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没有人会相信这么两个刚刚过了弱冠之年的毛头小伙能干出什么大事来,他们的对手刘繇王朗不信,隔着长江等着看笑话的袁术也不信。但仅仅事隔两年,孙策和周瑜便创造了一个令人瞠目惊舌的神话,横扫了江东三郡,剿灭了盘距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大小小的各路军阀,一个属于孙氏集团的政权在江东横空出世了。
但所有人都以为孙策和周瑜会继续亲密无间地合作下去的时候,周瑜却突然地离开了孙策的军队,返回了丹阳,随后又跟着离职的叔父回了寿春,并且做了袁术手下的居巢县令。
出现这一变故之后,所有的人都在猜测孙周二人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但让人匪意所思的事,袁术称帝之后,周瑜很快地弃了官,同鲁肃一道又投奔了孙策,孙策待之甚厚,一如既往。
周瑜这一去一回,让人无端生出许多猜测,但内幕究竟是如何,当事人不说,世人也就无从而知了,看到的只是孙策和周瑜亲如兄弟,相交莫逆。
“公瑾,你来的正好,这刘繇逃到豫章,也不安份,与豫章太守华歆联合,图谋我江东三郡,我正思出兵讨之。”孙策笑意盈盈地道。
周瑜道:“刘繇败将之将,华歆一介儒生,何足挂齿,主公旦夕便可取豫章之地。只是豫章虽易得,但也不过是癣疥之忧,淮上之事。才是关乎我江东的命脉所在。今日末将来见主公,正是带一人而来的。”
“公瑾带来的是何人?”
“袁术派来的特使秦宜禄。”
孙策把脸一沉,道:“袁术僭号称帝,谋逆叛乱,天下人得尔诛之,自袁术逆位之后,我江东已于他一刀两断,再无半点瓜葛,他居然还敢厚颜无耻地派使者来,公瑾。你就当一刀将那使者斩了。省得看了心烦!”
周瑜呵呵一笑道:“这个秦宜禄倒是个乖巧之人,方才我还问他既然是袁术派他来的,为何不直接去见我家主公,却要先来见我。秦宜禄说。依孙将军的脾气。恐怕还没见着面他的人头就已经是落地了。看来这个秦宜禄倒真有先见之明啊。”
孙策略略一皱眉,道:“看来这个秦宜禄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好。我倒要见见他,看他有何话说。”吩咐门人将秦宜禄带上来。
秦宜禄的脑瓜子好使,孙策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既然与袁术已经交恶了,很可能一怒之下就离面都不见就把自己的人头给砍了,如此死了秦宜禄岂不冤死了。想到此节,秦宜禄可不敢亲自涉险,所以一到曲阿之后,他首先就去见了周瑜,一来周瑜是孙策身边的红人,二来在寿春之时,秦宜禄多少和周瑜也有些交情。他向周瑜具述此行的来意,周瑜便同意引他去见孙策。
“大陈国陛下特使秦宜禄参见孙将军。”秦宜禄恭恭敬敬地给孙策施礼。
孙策冷眼看了他一下,哼了一声道:“我与袁术早已是誓不两立,他居然还敢派你前来送死,你莫非是仗着与公瑾有点关系,就不相信本将军敢杀你么?”
秦宜禄微微一笑道:“在孙将军的眼中,秦某不过是一介蝼蚁,弹指可灭。不过秦某既然敢来,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倒是孙将军生死已系于一线,犹不自知,诚为可叹。”
孙策怒极反笑,道:“好一张尖牙利嘴,可是来效苏秦张仪?本将军坐拥江东之地,保人敢捋虎须?倒是你家主子现在被刘泽打得灰头土脸,困守寿春,恐怕离寿终正寝已是不远了吧,不是袁术命悬一线用得着你来江东搬救兵吗?”
秦宜禄神色如常地道:“看来孙将军真得不知道大祸已经临头,反而沾沾自喜,看来倒是秦某看错人了。”
孙策怒道:“说某大祸临头?哼哼,今日还不知是谁大祸临头!来人,给我将这个逆陈来使拖出去斩了!”
周瑜赶忙道:“主公休怒,秦宜禄还有要事说与主公,主公且听完再行处置。”孙策这才怒气稍减,周瑜沉声向秦宜禄喝道:“孙将军面前,休得张诳,还不如实道来。”
秦宜禄称诺,乃揖礼正色地道:“徐州刘泽,常有虎狼之心,前者平定徐州剪灭吕布招降纳叛,已是羽翼渐丰,义成阴陵两战,完胜纪灵张勋,其势锐不可挡,寿春已是其掌中之物,不出数月,刘泽必尽得淮南之地。而彼时刘泽兵势愈盛,孙将军以为刘泽吞并淮南之后,会就此收手,从此歇兵不战了吗?江东与淮南一水相隔,互为表里,唇齿相依,淮南若失,江东必是唇亡齿寒,刘泽尽得江淮之地,与江东共享长江之险,而将军崛起于江东,更早已为刘泽所忌惮,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泽图谋天下之心已是昭然若揭,断不会坐视将军在江东坐大。灭掉淮南之后,刘泽的下一个目标勿庸置疑就是江东的孙将军您,方才秦某所言并非是危言耸听,望孙将军三思。”
孙策不禁是暗皱眉头,江东与徐州相邻,在他横扫江东的时候,刘泽已经是坐实了徐州牧的位子,秦宜禄说的没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泽忌惮江东,孙策又何尝不觎觑徐州,有一个强大的邻居总是让人寝食难安的。看淮南的情形,袁术外强中干,败亡那是迟早的事,一旦刘泽吞并了淮南,无疑就要成为江东的心腹大患。
想到此节,孙策叹了一声道:“某亦知刘泽坐大将不利于江东,但现在刘泽是奉天子诏令讨贼伐逆,如果我江东出兵救援袁术,岂不背负上助逆之名,此大逆不道之举如何可为之?”
秦宜禄道:“袁术谋逆叛乱,天下人得尔诛之,刘泽可以奉诏讨之,将军不奉诏亦可讨之,将军出兵淮南一样可以名正言顺。”
孙策诧异地道:“秦特使不是奉袁术之命来求救兵的吗,为何会出此言?”
秦宜禄呵呵一笑道:“秦某是袁术派来的不假,但秦某从始至终从未说过要将军出兵救寿春之言。”
孙策不禁一怔,仔细想想,秦宜禄进来之后的确没有说过要让自己出兵救寿春的话,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完全是孙策自己脑补的结果,既然秦宜禄是袁术派来的特使,孙策自然理所应当地认为他是来搬兵救援的,而现在秦宜禄竟然如此说话,如何不令孙策莫名惊诧。
周瑜显然是已经和秦宜禄交流过了,明白秦宜禄的用意,故而没有丝毫的惊异,只是在那儿微微一笑。
“那秦特使来曲阿又有何意?”孙策问道。
秦宜禄道:“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袁术不识天命,妄自称帝,引来天下人的公愤,败亡之日已是不远,秦某原本就不是袁术的人,又何必跟他沉在一条船上,试看天下俊杰,唯有江东孙郎,秦某不才,愿为孙将军效犬马之劳。”
孙策迟疑了一下道:“秦先生之言倒是有些道理,只是如今江东初定,军马尚未齐备,若因争夺淮南与刘泽全面开战的话,江东尚未有万全把握。”
秦宜禄微微一笑道:“孙将军多虑了,此番进军淮南,孙将军打得也是讨贼伐逆的旗号,现在刘泽只是兵围寿春,尚无瑕南顾,孙将军可趁此良机,鲸吞庐江九江诸县,只要不与徐州军发生冲突,谅他刘泽也不敢轻易地招惹孙将军。即使拿不到寿春也是无妨,只要尽得江北之地,那也岂不是极大的收获?”
孙策暗暗点头,这个秦宜禄虑事倒还算仔细,说实话,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对淮南这块地盘也是有心染指,只不过袁术尚在,他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机会来了,又如何让孙策不动心?不过孙策面上可没留露出这点来,客客气气地道:“秦先生远来,车马劳顿,先去馆驿歇息,此事明日再行商议。”
虽然孙策没有当即点头,不过秦宜禄看孙策的态度,倒是十拿九稳,当下便起身告退,自有管事给他安排食宿。
周瑜哈哈大笑道:“看来主公是被这个秦宜禄说服了。”
孙策眼中掠过一缕精光,道:“公瑾,我欲图豫章,不过是想打通西攻荆州之路,急着向刘表讨还血债。现在看来得缓一缓了,淮南是江东的门户屏障,淮南一失,千里长江必无险可依,而刘泽坐大,将为我江东之心头大患,所以此次的机会,我们绝不应该放过。”
周瑜道:“卑职也正有此意,今日秦宜禄来投,献此妙计,乃天助主公也。现在袁术被困寿春,庐江刘勋兵少将微,主公可举伐逆之旗,先取皖城,后定淮南,大事必成!”
一提起庐江,孙策就想起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袁术来,当年还不是自己卖力地拿下庐江,袁术事先答应给他做庐江太守,结果却又反悔了。
“庐江本来就该是我孙策的,袁术不给这回我自己去拿!”孙策一拳,重重地捶在了几案上。(未完待续。。)
但所有人都以为孙策和周瑜会继续亲密无间地合作下去的时候,周瑜却突然地离开了孙策的军队,返回了丹阳,随后又跟着离职的叔父回了寿春,并且做了袁术手下的居巢县令。
出现这一变故之后,所有的人都在猜测孙周二人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但让人匪意所思的事,袁术称帝之后,周瑜很快地弃了官,同鲁肃一道又投奔了孙策,孙策待之甚厚,一如既往。
周瑜这一去一回,让人无端生出许多猜测,但内幕究竟是如何,当事人不说,世人也就无从而知了,看到的只是孙策和周瑜亲如兄弟,相交莫逆。
“公瑾,你来的正好,这刘繇逃到豫章,也不安份,与豫章太守华歆联合,图谋我江东三郡,我正思出兵讨之。”孙策笑意盈盈地道。
周瑜道:“刘繇败将之将,华歆一介儒生,何足挂齿,主公旦夕便可取豫章之地。只是豫章虽易得,但也不过是癣疥之忧,淮上之事。才是关乎我江东的命脉所在。今日末将来见主公,正是带一人而来的。”
“公瑾带来的是何人?”
“袁术派来的特使秦宜禄。”
孙策把脸一沉,道:“袁术僭号称帝,谋逆叛乱,天下人得尔诛之,自袁术逆位之后,我江东已于他一刀两断,再无半点瓜葛,他居然还敢厚颜无耻地派使者来,公瑾。你就当一刀将那使者斩了。省得看了心烦!”
周瑜呵呵一笑道:“这个秦宜禄倒是个乖巧之人,方才我还问他既然是袁术派他来的,为何不直接去见我家主公,却要先来见我。秦宜禄说。依孙将军的脾气。恐怕还没见着面他的人头就已经是落地了。看来这个秦宜禄倒真有先见之明啊。”
孙策略略一皱眉,道:“看来这个秦宜禄也不是个简单人物,好。我倒要见见他,看他有何话说。”吩咐门人将秦宜禄带上来。
秦宜禄的脑瓜子好使,孙策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既然与袁术已经交恶了,很可能一怒之下就离面都不见就把自己的人头给砍了,如此死了秦宜禄岂不冤死了。想到此节,秦宜禄可不敢亲自涉险,所以一到曲阿之后,他首先就去见了周瑜,一来周瑜是孙策身边的红人,二来在寿春之时,秦宜禄多少和周瑜也有些交情。他向周瑜具述此行的来意,周瑜便同意引他去见孙策。
“大陈国陛下特使秦宜禄参见孙将军。”秦宜禄恭恭敬敬地给孙策施礼。
孙策冷眼看了他一下,哼了一声道:“我与袁术早已是誓不两立,他居然还敢派你前来送死,你莫非是仗着与公瑾有点关系,就不相信本将军敢杀你么?”
秦宜禄微微一笑道:“在孙将军的眼中,秦某不过是一介蝼蚁,弹指可灭。不过秦某既然敢来,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倒是孙将军生死已系于一线,犹不自知,诚为可叹。”
孙策怒极反笑,道:“好一张尖牙利嘴,可是来效苏秦张仪?本将军坐拥江东之地,保人敢捋虎须?倒是你家主子现在被刘泽打得灰头土脸,困守寿春,恐怕离寿终正寝已是不远了吧,不是袁术命悬一线用得着你来江东搬救兵吗?”
秦宜禄神色如常地道:“看来孙将军真得不知道大祸已经临头,反而沾沾自喜,看来倒是秦某看错人了。”
孙策怒道:“说某大祸临头?哼哼,今日还不知是谁大祸临头!来人,给我将这个逆陈来使拖出去斩了!”
周瑜赶忙道:“主公休怒,秦宜禄还有要事说与主公,主公且听完再行处置。”孙策这才怒气稍减,周瑜沉声向秦宜禄喝道:“孙将军面前,休得张诳,还不如实道来。”
秦宜禄称诺,乃揖礼正色地道:“徐州刘泽,常有虎狼之心,前者平定徐州剪灭吕布招降纳叛,已是羽翼渐丰,义成阴陵两战,完胜纪灵张勋,其势锐不可挡,寿春已是其掌中之物,不出数月,刘泽必尽得淮南之地。而彼时刘泽兵势愈盛,孙将军以为刘泽吞并淮南之后,会就此收手,从此歇兵不战了吗?江东与淮南一水相隔,互为表里,唇齿相依,淮南若失,江东必是唇亡齿寒,刘泽尽得江淮之地,与江东共享长江之险,而将军崛起于江东,更早已为刘泽所忌惮,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泽图谋天下之心已是昭然若揭,断不会坐视将军在江东坐大。灭掉淮南之后,刘泽的下一个目标勿庸置疑就是江东的孙将军您,方才秦某所言并非是危言耸听,望孙将军三思。”
孙策不禁是暗皱眉头,江东与徐州相邻,在他横扫江东的时候,刘泽已经是坐实了徐州牧的位子,秦宜禄说的没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刘泽忌惮江东,孙策又何尝不觎觑徐州,有一个强大的邻居总是让人寝食难安的。看淮南的情形,袁术外强中干,败亡那是迟早的事,一旦刘泽吞并了淮南,无疑就要成为江东的心腹大患。
想到此节,孙策叹了一声道:“某亦知刘泽坐大将不利于江东,但现在刘泽是奉天子诏令讨贼伐逆,如果我江东出兵救援袁术,岂不背负上助逆之名,此大逆不道之举如何可为之?”
秦宜禄道:“袁术谋逆叛乱,天下人得尔诛之,刘泽可以奉诏讨之,将军不奉诏亦可讨之,将军出兵淮南一样可以名正言顺。”
孙策诧异地道:“秦特使不是奉袁术之命来求救兵的吗,为何会出此言?”
秦宜禄呵呵一笑道:“秦某是袁术派来的不假,但秦某从始至终从未说过要将军出兵救寿春之言。”
孙策不禁一怔,仔细想想,秦宜禄进来之后的确没有说过要让自己出兵救寿春的话,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完全是孙策自己脑补的结果,既然秦宜禄是袁术派来的特使,孙策自然理所应当地认为他是来搬兵救援的,而现在秦宜禄竟然如此说话,如何不令孙策莫名惊诧。
周瑜显然是已经和秦宜禄交流过了,明白秦宜禄的用意,故而没有丝毫的惊异,只是在那儿微微一笑。
“那秦特使来曲阿又有何意?”孙策问道。
秦宜禄道:“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袁术不识天命,妄自称帝,引来天下人的公愤,败亡之日已是不远,秦某原本就不是袁术的人,又何必跟他沉在一条船上,试看天下俊杰,唯有江东孙郎,秦某不才,愿为孙将军效犬马之劳。”
孙策迟疑了一下道:“秦先生之言倒是有些道理,只是如今江东初定,军马尚未齐备,若因争夺淮南与刘泽全面开战的话,江东尚未有万全把握。”
秦宜禄微微一笑道:“孙将军多虑了,此番进军淮南,孙将军打得也是讨贼伐逆的旗号,现在刘泽只是兵围寿春,尚无瑕南顾,孙将军可趁此良机,鲸吞庐江九江诸县,只要不与徐州军发生冲突,谅他刘泽也不敢轻易地招惹孙将军。即使拿不到寿春也是无妨,只要尽得江北之地,那也岂不是极大的收获?”
孙策暗暗点头,这个秦宜禄虑事倒还算仔细,说实话,孙策平定江东之后,对淮南这块地盘也是有心染指,只不过袁术尚在,他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机会来了,又如何让孙策不动心?不过孙策面上可没留露出这点来,客客气气地道:“秦先生远来,车马劳顿,先去馆驿歇息,此事明日再行商议。”
虽然孙策没有当即点头,不过秦宜禄看孙策的态度,倒是十拿九稳,当下便起身告退,自有管事给他安排食宿。
周瑜哈哈大笑道:“看来主公是被这个秦宜禄说服了。”
孙策眼中掠过一缕精光,道:“公瑾,我欲图豫章,不过是想打通西攻荆州之路,急着向刘表讨还血债。现在看来得缓一缓了,淮南是江东的门户屏障,淮南一失,千里长江必无险可依,而刘泽坐大,将为我江东之心头大患,所以此次的机会,我们绝不应该放过。”
周瑜道:“卑职也正有此意,今日秦宜禄来投,献此妙计,乃天助主公也。现在袁术被困寿春,庐江刘勋兵少将微,主公可举伐逆之旗,先取皖城,后定淮南,大事必成!”
一提起庐江,孙策就想起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袁术来,当年还不是自己卖力地拿下庐江,袁术事先答应给他做庐江太守,结果却又反悔了。
“庐江本来就该是我孙策的,袁术不给这回我自己去拿!”孙策一拳,重重地捶在了几案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