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生财有道之牛刀小试-重生农家小地主弱颜TXT下载百度云
第五十七章 生财有道之牛刀小试-重生农家小地主弱颜TXT下载百度云-重生农家小地主-笔趣阁
重生农家小地主
作者:弱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得到了宋老爷子的首肯,淑媛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这个时节,田地里的活少,宋家人大都比较闲。宋逸山、夏氏就借了车,搬了四袋麦子,往磨坊去磨面。
出门的时候,淑媛看见宋存礼在门口坐着,就把他也给喊上了。
宋存礼话不多,但是干活实在。淑媛都不用搬出宋老爷子和宋老太太来,她让宋存礼干点什么活,宋存礼都听她的,从来没有为难过。
宋逸山和夏氏也挺喜欢宋存礼,觉得这是个老实厚道,还挺能干的好孩子。
几个人磨面回来,淑媛虽然没有张扬,但是宋家其他人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四丫头,你蒸了馒头,告诉我一声。我替你尝尝。”庞氏先就说了。
“我谢谢你了二娘。这活累人,就不劳烦你了。”淑媛面无表情地拒绝了。
庞氏如今还真有点儿惧着淑媛,但她那样的性情有些记吃不记打,就围着淑媛转,总想找点儿便宜。
吃饭的时候,宋春山在饭桌上问到了这件事。
“挺好。”他乐呵呵的,看样子很支持,“家里都闲着。让她大嫂、二嫂都帮着一块干。”
宋老爷子就很高兴。
淑媛不置可否。
宋春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淑媛很清楚这一点。在宋家,她领头干这件事,干不好了,宋春山这房头的人肯定会在宋老爷子那儿给她上眼药。要是干的好了,这房头的人也肯定要分一杯羹。
这样的一大家子,这种事却是难免的。
淑媛心里早有准备。
和面、揉面、发面,潘巧儿和赵小玲都上了前。她们对着淑媛还都挺热情,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第一次赶集,淑媛只蒸了六十斤麦子面的馒头,装了满满的六个大篓子。宋逸山早就跟村里的人商量好,有进城买东西的车,把淑媛给捎过去。
宋逸山、夏氏、淑云和小存孝都跟淑媛一块坐车,进城帮淑媛卖馒头。
到了集市上,淑媛就将馒头篓子放在自己早就相看好的地盘上,并立起了招牌。这招牌也简单,不过是本色白布上写了几个字,宋家发面馒头,非常朴实无华。
装馒头的篓子都盖着布,这是为了给馒头保温。他们早上出发前蒸的馒头,来到县城,那馒头还都是热着。
隔着盖着的布,都能闻见属于新麦子面的那种清香,除此之外,还有发面馒头质朴却诱人的香味。
做发面馒头说起来好像简单,但是真要做好了,其实也没那么容易。这里面是有窍门的,要放多少面起子,发面的时间和温度。做的好了,那馒头蒸出来雪白、宣软,香气扑鼻。如果做的不好,那馒头就会发黄,发涩,也发不起来,还是小小的一个就很难看。
淑媛蒸的这些馒头的,个个雪白宣软,看样子,闻气味,就知道肯定好吃。
在馒头出锅的时候,就惊艳了宋家所有的人。
她们没有想到,淑媛还有这一手绝活。
“落子,你再招呼几声。”淑媛一面说,一面帮着宋逸山把一张桌案摆好了,又在上面放了几个馒头。然后淑媛还拿出一个馒头来撕成小块,这是给人品尝的。
不过,淑媛这先进的促销准备却落空了。因为她这摊子很快就开了张。
他们来的早,赶集卖东西的人都来的早。
就有很早来赶集,没来得及在家里吃饭的人,这些人都是要在集上买东西吃的。
来买馒头的人,根本就不去尝,他们闻着香味,再看看那些馒头的样子,就都痛快地掏钱了。
有个中年汉子,买了馒头当场就开吃。她还说淑媛做生意太实诚,谁买几个馒头还要尝啊。
卖馒头这生意简单,做了头几个人的生意,淑媛就把收钱的差事交给了淑云。她拿出一个布包来,包了几个馒头,打算给宋德山送去。
宋德山却先到了。
原来他听人说淑媛他们来集上卖馒头,所以就忙赶了过来。
宋德山不跟淑媛气的,淑媛给他馒头,他就吃。
“好吃。”宋德山就夸,“比你奶蒸的馒头还好吃。媛儿,你是越来越能干了。”
淑媛就笑:“老叔,你爱吃就多吃几个。我还多给你留几个,待会饿了再吃。”然后淑媛还拿出个小包袱来交给宋德山。
那是宋老太太给宋德山做的鞋。上次淑媛来城里的时候,这鞋还没做好,宋老太太这次特意赶工做完了的。
“你爷你奶都不来?”宋德山收了鞋子,就问。
“他们不来。”宋老太太极少出门的。宋老爷子这次也没来。
但是宋家其他人来的不少。
宋春山就在摊子前面来回过了两趟,颇为关心这些馒头到底卖的怎么样。然后潘巧儿和赵小玲先后到了,抢着帮夏氏卖馒头。
都是年轻的媳妇,打扮的伶俐,嘴又会说,这馒头卖的就更快了。
赵小玲还想帮着收钱,这却被淑媛给拦下了。
“都是小云姐收钱,换个人不好算账。二嫂,你在这我不撵你。要不,你去赶集溜达溜达,我这不缺人手。”
赵小玲没走,也再没提帮着收钱的事。
六百个馒头,还没到晌午,就都卖光了。还有之前买了几个,回去吃了觉得好,又带人来买,结果没买到的。
“下个集我们还来,还在这。”淑媛笑着告诉他们。
馒头卖光了,宋逸山和夏氏就开始收拾摊子。淑媛、淑云和小存孝凑在一处数钱。
淑云也和淑媛学了算数,卖馒头这些数目的账她也能算的差不离。
这天的馒头,整整卖了一千八百文钱。如果按照市价折合成银子,那就是将近二两银子。
宋逸山和夏氏都没有想到,这买卖会这么顺利,真的像淑媛保证的那样,能赚钱。
淑媛把账目理清楚了,就留下宋逸山和夏氏继续收拾,她领着淑云和小存孝往集上去买东西。
逛了一圈,淑媛买了一爿排骨,又买了一叶猪肝,另外,她还买了一小坛的烧酒。
除了吃食,她又在布店扯了十尺本色细布,各色线买了二斤。
再买了一些零碎的东西,零零总总就花了四百多文钱。
淑媛也没忘记淑慧的衣裳。一身细布的衣裳料子,又花了将近四百文钱。
得到了宋老爷子的首肯,淑媛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这个时节,田地里的活少,宋家人大都比较闲。宋逸山、夏氏就借了车,搬了四袋麦子,往磨坊去磨面。
出门的时候,淑媛看见宋存礼在门口坐着,就把他也给喊上了。
宋存礼话不多,但是干活实在。淑媛都不用搬出宋老爷子和宋老太太来,她让宋存礼干点什么活,宋存礼都听她的,从来没有为难过。
宋逸山和夏氏也挺喜欢宋存礼,觉得这是个老实厚道,还挺能干的好孩子。
几个人磨面回来,淑媛虽然没有张扬,但是宋家其他人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四丫头,你蒸了馒头,告诉我一声。我替你尝尝。”庞氏先就说了。
“我谢谢你了二娘。这活累人,就不劳烦你了。”淑媛面无表情地拒绝了。
庞氏如今还真有点儿惧着淑媛,但她那样的性情有些记吃不记打,就围着淑媛转,总想找点儿便宜。
吃饭的时候,宋春山在饭桌上问到了这件事。
“挺好。”他乐呵呵的,看样子很支持,“家里都闲着。让她大嫂、二嫂都帮着一块干。”
宋老爷子就很高兴。
淑媛不置可否。
宋春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淑媛很清楚这一点。在宋家,她领头干这件事,干不好了,宋春山这房头的人肯定会在宋老爷子那儿给她上眼药。要是干的好了,这房头的人也肯定要分一杯羹。
这样的一大家子,这种事却是难免的。
淑媛心里早有准备。
和面、揉面、发面,潘巧儿和赵小玲都上了前。她们对着淑媛还都挺热情,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第一次赶集,淑媛只蒸了六十斤麦子面的馒头,装了满满的六个大篓子。宋逸山早就跟村里的人商量好,有进城买东西的车,把淑媛给捎过去。
宋逸山、夏氏、淑云和小存孝都跟淑媛一块坐车,进城帮淑媛卖馒头。
到了集市上,淑媛就将馒头篓子放在自己早就相看好的地盘上,并立起了招牌。这招牌也简单,不过是本色白布上写了几个字,宋家发面馒头,非常朴实无华。
装馒头的篓子都盖着布,这是为了给馒头保温。他们早上出发前蒸的馒头,来到县城,那馒头还都是热着。
隔着盖着的布,都能闻见属于新麦子面的那种清香,除此之外,还有发面馒头质朴却诱人的香味。
做发面馒头说起来好像简单,但是真要做好了,其实也没那么容易。这里面是有窍门的,要放多少面起子,发面的时间和温度。做的好了,那馒头蒸出来雪白、宣软,香气扑鼻。如果做的不好,那馒头就会发黄,发涩,也发不起来,还是小小的一个就很难看。
淑媛蒸的这些馒头的,个个雪白宣软,看样子,闻气味,就知道肯定好吃。
在馒头出锅的时候,就惊艳了宋家所有的人。
她们没有想到,淑媛还有这一手绝活。
“落子,你再招呼几声。”淑媛一面说,一面帮着宋逸山把一张桌案摆好了,又在上面放了几个馒头。然后淑媛还拿出一个馒头来撕成小块,这是给人品尝的。
不过,淑媛这先进的促销准备却落空了。因为她这摊子很快就开了张。
他们来的早,赶集卖东西的人都来的早。
就有很早来赶集,没来得及在家里吃饭的人,这些人都是要在集上买东西吃的。
来买馒头的人,根本就不去尝,他们闻着香味,再看看那些馒头的样子,就都痛快地掏钱了。
有个中年汉子,买了馒头当场就开吃。她还说淑媛做生意太实诚,谁买几个馒头还要尝啊。
卖馒头这生意简单,做了头几个人的生意,淑媛就把收钱的差事交给了淑云。她拿出一个布包来,包了几个馒头,打算给宋德山送去。
宋德山却先到了。
原来他听人说淑媛他们来集上卖馒头,所以就忙赶了过来。
宋德山不跟淑媛气的,淑媛给他馒头,他就吃。
“好吃。”宋德山就夸,“比你奶蒸的馒头还好吃。媛儿,你是越来越能干了。”
淑媛就笑:“老叔,你爱吃就多吃几个。我还多给你留几个,待会饿了再吃。”然后淑媛还拿出个小包袱来交给宋德山。
那是宋老太太给宋德山做的鞋。上次淑媛来城里的时候,这鞋还没做好,宋老太太这次特意赶工做完了的。
“你爷你奶都不来?”宋德山收了鞋子,就问。
“他们不来。”宋老太太极少出门的。宋老爷子这次也没来。
但是宋家其他人来的不少。
宋春山就在摊子前面来回过了两趟,颇为关心这些馒头到底卖的怎么样。然后潘巧儿和赵小玲先后到了,抢着帮夏氏卖馒头。
都是年轻的媳妇,打扮的伶俐,嘴又会说,这馒头卖的就更快了。
赵小玲还想帮着收钱,这却被淑媛给拦下了。
“都是小云姐收钱,换个人不好算账。二嫂,你在这我不撵你。要不,你去赶集溜达溜达,我这不缺人手。”
赵小玲没走,也再没提帮着收钱的事。
六百个馒头,还没到晌午,就都卖光了。还有之前买了几个,回去吃了觉得好,又带人来买,结果没买到的。
“下个集我们还来,还在这。”淑媛笑着告诉他们。
馒头卖光了,宋逸山和夏氏就开始收拾摊子。淑媛、淑云和小存孝凑在一处数钱。
淑云也和淑媛学了算数,卖馒头这些数目的账她也能算的差不离。
这天的馒头,整整卖了一千八百文钱。如果按照市价折合成银子,那就是将近二两银子。
宋逸山和夏氏都没有想到,这买卖会这么顺利,真的像淑媛保证的那样,能赚钱。
淑媛把账目理清楚了,就留下宋逸山和夏氏继续收拾,她领着淑云和小存孝往集上去买东西。
逛了一圈,淑媛买了一爿排骨,又买了一叶猪肝,另外,她还买了一小坛的烧酒。
除了吃食,她又在布店扯了十尺本色细布,各色线买了二斤。
再买了一些零碎的东西,零零总总就花了四百多文钱。
淑媛也没忘记淑慧的衣裳。一身细布的衣裳料子,又花了将近四百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