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万物复苏,春光明媚。
栖霞郡主继续埋怨,“以后啊,我只能被他看低了。”
本身与南宫不悔就是天降圣旨,实非两情相悦,只不过,栖霞郡主觉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凭什么她要低南宫不悔一头?
“没事,后面扳回一城,你有的是机会。”
纪韶元咯咯一笑。
南宫不悔之前不情不愿的样子她与萧越还担心会出事,如今一看,暂时可以放心了。
栖霞郡主摇了摇头,“京城的那些人我一个也看不上,所以陛下给我选了这位夫婿。”
南宫不悔好不好,放到后面评价,可是,昨天晚上她吃了大亏啊。
纪韶元拍了拍栖霞郡主是肩膀,“我有事想和你聊一聊,南宫不悔这件事后面再说。”
“说吧。”
栖霞郡主叹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纪韶元浅笑,“之前素闻郡主曾亲自操练一支女兵,深得西夏大王的信任。刚好,我也想组建这么一支女兵,不知你愿意帮忙吗?”
“愿意,当然愿意。”
栖霞郡主眼睛一亮。
从事老本行的事,她比谁都擅长积极。
栖霞郡主同意了,纪韶元总算是放心了,“此事有你帮忙,我也能高枕无忧了。”
“唉,我才疏学浅,也就锦上添花。”栖霞郡主不好意思了,“有殿下在,我最多看看有哪里不足的需要补充,至于其他的,还是算了。”
栖霞郡主明白,纪韶元要求筹建的女子骑兵队伍,乃是大兴军队,也就是说为纪韶元所用,她是西夏人多多少少有点敏感,凡事最好避嫌着。
纪韶元挑了挑眉,“栖霞,你我虽结交时日尚浅,可论情谊,你我皆为好友,无需妄自菲薄。你的心,是坚定的。”
栖霞郡主担心自己异国人身份惹来他人的猜忌,虽说情理之中,但也不必过于在意。
纪韶元进一步宽慰,“启明学院那些女学生,年纪太小,目前需要念书,反而不能让她们进军营。我招收的女兵,好歹年纪上大一点,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只要不是体弱多病的,招收女兵,其实条件不是很多。”
对比男兵,女兵的训练相似又不同。
启明学院的女学生将来会入女兵军营里磨炼,可不是现在。
她想要的一支强大的为她所用的女子骑兵军队,或许不是一个很难办的事情。
栖霞郡主若有所思,“我当年力排众议训练女兵,一开始是选择身边的丫鬟,后面是百姓家的孩子、良家子。她们或许素质不一,却肯吃苦训练,她们会跟我来,主要还是想要出人头地,帮助家里摆脱贫困。我给予的条件丰厚,女兵的训练一切按照男兵,女兵有特殊情况,我也会定时发银子与相关换洗的衣物。无论他人如何鄙夷不屑,她们始终如一,不为所动。她们,都是女中豪杰。”
栖霞郡主知道,女兵终究是不同于男兵,男兵属于世人眼中的正统,女兵训练他们只会认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怎么会呢?
“一为自己,二为大家,三为创造。”
纪韶元神色淡然。
筹建女兵的想法,原因有很多,不过无论如何,女兵肯定能和男子一样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栖霞郡主加油鼓劲,“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彼此默默地对视着,笑而不语。
……
袁靖自从入了启明学院后,她身上的天赋与才华渐渐地为人所熟知。
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她学得比谁都快,且举一反三,擅长思考。
这样的好苗子,自然是诸位先生们的心头肉了。
丹青大师林姑昔日的才女温红棉,皆对袁靖赞不绝口,就连黎一箴,也对袁靖高看一眼,觉得是天降宝玉。
这样一来,造就了袁靖不小的名声。
与袁靖同班的学子们,同样对这位出类拔萃的同学很有好感。
袁靖为人处世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坦荡真诚,若同学有难,她二话不说直接帮了。
先生有难,她也能竭尽全力,努力去搭一把手。平日她自己得了什么好的,也尽量分给大家一点。
良才美玉又不失人性,如此好的苗子,启明学院上下对袁靖自是越来越欢迎热情。
纪韶元与倚罗妙锦碧月来学院巡查时,刚好发现袁靖正帮着温红棉抄写书稿,认真专注的神态令人不禁下意识的屏息静气。
温红棉注意到了纪韶元的到来,冲着她点头。纪韶元摆手示意先别出声,温红棉会意,回之一笑。
“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纪韶元见在眼里,眸光一闪。
袁靖仍旧专心致志地抄写着,仿佛她压根不知纪韶元的到来。
等袁靖抄写完后,满满当当的一大篇纸稿已映入他人眼中。
纪韶元下意识地称赞,“楷字写得挺好,别具风骨,撇捺横竖,刚柔并济,倒有当年温大家的风范了。”
温红棉擅一手个人特色的楷书,当年随着她的名扬天下而风靡一时。
只不过,随着温红棉的隐退,她的一手楷书,已是不为人知。
袁靖先给纪韶元见礼,然后说道:“小女学习时日尚短,不足以与老师相提并论。”
袁靖是一个有心思的孩子,从她在大将军府的言行,再到启明学院对她的青眼相看,这个小女孩很是不一般。
温红棉作为老师最为发言权了,温红棉表示,“虽有些不足,但足以成为一代大师了。”
袁靖出身贫寒,父母还是那般的情况,原本温红棉只是将袁靖当做一个学生一样看待,然而令她没意料到的是,袁靖竟有着不逊色于她的天资才学。
这样的宝玉,给温红棉一个大金窝,她也不换。
袁靖抬眸,凝视着温红棉,“老师近些日子的教诲,学生受益匪浅。”
若无温红棉,便无袁靖的变化。
起初的袁靖无非是有点小聪明的孩子,后来的袁靖改头换面,皆因恩师指点教化。
温红棉一笑,“袁靖,你有天赋,千万不能浪费了这份天赋。”
伤仲永之事何其多?她又怎能舍得自己的学生发生这种事?
袁靖挑眉,“学生谨遵教诲。”
再怎么说,温红棉在,袁靖就不会走上歪路。
“方才你写的是《尚书》,莫非你最近对《尚书》有所感触?”
纪韶元戏谑道。
《尚书》深凝晦涩,一般来说,许多名流才子对这部书也未尝能够读透悟透。
袁靖小小年纪,好像对这方面比较敏感。
面对纪韶元的问题,袁靖淡淡地说道:“学生不才,不敢枉自称大,袁靖希望将来能有学成之时,再与公主洽谈。”
换句话说,时机未到,谢绝交流。
纪韶元一怔,后哈哈大笑,“很好,有志气,袁靖,我等着你。”
等多久都无所谓,就看看这位才气非同凡响的小姑娘能够闯出什么样的天地吧。
袁靖淡笑处之。
一旁的温红棉见状,急忙岔开话题,“好不容易殿下来一遭,不如由我为殿下简单介绍一下近些日子学院的情况。袁靖,你好好继续抄写,回来后我要检查。”
“是,老师。”
纪韶元无可无不可地同意了,由温红棉带路,一行人往着学堂方向走去。
袁靖望着纪韶元与温红棉渐行渐远,身影消失后,袁靖方低头抄写。
“鲤城的孩子们朴实诚恳,对待功课他们皆认真完成了,就是,有些孩子到底是比较勉强的,对读书兴趣不大,功课也有抄写他人的痕迹。另一些孩子,虽有天分,但调皮任性,做事情马虎,丢三落四,长期以往,再有天分的学生,也只会是泯然众人。”
温红棉将这段时间的心得娓娓道来。
她自诩见多识广,阅人无数,小孩子相对单纯天真,可又性格不一。像袁靖这种认真又聪明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努力却不够聪明的,以及那些顽皮又机灵的。
温红棉头一次意识到,传道授惑,实属不易。
纪韶元听完后,面色未变,“那些顽皮的孩子若违反纪律,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不得留情。有能耐又努力认真的学生们,你可以想想办法偶尔拉一把,明面上,一碗水端平,切勿太过偏心。启明学院,要的是自由学习,自由讨论,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当老师的更该如此,不把个人喜好带到学生面前,不把个人喜怒灌输于学生,也不自作聪明地推广自己的那套思想准则。课堂,是学问讨论,温大家可懂?”
纪韶元的这番话说完,温红棉的内心大受震撼。
或许是她出身经历的因素,偶尔,她面对一些与她类似的孩子们时,多多少少有了移情作用。
可是,这么做是不妥的,个人爱好干涉到学生的生活里,那是逾矩了。
纪韶元接着道:“孩子们还小,暂时分辨不出好坏善恶,只是,人世间的道理他们比谁都熟。”
栖霞郡主继续埋怨,“以后啊,我只能被他看低了。”
本身与南宫不悔就是天降圣旨,实非两情相悦,只不过,栖霞郡主觉得,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凭什么她要低南宫不悔一头?
“没事,后面扳回一城,你有的是机会。”
纪韶元咯咯一笑。
南宫不悔之前不情不愿的样子她与萧越还担心会出事,如今一看,暂时可以放心了。
栖霞郡主摇了摇头,“京城的那些人我一个也看不上,所以陛下给我选了这位夫婿。”
南宫不悔好不好,放到后面评价,可是,昨天晚上她吃了大亏啊。
纪韶元拍了拍栖霞郡主是肩膀,“我有事想和你聊一聊,南宫不悔这件事后面再说。”
“说吧。”
栖霞郡主叹气,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纪韶元浅笑,“之前素闻郡主曾亲自操练一支女兵,深得西夏大王的信任。刚好,我也想组建这么一支女兵,不知你愿意帮忙吗?”
“愿意,当然愿意。”
栖霞郡主眼睛一亮。
从事老本行的事,她比谁都擅长积极。
栖霞郡主同意了,纪韶元总算是放心了,“此事有你帮忙,我也能高枕无忧了。”
“唉,我才疏学浅,也就锦上添花。”栖霞郡主不好意思了,“有殿下在,我最多看看有哪里不足的需要补充,至于其他的,还是算了。”
栖霞郡主明白,纪韶元要求筹建的女子骑兵队伍,乃是大兴军队,也就是说为纪韶元所用,她是西夏人多多少少有点敏感,凡事最好避嫌着。
纪韶元挑了挑眉,“栖霞,你我虽结交时日尚浅,可论情谊,你我皆为好友,无需妄自菲薄。你的心,是坚定的。”
栖霞郡主担心自己异国人身份惹来他人的猜忌,虽说情理之中,但也不必过于在意。
纪韶元进一步宽慰,“启明学院那些女学生,年纪太小,目前需要念书,反而不能让她们进军营。我招收的女兵,好歹年纪上大一点,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只要不是体弱多病的,招收女兵,其实条件不是很多。”
对比男兵,女兵的训练相似又不同。
启明学院的女学生将来会入女兵军营里磨炼,可不是现在。
她想要的一支强大的为她所用的女子骑兵军队,或许不是一个很难办的事情。
栖霞郡主若有所思,“我当年力排众议训练女兵,一开始是选择身边的丫鬟,后面是百姓家的孩子、良家子。她们或许素质不一,却肯吃苦训练,她们会跟我来,主要还是想要出人头地,帮助家里摆脱贫困。我给予的条件丰厚,女兵的训练一切按照男兵,女兵有特殊情况,我也会定时发银子与相关换洗的衣物。无论他人如何鄙夷不屑,她们始终如一,不为所动。她们,都是女中豪杰。”
栖霞郡主知道,女兵终究是不同于男兵,男兵属于世人眼中的正统,女兵训练他们只会认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怎么会呢?
“一为自己,二为大家,三为创造。”
纪韶元神色淡然。
筹建女兵的想法,原因有很多,不过无论如何,女兵肯定能和男子一样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栖霞郡主加油鼓劲,“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彼此默默地对视着,笑而不语。
……
袁靖自从入了启明学院后,她身上的天赋与才华渐渐地为人所熟知。
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她学得比谁都快,且举一反三,擅长思考。
这样的好苗子,自然是诸位先生们的心头肉了。
丹青大师林姑昔日的才女温红棉,皆对袁靖赞不绝口,就连黎一箴,也对袁靖高看一眼,觉得是天降宝玉。
这样一来,造就了袁靖不小的名声。
与袁靖同班的学子们,同样对这位出类拔萃的同学很有好感。
袁靖为人处世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坦荡真诚,若同学有难,她二话不说直接帮了。
先生有难,她也能竭尽全力,努力去搭一把手。平日她自己得了什么好的,也尽量分给大家一点。
良才美玉又不失人性,如此好的苗子,启明学院上下对袁靖自是越来越欢迎热情。
纪韶元与倚罗妙锦碧月来学院巡查时,刚好发现袁靖正帮着温红棉抄写书稿,认真专注的神态令人不禁下意识的屏息静气。
温红棉注意到了纪韶元的到来,冲着她点头。纪韶元摆手示意先别出声,温红棉会意,回之一笑。
“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纪韶元见在眼里,眸光一闪。
袁靖仍旧专心致志地抄写着,仿佛她压根不知纪韶元的到来。
等袁靖抄写完后,满满当当的一大篇纸稿已映入他人眼中。
纪韶元下意识地称赞,“楷字写得挺好,别具风骨,撇捺横竖,刚柔并济,倒有当年温大家的风范了。”
温红棉擅一手个人特色的楷书,当年随着她的名扬天下而风靡一时。
只不过,随着温红棉的隐退,她的一手楷书,已是不为人知。
袁靖先给纪韶元见礼,然后说道:“小女学习时日尚短,不足以与老师相提并论。”
袁靖是一个有心思的孩子,从她在大将军府的言行,再到启明学院对她的青眼相看,这个小女孩很是不一般。
温红棉作为老师最为发言权了,温红棉表示,“虽有些不足,但足以成为一代大师了。”
袁靖出身贫寒,父母还是那般的情况,原本温红棉只是将袁靖当做一个学生一样看待,然而令她没意料到的是,袁靖竟有着不逊色于她的天资才学。
这样的宝玉,给温红棉一个大金窝,她也不换。
袁靖抬眸,凝视着温红棉,“老师近些日子的教诲,学生受益匪浅。”
若无温红棉,便无袁靖的变化。
起初的袁靖无非是有点小聪明的孩子,后来的袁靖改头换面,皆因恩师指点教化。
温红棉一笑,“袁靖,你有天赋,千万不能浪费了这份天赋。”
伤仲永之事何其多?她又怎能舍得自己的学生发生这种事?
袁靖挑眉,“学生谨遵教诲。”
再怎么说,温红棉在,袁靖就不会走上歪路。
“方才你写的是《尚书》,莫非你最近对《尚书》有所感触?”
纪韶元戏谑道。
《尚书》深凝晦涩,一般来说,许多名流才子对这部书也未尝能够读透悟透。
袁靖小小年纪,好像对这方面比较敏感。
面对纪韶元的问题,袁靖淡淡地说道:“学生不才,不敢枉自称大,袁靖希望将来能有学成之时,再与公主洽谈。”
换句话说,时机未到,谢绝交流。
纪韶元一怔,后哈哈大笑,“很好,有志气,袁靖,我等着你。”
等多久都无所谓,就看看这位才气非同凡响的小姑娘能够闯出什么样的天地吧。
袁靖淡笑处之。
一旁的温红棉见状,急忙岔开话题,“好不容易殿下来一遭,不如由我为殿下简单介绍一下近些日子学院的情况。袁靖,你好好继续抄写,回来后我要检查。”
“是,老师。”
纪韶元无可无不可地同意了,由温红棉带路,一行人往着学堂方向走去。
袁靖望着纪韶元与温红棉渐行渐远,身影消失后,袁靖方低头抄写。
“鲤城的孩子们朴实诚恳,对待功课他们皆认真完成了,就是,有些孩子到底是比较勉强的,对读书兴趣不大,功课也有抄写他人的痕迹。另一些孩子,虽有天分,但调皮任性,做事情马虎,丢三落四,长期以往,再有天分的学生,也只会是泯然众人。”
温红棉将这段时间的心得娓娓道来。
她自诩见多识广,阅人无数,小孩子相对单纯天真,可又性格不一。像袁靖这种认真又聪明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努力却不够聪明的,以及那些顽皮又机灵的。
温红棉头一次意识到,传道授惑,实属不易。
纪韶元听完后,面色未变,“那些顽皮的孩子若违反纪律,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不得留情。有能耐又努力认真的学生们,你可以想想办法偶尔拉一把,明面上,一碗水端平,切勿太过偏心。启明学院,要的是自由学习,自由讨论,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当老师的更该如此,不把个人喜好带到学生面前,不把个人喜怒灌输于学生,也不自作聪明地推广自己的那套思想准则。课堂,是学问讨论,温大家可懂?”
纪韶元的这番话说完,温红棉的内心大受震撼。
或许是她出身经历的因素,偶尔,她面对一些与她类似的孩子们时,多多少少有了移情作用。
可是,这么做是不妥的,个人爱好干涉到学生的生活里,那是逾矩了。
纪韶元接着道:“孩子们还小,暂时分辨不出好坏善恶,只是,人世间的道理他们比谁都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