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啊,为什么不投降?

    要是黄氏、甏氏没有投靠吕哲,连氏会想一下抵抗,但是黄氏和甏氏已经站在吕哲那一边,连氏抵抗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不是说连氏有将近十万守军抵抗没用,而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是城破了还能逃,逃到荒野还能利用熟悉的地形来反抗有翻盘的机会。

    吕哲军有强悍的攻城器械和凶猛的士卒,吕哲还有更多的士兵没有前来,抵抗或许可以撑一段时日,可是注定是要破城。另外,吕哲有同样熟悉地形的黄氏和甏氏作为帮凶,抵抗了城破之后没有再反抗的机会,那么以其拼命之后加深仇恨,逃出城也会被同样熟悉地形的黄氏、甏氏带路者领着吕哲军追得没处逃命,那不如再没有交战之前降了。

    软弱吗?不不不,按照这个时代的思想,完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投降于一个霸主没什么好丢脸的,再则是连氏怎么说都还有近十万的武装,没有抵抗就进行投降对方也不好对他们太过苛刻。为了安抚地方做一个好榜样,吕哲对有能力抵抗却干脆投降的连氏没有理由进行诛族杀戮,还需要妥当的照顾。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一个时代的思想,就像吕哲明明是已经从行为上反叛秦国,可是没有举起反旗之下,不但是秦国包括列国谁也不能称呼吕哲为反贼。以逆臣形式存在的吕哲列国愿意交好接触,秦国也只能在最大限度上忍受着。说实话,要是吕哲成了反贼,列国哪怕是与秦国处于交战状态也只能断绝关系并谴责。

    为什么?君权至上的时代啊,国王们傻了才会去赞赏某国臣子的反叛,那不是鼓励自己的臣子也造反吗?所以就出现一个现代人看起来很奇怪,但是绝对符合当时的情况,吕哲作为逆臣实力强大。没有举起反旗之前,对于吕哲秦国极力忍耐,列国也交好巴结,但是除了个别心思不正的列国臣子,无论是谁绝并不鼓励吕哲自立为王。

    项氏为什么一直处心积虑要吕哲称王,那是要打破从夏到春秋战国君权至上的规则。第一个打破规则的人肯定是要成为举世公敌,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陈胜没有称王打着复楚拥王能一直获胜,称王之后内部恐惧分裂的最终灭亡原因。

    有着后世思想的吕哲不称王可能没有洞悉这个时代的规则,他估计也是没有想到列国王室的反应,但是他知道陈胜称王后的下场。

    同样。若是吕哲亲自率军攻打零陵,面对连氏不战而降可能不会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去好好的安抚有抵抗能力却投降了的连氏,但是身为这个时代的骆摇却没有太过苛刻地对待连氏,解除了连氏的武装之后只是让他们赶紧选出新的族长,然后快快地去向吕哲服罪。

    春秋战国的很多规则都是在刘邦建立汉皇朝之后消失,其实也没有太多的理由,只不过是身为泥腿子却成了天下之主的刘邦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教育,一切草创之下规则被全面的推翻。从汉朝建立之后一切夏到秦亡之后的普世法则都不再被承认。其中就包括不管是什么出身,只要有能力推翻统治者就能当天下的主人这一条,朝代轮换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这是一个好时代也是一个坏时代,吕哲来到的时代正是处于华夏前所未有之最大变局的时候。

    很多人都在想。若是秦没有亡,或者不是刘邦还是哪个非王室的“臣”最后成了天下之主,那么“王侯将相有种”的时代会不会延续,如果“王”依然是“有种”的规则。朝代的轮换还会不会是家常便饭。

    那是属于思想家、哲学家、吃闲饭的人需要去思考的问题,留下大部分军队收拾残局,只带着三万禁卫军建制的吕哲离开南陵一个半月之后重新回到了这个地方。

    吕哲回师之前冯劫与董翳。陈余与李左车,张良与魏豹,田广与田荣,宋义与项伯,这些两人一队的各国要员已经在南陵城内等待了不少时间。

    长沙会战时,吕哲基本上是处在游动的姿态,冯劫与董翳的到来有得到通知,其余人等却是吕哲在归途的路上才得知消息。

    除了冯劫与董翳之外的那些人前来是想干什么?这一切还要从吕哲誓师南征的事情说起。

    吕哲在誓师南征之前有做过类似于传缴天下的行为,大意就是宣告天下,百越肆虐长沙郡老子看不下去了,我调动大军的目标是百越人,列国不要恐慌也不要给老子添乱,不然等空出手来立刻揍你。

    这是吕哲干过最符合这个时代的行为了,在这个时代某个国家的军队要出征,除非是有偷袭性质的军事行动,不然哪怕是在统一之战时的秦国在发兵的时候也会派遣臣子向列国宣告。

    看上去很可笑?通知别人说要出征不是让仇敌来添乱?所以说每个时代都有“她”的规则。事实上强国根本不怕有人捣乱,因为会捣乱的哪怕是不宣告也会捣乱,宣告还能起到恐吓作用。弱国派人去不是宣告,是一种呼朋唤友的拉帮手。最现实的是,其实哪怕不宣告每个国家调兵也不可能隐秘,索性也就大方点说要出兵打谁,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吕哲传缴南征百越是征伐异族,他其实也没有太复杂的意思,本意是告诉秦国“我集结大军不是要打你,所以发现大军调动不好紧张”,对于列国则是表达“喂喂喂,我才不管你们打生打死,别来惹我”。

    收到消息的秦国显然是做出了不得不防的应对,所以夺回了枳县以防不测,同时冯劫和董翳来到南陵了。

    列国的反应也有些大,他们收到消息后本来是不用做任何反应的,毕竟吕哲只要不是攻打列国,征伐南越关他们屁事。可是情况有点特殊,吕哲这个臣非臣、君非君的家伙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太惹人注意了,他们本身又期望吕哲在这一场列国对秦的战争中哪怕是不帮忙也别站到秦国共同的立场,吕哲对百越这个异族的征讨霎时间成了“诛夷”的大事。

    诛夷在华夏的历史上很特殊,那是晋国当霸主的时候留下来的一种习惯,在春秋的历史中有那么一个惯例,是发生在楚庄王“问周鼎重”之后的“尊王攮夷”时期。

    当时的楚国就是那个尊王攮夷中的那个“夷”,概因除了周天子这个“王”之外楚国也称王了,事实上楚国也不是周天子分封的“封君”,晋国等封君的国虽然也叫国,但是这个“国”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并不是国家,只是封国。封国与国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这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不是“同一国”的,周室再衰弱也是天下共主,有人竟然想要取代自家那个没用的名义老大了,那么作为周室下面最大的打手,也就是晋国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服从周室至少还有个“大家不管是穷是富,那都是老大封的”算是有恩义的基础,楚国这个么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家伙也敢想要取代周室,忍不下去了啊,大家伙操家伙揍他!

    晋国与楚国打仗总是喜欢带上一帮同是周天子麾下的封臣,也就是老大带着小弟共同围殴楚国,那么也就带着会盟的性质。

    楚国放弃称王成了周室承认的“臣非臣”,所谓臣非臣就是楚国并不是周天子的臣子,但是定下盟约走进了包括晋国、齐国、燕国、鲁国、卫国等等“封君”的共同的行列,但是楚国又不属于周天子的臣子,既是那种“你不称王一切都好,天下间有一个王就足够了,听不听我的就无所谓了,反正周室衰弱也没人真正听我的”。

    放弃称王的楚国慢慢被周天子的封君们接受,有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接触大家也不把楚国当蛮夷了,而这个时候北方的草原族群南方的山林族群也渐渐强大,毫无疑问草原上的家伙们也就成了“胡”,南方山林里的就成了“蛮”或者“夷”。

    吕哲传缴喊出南征为长沙黔首报仇的口号,本来就关注吕哲想干什么的列国也就借这个由头派人过来。

    列国派人前来的目的可能都不同,但基本是抱着“会盟”的名义来的,以至于吕哲回到南陵后听到各国都派人前来会盟有点迷惑。

    所谓会盟可是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结盟,其二是邀战。会盟也有相应的级别,诸王会盟是最高级别,臣子会盟又是另一个级别。

    吕哲听完会盟所代表的含义后总算是明白了,他并不认为列国是前来邀战的,那么就剩下结盟一途。

    可是……吕哲并非国君,按照道理来说是没有资格与列国结盟的,那么所谓“会盟”在这一刻就有了新的解释,那就是互通友好,简而言之就是找个理由来探一探虚实什么的。

    “他们知道多少了?”

    “只是知晓我们将百越围困,并不知道战事已经结束。”

    “哦……”

    错了啊,只是将入侵长沙的百越人围歼而已,不代表吕哲这一势力与百越的战争结束。在没有夺取属于百越人的疆土前,战争远远没有到了结束的时候。(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大秦之帝国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六十章:无奈啊(上),大秦之帝国再起,笔趣阁并收藏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