

    “跟你说话呢,没听到?!”

    朱效茹语气仍旧很强势。

    崔元怔然道:“长公主,我……我只是觉得,好像有问题……”

    朱效茹冷笑道:“你不会是想说,是张家兄弟逼迫你走的吧?本宫在远处看得很清楚,你是他们走之后,才追上去的。”

    “不是这个……是……是那个祝允明……就是得赠《竹生于石》的吴中才子……我认得他……他在我们出来后……也从里面出来……直接跪在建昌伯面前话都不说……建昌伯居然说什么你我缘分已尽……未来知我身份定不悔今日所为之事……”

    崔元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态,试探分析,“会不会那首《竹生于石》,乃建昌伯所作?”

    朱效茹本来就已经很生气了,听到丈夫的话,更是又气又急。

    “你在说什么鬼话?!”

    我在妹妹和闺密面前丢了脸,回来找你发火,大不了你认个错,夫妻之间有什么事揭不过?结果你却找出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借口?

    你是觉得我没脑子?

    崔元也是一脸懊恼坐在那,双手抱着头道:“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何会如此,祝允明没道理要在建昌伯面前跪下磕头,除非他做了极为对不起建昌伯之事……”

    崔元也是懵了。

    回来后百思不得其解,这才闷坐着去思索。

    朱效茹厉声道:“衍圣公世子在讲学时说得很清楚,《竹生于石》乃是他所作,更有当事人为其作证,这怎可能有假?”

    “你定是跟张家兄弟学坏,以后你不得再与他们有所来往,你可是读圣贤书的,竟学那不学无术之徒的作派不说,还在这里胡言乱语!”

    “这几日你闭门思过,以后不得与张家兄弟再有来往!气死本宫了……”

    ……

    崔元莫名其妙就被禁足。

    他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回头想想,或许妻子说得也对。

    衍圣公世子说诗是他作的,定是没跑,难道衍圣公世子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吗?那可是涉及到天下读书人名誉的。

    怪只能怪自己非要学张延龄一般拂袖离席,让人看了笑话。

    “都是我让长公主为难。”

    ……

    ……

    过了晌午。

    朱祐樘准备带张延龄从坤宁宫出发,往奉天殿参加孔闻韶的面圣仪式。

    不过临出发之前,朱祐樘听取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有关内阁奏疏的汇报,在说事情时,也未避忌张延龄,好像有意让张延龄听听朝中有何大事。

    “……有涉及南吏部尚书出缺之事,吏部上奏,请明日早朝时廷议。”

    李荣在说了几件无关痛痒之事后,突然提到了一件相对比较大的事。

    朱祐樘道:“南吏部尚书出缺,可有消息,廷议要举荐何人?”

    “听闻,礼部左侍郎徐公众望所归。”李荣道。

    朱祐樘想了想,摆摆手道:“明日朝会再说吧。”

    眼看时候也不早,朱祐樘便与张延龄一同出发。

    出了坤宁宫后,张延龄趁李荣远远落在后面时,问道:“陛下真有意让徐侍郎为南吏部尚书?”

    朱祐樘道:“怎的,对此你也有意见?”

    张延龄笑道:“陛下应该知晓,这位徐侍郎与我张氏一门有姻亲,并非相帮于他,只是他年老体迈怕是在朝中没剩下几年……”

    “他生平所愿,便是能在致仕前于京师得部堂位,甚至言道若如此便死而无憾,若就此让他就任南京,只怕他会郁郁而终。”

    “嗯。”

    朱祐樘点点头,却没评价什么。

    但显然,朱祐樘是记得徐琼这个“媒人”功劳的。

    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帮徐琼留在京师为礼部尚书,而把倪岳打发到南京吏部当尚书。

    “对了延龄,今天在朝堂上,你怎么如何做?”

    朱祐樘更关心张延龄接下来的表演。

    张延龄笑着挠挠头道:“陛下,请恕臣先卖个关子,还请陛下于朝堂,能容许臣稍有放肆,或许臣会进言一些事,并非顺耳之言,陛下只须同意臣继续说下去便可。”

    朱祐樘苦笑道:“你这是要作何?”

    “陛下放心,臣所行之事,绝对不会危害大明朝堂,也绝对不会让陛下做出有违公义之事,不过是让陛下主持公道。”张延龄做出承诺。

    朱祐樘笑道:“若真是违背公义,那由着你,还是那句丑话,出了事别总想求助于朕。”

    君臣二人言谈无隔阂。

    张延龄心想,凭我跟皇帝如此关系,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治不了你们?

    ……

    ……

    皇宫之内,众大臣一起入宫,准备参加孔闻韶的面圣仪式。

    这次的面圣,只是先走个过场,让皇帝认识一下新的衍圣公世子,并不算是正式的朝见,正式的朝见会在来日的早朝。

    但今天陪同孔闻韶来的官员阵容,并不差。

    内阁四位大学士自然都是要来的,六部尚书中除了工部和刑部的尚书没来,也来了四位。

    礼部这边来的人最多,从尚书到侍郎再到属官,加上太常寺、鸿胪寺、詹事府、翰林院以及国子监祭酒林瀚等人,加起来有四五十号人。

    徐琼作为礼部左侍郎,也在陪同名单之内。

    他入宫之后,才见到了自己的上司礼部尚书倪岳。

    倪岳上来便笑着跟他行礼道:“时庸,南京吏部尚书出缺,如今从吏部那边收到风声,此番由你前去继任,你在京师中熬了多年,也总算是出头!”

    徐琼闻言皱眉。

    南京吏部尚书出缺这件事,他并不是第一次听说,上一次还是听张延龄无意中提到的。

    这次算是正式的通知。

    让他恼火的,是他根本无意于要往南京赴任,他的目标是要留在京师为部堂,南尚书岂能跟京师尚书相提并论?

    现在廷议都还没开始,比自己年岁小资历也浅的倪岳就跑来跟他道贺,让他有种被人侮辱的感觉,心中光火却不能发作。

    看着倪岳那张得意的脸,他很想上去跟倪岳好好理论一下。

    但又知会失态。

    倪岳似乎不过是礼数知会,并无心跟他多交谈。

    随即倪岳又靠近内阁首辅徐溥和吏部尚书屠滽等人,好像他们才是一个圈子。

    ……

    ……

    一行人已过金水桥,很快便到了奉天殿外等候朝见。

    此时有一人,在内侍太监的陪同下,从文华殿方向走过来。

    是张延龄。

    或许是因为张延龄跟这些文官格格不入,以至于张延龄到来,都没人搭理他。

    形同多余。

    “世伯,又见面了。”张延龄径直走到了徐琼身边来,笑着招呼。

    徐琼正在戚然中。

    自己努力多年,终究临退休还要被人打发去南京当尚书,自然心有不甘。他见到张延龄也没多少心思,只是随便打了招呼:“延龄,你为何在此?”

    张延龄笑着拱拱手道:“自然是来参加孔公子面圣仪式的。对了,世伯,先道贺荣升。”

    “你也来道贺?”徐琼心里那股悲凉又起。

    张延龄道:“世伯要荣升礼部尚书这么好的事,我怎能不提前恭贺一下?世伯你莫非忘记,之前我跟你提过,南京吏部尚书出缺?”

    徐琼皱眉,正色道:“延龄,即便廷议尚未开始,但老夫所得知的消息,说是让老夫出任南吏部尚书,怎就突然提到老夫为礼部尚书?延龄,朝中事,可不能信口言笑。”

    “哈哈。”

    “看来世伯还是不相信我。要不这样,我们打个赌如何?”看徐琼的确无此心情,张延龄正色补充,“世伯若想荣升礼部尚书,今日可要在朝堂上好好配合我一番。”

    徐琼很踟躇。

    换了平时,他大可对这个晚辈置之不理。

    朝中人事任免,相信这小子的,那可真叫糊涂。

    但他现在属于走投无路。

    见张延龄并不似言笑,徐琼试探问道:“延龄,你是从何处而来?”

    张延龄回头看一眼道:“自然是从坤宁宫而来,我上午便入宫,跟陛下和皇后用了一顿便饭。”

    徐琼内心突然澎湃起来。

    那是一种近乎绝望又到新生的感觉,人生大起大落,仿佛突然之间又让他有了动力。

    “你……你是听陛下提过什么?还是说……你要老夫如何配合你?”徐琼声音都有些发颤。

    张延龄道:“今日我会在朝堂上奏事,世伯只需言语上帮衬,至于具体也无须言说免得有斧凿痕迹,世伯尽管宽心等候荣升便是。”

    “对了,我还要道贺李阁老嫁女之喜,就先告辞,徐老可千万莫要忘了我所言。”

    张延龄笑着便往李东阳那边走过去。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八章 道贺-大明影侯 小说,大明建昌侯,笔趣阁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