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村里的公路在距双沟村十公里外的分岔就是砂石毛路,运输车勉强可通行,小车之类的可通到村前几里外,摩托车倒是可以进村。
至少,山路弯曲、险陡,路面也坑坑洼洼,没有一定的车技,很难安全行走的。杨再新以前到双沟村,都是小车在山脚下停,然后陪着领导爬坡。既可走山路坡坎子,也可沿新修的砂石路走。
这一次来双沟村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说好听是到村里来扶贫驻村,实际上是被明华等人发配到这最偏远的角落。对这,杨再新并不太在意。
昨晚,李竹在家的表现和态度,让他对自己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也是有预感和心理准备。只要自己三个月后不能回县城,李竹很可能会提出分开各自生活。这是早就有这样迹象的,不难接受。或许,当初自己选择与李竹组建家庭,也是因为家里父母念叨多了,才做出的选择。
如果说和李竹之间有多深感情,确实并不存在,两人一起过日子,最主要的是过日子。如今,又有多少婚姻是真正有感情,是彼此深爱?
之前每次来双沟村都是有车、有人陪着过来,这一次,自己搭乘包寨镇的车到镇上,然后,只能步行。镇上也有车可送到双沟村山脚下,杨再新觉得今天没必要,时间不急,走一走,熟悉熟悉这里,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平时没看到的东西。
驻村干部必须住在村部,生活上的器具村里有提供,这是三年前全县扶贫工作会议上发放的。当时,杨再新还是一个教师,听说过这件事,也跟同事议论过。随即,到章童俊身边做秘书,听到更多的人谈论过这措施。对扶贫干部而言,提供一些日用器具总比自己带去要好,另外,如果常年住在村里某一村干家或农户家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沿简易公路走,到山脚前,离村里实际上还有六七里路。绕公路走还有五六公里,走山路则要近一些,但山坡的路陡峭难行。杨再新这些年跟在章童俊身边,对身体的锻炼比较少,体质确实偏弱,但离开县城是他就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在村里锻炼,将体质恢复到良好状态。
好的体质才能更好应对接下来在自己身上的变局。
爬山,不足一百米距离,汗水再次湿透。从镇上带来的水已经喝完,汗如雨下,虽然山路两边是树林,不过这些都是杂木,没有多少经济价值。路上偶尔有些阴凉处,坐下歇息,看稍远处的山脉。
也在想,像双沟村这样的村子要扶贫,到底走哪条路才能真正做到脱贫?
山村贫困的主要因素不外乎这些: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因病贫困,家有伤残人,缺土地、缺项目等就显得高端一些了。综合起来,各家贫困的因素千千万,结果却是一样:穷困。
当然,也有极稀少的贫困者,是因为自己懒惰,不肯下力气去做事。这样的奇葩,杨再新之前听过一些例子,乡镇干部和县里一些干部也都说过。
双沟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资源上也没有独特的优势。农业种植上,相对县里其他村寨,双沟村并不落后。但可耕种的农田偏少,人均稻田面积偏低。山地种植确实可开辟一些,但目前村里主要劳力都外出务工,一些山地和较远的耕田都荒废了。
不仅是双沟村扶贫工作难以深入,难以找到实在的办法,县里其他乡镇、村组的扶贫工作,大多也是这种情况,工作走程序,效果听天命。上级查资料,纪律查打卡。至于能不能将村里的困难真正解决,有时候真不是改变们能够做到的。
当然,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国家很多政策的出台,还是给村里带来很多实惠。比如说土地耕力补偿,林木补偿金,养殖成一定数量后的补偿金,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对失去劳动力的给低保金等等,都能够让这些人的生活境况得到较大改变。
在农村,养老金每月103元确实非常少,但从无到有,103元能够解决油盐、水电费用,很可能还能到集市割一块肉吃。粮食这些基本口粮,可自种一些,子女亲属也能够给一些生活费,过日子没问题。
杨再新之前了解过扶贫的事情,接触过村里的人,也接触过一线做这样工作的干部,看过不少汇报材料。但他确实没有直接的感受,对扶贫这个事情的认知,也是表面化、资料化。
如今,到双沟村来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有什么样的作为,他也不敢保证。
一路爬坡一路前行,快到山顶,路往半山坡绕过,随即看到双沟村。双沟村在一个峡谷,村子两侧分别是一条深深的峡沟。峡沟据说有几十公里,一直延伸到外省延伸到高原地域。
沟里是溪流,流水比较大,水流清晰见底。只是这两条溪流汇聚在村前,然后从另一条峡沟溜走,没有往包寨镇方向走,而是离开横折县到临市了。
从这山头看整个双沟村,则是一个最标准的古寨子。除了几家新修建没多少年的水泥建筑,其他都是泥砖老房子。
中午的光线足,看整个村子能够完全看清楚,这条路之前杨再新也走过,也曾从这个视角看过双沟村,但都不像现在这样感受深。首发.. ..
仿佛村子就是明清时代的仕女,清秀、通透、充满灵动,错杂的房屋一层层依山修筑,屋瓦青色,彼此相连。杨再新突然想,在这里租借一些老房子,稍作整装,作为隐居和体验幽居之所,会不会有人来?
如果不是路不通,这里的村寨肯定无法这样保存,这种古村落,保护好完全有必要的。至于旅游开发,双沟村的景色也非常优质。至少,将这里做一个度假村来规划,应该是不错的项目。
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杨再新也毫无底气。下山,到村部,村部没有人。村里主干可能都回家去了,也可能是村主干们得知自己要来双沟村,都躲了?
这个可能性不是不存在,杨再新苦笑一下,只能去找人。
至少,山路弯曲、险陡,路面也坑坑洼洼,没有一定的车技,很难安全行走的。杨再新以前到双沟村,都是小车在山脚下停,然后陪着领导爬坡。既可走山路坡坎子,也可沿新修的砂石路走。
这一次来双沟村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说好听是到村里来扶贫驻村,实际上是被明华等人发配到这最偏远的角落。对这,杨再新并不太在意。
昨晚,李竹在家的表现和态度,让他对自己生活会有什么变化,也是有预感和心理准备。只要自己三个月后不能回县城,李竹很可能会提出分开各自生活。这是早就有这样迹象的,不难接受。或许,当初自己选择与李竹组建家庭,也是因为家里父母念叨多了,才做出的选择。
如果说和李竹之间有多深感情,确实并不存在,两人一起过日子,最主要的是过日子。如今,又有多少婚姻是真正有感情,是彼此深爱?
之前每次来双沟村都是有车、有人陪着过来,这一次,自己搭乘包寨镇的车到镇上,然后,只能步行。镇上也有车可送到双沟村山脚下,杨再新觉得今天没必要,时间不急,走一走,熟悉熟悉这里,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平时没看到的东西。
驻村干部必须住在村部,生活上的器具村里有提供,这是三年前全县扶贫工作会议上发放的。当时,杨再新还是一个教师,听说过这件事,也跟同事议论过。随即,到章童俊身边做秘书,听到更多的人谈论过这措施。对扶贫干部而言,提供一些日用器具总比自己带去要好,另外,如果常年住在村里某一村干家或农户家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沿简易公路走,到山脚前,离村里实际上还有六七里路。绕公路走还有五六公里,走山路则要近一些,但山坡的路陡峭难行。杨再新这些年跟在章童俊身边,对身体的锻炼比较少,体质确实偏弱,但离开县城是他就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在村里锻炼,将体质恢复到良好状态。
好的体质才能更好应对接下来在自己身上的变局。
爬山,不足一百米距离,汗水再次湿透。从镇上带来的水已经喝完,汗如雨下,虽然山路两边是树林,不过这些都是杂木,没有多少经济价值。路上偶尔有些阴凉处,坐下歇息,看稍远处的山脉。
也在想,像双沟村这样的村子要扶贫,到底走哪条路才能真正做到脱贫?
山村贫困的主要因素不外乎这些: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因病贫困,家有伤残人,缺土地、缺项目等就显得高端一些了。综合起来,各家贫困的因素千千万,结果却是一样:穷困。
当然,也有极稀少的贫困者,是因为自己懒惰,不肯下力气去做事。这样的奇葩,杨再新之前听过一些例子,乡镇干部和县里一些干部也都说过。
双沟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资源上也没有独特的优势。农业种植上,相对县里其他村寨,双沟村并不落后。但可耕种的农田偏少,人均稻田面积偏低。山地种植确实可开辟一些,但目前村里主要劳力都外出务工,一些山地和较远的耕田都荒废了。
不仅是双沟村扶贫工作难以深入,难以找到实在的办法,县里其他乡镇、村组的扶贫工作,大多也是这种情况,工作走程序,效果听天命。上级查资料,纪律查打卡。至于能不能将村里的困难真正解决,有时候真不是改变们能够做到的。
当然,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国家很多政策的出台,还是给村里带来很多实惠。比如说土地耕力补偿,林木补偿金,养殖成一定数量后的补偿金,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对失去劳动力的给低保金等等,都能够让这些人的生活境况得到较大改变。
在农村,养老金每月103元确实非常少,但从无到有,103元能够解决油盐、水电费用,很可能还能到集市割一块肉吃。粮食这些基本口粮,可自种一些,子女亲属也能够给一些生活费,过日子没问题。
杨再新之前了解过扶贫的事情,接触过村里的人,也接触过一线做这样工作的干部,看过不少汇报材料。但他确实没有直接的感受,对扶贫这个事情的认知,也是表面化、资料化。
如今,到双沟村来会有什么样的改变、有什么样的作为,他也不敢保证。
一路爬坡一路前行,快到山顶,路往半山坡绕过,随即看到双沟村。双沟村在一个峡谷,村子两侧分别是一条深深的峡沟。峡沟据说有几十公里,一直延伸到外省延伸到高原地域。
沟里是溪流,流水比较大,水流清晰见底。只是这两条溪流汇聚在村前,然后从另一条峡沟溜走,没有往包寨镇方向走,而是离开横折县到临市了。
从这山头看整个双沟村,则是一个最标准的古寨子。除了几家新修建没多少年的水泥建筑,其他都是泥砖老房子。
中午的光线足,看整个村子能够完全看清楚,这条路之前杨再新也走过,也曾从这个视角看过双沟村,但都不像现在这样感受深。首发.. ..
仿佛村子就是明清时代的仕女,清秀、通透、充满灵动,错杂的房屋一层层依山修筑,屋瓦青色,彼此相连。杨再新突然想,在这里租借一些老房子,稍作整装,作为隐居和体验幽居之所,会不会有人来?
如果不是路不通,这里的村寨肯定无法这样保存,这种古村落,保护好完全有必要的。至于旅游开发,双沟村的景色也非常优质。至少,将这里做一个度假村来规划,应该是不错的项目。
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杨再新也毫无底气。下山,到村部,村部没有人。村里主干可能都回家去了,也可能是村主干们得知自己要来双沟村,都躲了?
这个可能性不是不存在,杨再新苦笑一下,只能去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