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要扩张大清入主中原近两百年,在嘉庆、道光时,社会已经露出衰靡之象。西方资本主义的狂澜,却汹涌澎湃。自工业革命后,民族主义勃兴,西方列强都向外扩展,新大陆成为新一轮角逐的焦点。资产阶级发展的机会就像秃 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抓不住就没了,西方国家玩儿命地苦苦寻觅。英国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17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又率先开启工业革命,一个多世纪的积累与聚集,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2亿磅(1磅合0.4536千克);筑成铁路数千公里。英国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曼彻斯特、格拉斯哥、 伯明翰等大型工业城市迅速崛起,首都伦敦的人口发展到200多万,资产阶级勃兴之势如惊涛骇浪般席卷了整个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原料与新市场,使得英国亟待向外寻求发展的出口。从对外扩张所必需的海军力量看,1836年,英国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俗话说,小妞爱花,小子爱炮,不过是各有所好。鸦片战争前的大清国,好的就是万民臣服,万国来朝,外藩君王来中国必须向中国皇帝磕个头,称个臣,派遣个把贡使来京呈递表文,进呈方物,以示诚意,随即 接受封赏。频繁来朝的,是朝鲜、安南、琉球之类的小国。西方国家派使节来华,并不为称臣朝贡,随着西方使团而来的,还有贸易团体,做买卖是西方来朝的真正目的,但清朝却将他们一概视为上贡的。明清以来的中外贸易,一贯本着和平共处基本原则,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不管如何强大,同中国人做的都是赔钱的买卖,银子进得少出得多,永远处于逆差。英国是个古董贩子,眼里识货,它看中了你家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你这里有,你这里还富裕;英国还 是个无赖的贩子,看了想抢,就要打你。为了市场和原料,不管了,打吧,鸦片战争就此爆发。虚弱的清朝中国国内以自然经济、农业文明为主,男耕女织。农业文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当时的中国,土地高度集中,也就是说土地都被兼并了,大量耕地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老儿是全国最大的地主。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土地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砷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善则有地252顷。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 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兄弟在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入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同地主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绝对的权力必然带来绝对的腐败。君主专制的中国,军备废弛。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十万人,但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队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2000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将近半年的财政收入), 腐朽的程度难以想象。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是以冷兵器为主,而西方列强已经完全过渡到火器时代。当然,即便是以冷兵器为主,如果勤加操练,在战争当中也不是一点作用发挥不出来。那个时候火枪的射速并不比弓箭快,就是射程比弓箭远些。但是清军武备不修,弓都拉不开,箭都射到脚面了,这种样子就是给你洋枪也没用。另外,财政亏空。大清怕打仗,太花钱了,国库剩不了多少银子。中国古代的财政跟今天的不一样,今天的财政国家要编制预算、决算,每年大概能挣多少 钱,要花多少钱,得留两笔钱用于应付突发事件:一个是自然灾害,像汶川地震那样的自然灾害;再一个就是战争。这两笔钱是国家压箱底的,完全不能动。古代没有预算、决算,完全量入为出,一年收入4000万两,支出也是4000万两,多一两没有。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或者爆发大的战争,国家需要钱了怎么办?加税!明朝为什么灭亡?为什么那么多人跟着李自成干?就是因为明朝加派三饷,这一加三饷,老百姓全跟李自成玩儿去了。清朝看到明朝的教训,永不加赋,慈悲为怀,善待百姓,轻 徭薄赋,绝不能再增加赋税。可不增加赋税的话最好什么事都别发生,一生事朝廷就完蛋了。拿什么打仗?养兵十万,日费千金。财政亏空是一个重要问题。千疮百孔的中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没有?没有。外面花花世界,列强逐鹿新大陆,亚洲的土耳其日渐衰落,波斯、阿拉伯被迫屈服,印度已经被英国蚕食殆尽,神秘的中国是一块肥肉,被人四面八方包抄过来。然而,大清自我感觉良好,盲目地认为世界上2/3的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大清帝国最幸福,万国来朝,四夷臣服,没有认识到自 己已经被世界先进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小孩子经常被教育,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确实,自然经济像三条腿的凳子,稳着呢。大清国不屑于同外来的小马仔在银子上有任何瓜葛。西方资本主义东扩势头凶猛,清朝不愿意自己的领土受到侵犯,也不愿意自己的人民同外国交往,进而危及自己的统治。朝廷拿着书往前一翻,明朝的海禁制度挺好,沿用之。对外贸易本来是有五口,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和蒙古边境的恰克图,前四处是海港和西方人进行 交易,后一处是陆路,和俄罗斯人往来。谁知,西洋人爱跑广州,其他地方甚至数十年都不见有洋人前往,乾隆爷一看,就关了漳州、宁波、云台山三口,专限广州与恰克图两地对外往来,而且交易时间还有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清朝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确实限制了外国人,但从长远看,这一政策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抵抗侵略的作用,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女皇要开战英国为什么要在公元1840年出兵打中国?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在 长达几个世纪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也就是我们在对外贸易中是赚钱的。拿现在说,我们每年跟美国保持着6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顺差,如果倒退150年,战争就打起来了。现在的中美贸易,尽管中国与美国贸易顺差数额巨大,实际上我们没挣钱。美国的一些企业,像耐克公司,产品在中国生产,中国劳动力便宜,产品通过廉价劳动力生产卖到美国。一双中国产耐克鞋在美国只要几十美元,而同样一双鞋在国内却要上千元人民币。不仅仅是耐克鞋,很多中国工厂的产品出口到 美国市场后,扣除关税卖得都比中国国内还便宜。中国生产的产品经过长途跋涉,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卖得比产地还便宜,这怎么说?但只要是中国制造出口的产品,就算是中国的贸易顺差。这里面的钱,大头让外国人拿走了。而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里,白花花、响当当的银子,可全都是让中国赚了,一年大概挣英国1000万银元,合中国白银700多万两。单茶叶一项就赚嗨了,谁都承认中国福建的茶最好。印度也产茶,冲出来你喝吗?茶叶就是中国的好!英国同中国做买卖,觉得特 别不爽。因为中国并不需要英国的商品,只卖不买。中国是自然经济,生产生活能够自给自足,谁买你的英国货?英国人也没调查中国市场,当然大清闭关锁国,它也没法调查。所以运来的商品有的就很离谱,像餐刀餐叉,中国人看到洋人吃饭居然用铁器,拿刀切,哇!茹毛饮血,一帮远古先民!钢琴,这东西在今天的中国家庭里恐怕也不多见,大部分是父母逼着孩子学的,考完级就不再碰了,也就是有人来串门的时候弹个《可爱的蓝精灵》;睡衣睡帽,中国人没有穿这东西的传统,睡觉还穿衣服?这不暴殄天物嘛!裤衩背心 就好了,彻底解放更舒服!没用,不要。英国产品在中国卖不出去,所以永远出超,英国商人就怒了。怎么办?卖什么呢?那就卖鸦片吧!在英国本土,鸦片是不能种植的,英国不产,印度产。东印度公司就在印度支持种鸦片。包括现在的金三角、缅甸的鸦片最初都是英国人种的。英国人一种,当地人也觉得种这个好,来劲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英商觉得鸦片是最有利可图的商品,开始贩卖。乾隆末年,输入鸦片将近2000箱。嘉庆初年(1796年),增加到4000箱,嘉 庆十六年(1811年),多至5000箱。道光十五年(1835年),增至30000箱,合纹银1500余万两,鸦片输入的量如同飙升的温度计,噌地一下就上去了。当然,一定要明白,英国往中国走私鸦片,绝不是英国政府行为。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正当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政府对经济是不干预的。政府要是鼓励商人卖鸦片,那英国实际上就成了最大的贩毒集团。英国的散商,也叫港脚商人,是东印度公司以外的自由商人,他们多是鸦片走私 贩子,又是最早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带到中国市场的自由商人。港脚商人发展很快,已经强大到要求政府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并最终达到目的。他们的贸易活动逐渐改变了由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商行所构成的垄断性中英贸易格局,使其向着自由贸易的方向发展。在鸦片战争前,他们积极鼓吹对华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以扩大中英贸易,特别是其中的鸦片贸易。他们发现鸦片很好很强大,好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兄弟喜欢,可以都给你。这个东西果然好,鲁迅先生都曰:洋人拿鸦片来治病,中国拿鸦片来当饭吃。 中国从王爷到尼姑都抽鸦片,宫内太监也抽。皇帝在宫里闻见鸦片烟的香味,定睛一看,太监躺在床上吞云吐雾,抽鸦片呢。英国商人强烈要求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时候,大清皇帝被鸦片搅得焦心,清政府把重点放在禁烟上,反正我们用不着英国的东西,谁管你贸易。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建议重治吸食者:吸者一年内戒绝,过期不戒,普通人处死;官吏应照常人加等,除治罪外,其子孙不准参加科考。高级官员议论,21人反对,8人赞成。禁烟令压根儿就没什么用,鸦片走私 与烟毒屡禁不止。抽鸦片可是高消费,当官的抽上了,靠工资支应不了,就得贪污;当兵的抽上的话,就更麻烦了,该冲锋陷阵的时候烟瘾犯了,得躺地上烧一泡儿,这仗还怎么打?抽食鸦片的结果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军队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民国的时候,有的地方军阀的战斗力很差,士兵被称为“双枪兵”,一杆步枪,一杆烟枪。湖广总督林则徐给皇上的奏折里面说:“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 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林则徐每次想到这里就大腿打哆嗦,股就是腿,栗就是抖。你说没银子没兵皇帝干个什么劲?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政权的统治基础不稳,因此皇帝很生气,气坏了的皇上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林则徐禁烟决心相当大,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即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他在整顿海防,严拿烟贩的同时,对外国鸦片贩子也采取严厉的措施。不仅 缴获了人家外商的鸦片,还让人家写下保证书,保证以后来华,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英国鸦片贩子被迫交出20000余箱鸦片,美国烟贩交出1500余箱鸦片。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要知道,不是烧烟,鸦片烟不能烧,一烧的话提纯了。销烟,即把鸦片集中于虎门的海滩,于高处筑起围栏,挖下长宽各15丈的两个大 坑,灌入海水并倒进生石灰,待水沸腾后投下鸦片,使之彻底销毁,场面无比壮观。虎门销烟给了英国出兵的借口。英国商人游说英国政府,强烈呼吁:政府要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我们的货物被中国政府给毁了,得让他赔,得给那腐朽的帝国致命一击,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大英帝国不是好惹的。为此,英国国会展开激烈的争论,有英国议员说,如果我们为了鸦片而战,英国不就成了武装贩毒集团了吗?这事不能干。没办法,最后只好请维多利亚女皇御裁。维多利亚女皇宣 布,我们为自由贸易的原则开战,不是为鸦片而战。自由贸易嘛,就是我的东西卖到你那里,你就得买,你中国人不买的原因是政府闭关锁国。我的货都进不来,老百姓当然不买了。女皇认为,我的货一进来老百姓就会买,她不认为老百姓没有英国货,一样能够衣食无虞。要掏钱的事老百姓不会干,女皇意识不到这一点。在女皇的支持下,英国国会勉强以271∶262,支持票比反对票仅仅多了9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对华战争的提案,英国以维护自由贸易的原则为名决定对华开战。 就这样,4000名东方远征军,16艘战舰,540门炮,绕过半个地球,据说走了半年多,去进攻一个拥有4.1亿人口、90万正规军的帝国。以死殉国报君恩从中英参战人数对比看,英国可谓自不量力。英国的正规军总共只有13万,而且兵力分散,散布在全球。但是,这支军队可是百战雄师,连拿破仑都打他不过。中国有25万八旗兵,66万绿营兵,基本上由市井之徒、流民、穷汉等构成。宋朝以后,朝廷实行募兵制,所谓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在中国,穿军 装是来干什么的?大多是吃饭来的,不是真玩儿命。英国职业军人却不同,为国家开疆拓土,是帝国军人的光荣。中国90万军队分布在全国。英国虽然只有寥寥数千名远征军,但中国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有海无防,英军指哪儿打哪儿。就整体兵力而言,英国是弱势,但其局部兵力明显占优势,而且英国后来陆续增兵。据统计,鸦片战争中英军累计参战兵力是2万人,中国累计参战兵力是30万人。当然30万人是估计的,皇上派你从黑龙江赶去,没等你到那儿,仗打完 了,这也算参战。从四川调1000人到浙江参战,头起是550人,后起是450人,550人走到半道,仗打完了,那450人还没出发呢,也就不用去了。清政府全国布兵,军队调动起来就很难了。鸦片战争就这样打了起来,1840年,由48艘舰船(海军战舰16艘、东印度公司武装汽船4艘、运兵船1艘、运输船27艘)和陆军4000人(爱尔兰皇家陆军第十八团,苏格兰步兵第二十六团,步兵第四十九团),2000~3000名海军组成的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 英国装备齐全,大船3000多吨,载炮100多门,战列舰前后左右哪儿都可以开火,三层甲板,三层炮,人家炮弹打出去是爆炸的,里面是火药。咱们小船100多吨,10门炮,炮位还是固定的,只能朝前打,要是敌舰在左方,赶快划桨转过去。咱的炮弹打出去像铅球,压根儿打不着人家。所以林则徐一看这架势,帆船怎么进攻战列舰?这是个问题。干脆不进攻,直接防御。广州防备森严,英国人一看,不在广州玩儿了,中国这么大,干吗跟你在这里叫板,换到了厦门。厦门防备也挺严,林则 徐的战友闽浙总督邓廷桢在此镇守。洋人就奔定海而去。这样一来,林则徐傻了,这洋人怎么这么无耻?我把鸦片烟销毁了,你不找我,你找皇上,这算是什么事?你打不着我,还跑?但林则徐也没辙,想追怎么追?拿帆船追还是骑兵追?追上能怎么着?只得赶紧六百里加急快马,把消息告诉皇帝。21天到了北京,皇上召军机大臣开会,商量一个处理意见。意见发回广州,这路上来回就是两个月。等林则徐拿到皇帝的批示,英国人已经离开此地好久,打定海去了。定海200多年没见过洋 人,知县姚怀祥还带着老百姓去慰问,以为洋人是来进贡的。结果到英国军舰上一看,人家是来打仗的。英国海军司令让姚怀祥把定海城让出来,姚怀祥断然拒绝。英国军舰一舷的火炮齐射,当即就把定海城墙轰塌一片。姚怀祥目瞪口呆,活了46年,没见过这么大的船,没见过这么狠的炮,但大清官吏,自古有死无降。英国人说,密斯特姚有种,是条汉子,你准备24小时,我再打你。姚县令急忙回去找兵,连衙役都算上了,凑了几百人,招募渔船出海迎敌,数千全副武装的英军对付连衙役都算上的几百乌合之众,渔船pk近代战舰,也 堪称战争史上的一桩罕事。40分钟后,定海百人船队全军覆灭。姚怀祥登上定海城楼,向北京紫禁城方向行了三跪九叩君臣大礼,投海自尽。道光帝慑于英国舰队的威胁,改变了抗英态度,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赶赴广东。林则徐身处不利境地,依旧上书道光,力陈抗英的必要;同时,还建议朝廷制造坚实炮舰,坚决抵抗侵略者。道光为平息战事,以误国误民、办理不善等罪名查办了林则徐、邓廷桢。琦善抵达广州后,一反林则徐的做法,下令撤除珠江口的海防,裁减水师,遣 散水勇、乡勇,对人民的抗敌热情大加打击。后来琦善得知英国不只要查办林则徐,赔款开港,还要割让香港岛,不敢答应,只得拖延时间。英国人不耐烦,炮轰大角、沙角。琦善无奈中,背着清廷同英国对华全权代表义律商议签订包括割地条件在内的《穿鼻草约》。道光惊闻琦善的谈判条件中有割地、赔款的内容,认为有损国威,颜面尽失,遂查办琦善,一意主战。英国那边更逗,认为义律索取的权益太少,也将他撤职。一时沿海战事再起,在姚怀祥之后,清朝文武官吏殉国100 余人,提督级的军官阵亡了好几个。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相当于南海舰队司令员。英军大举进攻虎门诸炮台,守军才几百人,关天培在孤军无援的绝境下,决心死守阵地。英国司令向关天培发出最后通牒,令其放弃虎门各炮台,关天培不予理睬。最终,英军向清军发起猛攻,关天培顽强抵抗。在牺牲前,关天培特地委派家丁孙长庆将他的广东水师提督官印送回省城。孙长庆徘徊良久,不忍离去,待其抱印而走,到半山腰回首时见敌炮已经击中关天培。关天培的尸体最后被人找到时,一半已被炮火烧焦。出殡那天,“士大夫数百人缟 衣迎送,旁观者或痛哭失声”。中英两军再次在定海开战,定海一战牺牲了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正二品的总兵,可谓惨烈。定海开战前,总兵葛云飞发布战前动员令:“贼不足畏,可尽灭也。”并且当众宣誓,万一战事不利,我身为大将,奉天子之命镇守这方土地,城亡我亡,这才是大丈夫之义,我绝不离开定海半步,葛云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军利用舢板船登陆,攻占了一条通向定海城的险道,企图攻陷定海。当此危急之时,王锡 朋领着士兵抬着土炮奔赴在前,抱着必死之心堵击英军。弹药打完,王锡朋同英军近身肉搏,拼死抵抗,一次次震慑住敌军。随着英军登陆人数越来越多,王锡朋再次近身上前,亲手杀死几名英军,不幸被敌军炮火击中,壮烈牺牲。其他将领都因寡不敌众,先后受伤阵亡。王锡朋死后,被英军残忍地剥下皮来,将尸体戳烂发泄怒火。郑国鸿也在身中炮弹后,为国殉难。失去了战友对敌军的牵制,葛云飞饱受英军三面夹击。葛云飞以死相搏,英军的枪弹接连不断地射到他的身上,全身受伤几 十处的葛总兵,如他开战前起誓的那样,城存我存,城亡我亡,顽强地坚守在战斗最前线。直到最后一枚飞弹,打中他的胸膛,他站立不住,倒在岩石下,壮烈牺牲。英军继而攻打镇海,镇海保卫战中,两江总督裕谦自杀殉国。两江总督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省委书记兼省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一品大员,这么大的官都投海自尽了。清朝绿营武官的等级是: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如果套用国际通用的军衔体 系,则提督、总兵、副将相当于将级军官。咱们在鸦片战争中,干掉的英国军官最高不过是尉官,而我们的高级将领则大量阵亡,损失惨重。

章节目录

历史上的小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千秋万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5章 两次鸦片战争吏(1),历史上的小故事,笔趣阁并收藏历史上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