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河兮,气盖世……
无可否认,吕哲看楚汉相争的时候对项羽的喜欢多过于刘邦,那是站在旁观者对悲剧英雄的一种惋惜与同情。现在他自己成了“演员”,对项羽可不会存在什么好感,对任何历史人物要是有也会是一种竞争的心态。
不过吧?项羽现在才十三岁,想要成为项氏的家主哪怕是项梁现在完蛋了也轮不到他。历史上项羽在项梁战死后也不是项氏的家主,是项羽在巨鹿一战之后战争秦军才成为项氏的顶梁柱,不过接任项梁时候项氏家主之位的人依然不会是项羽,而是后面被封为咸阳君、武功王的项乐。不是项乐有多么厉害,而是项乐是除了项超、项梁之后项燕的第三子,华夏对长幼有序向来重视,项乐成为项氏家主不过是“长者为尊”的一种顺位继承。
吕哲想到了项羽就不得不会想起刘邦,他派去沛县的人谁都找到了就是没有刘邦的身影,心里十分奇怪这么一位本来该是一朝之开国皇帝的人跑哪去了。
刘邦?他与吕哲遭遇后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本来在送完刑徒之后该回到沛县继续当亭长,在乡里里继续做那个表面上看去游手好闲,其实暗地里一直纠集一帮兄弟做无本买卖的带头大哥,一直到吕太公搬到丰邑中阳里,来个“我出一万钱”之后与吕雉相识,与吕雉成亲后抛弃掉曹寡妇,也不再带兄弟做无本买卖。
然后呢?刘邦不做无本买卖之后没有经济来源,除了要被一帮兄弟不断抱怨之外,连带吕雉在刘家也一直受到刘邦大哥刘伯、二哥刘仲、弟刘交的众媳妇言语上攻击和刁难。
什么样的环境才会养出什么样的人,刘邦开始被吕雉不断的鞭策,吕雉一有机会就教刘邦识字,刘邦打算洗心革面,作为沛县县丞的萧何也在暗中相助。不过还是被一次征召徭役给逼迫上了芒砀山,走上了一条凶险万分却是逐鹿天下的道路。
萧何 、曹参、周勃、夏侯婴、卢绾 、灌婴等刘邦的起家的兄弟全被吕哲强迫性地带到南郡,本来应该成为妻子的吕雉,给予刘邦起家第一批资金的吕家,这些全部离刘邦远去……
阳周县被收押后,樊哙倒是一直在刘邦身边,不过两人倒霉的成了骊山刑徒的一份子,骊山工程停止后被带上北方修筑长城,他们先是在代郡被强制性的劳动,后面倒是逃了出去。此时此刻跑到了广阳郡(河北),与一个叫陈胜的楚国阳城人和一个叫吴广的阳夏人混在一起。
陈胜与吴广嘛,本是渔阳郡的戍卒,陈胜是一名屯长,吴广则是伍长,后面戍边的秦军受命收缩后老秦地,两人从某处村庄带兵要归队时因为一场大雨延误了归军的日期,索性就不再归回秦军,而是待在易水以北的一个小山谷里面。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一样是失期,不是吗?不过这一次陈胜和吴广可没有功夫喊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他们被燕人当成残存秦军不断的攻击,五十多人在脱掉秦军制式战袍后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后面倒是学人家起兵,不到一个月倒是纠集起了三千多人,而刘邦与樊哙就是那三千多人中的一其中之二。
有人有选择,有人没选择。不过不管有没有的选总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重新领军回到衡山郡的共尉是一个有选择权力的人,他在同一天接到了两封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书信。
一封是来自于吕哲的军令,命令共尉留下必要的防御部队之后率军前往九江郡的居巢。协助苏烈以及舒氏切断楚国泗水郡的道路。
另一封则是来自父亲共敖的家书,里面劝说共尉脱离吕哲效力于楚国,项梁已经许下南陵侯与左司马的爵位和官职。
南陵侯啊,也就是说只要楚国干掉吕哲,那么新建的南陵城就是共尉的封地,而官职也是楚国左司马这么位高权重的职位。
司马是楚国主管兵权的官职,其下有左右司马作为副手,那是楚国复立之后仿造春秋时期楚国的朝廷官位,现在的项梁既是大将军也是司马,之前楚国拉拢桓楚开出的加码是左司马和次将。
项梁的条件十分优厚,共尉此时虽然是个总督衡山郡的人,可是按照吕哲的风格职权随时会有变动,共尉只要按照项梁所要求的那样,叛变吕哲又带兵攻击南郡,那么楚国干掉吕哲之后共尉就能得到南陵城作为封地,同时也会是新楚的左司马。
共敖在信中说得很明白,他这位父亲希望共尉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楚人,也不要忘记先祖曾是楚国之臣,要共尉按照项梁公的要求去做,既是效忠楚国的同时也为共家成为贵族而奋斗。
衡山郡有兵八万,这支军队共尉已经带了四个月,与之许多将校可以说有着不错的私交。他平时对军队也算优厚,处事公正之下在军中也有不小的威望。
衡山郡的最高军官啊,没有总督之名却有总督权利的共尉,因他一言衡山郡就会地面震上一震的大人物,他接到家书之后心里彻底的乱了。
一边是父亲极力的要求,一边是有提拔于微末之恩的主上,楚国与吕哲交战的交战已经到了最重要的时刻,他该怎么自处?
共尉是个有野心的人吗?有,一定有!不然他不会在夷陵的时候站出来,之后又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得到吕哲的重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野心呢?是想要光宗耀祖使自己家族得享荣华富贵的向上之心。
“军中将校与尉交情不错,尉自问又得到兵卒爱戴。可是……交情与爱戴能使麾下的部队愿意一同造反主上,他们又愿意成为楚国的将士吗?”共尉在思考着。
什么叫一同崛起于微末?那就是从一无所有一起建立基业的人之一,这样的人只要不犯过错,该势力真的崛起之后身份和待遇必定不会差,要是最后该势力定鼎天下,成为公侯将相乃至于封王都有可能。
共尉追随吕哲创下现在的基业,又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有兵权的人物,他对经历艰辛一同创立的事业是有感情的,也了解这个势力的构成。
“军中兵卒受主上优待良多,家中的亲人在南郡又生活安康,几乎每一个人都受过主上的恩惠,前段时期主上又分下田亩……”共尉太了解吕哲崛起之后都干过什么了,种种的举措将军民所需要的都考虑进去,特别是在兵卒战死后能够得到抚恤这一点,某个将领想要率军造反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要造反可能会有几个人追随,但是大部分的将士估计是听说要造反就会砍掉那些要背叛的人的脑袋。
楚国……共尉是吕哲麾下三大统领之一啊,他是有权观看各种情报的人,怎么又会不清楚现在的楚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楚国呢?
现在的楚国根本就不是楚国,除了有一个叫熊心的楚王,楚国根本就是项氏的势力、
除了有名号之外从根本上与吕哲现在的现状没差别,但是吕哲这里外姓起码还有出头之日,项氏那边却是只有项氏族人才可能爬上高位。
熊心名为楚王实为傀儡,朝堂又是项氏的一言堂,这样的楚国能算是楚国吗?不过是披着楚国名号的项氏逐鹿天下的外衣和工具。
“统领!”
一道声线将共尉从思考中唤醒过来,来人是军中的军法曹,单名叫擂,按照现在的习惯该是称呼法曹擂。要是改换官职,那么前缀上需要再换个称呼。
共尉注意力从思绪中拉回来,问:“何事?”
法曹擂行礼:“军令已经下达,职是不是派出法兵(既宪兵)巡视监督将士们归营?”
一瞬间的苦涩出现在共尉脸上,不过很快就消失了。他点头:“正该如此。”
看吧,吕哲军的兵制除了吕哲自己之外根本不可能出现一言堂,任何一道军令的下达都是一式三份,除了率军的指挥官之外,监督军纪的军法曹,负责后勤粮秣、器械的掌佐(长史)都会得到相同内容的命令。
如果共尉要造反,第一个跳出来要杀人的就是会这个现在一脸恭敬的法曹擂,而掌佐也会马上烧掉器械和粮秣,那时候哪怕是除掉军法曹也不会有器械和粮秣让叛军能够有长久作战的资本。
说到底,吕哲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都清楚制度的重要性,而制衡和平衡是一套制度的根本,忠诚从来都是建立在背叛代价太大的前提下。当然,也不是说没有相信忠诚,而是人情太过虚无缥缈,唯有制度才是永恒。
造反没有基础也不会成功,共尉却是可以延迟按照吕哲军令率军出战的时间,而在战时每多拖延一刻就会有改变整场战争胜负的不确定因素。
送走了军法曹又迎来了掌佐,心思不在公务上的共尉内心无比的挣扎,一面是父亲的要求,另一面是一直以来厚待自己信任自己的主上,他该怎么做?(未完待续。。)
无可否认,吕哲看楚汉相争的时候对项羽的喜欢多过于刘邦,那是站在旁观者对悲剧英雄的一种惋惜与同情。现在他自己成了“演员”,对项羽可不会存在什么好感,对任何历史人物要是有也会是一种竞争的心态。
不过吧?项羽现在才十三岁,想要成为项氏的家主哪怕是项梁现在完蛋了也轮不到他。历史上项羽在项梁战死后也不是项氏的家主,是项羽在巨鹿一战之后战争秦军才成为项氏的顶梁柱,不过接任项梁时候项氏家主之位的人依然不会是项羽,而是后面被封为咸阳君、武功王的项乐。不是项乐有多么厉害,而是项乐是除了项超、项梁之后项燕的第三子,华夏对长幼有序向来重视,项乐成为项氏家主不过是“长者为尊”的一种顺位继承。
吕哲想到了项羽就不得不会想起刘邦,他派去沛县的人谁都找到了就是没有刘邦的身影,心里十分奇怪这么一位本来该是一朝之开国皇帝的人跑哪去了。
刘邦?他与吕哲遭遇后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本来在送完刑徒之后该回到沛县继续当亭长,在乡里里继续做那个表面上看去游手好闲,其实暗地里一直纠集一帮兄弟做无本买卖的带头大哥,一直到吕太公搬到丰邑中阳里,来个“我出一万钱”之后与吕雉相识,与吕雉成亲后抛弃掉曹寡妇,也不再带兄弟做无本买卖。
然后呢?刘邦不做无本买卖之后没有经济来源,除了要被一帮兄弟不断抱怨之外,连带吕雉在刘家也一直受到刘邦大哥刘伯、二哥刘仲、弟刘交的众媳妇言语上攻击和刁难。
什么样的环境才会养出什么样的人,刘邦开始被吕雉不断的鞭策,吕雉一有机会就教刘邦识字,刘邦打算洗心革面,作为沛县县丞的萧何也在暗中相助。不过还是被一次征召徭役给逼迫上了芒砀山,走上了一条凶险万分却是逐鹿天下的道路。
萧何 、曹参、周勃、夏侯婴、卢绾 、灌婴等刘邦的起家的兄弟全被吕哲强迫性地带到南郡,本来应该成为妻子的吕雉,给予刘邦起家第一批资金的吕家,这些全部离刘邦远去……
阳周县被收押后,樊哙倒是一直在刘邦身边,不过两人倒霉的成了骊山刑徒的一份子,骊山工程停止后被带上北方修筑长城,他们先是在代郡被强制性的劳动,后面倒是逃了出去。此时此刻跑到了广阳郡(河北),与一个叫陈胜的楚国阳城人和一个叫吴广的阳夏人混在一起。
陈胜与吴广嘛,本是渔阳郡的戍卒,陈胜是一名屯长,吴广则是伍长,后面戍边的秦军受命收缩后老秦地,两人从某处村庄带兵要归队时因为一场大雨延误了归军的日期,索性就不再归回秦军,而是待在易水以北的一个小山谷里面。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一样是失期,不是吗?不过这一次陈胜和吴广可没有功夫喊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他们被燕人当成残存秦军不断的攻击,五十多人在脱掉秦军制式战袍后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后面倒是学人家起兵,不到一个月倒是纠集起了三千多人,而刘邦与樊哙就是那三千多人中的一其中之二。
有人有选择,有人没选择。不过不管有没有的选总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重新领军回到衡山郡的共尉是一个有选择权力的人,他在同一天接到了两封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书信。
一封是来自于吕哲的军令,命令共尉留下必要的防御部队之后率军前往九江郡的居巢。协助苏烈以及舒氏切断楚国泗水郡的道路。
另一封则是来自父亲共敖的家书,里面劝说共尉脱离吕哲效力于楚国,项梁已经许下南陵侯与左司马的爵位和官职。
南陵侯啊,也就是说只要楚国干掉吕哲,那么新建的南陵城就是共尉的封地,而官职也是楚国左司马这么位高权重的职位。
司马是楚国主管兵权的官职,其下有左右司马作为副手,那是楚国复立之后仿造春秋时期楚国的朝廷官位,现在的项梁既是大将军也是司马,之前楚国拉拢桓楚开出的加码是左司马和次将。
项梁的条件十分优厚,共尉此时虽然是个总督衡山郡的人,可是按照吕哲的风格职权随时会有变动,共尉只要按照项梁所要求的那样,叛变吕哲又带兵攻击南郡,那么楚国干掉吕哲之后共尉就能得到南陵城作为封地,同时也会是新楚的左司马。
共敖在信中说得很明白,他这位父亲希望共尉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楚人,也不要忘记先祖曾是楚国之臣,要共尉按照项梁公的要求去做,既是效忠楚国的同时也为共家成为贵族而奋斗。
衡山郡有兵八万,这支军队共尉已经带了四个月,与之许多将校可以说有着不错的私交。他平时对军队也算优厚,处事公正之下在军中也有不小的威望。
衡山郡的最高军官啊,没有总督之名却有总督权利的共尉,因他一言衡山郡就会地面震上一震的大人物,他接到家书之后心里彻底的乱了。
一边是父亲极力的要求,一边是有提拔于微末之恩的主上,楚国与吕哲交战的交战已经到了最重要的时刻,他该怎么自处?
共尉是个有野心的人吗?有,一定有!不然他不会在夷陵的时候站出来,之后又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得到吕哲的重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野心呢?是想要光宗耀祖使自己家族得享荣华富贵的向上之心。
“军中将校与尉交情不错,尉自问又得到兵卒爱戴。可是……交情与爱戴能使麾下的部队愿意一同造反主上,他们又愿意成为楚国的将士吗?”共尉在思考着。
什么叫一同崛起于微末?那就是从一无所有一起建立基业的人之一,这样的人只要不犯过错,该势力真的崛起之后身份和待遇必定不会差,要是最后该势力定鼎天下,成为公侯将相乃至于封王都有可能。
共尉追随吕哲创下现在的基业,又是一个从头到尾都有兵权的人物,他对经历艰辛一同创立的事业是有感情的,也了解这个势力的构成。
“军中兵卒受主上优待良多,家中的亲人在南郡又生活安康,几乎每一个人都受过主上的恩惠,前段时期主上又分下田亩……”共尉太了解吕哲崛起之后都干过什么了,种种的举措将军民所需要的都考虑进去,特别是在兵卒战死后能够得到抚恤这一点,某个将领想要率军造反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要造反可能会有几个人追随,但是大部分的将士估计是听说要造反就会砍掉那些要背叛的人的脑袋。
楚国……共尉是吕哲麾下三大统领之一啊,他是有权观看各种情报的人,怎么又会不清楚现在的楚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楚国呢?
现在的楚国根本就不是楚国,除了有一个叫熊心的楚王,楚国根本就是项氏的势力、
除了有名号之外从根本上与吕哲现在的现状没差别,但是吕哲这里外姓起码还有出头之日,项氏那边却是只有项氏族人才可能爬上高位。
熊心名为楚王实为傀儡,朝堂又是项氏的一言堂,这样的楚国能算是楚国吗?不过是披着楚国名号的项氏逐鹿天下的外衣和工具。
“统领!”
一道声线将共尉从思考中唤醒过来,来人是军中的军法曹,单名叫擂,按照现在的习惯该是称呼法曹擂。要是改换官职,那么前缀上需要再换个称呼。
共尉注意力从思绪中拉回来,问:“何事?”
法曹擂行礼:“军令已经下达,职是不是派出法兵(既宪兵)巡视监督将士们归营?”
一瞬间的苦涩出现在共尉脸上,不过很快就消失了。他点头:“正该如此。”
看吧,吕哲军的兵制除了吕哲自己之外根本不可能出现一言堂,任何一道军令的下达都是一式三份,除了率军的指挥官之外,监督军纪的军法曹,负责后勤粮秣、器械的掌佐(长史)都会得到相同内容的命令。
如果共尉要造反,第一个跳出来要杀人的就是会这个现在一脸恭敬的法曹擂,而掌佐也会马上烧掉器械和粮秣,那时候哪怕是除掉军法曹也不会有器械和粮秣让叛军能够有长久作战的资本。
说到底,吕哲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都清楚制度的重要性,而制衡和平衡是一套制度的根本,忠诚从来都是建立在背叛代价太大的前提下。当然,也不是说没有相信忠诚,而是人情太过虚无缥缈,唯有制度才是永恒。
造反没有基础也不会成功,共尉却是可以延迟按照吕哲军令率军出战的时间,而在战时每多拖延一刻就会有改变整场战争胜负的不确定因素。
送走了军法曹又迎来了掌佐,心思不在公务上的共尉内心无比的挣扎,一面是父亲的要求,另一面是一直以来厚待自己信任自己的主上,他该怎么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