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在内地各省盐价极高,很多地方卖到数钱银子一斤,盐慌时甚至涨到一两。一两银子,正常年月能买七八十斤粮食,却只够买一斤食盐,导致了内地很多普通百姓常年累月的吃不起盐。
可是,在两淮盐区,盐运使司支持的豪灶们收盐的价格很低,一斤盐也就十来文,和内地盐的卖价相差几十倍上百倍之多,这其中庞大的利润都落在豪灶、各级盐商、盐运使司官吏以及地方官府经手的人手中。
灶户们经年累月的熬盐,到头来赚到的银子也刚够糊口而已。稍微遇到点风波就有吃不上饭之虞,比如这次。
不管是灶户盐民,还是内地其他百姓,其实他们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只要有口饭吃就能满足。可要是连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都无法达到,铤而走险甚至揭竿而起也就显而易见了。
陈越当然明白这件事的根源,所以才调集大量的粮食来到盐区,只有使所有灶户都吃上饭,才会彻底平息这次事端。
至于一石盐换一石半的米,这个价格放在往昔也是不低,比豪灶们从灶户手里收盐的价格还要高上几分。对灶户们来说,以盐换粮最是合算,这样他们还免受粮商的一层盘剥。
当有灶户担着自家的盐来到县城,真的从官府手里换到粮食时,其他的灶户顿时大喜!纷纷奔走相告,担着自家的食盐赶往县城。
东台县城外的运盐河码头,运盐河中停泊着十来艘粮船,雇佣的民夫扛着粮袋踏上细长的木板往来于船只和码头之间。
河岸的一侧,用木栅栏围起了巨大的场地,场地外面担着食盐的灶户排成了长长的一队,还不时有新来者加入。场地门口,堆放着数只铁斛,四海商号的账房伙计正用铁斛称量着灶户们缴来的盐,每称好一个会记在帐薄上,并给灶户一张写着盐数的纸片,上面盖有四海商号和平南军的印章。凭此纸片,即可去码头边换粮。
陆老六担着食盐,小心翼翼的躲在队列中,眼睛不时的四下打量,生怕有官差突然冲过来把他逮走。
家里已经断了顿,再加上听闻换粮是真的,陆老六这才冒险担盐来到了东台县城。
场地门口站有两排手持利刃的士兵,不时有大队的兵丁沿着运盐河巡逻,可并没有士兵多看自己一眼,陆老六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终于轮到了自己,陆老六解开了布袋,小心的提起布袋把盐倒入铁斛,生怕洒出一点儿,担的盐不足两铁斛,剩下的盐便用旁边的斗升称量。
负责称量食盐的两个官差老爷很和蔼,并没有刁难自己,这让陆老六心里松了口气。
“共一斛三斗二升!拿好你的纸片,千万别丢了!”坐在案子后面的官老爷挥笔写下卖盐的凭证,喊着陆老六的名字让他过去。
陆老六小心的拿着纸张,看着上面盖着红彤彤官印发着呆,纸上的数字他可不认识,生怕自己被骗少了斤两。
“快去码头边换粮吧!”一个官差不耐烦的推了他一把,他已经影响到后面卖盐的队伍。
直到换到白花花的大米担在肩上,陆老六的心这才彻底的放了下来。足足一百多斤的大米分装在两个布袋里,用一根竹扁担挑在肩头,虽然沉重无比,但陆老六的心格外的踏实。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全家人吃上一个多月。这一个官府给的盐价很实在,可比卖给豪商还要厚道。
我得把家里剩下的那一半盐担来换粮,说不定盐价很快会降,毕竟整个盐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盐,灶户们家家都积攒了大量的食盐,官府从哪里调集这么多的粮食来?
陆老六莫名的担忧着,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码头不远处,一处芦棚下,新兵营营正萧冰观看着繁忙的码头,四海商行派到东台县的林掌柜陪在一旁。
此次以粮换盐,有总督府牵头,各新兵营负责一块区域,但是实际交换账目等有四海商行派出的掌柜账房们负责,毕竟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
“今天已经收了一千二百石食盐,花了一千八百石粮食。按照这个规模下去,恐怕粮食撑不了几天。”林掌柜担忧的道。
“具体交易的事情你负责,我从旁协助,保证以粮换盐的正常进行。”萧冰面无表情的道。
他是个军人,根本不想参与这种事情,若不是平南侯陈越事前下有军令,他甚至不想让手下的士兵们帮着搬盐运粮。毕竟,打仗才是他的职责。
“唉!”见萧冰这个态度,林掌柜只能叹息。
林掌柜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账房,在魏国公名下的一家店铺里当差,魏国公府及一众勋贵府邸被查抄,四海商号成立,囊裹了原来勋贵们大部分生意。林账房便变成了林掌柜,得到了提拔重用。
此次陈越胃口太大,竟然想染指两淮食盐的生意,以粮换盐事情太大,需要太多的人才,吴婉儿便把四海商行中的掌柜账房们调了很多过来,负责这些事情。
可是四海商行毕竟刚成立几个月,吴婉儿手中的人才并没有太多,这也导致了需要的人才奇缺,林掌柜原来不过是一个账房,现在竟然负责整个东台县以粮换盐的生意,这让他深感被重用的同时,也是战战兢兢,生怕出现问题。
“这么长时间,灶户们积存了太多的食盐,若是他们把所有食盐都来换粮,照这样下去咱们的粮食撑不了多久。我想这样,这个月每人限卖一斛盐,还请将军以官府的名义发文往各个村子。”林掌柜对萧冰道。
一斛盐换取一斛半的大米,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一月,等到下个月,从湖广买来的粮食就会运到扬州,到时就啥都不怕了,不过这种事情需要官府配合,而现在东台县实行军管,萧冰这个营正就是最高官员。
“好的。我这就传令下去!”萧冰点头答应道。
可是,在两淮盐区,盐运使司支持的豪灶们收盐的价格很低,一斤盐也就十来文,和内地盐的卖价相差几十倍上百倍之多,这其中庞大的利润都落在豪灶、各级盐商、盐运使司官吏以及地方官府经手的人手中。
灶户们经年累月的熬盐,到头来赚到的银子也刚够糊口而已。稍微遇到点风波就有吃不上饭之虞,比如这次。
不管是灶户盐民,还是内地其他百姓,其实他们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只要有口饭吃就能满足。可要是连最基本的生存要求都无法达到,铤而走险甚至揭竿而起也就显而易见了。
陈越当然明白这件事的根源,所以才调集大量的粮食来到盐区,只有使所有灶户都吃上饭,才会彻底平息这次事端。
至于一石盐换一石半的米,这个价格放在往昔也是不低,比豪灶们从灶户手里收盐的价格还要高上几分。对灶户们来说,以盐换粮最是合算,这样他们还免受粮商的一层盘剥。
当有灶户担着自家的盐来到县城,真的从官府手里换到粮食时,其他的灶户顿时大喜!纷纷奔走相告,担着自家的食盐赶往县城。
东台县城外的运盐河码头,运盐河中停泊着十来艘粮船,雇佣的民夫扛着粮袋踏上细长的木板往来于船只和码头之间。
河岸的一侧,用木栅栏围起了巨大的场地,场地外面担着食盐的灶户排成了长长的一队,还不时有新来者加入。场地门口,堆放着数只铁斛,四海商号的账房伙计正用铁斛称量着灶户们缴来的盐,每称好一个会记在帐薄上,并给灶户一张写着盐数的纸片,上面盖有四海商号和平南军的印章。凭此纸片,即可去码头边换粮。
陆老六担着食盐,小心翼翼的躲在队列中,眼睛不时的四下打量,生怕有官差突然冲过来把他逮走。
家里已经断了顿,再加上听闻换粮是真的,陆老六这才冒险担盐来到了东台县城。
场地门口站有两排手持利刃的士兵,不时有大队的兵丁沿着运盐河巡逻,可并没有士兵多看自己一眼,陆老六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终于轮到了自己,陆老六解开了布袋,小心的提起布袋把盐倒入铁斛,生怕洒出一点儿,担的盐不足两铁斛,剩下的盐便用旁边的斗升称量。
负责称量食盐的两个官差老爷很和蔼,并没有刁难自己,这让陆老六心里松了口气。
“共一斛三斗二升!拿好你的纸片,千万别丢了!”坐在案子后面的官老爷挥笔写下卖盐的凭证,喊着陆老六的名字让他过去。
陆老六小心的拿着纸张,看着上面盖着红彤彤官印发着呆,纸上的数字他可不认识,生怕自己被骗少了斤两。
“快去码头边换粮吧!”一个官差不耐烦的推了他一把,他已经影响到后面卖盐的队伍。
直到换到白花花的大米担在肩上,陆老六的心这才彻底的放了下来。足足一百多斤的大米分装在两个布袋里,用一根竹扁担挑在肩头,虽然沉重无比,但陆老六的心格外的踏实。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全家人吃上一个多月。这一个官府给的盐价很实在,可比卖给豪商还要厚道。
我得把家里剩下的那一半盐担来换粮,说不定盐价很快会降,毕竟整个盐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盐,灶户们家家都积攒了大量的食盐,官府从哪里调集这么多的粮食来?
陆老六莫名的担忧着,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码头不远处,一处芦棚下,新兵营营正萧冰观看着繁忙的码头,四海商行派到东台县的林掌柜陪在一旁。
此次以粮换盐,有总督府牵头,各新兵营负责一块区域,但是实际交换账目等有四海商行派出的掌柜账房们负责,毕竟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
“今天已经收了一千二百石食盐,花了一千八百石粮食。按照这个规模下去,恐怕粮食撑不了几天。”林掌柜担忧的道。
“具体交易的事情你负责,我从旁协助,保证以粮换盐的正常进行。”萧冰面无表情的道。
他是个军人,根本不想参与这种事情,若不是平南侯陈越事前下有军令,他甚至不想让手下的士兵们帮着搬盐运粮。毕竟,打仗才是他的职责。
“唉!”见萧冰这个态度,林掌柜只能叹息。
林掌柜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账房,在魏国公名下的一家店铺里当差,魏国公府及一众勋贵府邸被查抄,四海商号成立,囊裹了原来勋贵们大部分生意。林账房便变成了林掌柜,得到了提拔重用。
此次陈越胃口太大,竟然想染指两淮食盐的生意,以粮换盐事情太大,需要太多的人才,吴婉儿便把四海商行中的掌柜账房们调了很多过来,负责这些事情。
可是四海商行毕竟刚成立几个月,吴婉儿手中的人才并没有太多,这也导致了需要的人才奇缺,林掌柜原来不过是一个账房,现在竟然负责整个东台县以粮换盐的生意,这让他深感被重用的同时,也是战战兢兢,生怕出现问题。
“这么长时间,灶户们积存了太多的食盐,若是他们把所有食盐都来换粮,照这样下去咱们的粮食撑不了多久。我想这样,这个月每人限卖一斛盐,还请将军以官府的名义发文往各个村子。”林掌柜对萧冰道。
一斛盐换取一斛半的大米,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一月,等到下个月,从湖广买来的粮食就会运到扬州,到时就啥都不怕了,不过这种事情需要官府配合,而现在东台县实行军管,萧冰这个营正就是最高官员。
“好的。我这就传令下去!”萧冰点头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