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满眼辛酸泪的IDG与荷兰阿斯麦有约-新加坡金融巨头
第383章 满眼辛酸泪的IDG与荷兰阿斯麦有约-新加坡金融巨头-重归新加坡1995-笔趣阁
重归新加坡1995
作者:咸泥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在华亭宾馆大堂咖啡吧,一位戴眼镜的微胖中年人在优雅地喝着咖啡。
李晓凡一眼认出了这位儒雅的中年人,他大步走过去伸手道:
“熊总,您好,我是李晓凡!”
李晓凡打招呼的这位中年人二十多年后就是大名鼎鼎的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
当下的熊晓鸽是idg公司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区的负责人。
“嗨,李董,久仰大名,没想到您这么年轻!”
出生于1956年的熊晓鸽现在已经四十周岁。尽管之前他在网络新闻上看到过一些关于李晓凡的介绍,但是当下面对面看到李晓凡,还是让他惊讶。
眼前这位投资了雅虎项目的知名投资人居然这么年轻。
今天俩人的这场会面是远在美国的熊晓鸽老板idg董事长麦戈文写电子邮件给熊晓鸽,让熊晓鸽主动联系李晓凡后安排的。
麦戈文在电子邮件中告诉熊晓鸽,经过摩根斯坦利公司玛丽·米克尔的介绍,美国idg总部投资了李晓凡在新加坡创设的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让负责亚太区业务的熊晓鸽有空跟进一下李晓凡这位最近大红大紫的投资新秀。
熊晓鸽是1991年加盟idg公司并回中国负责idg在华业务的。前几年,他秉承idg经营信息出版业的传统,在国内共合资、合作出版了十几余种专业报刊杂志。像著名的《计算机世界》周刊就是idg在中国合资出版的专业杂志。
第二年邓爷爷南下发表讲话释放出将要加快改革步伐的信号,让洞悉到发展机会的熊晓鸽决心作风险投资,随后得到了麦戈文董事长的支持。不过由于时下国内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建全,他们早期的投资并不顺利,几个笔记本电池研发等几项投资都血本无归。
所以当麦戈文董事长写电子邮件把雅虎项目的天使投资人、新加坡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创始人李晓凡介绍给熊晓鸽时候,当下的熊晓鸽把李晓凡当做神一般偶像人物存在。
“李董,很高兴您百忙之中抽空接见我!”
“熊总,您老大哥不要气。我上次去美国的时候,有幸拜会了你们idg的麦戈文董事长,听他说idg现在国内也设立了风险基金,怎么样,你们这些基金运行得还顺利吗?”李晓凡问道。
“李董,不瞒您说,这满眼都是辛酸泪啊!”熊晓鸽感慨道。
“熊总,为何这么说啊?”李晓凡好奇道。
熊晓鸽解释道:“在我们的合资风险投资基金设立之前,国内只有一家官办的风投机构叫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这家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是由国家科委与财政部以及一些央企等单位发起成立的,规模只有一千万美元,这家公司成立的最初目的为配合国家火炬计划的实施。所以国内之前大家没有风险投资的经验,缺少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再说……”
熊晓鸽继续道:
“三年前,我们idg与上海科委下面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各出资1000万美元成立了上海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后面又分别与北京科委以及广东科委下属的投资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和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按照协议,三家公司加起来,我们理论上掌管了大约6000万美元规模的基金……”
李晓凡赞道:“6000万美元,三支与国大最大城市科委合作的风投基金!熊总,您的工作很有成效啊!”
可是,熊晓鸽苦笑道:“听起来似乎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目前国内做风险投资还有很多法律上的障碍,困住我们手脚,让我们的投资工作开展得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熊总,您可以稍微给我介绍一下吗,目前有哪些障碍?”李晓凡好奇道。
熊晓鸽爽朗道:“行,李董,我给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目前主要面临两个法定限制,第一是由于国内对境外进入内地的资本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当时还不允许我们idg在内地设立独资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所以我们只能在境内找地方科委合作成立合资的风投机构。”
“虽然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去年颁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的规定。但这个规定对设立投资性公司的外国投资者要求非常高。例如,外方的资产不得低于4亿美元,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已按照合同、章程的规定按期缴付并且已缴付的出资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或外国投资方已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或拥有10个以上外商投资企业。从这些细则可以看出,这个规定出台的对象主要是为了那些投资实体、制造业的跨国公司。而像我们这样的外资风险投资机构肯定是不够格的……
熊晓鸽继续道:
“还有根据1990年修订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投资者不得与境内自然人共同设立合资企业。这个规定也给我们的投资造成很大的困扰。当我们看好一个项目的时候,只能让创业者重新注册一个新公司,再让这个新公司与我们的合资风投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而且当下的外资法政策规定,外资投资占股25%以上的项目才能享受中外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待遇,这就要求我们合资风投的投资在新项目里面的占股需达50%以上,这让创业者很难接受。合资公司模式也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熊晓鸽吐槽的当下这几个法定限制导致idg资本在早期的投资项目中通常采用“合资企业模式”,即idg资本合资设立的境内风投机构作为投资主体,再与创业者注册的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
这种模式之下,退出也是大难题,后来idg直到2000年才有了在中国市场的第一笔退出,而且不是通过上市,是通过股权转让实现的。
熊晓鸽无奈道:“李董,说老实话,由于刚才提到的种种原因,还有中外文化的差异,我们的合资基金投资成绩并不太好,清算下来,平均年收益可能仅有10%。所以我们第一支合资基金的3年合同期到了以后,我们就计划清算解散了……”
被熊晓鸽这么一吐槽,李晓凡开始庆幸自己的模式了。
当下国内对国外进来的资本进来实行严格管控,但是国家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等实体产业。
李晓凡之前让老同学吴秀丽送了一本当下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给他。
李晓凡通篇读完后,发现除了一产农业与二产制造业外,对外商鼓励投资的服务业目录里的只有可怜的三项:
1.国际经济、科技、环保信息咨询
2.精密仪器设备维修、售后服务
3.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的建设与企业孵化
像内外贸、旅游、房地产及服务业都是属于限制类产业,不允许外商独资的。
“李董,我听麦戈文董事长说,最近您也打算开始投资国内的项目了。那您接下来如何打算解决我刚才提到的这些法律障碍呢?”熊晓鸽问道。
李晓凡笑道:“我的模式可能与你们idg有所不同,你们是先把境外资本弄进来再找项目。我恰好相反,我是先看好项目,再把境外资金引进来。而且我目前打算投资的都是国家鼓励类的高科技产业项目,所以法律层面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是我这样个体户的好处,比较灵活,决策快……”
熊晓鸽闻言后大笑起来:“哈哈,李董,您别谦虚了。像你这样身价超过2亿美元,自己一手创建的项目即将在纳斯纳克上市的大老板还叫个体户,让我们这些打工者情何以堪哈!”
闲聊了许久后,李晓凡站起来向熊晓鸽道别:
“熊总,今天很高兴与您愉快交谈,让我学习到很多新知识。现在你们idg公司通过投资我的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已经让我们两家公司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后我们有空多多联系,互通有无!”
“李董,您千万别气,下次有好的项目,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
这次李晓凡这么好的一个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被摩根斯坦利公司直接介绍给了美国idg总部直投,让熊晓鸽有点郁闷。
在分工上,麦戈文让他负责整个idg亚太区业务。但是他的重心一直在中国大陆,所以这回他错过一个即将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项目,让迫切希望在亚太区做出一番事业来的熊晓鸽多少感觉有点遗憾。
(本书首发起点中文网,希望大家支持正版阅读,给作者以动力!)
离开华亭宾馆后,在回去老洋房的路上,李晓凡接到了王丹蓉从新加坡打来的国际长途。
“李董,向您汇报一下,刚刚我收到了荷兰阿斯麦as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想确认我们公司是否参加下周在他们公司总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股东大会?”
李晓凡一眼认出了这位儒雅的中年人,他大步走过去伸手道:
“熊总,您好,我是李晓凡!”
李晓凡打招呼的这位中年人二十多年后就是大名鼎鼎的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
当下的熊晓鸽是idg公司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区的负责人。
“嗨,李董,久仰大名,没想到您这么年轻!”
出生于1956年的熊晓鸽现在已经四十周岁。尽管之前他在网络新闻上看到过一些关于李晓凡的介绍,但是当下面对面看到李晓凡,还是让他惊讶。
眼前这位投资了雅虎项目的知名投资人居然这么年轻。
今天俩人的这场会面是远在美国的熊晓鸽老板idg董事长麦戈文写电子邮件给熊晓鸽,让熊晓鸽主动联系李晓凡后安排的。
麦戈文在电子邮件中告诉熊晓鸽,经过摩根斯坦利公司玛丽·米克尔的介绍,美国idg总部投资了李晓凡在新加坡创设的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让负责亚太区业务的熊晓鸽有空跟进一下李晓凡这位最近大红大紫的投资新秀。
熊晓鸽是1991年加盟idg公司并回中国负责idg在华业务的。前几年,他秉承idg经营信息出版业的传统,在国内共合资、合作出版了十几余种专业报刊杂志。像著名的《计算机世界》周刊就是idg在中国合资出版的专业杂志。
第二年邓爷爷南下发表讲话释放出将要加快改革步伐的信号,让洞悉到发展机会的熊晓鸽决心作风险投资,随后得到了麦戈文董事长的支持。不过由于时下国内风险投资机制还不建全,他们早期的投资并不顺利,几个笔记本电池研发等几项投资都血本无归。
所以当麦戈文董事长写电子邮件把雅虎项目的天使投资人、新加坡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创始人李晓凡介绍给熊晓鸽时候,当下的熊晓鸽把李晓凡当做神一般偶像人物存在。
“李董,很高兴您百忙之中抽空接见我!”
“熊总,您老大哥不要气。我上次去美国的时候,有幸拜会了你们idg的麦戈文董事长,听他说idg现在国内也设立了风险基金,怎么样,你们这些基金运行得还顺利吗?”李晓凡问道。
“李董,不瞒您说,这满眼都是辛酸泪啊!”熊晓鸽感慨道。
“熊总,为何这么说啊?”李晓凡好奇道。
熊晓鸽解释道:“在我们的合资风险投资基金设立之前,国内只有一家官办的风投机构叫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这家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是由国家科委与财政部以及一些央企等单位发起成立的,规模只有一千万美元,这家公司成立的最初目的为配合国家火炬计划的实施。所以国内之前大家没有风险投资的经验,缺少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再说……”
熊晓鸽继续道:
“三年前,我们idg与上海科委下面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各出资1000万美元成立了上海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后面又分别与北京科委以及广东科委下属的投资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和广州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按照协议,三家公司加起来,我们理论上掌管了大约6000万美元规模的基金……”
李晓凡赞道:“6000万美元,三支与国大最大城市科委合作的风投基金!熊总,您的工作很有成效啊!”
可是,熊晓鸽苦笑道:“听起来似乎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目前国内做风险投资还有很多法律上的障碍,困住我们手脚,让我们的投资工作开展得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熊总,您可以稍微给我介绍一下吗,目前有哪些障碍?”李晓凡好奇道。
熊晓鸽爽朗道:“行,李董,我给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目前主要面临两个法定限制,第一是由于国内对境外进入内地的资本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当时还不允许我们idg在内地设立独资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所以我们只能在境内找地方科委合作成立合资的风投机构。”
“虽然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去年颁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暂行规定》的规定。但这个规定对设立投资性公司的外国投资者要求非常高。例如,外方的资产不得低于4亿美元,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已按照合同、章程的规定按期缴付并且已缴付的出资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或外国投资方已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或拥有10个以上外商投资企业。从这些细则可以看出,这个规定出台的对象主要是为了那些投资实体、制造业的跨国公司。而像我们这样的外资风险投资机构肯定是不够格的……
熊晓鸽继续道:
“还有根据1990年修订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投资者不得与境内自然人共同设立合资企业。这个规定也给我们的投资造成很大的困扰。当我们看好一个项目的时候,只能让创业者重新注册一个新公司,再让这个新公司与我们的合资风投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而且当下的外资法政策规定,外资投资占股25%以上的项目才能享受中外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待遇,这就要求我们合资风投的投资在新项目里面的占股需达50%以上,这让创业者很难接受。合资公司模式也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熊晓鸽吐槽的当下这几个法定限制导致idg资本在早期的投资项目中通常采用“合资企业模式”,即idg资本合资设立的境内风投机构作为投资主体,再与创业者注册的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
这种模式之下,退出也是大难题,后来idg直到2000年才有了在中国市场的第一笔退出,而且不是通过上市,是通过股权转让实现的。
熊晓鸽无奈道:“李董,说老实话,由于刚才提到的种种原因,还有中外文化的差异,我们的合资基金投资成绩并不太好,清算下来,平均年收益可能仅有10%。所以我们第一支合资基金的3年合同期到了以后,我们就计划清算解散了……”
被熊晓鸽这么一吐槽,李晓凡开始庆幸自己的模式了。
当下国内对国外进来的资本进来实行严格管控,但是国家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农业与先进制造业等实体产业。
李晓凡之前让老同学吴秀丽送了一本当下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给他。
李晓凡通篇读完后,发现除了一产农业与二产制造业外,对外商鼓励投资的服务业目录里的只有可怜的三项:
1.国际经济、科技、环保信息咨询
2.精密仪器设备维修、售后服务
3.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的建设与企业孵化
像内外贸、旅游、房地产及服务业都是属于限制类产业,不允许外商独资的。
“李董,我听麦戈文董事长说,最近您也打算开始投资国内的项目了。那您接下来如何打算解决我刚才提到的这些法律障碍呢?”熊晓鸽问道。
李晓凡笑道:“我的模式可能与你们idg有所不同,你们是先把境外资本弄进来再找项目。我恰好相反,我是先看好项目,再把境外资金引进来。而且我目前打算投资的都是国家鼓励类的高科技产业项目,所以法律层面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是我这样个体户的好处,比较灵活,决策快……”
熊晓鸽闻言后大笑起来:“哈哈,李董,您别谦虚了。像你这样身价超过2亿美元,自己一手创建的项目即将在纳斯纳克上市的大老板还叫个体户,让我们这些打工者情何以堪哈!”
闲聊了许久后,李晓凡站起来向熊晓鸽道别:
“熊总,今天很高兴与您愉快交谈,让我学习到很多新知识。现在你们idg公司通过投资我的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已经让我们两家公司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后我们有空多多联系,互通有无!”
“李董,您千万别气,下次有好的项目,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
这次李晓凡这么好的一个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被摩根斯坦利公司直接介绍给了美国idg总部直投,让熊晓鸽有点郁闷。
在分工上,麦戈文让他负责整个idg亚太区业务。但是他的重心一直在中国大陆,所以这回他错过一个即将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项目,让迫切希望在亚太区做出一番事业来的熊晓鸽多少感觉有点遗憾。
(本书首发起点中文网,希望大家支持正版阅读,给作者以动力!)
离开华亭宾馆后,在回去老洋房的路上,李晓凡接到了王丹蓉从新加坡打来的国际长途。
“李董,向您汇报一下,刚刚我收到了荷兰阿斯麦as公司发来的电子邮件,想确认我们公司是否参加下周在他们公司总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的股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