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指着地图看了看:“这刘备高明啊,难道是身边有什么高人指点?荆州面积极大,咱们只取了江夏的北部而已。刘表年老体衰,两个儿子又不成气候,蔡瑁又在江陵。刘备这是要取襄阳了。”
陈宫吹了吹水杯的茶水:“还真让主公猜对了,刘备新得了一个军师庞统。”
刘备不可怕,可怕的是刘备有文化。
一旦得了军师,加上关张之能,那就蛟龙入海虎入深山。
事实也是如此,刘备到了刘表那里,立刻得到了刘表的重用,要粮给粮,要兵给兵。
蔡瑁气的牙根痒痒,和刘备的矛盾开始激化。
“恐怕这刘备要翻江倒海了,想着不打仗修养生息,恐怕是难了,过了年还得开兵打仗,安排人从合肥调粮江夏,准备年后开兵打仗。”
“合肥、广陵两郡,今年大丰收,官仓稻米已经满了,现在正采用水力磨坊日夜加工成大米,陆续送往江夏。江夏战船也已经制造成了一百二十艘艨艟。”
两人一商量,不能光从合肥调,合肥没那么多的库存。
从合肥和广陵一起调粮食,以玉米、大米、土豆为主。通过马车调往江夏,虽然大江上通航,但是逆流而上还是比较困难的。
张辽带领俘虏的大军几个月的时间把合肥到江夏的官道疏通了一遍,勉强能通车马,运输军粮大大方便了。
吕布的心放宽了,有甘宁、冯雄在江夏,进攻不足,但是自保有余,粮草充足不惧怕围困,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骑兵不适合在荆州作战,这个地方河流、湖泊太多密集了,偏偏徐州军水军太少,这又是个短板。
“公台有什么想法?咱们水军太少,对作战极为不利。”
“刘备此人看似忠厚,实则奸诈,到荆州后,他会第一个对蔡瑁下手。咱们找准时机把蔡瑁的队伍拉拢过来,毕竟甘宁是荆州将领,和蔡瑁军多少有几分交情,如果能收服蔡瑁的水军,咱们能一跃而成为长江霸主。”
吕布点点头,深以为然:“这个办法好,派出细作,渗透蔡瑁军,为春天开战做准备。”
陈宫记下,安排人去着手实施。
“主公,大儒郑玄在徐州城开堂讲课,授徒百余人。宣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不是孟子的思想吗?”
“他反对主公四处征战,认为应该固守现有地盘,努力发展民生,造福百姓。我担心时间久了,会对咱们的四处征战有影响。”
“咱徐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流派都比较多。如果采用打压的方式对付一个大儒也不合适。这样我派人去听听郑玄讲的什么,不太过分就算了。”
“好的主公。”
陈宫汇报了一些要紧的事情,转身回去了。
翌日清晨,赵主薄换了一身粗布的衣衫,这是标准的寒儒的衣服,拿了纸笔前往郑玄书院。
郑玄年纪可很大了,六十七八岁了,须发都白了。
听课的分两中,交钱的是弟子。不交钱的呢也能听,随便听,但是下课了你不能在学院蹭饭。
赵主薄进了课堂,找了个后排偏僻的位置做了。
没想到今天来的人真不少,除了郑玄的子弟,还有不少学文的年青人。
这年头有两条路,一条就是学文,一条就是学武,学武自然就去演武堂,学文那就是儒家居多。
郑玄装备挺全,官窑白瓷的茶杯,里面是上好的龙井。
身后就是高脚的椅子,有时候站累坐下歇会儿。
郑玄侃侃而谈:“今天咱们讲一下汉武大帝时期的事情,为了征发匈奴,耗尽了大汉几十年的积蓄。”
众人也是各有说法,有人说对,打的好。
也有的说,打的不对,太错误了。匈奴是打了,但是国力耗损严重,造成了后来的王莽之乱。
郑玄侃侃而谈:“如果说,为了大汉的强盛,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百姓。那么强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的学生说了:“为了天下百姓啊,为了黎民众生。”
“一边耗尽天下国力征战民不聊生,一边又喊着为了黎民众生。匈奴侵袭中原,南下牧马,的确是该打,但是民生必须兼顾。国家要爱戴百姓,百姓才会拥护国家。”
赵主薄只记录,并不发表意见。
吕布派他过来就是看看这郑老头讲的啥,至于如何判断那是吕布和陈宫的事情。
下课了,赵主薄夹起东西,打算回去呢。
忽然郑玄叫道:“这不是赵主薄嘛,吃了饭再走。”
郑玄别看没职务,但是身份高,跟卢植差不多的人,甚至比卢植地位还高。
赵主薄连忙施礼:“学生公务在身,就不打扰了。”
郑玄也知道,吕布盯上他了,但是他不怕,堂堂正正,不惧吕布。
赵主薄拿着听课的记录回去了,吕布的中军正热闹呢,华吉、魏续、侯成正吃酒呢。
都是许久不见的老哥们,赶上这两人回来汇报,吕布请他们在军中吃几杯。
因为吕布喝不多,做下属的自然不可能酩酊大醉。
汇报事情要看情况,这种情况主公正喝酒呢,还是别汇报了。
赵主薄也是累了,他一个文人,一年走了几千里,大腿根子都磨秃噜皮了,回去睡了一觉。
天快黑了才来找吕布汇报。
吕布把赵主薄的笔记翻了翻:“老郑头借古讽今,不过有点过了。那能拿我和汉武大帝比嘛。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了,但是也对,大汉强盛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吗。算了,别打扰人家正常讲学了。”
郑玄算是徐州的一个代表,各家讲学,思想流派比较多。
还有就是手工业兴盛了,木匠、铁匠、石匠发展极为迅速,出现了专业培训各类工匠的作坊。
不过还是以官办的为主,因为民间的一些人打着教徒弟的名义,骗徒弟钱财。
官方适当加强引导,培育后备工匠。
毕竟这年头百姓家子弟极少有读书的,不是当兵,就是做工匠。
陈宫吹了吹水杯的茶水:“还真让主公猜对了,刘备新得了一个军师庞统。”
刘备不可怕,可怕的是刘备有文化。
一旦得了军师,加上关张之能,那就蛟龙入海虎入深山。
事实也是如此,刘备到了刘表那里,立刻得到了刘表的重用,要粮给粮,要兵给兵。
蔡瑁气的牙根痒痒,和刘备的矛盾开始激化。
“恐怕这刘备要翻江倒海了,想着不打仗修养生息,恐怕是难了,过了年还得开兵打仗,安排人从合肥调粮江夏,准备年后开兵打仗。”
“合肥、广陵两郡,今年大丰收,官仓稻米已经满了,现在正采用水力磨坊日夜加工成大米,陆续送往江夏。江夏战船也已经制造成了一百二十艘艨艟。”
两人一商量,不能光从合肥调,合肥没那么多的库存。
从合肥和广陵一起调粮食,以玉米、大米、土豆为主。通过马车调往江夏,虽然大江上通航,但是逆流而上还是比较困难的。
张辽带领俘虏的大军几个月的时间把合肥到江夏的官道疏通了一遍,勉强能通车马,运输军粮大大方便了。
吕布的心放宽了,有甘宁、冯雄在江夏,进攻不足,但是自保有余,粮草充足不惧怕围困,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骑兵不适合在荆州作战,这个地方河流、湖泊太多密集了,偏偏徐州军水军太少,这又是个短板。
“公台有什么想法?咱们水军太少,对作战极为不利。”
“刘备此人看似忠厚,实则奸诈,到荆州后,他会第一个对蔡瑁下手。咱们找准时机把蔡瑁的队伍拉拢过来,毕竟甘宁是荆州将领,和蔡瑁军多少有几分交情,如果能收服蔡瑁的水军,咱们能一跃而成为长江霸主。”
吕布点点头,深以为然:“这个办法好,派出细作,渗透蔡瑁军,为春天开战做准备。”
陈宫记下,安排人去着手实施。
“主公,大儒郑玄在徐州城开堂讲课,授徒百余人。宣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不是孟子的思想吗?”
“他反对主公四处征战,认为应该固守现有地盘,努力发展民生,造福百姓。我担心时间久了,会对咱们的四处征战有影响。”
“咱徐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流派都比较多。如果采用打压的方式对付一个大儒也不合适。这样我派人去听听郑玄讲的什么,不太过分就算了。”
“好的主公。”
陈宫汇报了一些要紧的事情,转身回去了。
翌日清晨,赵主薄换了一身粗布的衣衫,这是标准的寒儒的衣服,拿了纸笔前往郑玄书院。
郑玄年纪可很大了,六十七八岁了,须发都白了。
听课的分两中,交钱的是弟子。不交钱的呢也能听,随便听,但是下课了你不能在学院蹭饭。
赵主薄进了课堂,找了个后排偏僻的位置做了。
没想到今天来的人真不少,除了郑玄的子弟,还有不少学文的年青人。
这年头有两条路,一条就是学文,一条就是学武,学武自然就去演武堂,学文那就是儒家居多。
郑玄装备挺全,官窑白瓷的茶杯,里面是上好的龙井。
身后就是高脚的椅子,有时候站累坐下歇会儿。
郑玄侃侃而谈:“今天咱们讲一下汉武大帝时期的事情,为了征发匈奴,耗尽了大汉几十年的积蓄。”
众人也是各有说法,有人说对,打的好。
也有的说,打的不对,太错误了。匈奴是打了,但是国力耗损严重,造成了后来的王莽之乱。
郑玄侃侃而谈:“如果说,为了大汉的强盛,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百姓。那么强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的学生说了:“为了天下百姓啊,为了黎民众生。”
“一边耗尽天下国力征战民不聊生,一边又喊着为了黎民众生。匈奴侵袭中原,南下牧马,的确是该打,但是民生必须兼顾。国家要爱戴百姓,百姓才会拥护国家。”
赵主薄只记录,并不发表意见。
吕布派他过来就是看看这郑老头讲的啥,至于如何判断那是吕布和陈宫的事情。
下课了,赵主薄夹起东西,打算回去呢。
忽然郑玄叫道:“这不是赵主薄嘛,吃了饭再走。”
郑玄别看没职务,但是身份高,跟卢植差不多的人,甚至比卢植地位还高。
赵主薄连忙施礼:“学生公务在身,就不打扰了。”
郑玄也知道,吕布盯上他了,但是他不怕,堂堂正正,不惧吕布。
赵主薄拿着听课的记录回去了,吕布的中军正热闹呢,华吉、魏续、侯成正吃酒呢。
都是许久不见的老哥们,赶上这两人回来汇报,吕布请他们在军中吃几杯。
因为吕布喝不多,做下属的自然不可能酩酊大醉。
汇报事情要看情况,这种情况主公正喝酒呢,还是别汇报了。
赵主薄也是累了,他一个文人,一年走了几千里,大腿根子都磨秃噜皮了,回去睡了一觉。
天快黑了才来找吕布汇报。
吕布把赵主薄的笔记翻了翻:“老郑头借古讽今,不过有点过了。那能拿我和汉武大帝比嘛。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了,但是也对,大汉强盛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吗。算了,别打扰人家正常讲学了。”
郑玄算是徐州的一个代表,各家讲学,思想流派比较多。
还有就是手工业兴盛了,木匠、铁匠、石匠发展极为迅速,出现了专业培训各类工匠的作坊。
不过还是以官办的为主,因为民间的一些人打着教徒弟的名义,骗徒弟钱财。
官方适当加强引导,培育后备工匠。
毕竟这年头百姓家子弟极少有读书的,不是当兵,就是做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