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潘凝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小说文学网)在他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对于舜德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我无缘置喙,不过我个人在这里宣布,我将会移民加拿大,这几天我就是来办手续的。并且我宣布,在这几天我就会退掉在科龙的办公室,并且不拿科龙的一分钱走,今后的养老金也不会拿科龙的一分钱!”
没错,这个潘凝呢一下子火气也大了。他想着舜德不给他股份,甚至就这么把他给踢出了他奋斗了十几年的企业,他心里憋屈,然后憋屈的就根本不愿意跟舜德有关系。他甚至还声明以后再也不会插嘴舜德的任何事情,这绝对是有点闹别扭的意思,不过也可以理解,谁被公司提出来了会有好脸色?是不是?一般人被提出来了就两种反应,一种是跟对方干到底,这种就是贾鸿渐那种,非得闹得对方和自己同归于尽那种。还有一种呢,这就是潘凝的这种性格,那就是干脆转身装不认识,大家以后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
在说完了这个事儿之后,这潘凝就不说话了,就在也不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了。这边潘凝不接受采访了,那国内的媒体们一下子就开始凭借他们的本心开始各种抒情各种反思了。在后世呢,要洗白一个人很容易,最通用的办法是这样的——先开始痛诉革命家史,说的人家也是一穷二白的,也是跟普通人一样的人。然后通过了各种努力啊,各种敬业啊,各种拼命啊,才把企业做大了。接着呢再说谁谁谁对企业倾注了多少多少感情啊,厂里面的上到领导干部啊下到普通职工啊都是对这谁谁谁如何爱戴和佩服啊。然后再说国家啊制度啊,是怎么逼得这样一个好人放弃了自己的企业啊,怎么样的背井离乡啊,接着这个人到了外国如何的无所事事啊,弄的好像是浪费了多大的人才啊……这不就行了么?
同样这年头很多报纸也是这么做的,像是岭南的某报就是这么写的——1984年。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做试验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万能表等简单测试仪器,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那一天雷雨交加,他独自一人冲进大雨中嚎啕大哭。
潘凝是容奇镇工交办公室的副主任。当时的岭南城镇开办企业成风。其中很多能人都是乡镇基层干部出身。他们是当地观念最超前的人,更关键的是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潘宁造冰箱,在技术上靠的是首都雪花冰箱厂的支援。在资金上则是由镇政府出了9万元的试制费,所以,这家工厂成了“乡镇集体企业”,这一产权归属最终决定了企业家潘凝的悲情命运。这年10月,珠江冰箱厂成立,冰箱的品牌是“容声”,潘宁出任厂长。
创业期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结到当时舜德政府的倾力支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冰箱生产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定点许可。当时的容声冰箱厂的前身朱江冰箱厂要做到这点,可谓羁绊重重。抛开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劣势不论,光是“乡镇企业”身份已经使企业备受歧视。
企业初创的艰辛,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乡镇企业还颇受人歧视。潘凝到当年北京最著名的西单商场推销冰箱,一位科员跷着腿问他:“容声是咋回事呀?是啥级别的?”潘说:“我们是乡镇企业。”那位科员当即下逐客令。1986年,潘凝请港港影视明星汪明荃代言冰箱广告,因为汪是全国人大代表,广告要播出须请示上级,报告打上去,如石沉大海,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则广告只能在地方电视台播出,却上不了中央电视台。
潘凝之幸,幸在身处舜德。在“全县一盘棋,一心抓经济”理念指引下,舜德政府最大限度发挥了在当时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支持。首先允许当时的朱江冰箱厂挂靠到岭南省机械厅,使之顺利成为国家首批42家冰箱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为了保证企业启动和运行,舜德政府一方面用财政向企业拨款和补贴,另一方面拿出政府的招牌来为企业作担保。于是,全国各地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向舜德。一时间,舜德成为全中国关注的焦点,而朱江冰箱厂更是成为舜德工业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同时,潘凝之幸,就在于赶上了好时代。这个朱江冰箱厂思路广,在大家都是引进生产线的时候,他们能够想要设计不同的外形,相对还重视质量,所以一时之间销量还真不弱于大型国有企业。而在91年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南巡的总设计师。当时总设计师正好来看了这朱江冰箱厂,看到了这庞大的企业之后,总设计师随口问道:“这个企业是什么类型?什么级别啊?”“是乡镇企业,如果用所有制算的话,算是国有企业。如果从行政级别算的话,应该是股级,但是论资产和经济效益来算,能够得上省部级甚至是兵团级……”下面立刻就有人回答道。当时总设计师那都惊了!立刻就惊讶的反问,“这个真是股级的乡镇企业?就跟一般城市里面的科员一个水平?”再得到了肯定答复之后,这总设计师才在当场感动的说出来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
而在这总设计师离开之后,这朱江冰箱厂的产品则是正好获得了全国冰箱品牌销量排行第一的宝座,而一坐就坐到了现在的98年!而在94年,这潘凝为了更好的融资,建立了科龙品牌,并且在96年的时候,让科龙成为了第一家在港港上市的大陆乡镇企业,一下子就获得了12亿港元的融资,而这笔融资更是让潘凝和科龙得到了巨大的助力,科龙一下子就像是火箭升空一样腾空而起!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潘凝“辞职”了。对于他辞职的消息,科龙公司内没有人相信潘凝是真心辞职的,据说潘凝在“辞职”之前还在冀北某地考察某军工厂,他正在跟当地的军工厂谈判,把军工厂的工厂买下来,军转民,让生产装甲车的厂子开始做冰箱,从而可以让当地濒临倒闭的兵工厂职工们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可是这一切显然都来不及了……
接着这文章里面那又是一大段一大段的采访各种工厂里面的工人啊、技术员啊什么的。结果那写的叫一个煽情的,那写的叫一个感人的,可以说如果不是贾鸿渐这种皮糙肉厚的老爷们儿来,别人看了那绝对被感动的裤子都湿了啊!甚至说的不好听的话,这要是贾鸿渐没有后世那么多被记者们误导的经历他真心也会被感动——真心的,看看后世那些各种反转的新闻吧!今天报道的时候是一个样,让大家一个个的都气愤的不行不行的,结果谁知道过一个礼拜那谁知道剧情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儿,让大家发现是误解了之前被大家骂的人了!这真是情何以堪啊!所以到了后来,贾鸿渐那看新闻的时候,根本就不关注煽情的部分,那就是光看本身的一个逻辑性如何。如果逻辑有点不通顺啥的,哪怕文章写的再煽情,他都会等几天看看有没有后续的反转之类的再说!
而潘凝这事儿也一样,潘凝之前工作努力,这很好,但是这就有天大的功劳了?这就可以把企业变成自己的了?说句不好听的,你潘凝拿着国家的资产锻炼创业,输了不算自己的,是国家的,这赢了你还想当成自己的?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真当国家是天使投资人了?哪怕就是天使投资人,那投了多少钱之后也是要拿绝对多数的股份的啊!否则人家凭什么投资?而且天使投资人投资的时候,那也要看好项目看好各种设计什么的,哪儿是什么行业都行的?
同样的事儿咱放到2012年来看,一个年轻人比如大学毕业了,想自己创业,但是没钱。然后国家说我这边有个快倒闭的乡镇企业,你大学生就不要去当什么村官儿了,来当厂长。带领乡镇企业脱困,要是脱困了呢,他们工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当然了不可能有股份或者分红,而且涨的也没有企业利润长得快。要是把企业做好了呢,又不想赚小钱呢,那也转了人脉和经验,也可以自己找人找钱找贷款找投资的下去自己创业。你看看到时候大学生们是不是疯了一样上来!
真是的,亏得时候不让你们掏腰包,现在赚钱了你们倒是想分成了,全世界哪儿有这种好事儿?而且看看外国,那职业经理人了不起也就是在岗位上的时候才有点股票期权或者说分红权之类的,但是更多的就是那奖金而已,谁说把企业弄的好了就可以从股东那边抢股权的了?股东可以给,是为了笼络人才,但是人才可以自己想着法儿的从股东那边弄股票么?能想着法儿的把企业弄独立么?这绝对要被人给拉到河边种荷花的好不好!
所以贾鸿渐很看不上现在媒体的这帮子叫屈!凭什么叫屈啊?人家受了多大的委屈了?真是的,明明就是规则明确的一个事儿,潘凝要是不乐意,你自己下来创业啊。你创业了几十年没点人脉?别说没钱,就算真没钱,要借钱开项目开不出来?人家步步高不就是领导层跑路,然后到处找资金新弄的企业么,人家怎么就能行?你潘凝就不敢自己创业?说白了不就是胆小,觉得自己给国家“打江山”出力了,现在就应该坐江山么?用某个电视剧里面的话说,这帮子贱人就是矫情!(未完待续。。)
没错,这个潘凝呢一下子火气也大了。他想着舜德不给他股份,甚至就这么把他给踢出了他奋斗了十几年的企业,他心里憋屈,然后憋屈的就根本不愿意跟舜德有关系。他甚至还声明以后再也不会插嘴舜德的任何事情,这绝对是有点闹别扭的意思,不过也可以理解,谁被公司提出来了会有好脸色?是不是?一般人被提出来了就两种反应,一种是跟对方干到底,这种就是贾鸿渐那种,非得闹得对方和自己同归于尽那种。还有一种呢,这就是潘凝的这种性格,那就是干脆转身装不认识,大家以后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
在说完了这个事儿之后,这潘凝就不说话了,就在也不接受记者们的采访了。这边潘凝不接受采访了,那国内的媒体们一下子就开始凭借他们的本心开始各种抒情各种反思了。在后世呢,要洗白一个人很容易,最通用的办法是这样的——先开始痛诉革命家史,说的人家也是一穷二白的,也是跟普通人一样的人。然后通过了各种努力啊,各种敬业啊,各种拼命啊,才把企业做大了。接着呢再说谁谁谁对企业倾注了多少多少感情啊,厂里面的上到领导干部啊下到普通职工啊都是对这谁谁谁如何爱戴和佩服啊。然后再说国家啊制度啊,是怎么逼得这样一个好人放弃了自己的企业啊,怎么样的背井离乡啊,接着这个人到了外国如何的无所事事啊,弄的好像是浪费了多大的人才啊……这不就行了么?
同样这年头很多报纸也是这么做的,像是岭南的某报就是这么写的——1984年。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以零件代模具。用汽水瓶做试验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万能表等简单测试仪器,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那一天雷雨交加,他独自一人冲进大雨中嚎啕大哭。
潘凝是容奇镇工交办公室的副主任。当时的岭南城镇开办企业成风。其中很多能人都是乡镇基层干部出身。他们是当地观念最超前的人,更关键的是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潘宁造冰箱,在技术上靠的是首都雪花冰箱厂的支援。在资金上则是由镇政府出了9万元的试制费,所以,这家工厂成了“乡镇集体企业”,这一产权归属最终决定了企业家潘凝的悲情命运。这年10月,珠江冰箱厂成立,冰箱的品牌是“容声”,潘宁出任厂长。
创业期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应归结到当时舜德政府的倾力支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冰箱生产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定点许可。当时的容声冰箱厂的前身朱江冰箱厂要做到这点,可谓羁绊重重。抛开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劣势不论,光是“乡镇企业”身份已经使企业备受歧视。
企业初创的艰辛,可以想见,那个时候的乡镇企业还颇受人歧视。潘凝到当年北京最著名的西单商场推销冰箱,一位科员跷着腿问他:“容声是咋回事呀?是啥级别的?”潘说:“我们是乡镇企业。”那位科员当即下逐客令。1986年,潘凝请港港影视明星汪明荃代言冰箱广告,因为汪是全国人大代表,广告要播出须请示上级,报告打上去,如石沉大海,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则广告只能在地方电视台播出,却上不了中央电视台。
潘凝之幸,幸在身处舜德。在“全县一盘棋,一心抓经济”理念指引下,舜德政府最大限度发挥了在当时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支持。首先允许当时的朱江冰箱厂挂靠到岭南省机械厅,使之顺利成为国家首批42家冰箱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为了保证企业启动和运行,舜德政府一方面用财政向企业拨款和补贴,另一方面拿出政府的招牌来为企业作担保。于是,全国各地的资金源源不断流向舜德。一时间,舜德成为全中国关注的焦点,而朱江冰箱厂更是成为舜德工业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同时,潘凝之幸,就在于赶上了好时代。这个朱江冰箱厂思路广,在大家都是引进生产线的时候,他们能够想要设计不同的外形,相对还重视质量,所以一时之间销量还真不弱于大型国有企业。而在91年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南巡的总设计师。当时总设计师正好来看了这朱江冰箱厂,看到了这庞大的企业之后,总设计师随口问道:“这个企业是什么类型?什么级别啊?”“是乡镇企业,如果用所有制算的话,算是国有企业。如果从行政级别算的话,应该是股级,但是论资产和经济效益来算,能够得上省部级甚至是兵团级……”下面立刻就有人回答道。当时总设计师那都惊了!立刻就惊讶的反问,“这个真是股级的乡镇企业?就跟一般城市里面的科员一个水平?”再得到了肯定答复之后,这总设计师才在当场感动的说出来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
而在这总设计师离开之后,这朱江冰箱厂的产品则是正好获得了全国冰箱品牌销量排行第一的宝座,而一坐就坐到了现在的98年!而在94年,这潘凝为了更好的融资,建立了科龙品牌,并且在96年的时候,让科龙成为了第一家在港港上市的大陆乡镇企业,一下子就获得了12亿港元的融资,而这笔融资更是让潘凝和科龙得到了巨大的助力,科龙一下子就像是火箭升空一样腾空而起!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潘凝“辞职”了。对于他辞职的消息,科龙公司内没有人相信潘凝是真心辞职的,据说潘凝在“辞职”之前还在冀北某地考察某军工厂,他正在跟当地的军工厂谈判,把军工厂的工厂买下来,军转民,让生产装甲车的厂子开始做冰箱,从而可以让当地濒临倒闭的兵工厂职工们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可是这一切显然都来不及了……
接着这文章里面那又是一大段一大段的采访各种工厂里面的工人啊、技术员啊什么的。结果那写的叫一个煽情的,那写的叫一个感人的,可以说如果不是贾鸿渐这种皮糙肉厚的老爷们儿来,别人看了那绝对被感动的裤子都湿了啊!甚至说的不好听的话,这要是贾鸿渐没有后世那么多被记者们误导的经历他真心也会被感动——真心的,看看后世那些各种反转的新闻吧!今天报道的时候是一个样,让大家一个个的都气愤的不行不行的,结果谁知道过一个礼拜那谁知道剧情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儿,让大家发现是误解了之前被大家骂的人了!这真是情何以堪啊!所以到了后来,贾鸿渐那看新闻的时候,根本就不关注煽情的部分,那就是光看本身的一个逻辑性如何。如果逻辑有点不通顺啥的,哪怕文章写的再煽情,他都会等几天看看有没有后续的反转之类的再说!
而潘凝这事儿也一样,潘凝之前工作努力,这很好,但是这就有天大的功劳了?这就可以把企业变成自己的了?说句不好听的,你潘凝拿着国家的资产锻炼创业,输了不算自己的,是国家的,这赢了你还想当成自己的?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真当国家是天使投资人了?哪怕就是天使投资人,那投了多少钱之后也是要拿绝对多数的股份的啊!否则人家凭什么投资?而且天使投资人投资的时候,那也要看好项目看好各种设计什么的,哪儿是什么行业都行的?
同样的事儿咱放到2012年来看,一个年轻人比如大学毕业了,想自己创业,但是没钱。然后国家说我这边有个快倒闭的乡镇企业,你大学生就不要去当什么村官儿了,来当厂长。带领乡镇企业脱困,要是脱困了呢,他们工资待遇也会水涨船高,当然了不可能有股份或者分红,而且涨的也没有企业利润长得快。要是把企业做好了呢,又不想赚小钱呢,那也转了人脉和经验,也可以自己找人找钱找贷款找投资的下去自己创业。你看看到时候大学生们是不是疯了一样上来!
真是的,亏得时候不让你们掏腰包,现在赚钱了你们倒是想分成了,全世界哪儿有这种好事儿?而且看看外国,那职业经理人了不起也就是在岗位上的时候才有点股票期权或者说分红权之类的,但是更多的就是那奖金而已,谁说把企业弄的好了就可以从股东那边抢股权的了?股东可以给,是为了笼络人才,但是人才可以自己想着法儿的从股东那边弄股票么?能想着法儿的把企业弄独立么?这绝对要被人给拉到河边种荷花的好不好!
所以贾鸿渐很看不上现在媒体的这帮子叫屈!凭什么叫屈啊?人家受了多大的委屈了?真是的,明明就是规则明确的一个事儿,潘凝要是不乐意,你自己下来创业啊。你创业了几十年没点人脉?别说没钱,就算真没钱,要借钱开项目开不出来?人家步步高不就是领导层跑路,然后到处找资金新弄的企业么,人家怎么就能行?你潘凝就不敢自己创业?说白了不就是胆小,觉得自己给国家“打江山”出力了,现在就应该坐江山么?用某个电视剧里面的话说,这帮子贱人就是矫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