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传入上海伊始,它是摩登、时尚的器物,在国人心中它代表着西方文明,代表着先进和富有。上海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市民生活状态都因为拥有自行车而变得不同。 当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先行沐浴到欧风美雨的洗礼,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接对抗的角力场。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内华洋杂居格局形成之后,在沪中国人亲身体验到诸如煤气灯、电报、电灯、火车、缝纫机等各种西方舶来器物所带来的便利,对其心态由嗤之为奇技淫巧转变为接受认同。自行车也在此时登陆上海 滩。据《上海新报》1868年11月24日记载:“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里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当时自行车数量极少,寥寥可数,骑行者也都是金发碧眼的洋人。按自行车发展史来看,此时自行车在欧洲也是新创,仅几年后就已传入上海,可见其引进速度之快。寓沪洋人非常喜欢这种新型机械,一有闲暇就会骑车在外滩上转来转去,以娱身心。随着上海外侨的 不断增多,自行车数量也不断增加,到1897年上海已经有自行车几百辆之多。虽然此时还没有中国人能骑自行车,但中国人对自行车充满好奇。一奇当然是此两轮之物从未见过;二奇是人坐其上,仅凭如此细细两轮居然不会倒地。寓沪文人用竹枝词的形式表达他们对自行车的好奇之心,一首竹枝词称赞自行车制作的奇巧:“前后勾联两车轮,不须手挽踏芳尘。”另外一首竹枝词惊奇于自行车的速度:“前后单轮脚踏车,如飞行走爱平沙。朝朝驰骋斜阳里,飒飒声来静不哗。” 1897年,上海租界内接连发生两个爆炸性的新闻事件,激起了中国人对试骑自行车的莫大兴趣。公共租界为庆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登基六十周年在赛马场举办的一次自行车比赛。当时《点石斋画报》报道说:“脚踏车,一代步之器也。……前年,海上尚不多见,至近年来,始盛行之。本届庆祝英皇之日,各西商喜脚踏车之多而乘坐者之众也。”另有3名英国人骑自行车环游地球来到上海。据当时《点石斋画报》“同轨蒙庥”中记载,此壮举始于1896年7月20日,3人从伦敦出发,由印度入中国,历 经汉口、芜湖、苏州等城市,1897年12月22日抵达上海,历时520余日,行程14332公里。骑行者每到中国的一个城市,都有大批的中国人前往看稀奇。抵上海时,寓沪外国人骑几百辆自行车蜂拥出城迎接,一时蔚为壮观,华人观者如潮。如果前一事件只是让国人认识到自行车有马车、人力车所不能及的独特魅力,后一事件则大大超越了国人对自行车固有的认识。仅靠如此单薄的一辆自行车,人居然可以行驶如此长的距离,甚至可以环游地球,这对当时国人来讲实在是不可思议。有 财力支付车费的国人当中开始有很多人迫不及待也想掌握这个神奇机械。由于华人骑自行车在当时还比较少见,沪上各种报纸都将华人骑车当作重要社会新闻来报道。1898年4月1日《申报》以“脚踏车将来必盛行说”为题作了头版社论:“若夫不劳膏秣,不损赀财而又能捷若风霆卷舒甚便者,则惟西人所行之脚踏车。查脚踏车之制,不知起自何时,近数年来,沪上寓居西人多喜习此。每日黄浦滩一带,此往彼来如梭织,得心应手,驰骤自如。然此旨苟非练习纯熟,则乘坐未稳倾 跌随之。西人之所以能从心不逾者,亦系自幼相习,非一朝一夕之故也。顾或者曰:西人于游戏之事,每有深意寓乎其间。今脚踏车不过籍以娱畅心神,观耳目。地若平坦,或可任意游行,倘至高下不平之处,未免既有阻碍,亦何必专心习此,而脚踏车之来,且日盛一日哉,则谨应之日是盖未知。脚踏车为用之广也。”《申报》此时就大胆地预言了自行车将来一定会盛行于中国。 当时自行车全赖西方重资舶来,是稀罕时髦之物,主要消费对象是绅商等社会上层人士。当时上海路上已是车水马龙,人若想骑车上街潇洒一游,必先将骑车技巧习练纯熟才行。而沪上诸多名园就成为绅商聚会习车的理想去处。张园是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和游乐中心,自然成为骑车游乐的首选之所。老上海陈无我所写的《游张园十快》中有“一快”就是记述当年园中习练自行车的情形,“青草隙地见有多人试演脚踏车,有一人躯体粗肥,见猎心喜,必欲一试。友人苦劝不听,甫踏上即跌下,车即滚倒, 此人费尽气力尚未爬起,岂不快哉!”1903年秋,张园还举行了脚踏车大赛,赛程是一英里,设有贵重奖赏,参加者不限资格,只要交费五角即可,进场学习、练习者不取分文。不仅张园,“梅、愚两园,尤为脚踏车所荟萃,所乘者皆欧美制,光泽可鉴,点缀于香车宝马间,如蛱蝶穿花,有声有色,其素擅此技者,纵横驰骤,颇有脱于弹丸、御风而行之妙。其技之神,间堪凌驾西人矣。呜呼!吾中国四百兆人手足耳目心里材力,何尝有见逊于西人之处?!”此时自行车不仅是件时髦东 西,在很多人心中还是一种西化、文明、进步的标志。1899年3月31日《游戏报》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乡农灌田以水车置田畔,两足踏之即能挹彼注此。有某农人一日因事至沪,见泥城桥一带乘脚踏车者络绎不绝,归而告人曰:‘上海一种车子以两脚踏之即能行动,其捷如飞。我裹的车子一样用脚踏,且所踏不止一人,然从未见过有一部能行动的,究竟是何缘故?’一老农掀髯叹曰:‘此即中国人不及外国人之处。’”现今看来,自行车自然不好和灌水车相比较。但由此故事可见,自行车已作为西方文明的代 表,令国人心服。此时骑车的中国人当仁不让地成为追逐时尚潮流的代表,在马路骑车穿行时不免洋洋得意、目中无人。《游戏报》中又一记载,一个西学堂的上海青年教师,眼见脚踏车风行,认为此事亦西法之一端,倘不学习乘坐,无以表率,也会被学生所看轻。于是就置车一部,日夕操练。当其能驰骤于康庄大道时,是左顾右盼,意殊自得。即使是马车行来,也不必让,险些酿成事故。即便如此,此人当下却也是不听别人劝说,飞行如鸟而去。从故事中青年骑车时的神情行径可见,当时骑自行车是 件有面子、出风头、很拉风的事情。当然其中不乏逞能初学者,骑车出洋相。沪上倘若哪里青年骑车跌倒,往往都会有各报纸以重要社会新闻加以报道。1898年1月28日《申报》之“踏车倾跌”报道:“前日四点余钟,有一少年乘脚踏车从新闸向西正在疾驰,适有货车一辆停于路旁,少年欲从路侧向前,不料偶一不慎,竟致跌入小浜中,浑身泥污,不啻落汤之鸡。旁观者咸鼓掌大笑,而少年则连呼晦气不止。”清末民初,自行车在一般人 眼中尚属奢侈品,很多青楼女子以到照相馆中拍一张骑车照为荣,用自行车作为道具来显示其追逐时尚流行。《画图日报》之“上海社会现象”记载,“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配文讲道:“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为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阁楼中人,亦有酷喜乘坐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衩飞鬓颤,颇堪入画。”在青楼女子引领下很多家中殷实的良家妇女也开始骑自行车。“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霭龄在其10岁生日(1899年)的时候,她的父亲宋 耀如送了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日后,宋大小姐时常骑着自行车和父亲一起去街上游乐。 1911年,上海市邮政局从英国购买100辆自行车,开始用自行车投递邮件。这是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第一次投入了公用,自行车自此有了私用和公用之分,也标志着自行车的普及程度进入更加大众化的层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行车 已成为上海中产阶层所拥有的经济便利的交通工具。邮政局、电报局、电话公司、公用局、警察局等众多机关,为提高办事效率,纷纷为职员配备自行车。私用作代步工具的自行车消费者逐渐扩展到各洋行里的职员和洋学堂里的学生,当时的“贵族女校”墨梯女校中,自行车已成为流行的代步工具。上海街头上的自行车渐行渐多起来。当时《新闻报》、《申报》等各大报纸中遍布着自行车的广告,售卖广告语中也由“商绅乐步”的玩物转变为“大众乐见之代步工具”。得利车行兜售的英产“海格利 斯自行车”,其广告语为:“构造特殊、起乘安全、风行全球、到处欢迎、用以代步、经济便利。”自行车提升了人们的行动能力,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在上海人生活中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洋学堂里上学的学生、洋行里上班的职员,当然也有送外卖的伙计、投递信件的邮差,总之,自行车已经在上海百姓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了。老上海周仲英先生回忆道:“假期或者是周末,我们约些朋友一起到公园里去玩或到郊外去旅游的时候,就骑自行车。一人一部,都有的。‘三枪’、‘飞利浦’多数,‘兰苓’最最多——上海人 最喜欢‘兰苓’。大家许多车子一起哄出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汽油供给受到了严重限制,汽车数量大幅度缩水。电车也因为战争破坏关系,缩减了大部分线路。上海市的交通任务除人力车外,几乎全部由自行车和由其改装的三轮车来承担。自行车作为不需任何能源就可通行无阻的轻便交通工具的优势显露无遗。不仅如此,自行车可以驮物的运输功能 此时也被开发出来。同昌车行在《申报》的广告写道:“各商店经理先生注意:宝号每逢收账送货,既觉麻烦又恐危险。此两难题惟用同昌飞人牌脚踏车可解决之,用以收账不独事半功倍,又免种种意外;用以送货则手续简便、时间节省。同昌飞人牌系纯钢国货脚踏车,坚固耐用,经济便利,诚各商店之需要品也。”不仅是市内商号收账送货,因战争关系上海本市与郊区遭受封锁,各地单帮商贩都是依赖自行车以运输物资。自行车需求更是与日俱增。战争期间,上海下层民众有 出行之需,对自行车却无力购买。这使得自行车出租业务应时兴起。那时的许多自行车行有专供人学车的出租车,一毛钱一个钟点。出租车辆通常是流行的26寸两轮脚踏车,规模较大的车行业备有24寸、28寸的脚踏车和专供少年儿童学习用的小脚踏车和三轮脚踏车。著名电影艺术家沈寂先生回忆说:“此行业上海在30年代汪伪时期已见有,当时因战事紧张,汽油严格控制,即使仅有的公交汽车也多用木炭为动力,民间更无力购置自备汽车。而脚踏车也因为资源困难,价钱即贵,很少为私家占有,于是私 家脚踏车行租赁业应运而生。开始车行租赁有论小时和天数计算,后也有包月租赁,所付押金不等,渐而形成一大行业。此类车行在1955年私营资本主义改造前仍见有。”解放战争打响后,上海人口数量持续猛增,至1949年已达545.5万人,比1945年净增208.5人。大量移民成为自行车销售的新增市场,自行车也随之大量增加。根据上海市公用局的统计,1946年上海有自行车108,226辆,1947年有191,907辆。一年内上海就净增自行车83,681辆,人均自行车保有量 1947年也已达25人一辆。巨大的市场空间刺激下,上海自行车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这四年中上海物价一直处于异常不稳定的状态下,自行车厂商也乘机作祟,自行车的物价是一天一变,严重影响到自行车的销售。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努力下,通过公司合营、统购包销等措施,自行车工业和价格才告稳定。1955年6月,《国营商业牌价掌握分工制度》规定:商业部掌握自行车零售价;中国百货总公司掌握进口 自行车零售价。到1962年3月,国务院批准自行车在上海实行高价政策之前,上海自行车厂及三厂出产的“永久”、“凤凰”牌各型自行车价格都是维持在150元上下。由于建国初期实行低工资制,上海人民的收入普遍在10元上下,自行车对一般上海市民来说又变得高不可攀。随着自行车的普及,使用群体之社会阶层逐渐下移和扩展,自行车的表征意义和实际作用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传入伊始,自行车是摩登、时尚的器械,在中国人心中自行车代表着西方文明,代表着先进和富有。 那时骑车上街的人脸上写满了自鸣得意的神情。时移世易,随着上海民族自行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上海城市经济的不断繁盛,自行车的价格已不再是高不可攀,自行车也逐渐由社会的上层下移到社会中下层人士。骑车的人数不断增加,骑车人的身份也变得多种多样,有赶往上班的城市白领,有匆匆上学的学堂学员,有执行任务的巡逻警察,还有满街游逛的送报员和邮递员。自行车此时早已不再是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玩意,而是普通上海城市居民的出行代步工具。自行车工业、商业和修租业还为十余万上 海人提供了就业的饭碗和生存的空间,相应养活的社会人群数目更为巨大。自行车在上海的普及和推广所产生的意义绝对超越了自行车本身。上海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市民生活状态都因为拥有自行车而变得不同。 (本章完)————一——(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鲜花。 今天五更 喜欢历史故事神秘事件 。谢谢您们在本书的支持我一定会努力加更的。本人qq:814970976)

章节目录

历史上的小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千秋万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9章 自行车登陆上海滩,历史上的小故事,笔趣阁并收藏历史上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