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高了,赵顼也开心了,赵顼开心了,便要给陈宓升官。

    赵顼第一想法是提拔陈宓做三司使,但好在给拦了下来,毕竟以陈宓的资历,还不足以担任三司使,赵顼想了想也是如此,于是提出了另一个差遣,便是三司判官。

    三司判官算是三司使的二把手,主要是起一个监督的意思,权力说大也大,大得可以掣肘三司使,但说小么其实也小,若真是到了实际事务上,可能连一个司的司长都比不上。

    不过赵顼是让陈宓过去将整个三司给抓起来的,三司作为大宋的财政部,对于大宋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善于挣钱的官员当三司使,对于朝廷来说很重要。

    赵顼觉得陈宓的能力,最应该在三司中发挥作用,是最合适当三司使的人,不过受限于资历不足,只能委屈当个判官。

    但赵顼何许人,自然知道以陈宓的能力,若是当一个副手,不放在具体事务之中,全然是浪费他的才能了。

    于是赵顼又想出新法子,三司使让祖无择兼任,大家都知道,祖无择与张载交好,更是与陈宓关系颇好,他在三司使位置上,陈宓便能够以判官差遣实际上管理事务。

    赵顼也算是当真是花了心思了。

    不过这个心思对于陈宓来说的确是起了大作用。

    陈宓一上任,立即梳理税收的事宜。

    陈宓推动全国统一税赋的行动,一上去便出了几道政令,下令各州县不允许私自设置关卡收税,所有的收税,都应该由专门的部门征收,地方官府,不允许私自收税。

    之所以要这般做,是因为大宋的地方官府胡乱收税、私自设置关卡,阻碍商业的行为实在是太多了,现在经济要大发展,这些行为必须要进行清理。

    为了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监督,陈宓利用央行的信息系统收集信息,一旦发现了州县私自设置关卡收费,立即派出执法专员处理,要么当地的州县知府知州知县将下面的人推出来当替罪羊,要么就自己被撤职处理。

    在连续处理了十几个州县的官长之后,这股歪风邪气总算是被刹住了。

    不过官方对于经济的阻碍被扫清了,地方上的匪患却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小威胁。

    虽然说经济发展对于诸多农户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同样也吸引了一些懒惰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能够抢的钱财更多了,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从业者,颇出现了几个很大的贼匪团伙。

    陈宓听说了之后,研究了一番,如果让地方的厢军或者禁军去干这些事情,估计还是要劳师动众,而且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对于大宋朝的军队,陈宓并没有什么信心。

    于是,陈宓干脆让央行的护卫队去执行这个任务。

    央行的护卫队本身便是专门与这些贼匪打交道的,由他们去处理,最是合适不过,而且……陈宓也存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想法。

    央行的护卫队,因为央行有钱,所以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比起军队更加先进,训练的那一套,组织纪律方面,可是陈宓用后世的练兵法精选而来的,练出来的兵,可不是现如今的兵能够比的。

    让这些护卫队去剿匪,也能够让他们见血,成为合格的军人,以后说不定有用武之地呢。

    果然,央行护卫队出马之后,将几大团伙一扫而空,然后分为几队,到处去剿匪,盘踞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团伙,都被肃清了一遍,这等行为也鼓励了许多州县,也组织起来自己的护卫队,将盘踞在自己州县的盗匪给扫了,一时间海晏河清。

    治安便好,各类关卡取消,经商环境前所未有的好起来,加上陈宓开设的工业园,全国的物资流通变得便捷起来。

    熙宁十一年,这一年赵顼决定换个年号,经过讨论,以元丰为年号,于是熙宁十一年变成了元丰元年。

    在陈宓的梳理下,大宋朝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实际上到了熙宁十年的年底,朝廷第一次有了充裕的资金,在供应了官员俸禄、军队开支、对外的岁币以及各项繁杂的开支之后,依然有两千余贯的结余,这对于大宋朝来说可是真的罕见。

    而这也激发了赵顼的雄心。

    陈宓时常与他讨论大宋朝的弊病,但却不赞同改变太快,在这之前,赵顼是同意的,但有了这么多的结余之后,赵顼终于打算干件大事。

    便是他筹谋了许久的官制改革。

    陈宓实际上觉得时机并不适合,但赵顼却是觉得最合适不过。

    “……现如今的时机大约是最好的,因为国库里的钱很多,改制需要不少钱,若是别的年份,没有足够的钱,想要改制,却是不太合适,毕竟一旦改制,各类公文、官服官衙等等都要重新制定,里面的花费是不少的,现在有了这么多的结余,的确是更加合适的。

    此事静安你要支持朕,朕早就受不了这繁杂无比的官制了,你知道么,有时候连朕都不知道什么差遣什么官是作甚的,别说一些官场新丁了,关键是,正是因为里面的模糊地带,给了一些权力寻租创造了很多的空间!

    朕想要干点什么事情,明明很快便能干好的,但颁发下去,却是要好久才能干好,甚至直接干脆荒腔走板了,实在是不改不行啊,静安!”

    谈起这事情,赵顼当真是一肚子的牢骚。

    见到赵顼如此,陈宓也不反对了。

    不过赵顼要的可不是陈宓的不反对,而是他的支持,为了让陈宓参与此事,他任命陈宓为流内铨,专门处理此事。

    按照赵顼的计划,首先对中央机构进行整改,使“台、省、守、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

    此事原本最为困难的是宰执大臣的反对,但张载作为昭文相,他力主此事,自然也就顺利推行下来了。

    此次改制目的是适当合并机构,裁减官员,使官员名实相符,有职有权。减少推诿,于是,重新树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统管中央行政,便是正本清源的最重要举措了。

    中书省主管宣布皇帝命令,批复臣僚奏议,决定重要官员的任免,下设吏房等八房办事机构。门下省主管审议中书省所定事宜。尚书省是执行机关,设宰相,分六部,行使实际权力。

    但兵部只管保甲、民兵等事,实际兵权仍为皇帝和枢密院掌管。

    在赵顼、张载以及陈宓的联手之下,关于中央的各机构很快就改制成功了,宋初以来中央机构虚职多而实职少的弊端,得以扭转,原来“三高官官不预朝政,六曹不厘本务”的怪现象消除了。

    其次,赵顼统一了全国官员的薪金,原来只领薪金的虚官,改为相应的阶,以阶级领薪金,以便于对官员的考核和使用,使“卿士大夫涖官居职,知使责任,而不失宠禄之实”,发挥官员的积极性。

    这些其实并不算难,毕竟中央的机构,只要皇帝与宰相能够齐心合力,便能够管好,但到了地方,却是不好处理了。

    这也是原本元丰改制评价不高的原因,赵顼请陈宓支持,便是要将地方也一并改过来。

    陈宓原本不愿意,但经过赵顼的劝说以及他自己的深入思索之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决心要碰碰这个大难题。

    不过陈宓也取了巧。

    他意识到,改制最大的问题是触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如果改制不触及他们的利益呢,那能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呢?

    改革官制的目的是什么?

    原本的历史上,改制是为了省钱,但现在改制却是为了厘清吏治,让治理效率变得高效起来,因为现在并不缺钱!

    有了这个思路,陈宓便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了。

    只要拿下官员有官可以做,他们便不会反对。

    而且陈宓是为了将职责落实下去,让每个人都各有职责,有自己管理的一摊子,让每个人都权责统一。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以前权责不清,大家并不十分清楚自己该管什么,什么不该自己管,于是有些人权力很大,有些人干脆便是虚职,而事情干不好,也没有人因此而负责,干好了,也可能不会被承认,于是便形成了得过且过的心态,谁也不愿意做事情了。

    但陈宓的做法是,将官员的职责给落实下来,只要有官职的,都会有实权,将所有的差遣的职责都落实到官职上,那么官职便有了实权,当然,权力给了,那么如果干不好,一样是要追责的。

    在这个原则之下,陈宓开始带着人进行全国性的厘清。

    陈宓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才算是将这个事情给初步给梳理好,但也只是一个初略,但总体的原则定下来了,地方自然会形成一套心的体系,接下来只要京城的吏部统筹考核,出了事情追责,只要执行下去,效率自然便会上来了。

    陈宓连着干了两件大事,赵顼自然是要酬功的,过去的两年,陈宓一直在管理官员,在改制之后,流内铨变成了吏部郎中,而到了元丰二年底,赵顼正式将陈宓升迁为吏部侍郎。

    元丰三年,张载的身体终于还是撑不住了,连着卧床不起,他自己倒是想着为弟子们的多撑一年半载,但陈宓却是不愿,强行让张载告了老,不过也没有回横渠,便留在汴京养着。

    不过好在到了这个时候,陈宓已经算是能够独挡一面了。

    7017k

                

章节目录

我在大宋贩卖焦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墙头上的猫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二十四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我在大宋贩卖焦虑,笔趣阁并收藏我在大宋贩卖焦虑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