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头像是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粮食一千吨。
二十挺重机枪,二十万发子弹,十来吨重。
六门博福斯75山炮,运输固定木箱,超量的各种备用零件,差不多小十五吨了。
一万五千发炮弹,单个重量六点五公斤重的弹丸,发射药,加铜制药筒,还有木质运输外包装,合计重量八点五公斤。
这些东西加起来,重量可真不轻了。
放现在都得一个大型拖挂车车队,或者直接一辆货运列车才能搞定,而独立团只有几百头标准载重一百五十公斤的大骡子,外加三千两百人。
再加上部队刚刚到赵家裕,需要熟悉地形,构筑工事,部队又在扩军,能抽调出来运输物资的,除开运输队外,只有一千三百人。
最终,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直到深夜时分,期间甚至有部分赵家裕村民帮忙,才将所有物资都运回赵家裕团部存放好。
“还是总部那边人手多啊。”
深夜,累趴下的李大团长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
独立团人手还是不够啊,是不是这次多去弄点军官来,然后扩军计划再加个一千人,或者再多点?
人多力量大啊。
想当初,陈老弟给的八百吨棉花,师长大手一挥,调动好几个主力团,再加上后勤部工人,警戒部队一起上,不到半天就全部扛近仓库。
今后生意会越做越大,物资也会越来越多,免得到时候人手不够。
······
第二天清晨。
李云龙照常带着一个营的部队训练,团长亲自带队训练,这是独立图惯例,除非李云龙不在,或者有作战任务牵制,不然每天雷打不动。
“越野五公里·····”
领头在前,李云龙率先出发。
期间,他不断调整速度,巡视整个营的战士们,很快,李云龙很明显感受到了今天部队,比前几天,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
之前,鬼子大扫荡,独立团坚守寿县一个月之后大撤退,部队损失惨重,减员近半,尤其是连长排长,近三分之二没有回来,武器装备也损失严重,两门九二式全丢了,十挺大口径重机枪,一挺也没有带回来,机枪丢了超过一百挺,子弹几乎消耗殆尽。
回来的战士们,士气是肉眼可见的下降。
即便他每天鼓舞打气,也没有明显的作用。
但昨天一天的忙活,看到了那些物资,尤其是那二十挺重机枪,二十万发子弹,六门博福斯山炮,一万多枚炮弹,都不用他打气,士气一下子就回来了,甚至更足实了。
果然,还是实在东西最顶用。
心里满意的嘿嘿一笑,李云龙扯开了嗓子:
“加快速度,今天早上部队加餐,肉管饱。”
独立团之前是顿顿有肉,炊事班每天两桶肉罐头下锅。
但毕竟是几千人的部队,两桶也就近四百斤肉而已,还分成三餐,到每个人碗里,实在是不多了,每顿只有小两块肉,能看到一点荤腥而已。
为了满足战士们的吃肉愿望,李云龙便在出发作战的日子里,以及打胜仗的日子,当天来一顿肉管饱,十桶肉一顿干完,保证每个战士都能吃到不少肉。
“是。”
果然,被肉刺激的战士们脚步瞬间提速。
李大团长忙着带部队训练,赵刚则是忙活着统计昨天的物资,并组织人手修建仓库,期间,他叫来警卫排,带着十来袋粮食走进赵家裕村子中。
······
上午时分,赵家裕中。
老百姓们也在谈论昨天的见闻。
出于保密,李云龙没有把所有武器都露出来,但为了增加根据地老百姓对独立团的信心,还是故意摆出了两门山炮以及几挺重机枪。
“秀芹啊,这独立团就是不一样,不愧为主力团,团里大炮多,炮弹也多,那一箱箱的,都堆成山了,战士也多,就连机枪都比别人的粗不少。”
村口,一个裹着毛巾的妇女同志手里拉着鞋底,嘴里则是嘀咕着昨天的见闻。
赵家裕的老百姓也是见过其他八路军的,比如秀芹他哥所在的部队,但一般的团都是一千多人左右,那里见过像独立团这种现在都有三千那人的大团?
还有大炮。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身管炮,以前见到的都是小口径迫击炮,一个人就能提着走的那种,哪里见到这种好几个人才能推动的大炮。
还有机枪。
他们见过鬼子的歪把子,部队的捷克式,也见过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但一看就知道,绝对比不上昨天独立团摆出来的那两挺机枪。
枪管都不如人家粗。
有了这些武器,小鬼子还敢来扫荡?
“也不知道他们哪里弄来这么多粮食!”
另一外妇女同志两眼放光的说着:
“独立团说了,凡是家里有人参加八路军的,都能分到一袋,我二儿子前年跟着部队打鬼子,今天早上就给我送来了一袋白面。”
“那可是上好的细白面啊,一点麦麸渣都没有。”
“上好的细白面?”
有人震惊了。
在这个穷苦的年头,在老百姓心里,没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的了,一家人没日没夜,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也只能混个半饱,遇到荒年,更是要饿肚子去山上找吃的。
“对,五十斤上好的细白面,有了这批粮食,今年算是过去了。”
说话的妇女明显松了一口气。
今年是个荒年,地里收成很少,再在加上年初鬼子的破坏,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吃的,这五十斤白面,让她家里能够撑到地里收获。
“五十斤!”
震惊升级了。
五十斤白面,这数量是真的不少了,蒸成馍馍,足够一家人一个多月吃了,要是省着点,加上麦麸蒸,一家人两个多月都不成问题。
到这里,有的村民眼神开始闪烁。
······
中午时分。
李云龙和赵刚来到团部,一同过来的还有张大彪以及和尚。
“怎么样,老赵?”
一边铺开下一次生意的资料,李云龙看向赵刚。
“直接给粮食这方法很不错。”
赵刚点点头,语气满意:
“今天中午,单单赵家裕,就有近十个来报名参军,而且都是上好的壮劳力。”
说到这里,赵政委也叹了一口气:
“这边的老百姓不容易啊。”
晋西北这边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区,而且还是贫困地带,几乎所有人都靠着在地里刨食维持生计,加上土地贫瘠,老百姓生活艰难。
远比寿县、杨村那边的老百姓艰难。
以赵家裕地区为例。
赵家裕是稳固根据地,民兵部队不少,但实际参加正规部队的人并不多,甚至是极少,这倒不是老百姓不知道打鬼子的重要性,而是老百姓实在是没有办法。
能参军的人,都是壮劳力,而地里刨食,尤其是在这荒山旱地里刨食,最需要的就是大量壮劳力,不脱产民兵还好,一直在村里,农忙时期可以去地里帮忙,闲暇时期进行训练和警戒,但一旦进入正规部队,那就得随部队出征,和鬼子作战,无法从事生产不说,还生死未卜。
一户家庭,失去一个壮劳力,稍微遇到一点意外,那户家庭就会沦为赤贫,甚至绝户,比如今年这个大荒年,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抗不过这个冬天。
五十斤白面,让老百姓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自然也就敢放家里人出来当兵打鬼子····
“五十斤白面,就换来一个壮劳力,老百姓这也太亏了。”
李云龙眯了眯眼睛:
“咱们得多给点,最好每户参军的人家给两百斤或者三百斤。”
五十斤白面,顶多撑两个月,帮不了多大的忙,给两百斤或者三百斤粮食才是最适合,一个五六口之家省着点能吃小半年。
“四千多吨粮食是不少了,但要是每个家庭都发一百或者两百斤,咱们这可远远不够啊。”
赵刚也想多给老百姓点。
毕竟,送出来参军,也就意味着老百姓家里已经做好了决定,这个兄弟,这个儿子,这个丈夫,或许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可能。
五十斤也太便宜了。
“给粗粮,陈老弟那边,细粮可以换成数量更多的粗粮,然后····”
李云龙摊开新生意的资料,吐气有力:
“咱们加把劲,多赚点。”
“嗯。”
赵刚语气郑重:
“咱们加把劲,多赚点粮食。”
李云龙嘿嘿一笑,铺开最后一张资料:
“这次,陈老弟可是给了个大生意。”
他昨天已经看过了生意资料,心里已然有了初步的计划。
粮食一千吨。
二十挺重机枪,二十万发子弹,十来吨重。
六门博福斯75山炮,运输固定木箱,超量的各种备用零件,差不多小十五吨了。
一万五千发炮弹,单个重量六点五公斤重的弹丸,发射药,加铜制药筒,还有木质运输外包装,合计重量八点五公斤。
这些东西加起来,重量可真不轻了。
放现在都得一个大型拖挂车车队,或者直接一辆货运列车才能搞定,而独立团只有几百头标准载重一百五十公斤的大骡子,外加三千两百人。
再加上部队刚刚到赵家裕,需要熟悉地形,构筑工事,部队又在扩军,能抽调出来运输物资的,除开运输队外,只有一千三百人。
最终,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直到深夜时分,期间甚至有部分赵家裕村民帮忙,才将所有物资都运回赵家裕团部存放好。
“还是总部那边人手多啊。”
深夜,累趴下的李大团长心里浮现出一个念头。
独立团人手还是不够啊,是不是这次多去弄点军官来,然后扩军计划再加个一千人,或者再多点?
人多力量大啊。
想当初,陈老弟给的八百吨棉花,师长大手一挥,调动好几个主力团,再加上后勤部工人,警戒部队一起上,不到半天就全部扛近仓库。
今后生意会越做越大,物资也会越来越多,免得到时候人手不够。
······
第二天清晨。
李云龙照常带着一个营的部队训练,团长亲自带队训练,这是独立图惯例,除非李云龙不在,或者有作战任务牵制,不然每天雷打不动。
“越野五公里·····”
领头在前,李云龙率先出发。
期间,他不断调整速度,巡视整个营的战士们,很快,李云龙很明显感受到了今天部队,比前几天,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
之前,鬼子大扫荡,独立团坚守寿县一个月之后大撤退,部队损失惨重,减员近半,尤其是连长排长,近三分之二没有回来,武器装备也损失严重,两门九二式全丢了,十挺大口径重机枪,一挺也没有带回来,机枪丢了超过一百挺,子弹几乎消耗殆尽。
回来的战士们,士气是肉眼可见的下降。
即便他每天鼓舞打气,也没有明显的作用。
但昨天一天的忙活,看到了那些物资,尤其是那二十挺重机枪,二十万发子弹,六门博福斯山炮,一万多枚炮弹,都不用他打气,士气一下子就回来了,甚至更足实了。
果然,还是实在东西最顶用。
心里满意的嘿嘿一笑,李云龙扯开了嗓子:
“加快速度,今天早上部队加餐,肉管饱。”
独立团之前是顿顿有肉,炊事班每天两桶肉罐头下锅。
但毕竟是几千人的部队,两桶也就近四百斤肉而已,还分成三餐,到每个人碗里,实在是不多了,每顿只有小两块肉,能看到一点荤腥而已。
为了满足战士们的吃肉愿望,李云龙便在出发作战的日子里,以及打胜仗的日子,当天来一顿肉管饱,十桶肉一顿干完,保证每个战士都能吃到不少肉。
“是。”
果然,被肉刺激的战士们脚步瞬间提速。
李大团长忙着带部队训练,赵刚则是忙活着统计昨天的物资,并组织人手修建仓库,期间,他叫来警卫排,带着十来袋粮食走进赵家裕村子中。
······
上午时分,赵家裕中。
老百姓们也在谈论昨天的见闻。
出于保密,李云龙没有把所有武器都露出来,但为了增加根据地老百姓对独立团的信心,还是故意摆出了两门山炮以及几挺重机枪。
“秀芹啊,这独立团就是不一样,不愧为主力团,团里大炮多,炮弹也多,那一箱箱的,都堆成山了,战士也多,就连机枪都比别人的粗不少。”
村口,一个裹着毛巾的妇女同志手里拉着鞋底,嘴里则是嘀咕着昨天的见闻。
赵家裕的老百姓也是见过其他八路军的,比如秀芹他哥所在的部队,但一般的团都是一千多人左右,那里见过像独立团这种现在都有三千那人的大团?
还有大炮。
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身管炮,以前见到的都是小口径迫击炮,一个人就能提着走的那种,哪里见到这种好几个人才能推动的大炮。
还有机枪。
他们见过鬼子的歪把子,部队的捷克式,也见过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但一看就知道,绝对比不上昨天独立团摆出来的那两挺机枪。
枪管都不如人家粗。
有了这些武器,小鬼子还敢来扫荡?
“也不知道他们哪里弄来这么多粮食!”
另一外妇女同志两眼放光的说着:
“独立团说了,凡是家里有人参加八路军的,都能分到一袋,我二儿子前年跟着部队打鬼子,今天早上就给我送来了一袋白面。”
“那可是上好的细白面啊,一点麦麸渣都没有。”
“上好的细白面?”
有人震惊了。
在这个穷苦的年头,在老百姓心里,没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的了,一家人没日没夜,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也只能混个半饱,遇到荒年,更是要饿肚子去山上找吃的。
“对,五十斤上好的细白面,有了这批粮食,今年算是过去了。”
说话的妇女明显松了一口气。
今年是个荒年,地里收成很少,再在加上年初鬼子的破坏,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吃的,这五十斤白面,让她家里能够撑到地里收获。
“五十斤!”
震惊升级了。
五十斤白面,这数量是真的不少了,蒸成馍馍,足够一家人一个多月吃了,要是省着点,加上麦麸蒸,一家人两个多月都不成问题。
到这里,有的村民眼神开始闪烁。
······
中午时分。
李云龙和赵刚来到团部,一同过来的还有张大彪以及和尚。
“怎么样,老赵?”
一边铺开下一次生意的资料,李云龙看向赵刚。
“直接给粮食这方法很不错。”
赵刚点点头,语气满意:
“今天中午,单单赵家裕,就有近十个来报名参军,而且都是上好的壮劳力。”
说到这里,赵政委也叹了一口气:
“这边的老百姓不容易啊。”
晋西北这边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区,而且还是贫困地带,几乎所有人都靠着在地里刨食维持生计,加上土地贫瘠,老百姓生活艰难。
远比寿县、杨村那边的老百姓艰难。
以赵家裕地区为例。
赵家裕是稳固根据地,民兵部队不少,但实际参加正规部队的人并不多,甚至是极少,这倒不是老百姓不知道打鬼子的重要性,而是老百姓实在是没有办法。
能参军的人,都是壮劳力,而地里刨食,尤其是在这荒山旱地里刨食,最需要的就是大量壮劳力,不脱产民兵还好,一直在村里,农忙时期可以去地里帮忙,闲暇时期进行训练和警戒,但一旦进入正规部队,那就得随部队出征,和鬼子作战,无法从事生产不说,还生死未卜。
一户家庭,失去一个壮劳力,稍微遇到一点意外,那户家庭就会沦为赤贫,甚至绝户,比如今年这个大荒年,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抗不过这个冬天。
五十斤白面,让老百姓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自然也就敢放家里人出来当兵打鬼子····
“五十斤白面,就换来一个壮劳力,老百姓这也太亏了。”
李云龙眯了眯眼睛:
“咱们得多给点,最好每户参军的人家给两百斤或者三百斤。”
五十斤白面,顶多撑两个月,帮不了多大的忙,给两百斤或者三百斤粮食才是最适合,一个五六口之家省着点能吃小半年。
“四千多吨粮食是不少了,但要是每个家庭都发一百或者两百斤,咱们这可远远不够啊。”
赵刚也想多给老百姓点。
毕竟,送出来参军,也就意味着老百姓家里已经做好了决定,这个兄弟,这个儿子,这个丈夫,或许永远不会再回来的可能。
五十斤也太便宜了。
“给粗粮,陈老弟那边,细粮可以换成数量更多的粗粮,然后····”
李云龙摊开新生意的资料,吐气有力:
“咱们加把劲,多赚点。”
“嗯。”
赵刚语气郑重:
“咱们加把劲,多赚点粮食。”
李云龙嘿嘿一笑,铺开最后一张资料:
“这次,陈老弟可是给了个大生意。”
他昨天已经看过了生意资料,心里已然有了初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