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的叹息,引起了利维的一丝苦笑。比起来亚历山大,他对这些东西了解的更多,因此,他也知道亚历山大的话其实并没有错。
奥斯卡是个评奖的机构,但是它能够吸引那么多人参加,是因为它也是有着利润的。一部电影在获得了奖项之后,一般来说收入都会有着些许的上涨,一般来说,可以达到两千万左右的获奖收益,这样的钱数,对于投资不多的电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笔收益。
文艺片的投资一般都不大,有了这么一笔收益之后,也就能够挽回很大一部分利益了。这样的模式,也促使了文艺片不断地拍下去。
而且,在获得了奖项的时候,一个演员的身价也会上涨。演员们接片难保不接烂片,对于没有名气的演员来说,就算是接了烂片也无所谓,反正好名声差名声,都要比没名声强。可是对于好演员来说,如果烂片演得多了,难免就会有损于自己的声誉,也影响别人对自己投资的信心——本阿弗莱克那样不断拍烂片还有名气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如果拿了一个奖项,基本上就等于是给演员盖上了演技派的章,以后就算是再拍了烂片,人们也只会指责电影的问题,而不去计较演员的责任。妮可基德曼就是个例子,拿了影后之后她烂片不断,但是身价却始终不跌,也就是因为名气已经建立起来了。
这些东西,一直都是好莱坞的运作模式——商业片赚钱,但是不会瞄着奖项,而文艺片拿奖,则是弥补它们的不算太多的收益,让它们有制作下去的动力。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很好的一个运转体系。因为商业片虽然收入很高,但是因为投资太大。敢于在这里面玩弄新的拍摄手法,结构模式,主题思想的,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有了拍大片的机会,都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的制作作品的。而过于中规中矩,自然是不可能催进电影的新思路,新技法的研发,对电影发展不算有利。而文艺片。则恰好补上了这个漏洞,在这方面人们可以肆意的尝试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好评就可以获得不俗的名声和弥补性的收入,这样一来,电影产业也就兼顾了赚钱和发展。
美国的电影产业,出色的地方就在于此:它的发达在于它的成系统的体系,让它兼顾各方面。相比之下,欧洲人没有赚钱的想法,他们的电影虽然各种新潮思想不断。可是却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票房。三大电影节影响力不低,可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这种影响力,只能够让他们自己的电影节为别人作嫁衣裳,一个个的明星在三大电影节成名。可是欧洲人却缺乏利用这些名气的办法。
而利维所知道的日后的中国,总是在想着拍摄赚钱的大片,却忽略了电影的发展,也就造成了票房越来越高。影迷骂声不断的情况。中国自己的电影评奖,自己从来都不怎么重视,没有到位的宣传。没有严谨的评奖标准,这使得中国的奖项失去了公信力,人们也不以获奖为荣,电影只追求钱而不追求别的,质量自然不高。而这样的恶果,就是国人坚信外国电影比本国电影好,都纷纷去看外国片,使得外国电影捞走了大量的收入。
归根到底,比起来美国的模式,他们的模式还是不够成熟系统化的。
这样的模式本来很好,可是在最近两年全都被打破了。电影的票房现在越来越高,十亿的票房在过去的时代叫做奇迹,现在只能算是年度第一,甚至第一都不一定能够保证。商业片的收入大大的增加了,可是文艺片的收益,却没有什么提高,这样一来,商业片在收入上,已经远远甩开了文艺片,这也使得商业片一时间极为受重视,而文艺片则是遭到了轻视——今年的电影中,除了几部冲着奥斯卡去的传记电影,就没有别的好点的文艺片,也就是反映了大公司们的想法。
看似短时间内,这是一个赚钱的事情,可是从长时间来看,这未必不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今年的奥斯卡提名电影票房创了十几年的最低记录,这其实也只是一种预示:在未来的几年里面,奥斯卡的名声也确实是越来越差,再也不复90年代时候佳片不断的辉煌,在未来的几年里面,政治背景和所谓的正能量越来越被看重,一些堂而皇之的献媚片子也能够得到青睐,多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这些东西本来只不过是次要的玩意儿罢了,可当电影的深刻的内涵不再的时候,这些用来讨好主流的东西,也就越来越被重视了。
对于这些,利维知道的很清楚,亚历山大虽然不清楚,但是作为局内人的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奥斯卡公关的意义削弱了。面对着那些票房数亿的大电影,这边还在斤斤计较一两千万的收入,多少让人有些觉得不怎么值得。
而对此,亚历山大的下一步规划也很简单。
“新的一年,我们还是要多拍一些大片的。x战警3现在制作也快完成了,到了明年夏天肯定能够上映的,而且这一部拍完了,我也准备让凯特贝金赛尔不要休息了,直接拍摄下面的一部生化危机2,生化危机2制作简单一些,到了冬天也可以上映,这样我们就有了两部电影了。另外,清水崇那边也决定了要拍摄一部伊藤润二的漫画作品改编的电影富江,我也准备允许,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三部电影在明年上映了。”
奥斯卡既然不再能够带来太多的收益,亚历山大自然也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商业片上,他说的这几部,也都是应该能够赚钱的电影。
x战警3是诺兰去年就开始制作的了,他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信心,而且制作的时候也要更加仔细,更加认真。虽然利维过去对他的过早提拔让他不太成熟的一些地方暴露了出来,事业上也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是。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天才,寻找到了方向。这部电影是他为自己准备的翻身仗,也是非常让人看好的作品。
而生化危机1里面只打了一个舔食者,没有其他的怪物,这一点也是为游戏迷们大大的不满的,他们也早就叫嚣着,希望能够拍摄下一部了。亚历山大决定让凯特贝金赛尔马不停蹄的拍摄第二部,也是为了能够赶上明年的圣诞档期——毕竟,看了今年的圣诞档期的惨淡,他也有了想要捞一把的想法。如果明年的圣诞档期还是这个德行,那生化危机2绝对可以赚一大笔。
而与他们相比,路线稍微不同的则是清水崇。在来到了美国,拍摄咒怨大获成功之后,利维也建议他多做一些学习,增长自己的见闻和能力,然后再考虑拍下一部电影。一个导演只顾着刷票房,很容易就会让自己的才华磨灭,同样是恐怖片的高手。詹姆斯温拍摄的电锯惊魂的前两部堪称惊艳,可是在一再翻拍之下,最后甚至让人觉得反感,这样的事情。利维不认为对导演来说是好事。
他的建议影响到了清水崇,他没有再在咒怨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开始想着拍摄一些其他的东西了。而他的选择,就是伊藤润二的作品富江。
这部作品在日本已经拍过了四五次电影了。只是限于投资和日本电影的水准,拍摄的一直都不算特别好。而作为恐怖大师的清水崇,这一次选择它拍摄美国版。则是想要制作出来最好的一个版本。他在日本国内找到了气质相当符合的年轻的演员泽尻绘里香来出演富江,对此也是信心满满。
恐怖电影比起来其他的商业片,投资要小得多了,他的这个建议,亚历山大也没有理由不答应。而利维对此,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他也希望看到清水冲的进步:比起来反复围绕着一个主题拍电影,更多的拓展思路,开阔眼界之后的他能够拍摄出来什么电影,也是利维很有兴趣知道的。
这些规划,利维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听着亚历山大这么说话,他却在心里有些微微的叹息:亚历山大也算是在好莱坞混了多年的电影人了,而且他还是大公司的老板,比别人更加熟悉这些内幕,可是,他对这种现象的处理,就是去和别人竞争商业片,任由这个模式消退,这也让利维有些无奈。
他们不是看不到电影的衰退,可是,现在他们更多的都是在考虑着自己的利益,谁会去想电影产业的衰退?面对着数倍于过去的利益,有几个人,会考虑那些问题?
奥斯卡本身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它代表的是文艺片的一条出路,是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的一个激励和目标。有它在那里,人们也许就会更多的想着这是个荣誉,会为了荣誉拼搏一下,会努力拍摄出来更好的电影。而没有了它,人们想着的,就只会是赚钱——放在未来的美国,就是暮光之城,变形金刚横行市场,放在未来的中国,就是小时代这样的片子不断上映——美国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总算还是想明白了,有些回到正路上的想法,而中国这边,则是根本遥遥无期。
当电影人的追求只剩下钱的时候,那么受到煎熬的无疑只会是影迷。
利维也很喜欢钱,但是他一直都坚持认为,在钱之外,作为电影人更应该追求的是电影本身。获奖也许没有什么荣耀的,可是坚持自己的追求,这是很值得骄傲的。
可惜亚历山大没有看到这些。本来,利维还想让他和自己一起找到一条更好的路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就在利维思索着的时候,亚历山大却再次开口了,“去年,你说过拍摄3d电影,想要改编三体,你的这个想法,仔细思索过了没有?我听说小说写完了,剧本你有了吗?”
这个问题,让利维愣住了。他刚才还在腹诽他的目光短浅,怎么突然间,亚历山大提起来这个了?(未完待续。。)
奥斯卡是个评奖的机构,但是它能够吸引那么多人参加,是因为它也是有着利润的。一部电影在获得了奖项之后,一般来说收入都会有着些许的上涨,一般来说,可以达到两千万左右的获奖收益,这样的钱数,对于投资不多的电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笔收益。
文艺片的投资一般都不大,有了这么一笔收益之后,也就能够挽回很大一部分利益了。这样的模式,也促使了文艺片不断地拍下去。
而且,在获得了奖项的时候,一个演员的身价也会上涨。演员们接片难保不接烂片,对于没有名气的演员来说,就算是接了烂片也无所谓,反正好名声差名声,都要比没名声强。可是对于好演员来说,如果烂片演得多了,难免就会有损于自己的声誉,也影响别人对自己投资的信心——本阿弗莱克那样不断拍烂片还有名气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如果拿了一个奖项,基本上就等于是给演员盖上了演技派的章,以后就算是再拍了烂片,人们也只会指责电影的问题,而不去计较演员的责任。妮可基德曼就是个例子,拿了影后之后她烂片不断,但是身价却始终不跌,也就是因为名气已经建立起来了。
这些东西,一直都是好莱坞的运作模式——商业片赚钱,但是不会瞄着奖项,而文艺片拿奖,则是弥补它们的不算太多的收益,让它们有制作下去的动力。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很好的一个运转体系。因为商业片虽然收入很高,但是因为投资太大。敢于在这里面玩弄新的拍摄手法,结构模式,主题思想的,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有了拍大片的机会,都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的制作作品的。而过于中规中矩,自然是不可能催进电影的新思路,新技法的研发,对电影发展不算有利。而文艺片。则恰好补上了这个漏洞,在这方面人们可以肆意的尝试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好评就可以获得不俗的名声和弥补性的收入,这样一来,电影产业也就兼顾了赚钱和发展。
美国的电影产业,出色的地方就在于此:它的发达在于它的成系统的体系,让它兼顾各方面。相比之下,欧洲人没有赚钱的想法,他们的电影虽然各种新潮思想不断。可是却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票房。三大电影节影响力不低,可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这种影响力,只能够让他们自己的电影节为别人作嫁衣裳,一个个的明星在三大电影节成名。可是欧洲人却缺乏利用这些名气的办法。
而利维所知道的日后的中国,总是在想着拍摄赚钱的大片,却忽略了电影的发展,也就造成了票房越来越高。影迷骂声不断的情况。中国自己的电影评奖,自己从来都不怎么重视,没有到位的宣传。没有严谨的评奖标准,这使得中国的奖项失去了公信力,人们也不以获奖为荣,电影只追求钱而不追求别的,质量自然不高。而这样的恶果,就是国人坚信外国电影比本国电影好,都纷纷去看外国片,使得外国电影捞走了大量的收入。
归根到底,比起来美国的模式,他们的模式还是不够成熟系统化的。
这样的模式本来很好,可是在最近两年全都被打破了。电影的票房现在越来越高,十亿的票房在过去的时代叫做奇迹,现在只能算是年度第一,甚至第一都不一定能够保证。商业片的收入大大的增加了,可是文艺片的收益,却没有什么提高,这样一来,商业片在收入上,已经远远甩开了文艺片,这也使得商业片一时间极为受重视,而文艺片则是遭到了轻视——今年的电影中,除了几部冲着奥斯卡去的传记电影,就没有别的好点的文艺片,也就是反映了大公司们的想法。
看似短时间内,这是一个赚钱的事情,可是从长时间来看,这未必不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今年的奥斯卡提名电影票房创了十几年的最低记录,这其实也只是一种预示:在未来的几年里面,奥斯卡的名声也确实是越来越差,再也不复90年代时候佳片不断的辉煌,在未来的几年里面,政治背景和所谓的正能量越来越被看重,一些堂而皇之的献媚片子也能够得到青睐,多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这些东西本来只不过是次要的玩意儿罢了,可当电影的深刻的内涵不再的时候,这些用来讨好主流的东西,也就越来越被重视了。
对于这些,利维知道的很清楚,亚历山大虽然不清楚,但是作为局内人的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奥斯卡公关的意义削弱了。面对着那些票房数亿的大电影,这边还在斤斤计较一两千万的收入,多少让人有些觉得不怎么值得。
而对此,亚历山大的下一步规划也很简单。
“新的一年,我们还是要多拍一些大片的。x战警3现在制作也快完成了,到了明年夏天肯定能够上映的,而且这一部拍完了,我也准备让凯特贝金赛尔不要休息了,直接拍摄下面的一部生化危机2,生化危机2制作简单一些,到了冬天也可以上映,这样我们就有了两部电影了。另外,清水崇那边也决定了要拍摄一部伊藤润二的漫画作品改编的电影富江,我也准备允许,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三部电影在明年上映了。”
奥斯卡既然不再能够带来太多的收益,亚历山大自然也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商业片上,他说的这几部,也都是应该能够赚钱的电影。
x战警3是诺兰去年就开始制作的了,他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信心,而且制作的时候也要更加仔细,更加认真。虽然利维过去对他的过早提拔让他不太成熟的一些地方暴露了出来,事业上也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是。他还是靠着自己的天才,寻找到了方向。这部电影是他为自己准备的翻身仗,也是非常让人看好的作品。
而生化危机1里面只打了一个舔食者,没有其他的怪物,这一点也是为游戏迷们大大的不满的,他们也早就叫嚣着,希望能够拍摄下一部了。亚历山大决定让凯特贝金赛尔马不停蹄的拍摄第二部,也是为了能够赶上明年的圣诞档期——毕竟,看了今年的圣诞档期的惨淡,他也有了想要捞一把的想法。如果明年的圣诞档期还是这个德行,那生化危机2绝对可以赚一大笔。
而与他们相比,路线稍微不同的则是清水崇。在来到了美国,拍摄咒怨大获成功之后,利维也建议他多做一些学习,增长自己的见闻和能力,然后再考虑拍下一部电影。一个导演只顾着刷票房,很容易就会让自己的才华磨灭,同样是恐怖片的高手。詹姆斯温拍摄的电锯惊魂的前两部堪称惊艳,可是在一再翻拍之下,最后甚至让人觉得反感,这样的事情。利维不认为对导演来说是好事。
他的建议影响到了清水崇,他没有再在咒怨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开始想着拍摄一些其他的东西了。而他的选择,就是伊藤润二的作品富江。
这部作品在日本已经拍过了四五次电影了。只是限于投资和日本电影的水准,拍摄的一直都不算特别好。而作为恐怖大师的清水崇,这一次选择它拍摄美国版。则是想要制作出来最好的一个版本。他在日本国内找到了气质相当符合的年轻的演员泽尻绘里香来出演富江,对此也是信心满满。
恐怖电影比起来其他的商业片,投资要小得多了,他的这个建议,亚历山大也没有理由不答应。而利维对此,也是一口答应了下来,他也希望看到清水冲的进步:比起来反复围绕着一个主题拍电影,更多的拓展思路,开阔眼界之后的他能够拍摄出来什么电影,也是利维很有兴趣知道的。
这些规划,利维都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听着亚历山大这么说话,他却在心里有些微微的叹息:亚历山大也算是在好莱坞混了多年的电影人了,而且他还是大公司的老板,比别人更加熟悉这些内幕,可是,他对这种现象的处理,就是去和别人竞争商业片,任由这个模式消退,这也让利维有些无奈。
他们不是看不到电影的衰退,可是,现在他们更多的都是在考虑着自己的利益,谁会去想电影产业的衰退?面对着数倍于过去的利益,有几个人,会考虑那些问题?
奥斯卡本身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它代表的是文艺片的一条出路,是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的一个激励和目标。有它在那里,人们也许就会更多的想着这是个荣誉,会为了荣誉拼搏一下,会努力拍摄出来更好的电影。而没有了它,人们想着的,就只会是赚钱——放在未来的美国,就是暮光之城,变形金刚横行市场,放在未来的中国,就是小时代这样的片子不断上映——美国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总算还是想明白了,有些回到正路上的想法,而中国这边,则是根本遥遥无期。
当电影人的追求只剩下钱的时候,那么受到煎熬的无疑只会是影迷。
利维也很喜欢钱,但是他一直都坚持认为,在钱之外,作为电影人更应该追求的是电影本身。获奖也许没有什么荣耀的,可是坚持自己的追求,这是很值得骄傲的。
可惜亚历山大没有看到这些。本来,利维还想让他和自己一起找到一条更好的路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就在利维思索着的时候,亚历山大却再次开口了,“去年,你说过拍摄3d电影,想要改编三体,你的这个想法,仔细思索过了没有?我听说小说写完了,剧本你有了吗?”
这个问题,让利维愣住了。他刚才还在腹诽他的目光短浅,怎么突然间,亚历山大提起来这个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