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剐了他!剐了他!” 崇祯三年(1630年),在人们震耳欲聋的叫喊声中,大明帝国的辽东督师袁崇焕被押上了菜市口的行刑台,随即被绑到了行刑柱上。 法场上人山人海,千万双眼睛无不闪烁着仇恨的光芒,群情激愤到了极点。 凌迟是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刑罚之一,又称为磔或脔割,俗称“千刀万剐”,大多超过千刀,刀刀见血掉肉。 袁崇焕的白骨清晰地露了出来。监刑官冷酷地用指甲揭起他的前额头皮,袁崇焕的眼珠子仍在骨碌碌地转动着,但此刻已经黯淡无光了。 骨已露,人未死。好!好!好! 台下叫好声不断,北京城内的百姓似乎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爽快过,他们集体见证了一个汉奸被如此折磨,痛快! 袁崇焕是朝廷在辽东的一面旗帜,在满人眼中,他是一堵无法攻破的城墙。这样一个人,本该受到大明朝廷的重视,又怎么会被朝廷施以凌迟这样残忍的刑罚呢? 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进士,确切地说,他是一个书生。早在天启初年,他就开始对渐渐恶化的辽东局势分外地关心。每当残兵败将从战场上归来时,他都会跑去询问。这些人就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身上各种各样的伤口告诉他,大明在辽东的势力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瓦解。 事情果然越来越糟,天启二年(1622年),广宁之战结束,明朝依然败北。朝廷大为震惊,上下一片慌乱。时任兵部主事的袁崇焕亲自出山海关巡视形势,一回到京城就大声喊道:“给我足够的钱粮,我一个人都能守得住!” 这话在当时自然是振奋人心的,因为当时的朝廷已经被满人吓破了胆子。明朝末期的名将孙承宗立即向天启皇帝推荐袁崇焕,天启皇帝答应了,于是袁崇焕便以监军的身份来到了宁远(属辽宁省),至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该年六月,孙承宗到山海关外视察。袁崇焕跟这位兵部尚书说道:“有些人想要退进关内,把关外放弃。如果这样,我们就要花很大的力气去修山海关,实在得不偿失。如果我们连关外这几个军事据点都守不住,还能守住山海关吗?” 三个月后,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重用了袁崇焕。两人通力合作,积极整治宁锦防务。袁崇焕被派到宁远修建宁远城,并在此驻守。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四年后,宁远城已经成为防守最坚固的城池:宁远城上有十一门红夷大炮,威力无比;城墙结构十 分精巧,非常适合防守。再加上袁崇焕的精心布防,宁远城就如铁桶一般,找不到任何的破绽。 依托着坚固的工事,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打败了努尔哈赤的六万攻城兵马。 消息传到京城后,整个朝廷沸腾了,这是他们八年来听到过的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了。袁崇焕一举成名,被任命为辽东巡抚,长驻宁远。在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精确的分析:明军不擅长与满人正面交锋,只有凭借坚城,用大炮狂轰,才最有可能取得胜利。 一年后,明军与皇太极和谈 破裂,八旗兵再攻宁远,结果依旧失败。 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领十万之众,避开袁崇焕在宁远、锦州一线的重兵,绕道辽西,经由喜峰口以西的长城边隘,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就来到了离北京不到三百里的遵化城下。崇祯得到消息时,嘴巴半天没有合上。十一月初一,他下令京城戒严。 袁崇焕巡视到山海关时,得到了皇太极进攻北京的军报,慌忙从宁远率军进入山海关内增援。他部署好了回京线路,将所有能用之兵全都用上,分兵五路 向北京进发。但是,不久之后的一连串错误战略,却让他付出了被活剐的代价。 十二日晚,袁崇焕派人侦察后发现,清军已经越过蓟州向西进发,他却选择了跟踪。事实上在这个时候,他所带领的火器部队完全可以在蓟州打一场阻击战。在他的“尾随”之下,清军毫不费力地攻陷了京城东面的六座城池。十五日,袁崇焕决定进京,第二天晚上就到了北京城外的广渠门。 二十日,清军分别进攻德胜门和广渠门。德胜门守将大将军满桂出城与敌人厮杀,却被自己 的大炮击中。袁崇焕则在广渠门外大败清军,挽救了局势。 皇太极又遇劲敌袁崇焕,心中又恨又怕,决定利用崇祯帝多疑猜忌的性格借刀杀人。他首先假拟了两封所谓的“密信”,让部下有意“丢失”在明军经常出没的地方,信中以自己的口气约袁崇焕私下议和。此信一传开,京城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一天,皇太极单骑巡于阵前,回来后就决定退兵。在退兵的路上,押解俘虏的两位将军小声议论:皇上(指皇太极)之所以不开打,是因为在阵前巡视的时候已经和袁崇焕商定,回去就 平分天下,以黄河为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俘虏中的一个太监听到了,找了个机会逃回来,和皇帝如此这般地说了。 崇祯帝对于城中的传言正在半信半疑之际,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不再怀疑了,当即传令袁崇焕入见。袁崇焕来到北京城下,此时北京城是九门戒严,城上的士兵用绳子吊一个筐下来,他就坐在筐子里被提到了城上。袁崇焕到了平台之后,崇祯皇帝立即命令锦衣卫将其拿下,然后押解到了西长安门外的锦衣卫大堂。 袁崇焕入狱,在大牢中被关押了数月,却不见皇帝有什么进 一步的动作。其实这也不奇怪,此时城外袁崇焕的部下正在与清兵激战,崇祯皇帝此时如果动了狱中的袁崇焕,很可能会引起兵变。但他心里恨透了袁崇焕,所以清兵刚一退去,他就以“通敌叛国”的大罪判袁崇焕凌迟处死。 袁崇焕之死,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明朝的最后灭亡。他死后,明朝再也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督师,边界无人,这是第一个后果。第二个后果,是让明军将士因此对朝廷寒透了心。以前明军与清兵交战,虽然屡战屡败,但将士或者战死,或者逃跑,很少有向清兵投降的。袁崇焕死后, 才开始有整支部队向清兵投诚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袁崇焕死后的第二年,投降的明朝将士给清兵送去了红夷大炮,从此明军在武器上也不占优势了。第三个后果,袁崇焕一死,各路勤王兵军心大乱,山西和陕西两路军马溃败回乡后竟然沦为流寇。流寇从此成为大明王朝的又一大威胁,并最终把它埋葬。作者点评: (袁崇焕的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最可怕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最柔软的舌头!最悲剧的不是惨死,而是被冤枉死。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是何等可怕的 力量!而被冤枉又无以自解,更是悲惨的局面。生活中遇到这种时候,恐怕最好的办法仍然是沉默,沉默而待来日,只要留得青山在,相信人言总有慢慢平息的时候,真相总会有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本章完)┈┈┈(求收藏。求评论。)

章节目录

历史上的小故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千秋万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章 袁崇焕之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上的小故事,笔趣阁并收藏历史上的小故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