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心思动,队伍不好带了啊。”王嘉胤叹了口气。在这草原上种地勉强能有饭吃,但物质太过缺乏,除了种的粮食以及和蒙古人交换的牛羊,其他什么都缺,甚至做饭连食盐都没有,很多兄弟已经怨声载道。

    蒙古人还可以通过马市用牛羊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但他们这些汉人却是不行,作为造反者连进入马市的资格都没有,再加上朝廷严格封锁了边墙,打击走私,除了马市再也得不到来自大明的任何物质。

    什么都缺的日子,自然难熬,再加上陕北的乡亲过的不差,人心思动也是不可避免。

    “米脂有个叫李鸿基的大哥您还记得吗?”高迎祥问道。

    王嘉胤想了想:“是不是跟着王二举事号称闯将的那个?”

    高迎祥点点头:“就是他,他兵败之后归顺了朝廷,被编入了禁卫军,我刚刚收到消息,李鸿基在和建奴大战中立下大功,现在已经做到了游击将军。”

    “啊?”王嘉胤愣了一下。李鸿基原来不过是个驿丁而已,竟然当上了朝廷的将军,这让王嘉胤简直难以接受。

    想想同样是聚众造反,当初自己声势要比李鸿基大得多,手下也多得多,现在却在这草原上吃风喝沙,人家却高官得做,想想都不舒服。

    唏嘘了一阵之后,两个人相对无言。和其他人不同,他们两个是狂热的造反者,从起事的那天起,都没有想过归顺朝廷。

    在草原日子过的虽然苦,但他们是首领,自然和普通义军不一样,该有的都还有的。能在这草原上潇潇洒洒称王称霸,何必再回到国内受人管束?所以根本就没想着归明。

    但无论王嘉胤还是高迎祥,都忽略了一点,此地和大明隔着沙漠和长城,为何消息传来的那么迅速?

    ......

    辽西宁远,杏山堡,被王嘉胤高迎祥念叨的李鸿基正意气风发。

    随着停征辽饷而来便是辽东之战彻底结束。明军从辽阳大举撤退,放弃了攻占整个辽河平原,也使得遭受重创的建奴得到了喘息之机。不知出于如何考虑,黄台吉也没有主动进攻撤退的明军,明军和建奴脱离接触,算是暂时相安无事。

    陈永福率部从建州撤退,又在建州大肆杀戮了一阵,杀了不少从山里出来的旗人,然后赶在建奴骑兵从沈阳追到建州之前撤进山道,一番辛苦后到了宽甸。

    经过卢象升保举,陈永福被任命为宽甸总兵,率部驻防宽甸地区。刘兴祚被任命为定辽总兵,率部驻防镇江堡、凤凰城。东江镇的编制被取消,皮岛上的大部分军民被迁移到宽甸凤凰城定辽右卫属地,还有部分军民驻在朝鲜义州屯驻。

    朝鲜国虽然是被迫归附建奴和建奴约为兄弟之国,但毕竟做出了背叛大明的事情。现在明军给与建奴重创,夺取了和朝鲜接壤的定辽右卫,使得朝鲜国内震动,朝鲜王连忙派出使者到大明来朝拜,解释被迫归附建奴之事,纯属小国的无奈。

    事实上对于朝鲜国被迫归附建奴,大明朝堂官员都能理解,毕竟是大明无力保护藩属国,怪不得藩属国另投他国,而且朝鲜国的心一直在大明这边,视建奴为蛮夷,归附建奴纯属迫不得已。大明是天朝上国,理应宽宏大度,对朝鲜自然不应苛责。

    然而现在的朱由检不是以前,魂游时见过后世棒子国的无耻,对棒子国归附建奴情形自然不愿轻饶。

    于是朱由检以皮岛荒凉无法耕种、救回的数万辽民需要安置为由,下旨把百姓安置在朝鲜铁山半岛、义州、朔州和大明隔鸭绿江相望的地区,并派出禁卫军驻守以上地区。事实上,这些地区在元朝的时候归元朝所有,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看朝鲜国恭顺,才把鸭绿江以外地区划给了朝鲜,现在朱由检决定重新拿回来。

    对朱由检的决定,朝鲜国虽然不愿,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名义上朝鲜属于大明,朝鲜国土也是大明土地,现在大明皇帝只是征用一些朝鲜土地安置从建奴那里救回的辽民而已。经历了建奴的两次攻打,朝鲜国力虚弱不堪,对大明根本无力反抗,再说大部分朝鲜官员也不想反抗。

    有了朝鲜数州,再加上宽甸凤凰城等地,救回的辽民和皮岛的军民便有了足够地方安置。

    除了定辽右卫,明军在还占领的便是辽南地区,主要是旅顺、金州半岛南部一带。辽南半岛多山,不适合耕种,没必要占据太多地盘,旅顺港是山东通往辽东毕竟之路,必须得占领。卢象升向朝廷请旨,以周遇吉为旅顺总兵,率禁卫军三千,原东江兵七千,共一万人,驻扎在旅顺金州。

    是的,现在辽东归卢象升负责,孙传庭已经被免了蓟辽总督之职。

    无力阻止停征辽饷,张捷等御史便把矛头对准了孙传庭,每天弹劾孙传庭的奏疏达数十份之多。而孙传庭在此次大战中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比如永平府之战,明军向无辜百姓动了刀子,致使数万百姓惨死在战场上。虽然当时孙传庭也是被逼无奈,但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对有道德癖的人来说,这就是污点。

    遭到这么多弹劾,孙传庭上疏自辩的同时,请辞蓟辽督师之职。朱由检便下旨,免去孙传庭蓟辽督师之位,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从蓟辽督师这天下第一督抚,到南京兵部尚书,说不上是升官还是贬职,孙传庭原先就挂兵部尚书衔算是平调,南京又是陪都,权力当然没有当蓟辽总督那么大。但在南京,六部职位都是用来养老,兵部尚书却不是,而是掌管南方兵权的,算是南都官员之首。从这方面来说,孙传庭又算是升官了。

    朝臣们猜不透朱由检的用意,见孙传庭被打发到南京“养老”,也就不再闹腾了。

    蓟辽总督出现空缺,想做这个职位的纷纷钻营,但都被朱由检否决。朱由检宣布,不再设蓟辽总督之位,辽东一应事务由辽东经略卢象升负责。

    卢象升刚刚立下大功,即便升任蓟辽总督也无可厚非,不过辽东经略职位除了不管蓟州,论职权和督师相差不多。

    卢象升率军撤回了辽西,留下了三营禁卫军在辽西驻防,其他禁卫军都返回北京城。

    朝廷的封赏下来了,卢象升因直捣黄龙立下奇功,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左副都御史,挂兵部尚书衔经略辽东,正式成为正二品大员。

    诸将中,以赵率教和曹文诏功劳最大,经过朝廷商议,加封赵率教为平辽伯,加封曹文诏为定辽伯。有明以来,升官容易,封爵困难,别看只是伯爵,却极为难得。实在是赵率教在和建奴作战中立下功劳太大,都有斩首数千之功。而这二人,也成了唯二获得爵位者。

    事实上此次大战,立下大功的将领还有很多,比如曹变蛟,也曾独领一路军队,击杀数千建奴,比如周遇吉,也曾攻下数州,击败建奴贝勒德格类,论功绩也够得上封爵,但这二人在辽阳之战中,不经请示擅自下令放火烧城,遭到了孙传庭弹劾,经过朝廷商议后,剥夺了对二人封爵,仅升了武官品级两级,仍为总兵,赏赐若干金银。

    再比如张世泽,曾率军击败俘虏了两万蒙古兵,又率军及时支援了孙传庭,迫退了黄台吉,立下的功劳比谁都大。但张世泽已经是英国公世子,下一任英国公,自然不能再给他爵位。当然,朝廷也不能亏待了功臣,朱由检下旨,加其父英国公张之极为太保荣衔,升其为不管事的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给与极大荣耀。这些虚衔对大明第一勋贵来说其实无所谓,但却意味着勋贵掌兵权的开始。

    其他如黄得功、陈永福、刘兴祚等将,也各有升赏,升官萌子册封母亲妻子为诰命等等,不再一一赘述。

    立功最大的便是禁卫军一系将领,若是算上远在福建的李彦直,现在禁卫军一系已经出了五位总兵!

    便是新近归明的李延庚,也得到了朝廷嘉奖,被封为游击将军,归属辽东经略管辖。而骑兵队长李鸿基,因为擒获了建奴贝勒岳托,立下大功,也当上了游击将军,受命镇守宁远杏山堡。

    从辽东救回了数万汉奴包衣,这些人一部分被送进了关内,大部分则就近安置在辽西。杏山堡松山堡数个堡垒在去年被建奴屠光,至今没有恢复,正好可以安置一部分救回的辽人,这几个堡垒虽然被摧毁,但基本建筑还在,很多房屋稍加收拾便可住人。另外建奴退却,无力进攻大明,广宁等地也可以慢慢恢复,用来安置更多的辽人。

    李鸿基作为新任杏山堡守备,游击将军,现在手握军队千余人,杏山堡所属辽民五六千人,从昔日的驿丁一跃成为朝廷高级军官,自然意气风发。

    “陛下下旨停征辽饷,看似不思进取,却是忧国忧民的圣明之主。和建奴交战这些年,大明百姓确实疲惫万分,亟需休养生息。”李鸿基对侄子李锦说道。

    李锦现在也当上了千户,仍然在李鸿基麾下效力,听了李鸿基的话,疑虑道:“可这样的话也给了建奴喘息之机,假以时日建奴若是恢复了实力,恐怕还是大明心腹大患。”

    李鸿基摇了摇头:“你不懂陛下深意,陛下之所以留着建奴,并非心慈手软,而是要用建奴当作磨刀石,使得禁卫军不生惰意。

    建奴毕竟人数太少,无论如何也不是大明对手,从此以后,大明和建奴攻守易势,我禁卫军将会不断的深入辽沈之间,袭击建奴,锤炼军队。如此,建奴会越打越弱,我禁卫军也会越来越强。”

    “然后呢?”李锦问道。

    “然后自然是先灭了建奴,再顺势灭了蒙古,马蹄踏处,尽是大明国土!”李鸿基笑道。

    “想的倒好,就是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李锦摇了摇头,却没李鸿基这么乐观,实在是大明国内忧患颇多,哪有实力和精力攻略草原?

    “陛下乃是一代圣主,用不了多少年,大明必然会中兴,到时便是攻伐草原之时!”李鸿基自信满满的道。

    李锦有些恍然,自己这个当初一心造反成就大业的小叔,什么时候成了皇帝的铁忠?

    “将军,到了收工的时候了。”就在此时,袁宗第走了过来。

    “袁兄弟辛苦了,告诉下面的兄弟们,饭食管够,大家敞开了吃!”李鸿基笑道。

    只用了十天时间,便基本上修好了杏山堡残破的堡墙,让李鸿基很是高兴。

    就在此时,一匹战马从远处驰骋而来。

    “李游击,经略大人有令,命你明日到行辕听命。”骑士叫道。

    “末将遵命!”李鸿基连忙答道。

    杏山堡距离宁远不过二十里,第二天李鸿基早早便骑马赶到了宁远城。

    “李游击,你认识高迎祥和王嘉胤吗?”卢象升问道。

    李鸿基心中一惊,连忙道:“回大人,末将在银川驿当驿丁的时候曾和高迎祥有过一面之缘,和王嘉胤却从未见过。”

    高迎祥和王嘉胤都是反贼,莫非朝廷怀疑自己和反贼有勾结?李鸿基暗暗猜测道。

    “不要紧张。”卢象升道,“是这样,高王二人率领叛军被赶到了草原,目前在河套一带屯田,据锦衣卫密探来报,最近这些时日,这二人的部下很多人心思骚动,有归明之心。高王二人聚众造反,罪不容恕,但其部下数万百姓却是无辜百姓,若是他们长久在塞外,空为蒙古人所用助纣为虐,朝廷得知你和高迎祥有过一面之缘,对这些流贼和很熟悉,便让本经略问问,愿不愿助朝廷解决这批流贼?”

    “这个......”李鸿基有些犹豫了,说实话,当游击将军当的好好的,他真不想跑去数千里外的塞外草原。

    可是既然卢象升说了出来,自己不答应便是不识好歹。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升官的机会!

    和建奴的战斗告一段落,接下来一段时间很难再立军功,再想升职非常困难,而若是帮助朝廷解决了王嘉胤、高迎祥,凭借此功,不说当上总兵,至少一个副将没跑。

    “末将愿听经略大人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章节目录

陛下因何造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任国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52章 封赏,李鸿基的心思-陛下因何谋反?,陛下因何造反,笔趣阁并收藏陛下因何造反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