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
当李郃端着那把弩向郑匠头提出改良的建议时,郑匠头的脸上再次露出了古怪之色。
他今日亲手打造的这把弩,当然并非是他少府最新的设计与工艺,而是前两年的技术,不说在弩臂的制作方面有所保留,辅助上弦的弩机也是旧物。
别看之前郑匠头曾说一把弩的关键在于弩臂,后下方的弩机只是起到辅助上弦的作用,但即便是辅助上弦,弩机内部的构造也大有门道,否则魏国的工匠又不是傻子,哪会那么容易被少府工匠误导。
因此当李郃提出改良之时,郑匠头的表情十分古怪,似乎在犹豫是否应该将他少府最新的技术告知少梁。
一看对方的表情,李郃就猜到了几分,笑着说道:“在下并非是贪图少府最新的技术……这样吧,我先说说我的建议。”
说着,他让墨家弟子取来一柄他们当年在东梁改造的韩弩,递给郑匠头。
郑匠头不明白李郃这是什么意思,接过手仔细观察,皱着眉头说道:“我不知这把弩是否是我韩国打造,但应该不是我少府制造的,这东西看起来有点年头了……唔?”
正评价着,他忽然注意到了这把弩装前段装着一个类似‘冂’形的东西,他好奇问道:“这是什么?我从未见过。”
墨践笑着解释道:“此乃‘前望’,跟这个用途一样。”
他指了指装在弩机后侧的‘望山’,即天下弩具普遍都有的瞄准器。
郑匠头不解问道:“这是少梁改良的么?这……既有望山,为何又要装这个前望?”
墨践看了一眼李郃,笑着对郑匠头解释道:“你且合上一目,用望山对准前望。”
郑匠头一脸困惑地抬起弩具,按照墨践的步骤,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在‘望山’后侧瞄向‘前望’。
到底是韩国少府的优秀工匠,经墨践稍加点拨,这位郑匠头便隐约猜到了什么,带着几分惊讶对一名墨者道道:“请取一支矢来。”
当即那名墨家弟子便取来一支弩矢,郑匠头上弦装矢,走到屋外朝不远处一棵树射了一件。
只听嗖地一声,那支弩矢便稳稳地命中了树干。
此时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啧啧称赞道:“妙!妙!加上少梁改良的‘前望’,这望器更利于瞄准。”
他一脸惊叹地问墨践道:“这是墨者改良的么?不亏是墨者……”
墨践听到很是尴尬,指指在旁的李郃道:“其实这是子梁大夫改良的。”
“李大夫?”
郑匠头吃惊地看向李郃,有些难以置信。
忽然他回想起李郃曾在他的提点下一言指出弩臂的关键性,回答出了连墨家钜子墨践都没有答出的问题。
他讶异问道:“李大夫也懂得制弩?”
“一窍不通。”李郃诚实回答,虚心坦露在这方面的无知,他解释道:“但我是兵卒出身,是故从士卒出发提了一些建议。”
“原来如此。”
郑匠头恍然大悟,接受了这个解释,毕竟兵器什么的,最终还是要由士卒来使用,士卒自然最有经验。
恍然之余,他也对李郃虚心坦诚的做法报以极大的好感。
毕竟作为工匠,他们最烦那些不懂装懂却处处要对他们指手画脚的家伙。
大概是因为李郃提出了‘前望’的改良建议,这让郑匠头产生了几分兴趣,毕竟这个改良确实很巧妙,他少府的制弩也可以做类似的改造。
于是李郃便将众人又请回了屋内,随即说出了他的想法:“弩相较弓有不少弊端,射程尚在其次,增大弩臂、加粗弩弦,射程未必就比弓差,比如床弩。然弩上弦不易,费力而费时,却是最致命的弊端,若两军对阵,弩兵往往只来得及射出一到两箭就会遭敌军逼近……韩弩既有弩机辅助上弦,可曾考虑过这方面的改进?”
此时郑匠头已知这位李大夫乃是士卒出身,已不奇怪对方一言指出了弩具的弊端,点点头说道:“李大夫所言极是,弩具上弦不易、费力费时,确实是巨大弊端。……在下也不瞒李大夫,我少府工匠这些年在弩机方面的改良,便是针对这一点。”
他从桌上取过他方才亲自打造的那把弩,那把已装上了弩机的弩。
据郑匠头解释,最早的弩机其实就是一整块木头,以便士卒托起瞄准,当时弩兵上弦完全依靠自己右手的两根手指,麻烦、费力不说,还容易伤到手指。
因此后来韩国就做了改良,在弩机前段系上一个麻绳套,上弦的时候将弩倒放在地,用脚踩住前段麻绳套,俯下身用双手同时拉动筋弦实现上弦。
这个方法一度被天下各国所采用,如今秦国还在采取这种上弦方式,只不过就弩机做了一些改良,用一个类似三角形的铁圈代替了麻绳套。
而韩国则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良,将弩机内部改造为一块活动的木头,只要拉动两侧的活木,便可以带动筋弦完成上弦。
说话间,郑匠头也演示了一番,由于新造的弩机前段并无可以脚踩踏固定的铁圈,他便将弩垂直竖立,用双脚夹住,然后双手拉动弩机左右两侧的活木。
只见在那块活木在移动之际,弩弦亦在逐渐被拉紧,不多时就听到咔嚓一声,那弩弦已上弦。
不得不说,对比天下各国仍在用双手直接拉动筋弦的方式来上弦,韩国这可以用这块活木来实现上弦的弩机,已经非常优秀,较前者更为省力、安全。
但这依旧无法彻底扭转弩上弦缓慢的弊端。
比如在遇到高机动兵种的时候,弩的阻击能力就非常脆弱的——比如面对战车、骑兵,对方最多只会让弩兵有一次射击的机会,然后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那么,如何进一步缩短弩具二次射击的间隔呢?
李郃率先想到的就是自动装填。
只见他端着那把弩,一边比划一边对众人说道:“能否在箭槽上方装一个扁匣用来装额外的弩矢,就叫弩匣吧。……一旦底下的弩矢射出,弩匣内的箭矢便自动掉入箭槽,这就省去了取箭、装箭的过程,只需拉动这块活木上弦即可……”
他此番建议别说墨践等人听愣了,以郑匠头为首的韩国少府工匠也是目瞪口呆:还能这样么?
当然可以,这不就是连弩么,李郃心中清楚地很,只不过他对连弩并无了解,因此只能将这个想法告诉墨践与郑经等人,看看集墨家弟子与韩国少府工匠这天底下最优秀的两类工匠之一,是否设计、打造出他连弩这个大杀器。
然而,即便是天底下最优秀的两方工匠,也被李郃新奇的建议给问住了。
郑匠头当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倘若在弩机上方加一个自动装填弩矢的弩匣,弩兵伏身上弦的时候,弩矢不就掉出来了么?
难道再拾起装回去?那这跟从箭囊中取剑有什么区别?
“要不设计成单手上弦?”墨践皱着眉头提出了建议。
“那不行。”郑匠头摇摇头道:“一般的弩可以,可一旦这把弩的射程超过四百步,单臂上弦就十分吃力,必须依靠双手。……钜子你也知道并非所有人都像李大夫这般天赋神力。”
墨践点点头觉得有道理,又建议道:“那能否在箭槽内,在这个位置设计可上下活动的活木,将箭槽内的箭矢挡住……”
郑匠头犹豫说道:“可以是可以,但这样就很繁琐,还得设计一个机关,再者,万一士卒上弦后忘了解除这个机关,那非但这把弩毁了,多半还会伤到人……”
在二人商讨之际,其他墨者与少府工匠也是纷纷参入讨论。
别看郑匠头多次驳回了墨践的建议,但事实上,他对于李郃提出的弩匣改良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毕竟只要克服的相关技术难点,弩具的杀伤力就能大大增强,这不止有利于少梁,同样也有利于他韩国。
在众人讨论之际,李郃也提出了其他几个建议。
比如说增强床弩威力的‘多弓床弩’,比如‘三连弩’、‘五连弩’,再比如用类似滑轮结构来实现更省力的上弦。
虽然这些改良建议存在种种想法上、设计上、技术上的困难,让墨践、郑匠头等人想地脑袋发涨,但却没有一个人放弃。
墨家弟子也好、少府工匠也罢,这些天底下最优秀之一的两方工匠,毫不欠缺迎难而上的韧性与意志。
五月下旬,随着韩国驻少梁使者申春的抵达,李郃意识到魏国对秦国乃至他少梁的反击已不可避免。
于是他在旧梁颁布法令,开设‘墨造司’,广招工匠打造弩具。
顺便一提,这种弩被命名为‘少梁弩’。
为了守住韩国制弩工艺最核心的秘密,李郃施行了‘分工制’,将墨造司名下负责打造弩具的工匠分为两种,其中大多份工匠只负责前期的打造,即刨制、打磨弩臂等等,由最值得信赖的墨家弟子负责后续加工,比如将弩臂掰弯、烘烤,以及弩机的打造,确保核心技术始终在墨家弟子手中,不至于外泄。
这个分工制让郑匠头大为赞赏,同时也愈发信赖李郃以及少梁,逐渐也将一些少府最新的技术透露给墨家。
当然,这些少府工匠也并非没有收获,比如李郃建议的‘前望’、‘连弩’、‘多弓床弩’、‘三连弩’、‘五连弩’等构想,就足够他们琢磨好些年了。
而就在新设的墨造司大力打造少梁弩的期间,墨践、郑经等最优秀的工匠仍未放弃对连弩的技术攻克。
六月下旬,二人重新设计弩臂与弩具,装上弩匣,打造了出有史以来第一把自动装填的连弩。
尽管这把连弩还存在着卡壳等多种问题,但却大大鼓舞了参与此次设计的众工匠的士气。
就连李郃亦大为惊喜。
在看到那把连弩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少梁会让魏国的军队震惊。
当李郃端着那把弩向郑匠头提出改良的建议时,郑匠头的脸上再次露出了古怪之色。
他今日亲手打造的这把弩,当然并非是他少府最新的设计与工艺,而是前两年的技术,不说在弩臂的制作方面有所保留,辅助上弦的弩机也是旧物。
别看之前郑匠头曾说一把弩的关键在于弩臂,后下方的弩机只是起到辅助上弦的作用,但即便是辅助上弦,弩机内部的构造也大有门道,否则魏国的工匠又不是傻子,哪会那么容易被少府工匠误导。
因此当李郃提出改良之时,郑匠头的表情十分古怪,似乎在犹豫是否应该将他少府最新的技术告知少梁。
一看对方的表情,李郃就猜到了几分,笑着说道:“在下并非是贪图少府最新的技术……这样吧,我先说说我的建议。”
说着,他让墨家弟子取来一柄他们当年在东梁改造的韩弩,递给郑匠头。
郑匠头不明白李郃这是什么意思,接过手仔细观察,皱着眉头说道:“我不知这把弩是否是我韩国打造,但应该不是我少府制造的,这东西看起来有点年头了……唔?”
正评价着,他忽然注意到了这把弩装前段装着一个类似‘冂’形的东西,他好奇问道:“这是什么?我从未见过。”
墨践笑着解释道:“此乃‘前望’,跟这个用途一样。”
他指了指装在弩机后侧的‘望山’,即天下弩具普遍都有的瞄准器。
郑匠头不解问道:“这是少梁改良的么?这……既有望山,为何又要装这个前望?”
墨践看了一眼李郃,笑着对郑匠头解释道:“你且合上一目,用望山对准前望。”
郑匠头一脸困惑地抬起弩具,按照墨践的步骤,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在‘望山’后侧瞄向‘前望’。
到底是韩国少府的优秀工匠,经墨践稍加点拨,这位郑匠头便隐约猜到了什么,带着几分惊讶对一名墨者道道:“请取一支矢来。”
当即那名墨家弟子便取来一支弩矢,郑匠头上弦装矢,走到屋外朝不远处一棵树射了一件。
只听嗖地一声,那支弩矢便稳稳地命中了树干。
此时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啧啧称赞道:“妙!妙!加上少梁改良的‘前望’,这望器更利于瞄准。”
他一脸惊叹地问墨践道:“这是墨者改良的么?不亏是墨者……”
墨践听到很是尴尬,指指在旁的李郃道:“其实这是子梁大夫改良的。”
“李大夫?”
郑匠头吃惊地看向李郃,有些难以置信。
忽然他回想起李郃曾在他的提点下一言指出弩臂的关键性,回答出了连墨家钜子墨践都没有答出的问题。
他讶异问道:“李大夫也懂得制弩?”
“一窍不通。”李郃诚实回答,虚心坦露在这方面的无知,他解释道:“但我是兵卒出身,是故从士卒出发提了一些建议。”
“原来如此。”
郑匠头恍然大悟,接受了这个解释,毕竟兵器什么的,最终还是要由士卒来使用,士卒自然最有经验。
恍然之余,他也对李郃虚心坦诚的做法报以极大的好感。
毕竟作为工匠,他们最烦那些不懂装懂却处处要对他们指手画脚的家伙。
大概是因为李郃提出了‘前望’的改良建议,这让郑匠头产生了几分兴趣,毕竟这个改良确实很巧妙,他少府的制弩也可以做类似的改造。
于是李郃便将众人又请回了屋内,随即说出了他的想法:“弩相较弓有不少弊端,射程尚在其次,增大弩臂、加粗弩弦,射程未必就比弓差,比如床弩。然弩上弦不易,费力而费时,却是最致命的弊端,若两军对阵,弩兵往往只来得及射出一到两箭就会遭敌军逼近……韩弩既有弩机辅助上弦,可曾考虑过这方面的改进?”
此时郑匠头已知这位李大夫乃是士卒出身,已不奇怪对方一言指出了弩具的弊端,点点头说道:“李大夫所言极是,弩具上弦不易、费力费时,确实是巨大弊端。……在下也不瞒李大夫,我少府工匠这些年在弩机方面的改良,便是针对这一点。”
他从桌上取过他方才亲自打造的那把弩,那把已装上了弩机的弩。
据郑匠头解释,最早的弩机其实就是一整块木头,以便士卒托起瞄准,当时弩兵上弦完全依靠自己右手的两根手指,麻烦、费力不说,还容易伤到手指。
因此后来韩国就做了改良,在弩机前段系上一个麻绳套,上弦的时候将弩倒放在地,用脚踩住前段麻绳套,俯下身用双手同时拉动筋弦实现上弦。
这个方法一度被天下各国所采用,如今秦国还在采取这种上弦方式,只不过就弩机做了一些改良,用一个类似三角形的铁圈代替了麻绳套。
而韩国则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良,将弩机内部改造为一块活动的木头,只要拉动两侧的活木,便可以带动筋弦完成上弦。
说话间,郑匠头也演示了一番,由于新造的弩机前段并无可以脚踩踏固定的铁圈,他便将弩垂直竖立,用双脚夹住,然后双手拉动弩机左右两侧的活木。
只见在那块活木在移动之际,弩弦亦在逐渐被拉紧,不多时就听到咔嚓一声,那弩弦已上弦。
不得不说,对比天下各国仍在用双手直接拉动筋弦的方式来上弦,韩国这可以用这块活木来实现上弦的弩机,已经非常优秀,较前者更为省力、安全。
但这依旧无法彻底扭转弩上弦缓慢的弊端。
比如在遇到高机动兵种的时候,弩的阻击能力就非常脆弱的——比如面对战车、骑兵,对方最多只会让弩兵有一次射击的机会,然后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那么,如何进一步缩短弩具二次射击的间隔呢?
李郃率先想到的就是自动装填。
只见他端着那把弩,一边比划一边对众人说道:“能否在箭槽上方装一个扁匣用来装额外的弩矢,就叫弩匣吧。……一旦底下的弩矢射出,弩匣内的箭矢便自动掉入箭槽,这就省去了取箭、装箭的过程,只需拉动这块活木上弦即可……”
他此番建议别说墨践等人听愣了,以郑匠头为首的韩国少府工匠也是目瞪口呆:还能这样么?
当然可以,这不就是连弩么,李郃心中清楚地很,只不过他对连弩并无了解,因此只能将这个想法告诉墨践与郑经等人,看看集墨家弟子与韩国少府工匠这天底下最优秀的两类工匠之一,是否设计、打造出他连弩这个大杀器。
然而,即便是天底下最优秀的两方工匠,也被李郃新奇的建议给问住了。
郑匠头当时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倘若在弩机上方加一个自动装填弩矢的弩匣,弩兵伏身上弦的时候,弩矢不就掉出来了么?
难道再拾起装回去?那这跟从箭囊中取剑有什么区别?
“要不设计成单手上弦?”墨践皱着眉头提出了建议。
“那不行。”郑匠头摇摇头道:“一般的弩可以,可一旦这把弩的射程超过四百步,单臂上弦就十分吃力,必须依靠双手。……钜子你也知道并非所有人都像李大夫这般天赋神力。”
墨践点点头觉得有道理,又建议道:“那能否在箭槽内,在这个位置设计可上下活动的活木,将箭槽内的箭矢挡住……”
郑匠头犹豫说道:“可以是可以,但这样就很繁琐,还得设计一个机关,再者,万一士卒上弦后忘了解除这个机关,那非但这把弩毁了,多半还会伤到人……”
在二人商讨之际,其他墨者与少府工匠也是纷纷参入讨论。
别看郑匠头多次驳回了墨践的建议,但事实上,他对于李郃提出的弩匣改良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毕竟只要克服的相关技术难点,弩具的杀伤力就能大大增强,这不止有利于少梁,同样也有利于他韩国。
在众人讨论之际,李郃也提出了其他几个建议。
比如说增强床弩威力的‘多弓床弩’,比如‘三连弩’、‘五连弩’,再比如用类似滑轮结构来实现更省力的上弦。
虽然这些改良建议存在种种想法上、设计上、技术上的困难,让墨践、郑匠头等人想地脑袋发涨,但却没有一个人放弃。
墨家弟子也好、少府工匠也罢,这些天底下最优秀之一的两方工匠,毫不欠缺迎难而上的韧性与意志。
五月下旬,随着韩国驻少梁使者申春的抵达,李郃意识到魏国对秦国乃至他少梁的反击已不可避免。
于是他在旧梁颁布法令,开设‘墨造司’,广招工匠打造弩具。
顺便一提,这种弩被命名为‘少梁弩’。
为了守住韩国制弩工艺最核心的秘密,李郃施行了‘分工制’,将墨造司名下负责打造弩具的工匠分为两种,其中大多份工匠只负责前期的打造,即刨制、打磨弩臂等等,由最值得信赖的墨家弟子负责后续加工,比如将弩臂掰弯、烘烤,以及弩机的打造,确保核心技术始终在墨家弟子手中,不至于外泄。
这个分工制让郑匠头大为赞赏,同时也愈发信赖李郃以及少梁,逐渐也将一些少府最新的技术透露给墨家。
当然,这些少府工匠也并非没有收获,比如李郃建议的‘前望’、‘连弩’、‘多弓床弩’、‘三连弩’、‘五连弩’等构想,就足够他们琢磨好些年了。
而就在新设的墨造司大力打造少梁弩的期间,墨践、郑经等最优秀的工匠仍未放弃对连弩的技术攻克。
六月下旬,二人重新设计弩臂与弩具,装上弩匣,打造了出有史以来第一把自动装填的连弩。
尽管这把连弩还存在着卡壳等多种问题,但却大大鼓舞了参与此次设计的众工匠的士气。
就连李郃亦大为惊喜。
在看到那把连弩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少梁会让魏国的军队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