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造反的人还是很有头脑的,毕竟是个人都会权衡利弊。

    在张晨这种重建新秩序的混沌阶段,触犯了无数人的利益,牛鬼神蛇当然会不间断地爬出来。

    不仅如此,他已经做好了长期动荡的准备,并且自身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21世纪的人都知道,没有兔子就没有新中国,21世纪的中国人民都知道新中国的诞生是一次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

    但21世纪的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建国之初的那几年,还有无数知识分子和从光头那里投降过来的人对新中国是没有信心的。

    那几年,人心不稳。

    有人认为新中国内忧外患,很快会崩掉。

    例如傅某人等等。

    还有不少人给岛上的光头写信。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之前,这种气氛在全国上下的知识阶层不少见。

    那个年代的人,绝不会想到21世纪的局面。

    因为那个年代,中国积贫积弱啊,刚从三百多年的思想压制中解放出来,又经历了百年浩劫。

    而美帝对中国虎视眈眈,内部不少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后来是什么支撑起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信心?

    没错,是抗美援朝!

    那一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无数勇士前赴后继,真的是用血肉之躯在鸭绿江南边组成了钢铁长城。

    全世界都认为志愿军必败,但事实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被世界各国肆意凌辱,却在那一场战争中,硬抗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硬生生在那里打出了一条三八线,解决了新中国东北边境的军事难题。

    你看,即便是新中国刚成立,即便曾经百万雄师过大江,后来也还是有许多人对祖国没有信心,直到抗美援朝后。

    所以啊,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是结束了,例如开国大典,表示战争结束了。

    但它其实是另一个艰难岁月的开始,仅仅只是开始。

    在最艰难的时候,正是一批坚定的领导者,顶着比泰山还重的压力,硬生生将中国一步步拉出了深渊。

    在世界钢铁包围圈中挺过来。

    从思想改造、工业发展、农业发展、粮食发展、医学发展等等多方面开始下苦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勤勤恳恳,自强不息,勇敢向前,才有了21世纪的中国之崛起。

    作为21世纪的穿越者,见证了那样伟大的奇迹,他当然相信未来是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改变的。

    这就是20世纪的那些伟人,为21世纪的人做出的榜样,他们让青年人在精神上有了强大的支柱。

    其实张晨现在的改革也是如此。

    也许朝堂上的一些人看见皇帝杀了那么多人,觉得皇帝态度非常坚决,如果这个时候还有人出来反对,这不是傻吗?

    那只是朝堂上一小撮人而已。

    事实上,即便是北直隶,或者山西、河南,依然还有许多地方官,根本没有感受到,他们天天坐在自己的衙门里,最多是接到一些邸报,被告知今天谁的脑袋掉了,明天谁的脑袋掉了。

    你要说河南省某个知县,对新政发自内心拥戴,不可能的,最多在地方上做做样子,如果哪天保守派抬头,那些基层官员随时可能立刻不执行新政了。

    大明朝太大,人太多,就像大海一样,海水里隐藏着一些扯淡的淡水,怎么可能立刻分辨得出来?

    而且地方上的人在考虑造反问题的时候,是考虑进去了军事战略纵深的。

    例如四川,就认为自己地处蜀地,易守难攻,且离北京远。

    所以,综合这些来看,你会发现,为什么改革会那么难。

    为什么商鞅改革可以成功?

    你不得不承认,他成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秦国当时的国土面积很小,需要解决的范围不大。

    你看到了秦朝,还是商鞅那一套,复制到六国,步子一下子拉大了,就扯到蛋了。

    后来刘邦赶紧妥协,一边搞中央郡县制,一边让诸侯国继续存活,直到汉武帝时才解决,中间足足七十年缓冲时间,人都过滤了整整两代了。

    这些历史问题,其实都说明了改革之艰难。

    当真难于上青天!

    像王汇川这种官员,基本上就是对新政完全不放在心上,爱咋滴就咋滴。

    如果上面有人要来检查,他立刻就会把表面工作做好。

    如果哪天新政说被废了,他可能还会来一句:我当初就觉得新政不可靠。

    孙传庭的到来,无非是将王汇川逼到了一个绝境。

    他本来还想做两面派的,既私底下帮帮蜀王,又在明面上响应朝廷,谁都不得罪。

    可现在不行了。

    他必须出城去迎接,与此同时,派人去成都送信。

    他风风火火出了城,看见孙传庭,也看见了孙传庭带来的那些一个个身姿挺直如松的神武卫士兵。

    正月的四川还是很冷的,但是那些人站在寒风中,身姿挺拔,精神头十足,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这才是军队该有的气质。

    “下官参见孙大人,孙大人莅临,下官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你是这里的知州?”

    “下官王汇川,绵州知州。”

    “本官路过此地,想要补充一些粮食,3000石,本官出钱买。”

    3000石相当于36万斤,孙传庭有1万人,每人36斤,可以延长半个月了。

    “粮食好说,下官这就让人去准备,孙大人舟车劳顿,下官略备薄酒,还请孙大人里面请。”

    “酒本官就不喝了,去准备粮食吧,本官这里有钱,本官不会跟你还价。”

    “孙大人,粮食都要找本州的一些大户购买,大户们久闻大人英名,他们想要见见您,您看……”

    “本官不见,他们就不卖粮食?”

    “肯定会卖,只不过……”

    孙传庭急着赶路,若是那些人真的拖延,也不是个事。

    他说道:“好,本官随你去见见。”

    一边的温体仁将孙传庭拉到一边,他小声说道:“雅伯(孙传庭的字),此间恐怕有诈。”

    “温部堂何出此言?”

    “这里离成都已经很近,此人语言闪烁,我看不安好心。”

    历史上的温体仁,不愧是崇祯朝第一奸臣,也是崇祯朝做首辅时间最长的那个人。

    要知道,17年间,朱由检可是换了五十几位首辅,可见朱由检多难伺候。

    而温体仁在朱由检下面做了八年首辅,可见温体仁多么会察言观色!

    孙传庭说道:“温部堂,您的意思是,王汇川已经反了?”

    “他为何一定要请你进去,那些大户没有必要非要见你。”

    “无妨,若是他反了,我当场砍了他。”孙传庭言简意赅,他当然会带兵进去的,难道里面的人在军队面前还能翻天不成?

    温体仁说道:“我与你一同进去吧,酒菜都不要碰,筷子不要动。”

    “好!”

    孙传庭便带着一支人手跟着王汇川进了绵州。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割韭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唐晓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08章连军方都敢动?下辈子注意点!-崛起大明韭菜东南生小说起点,我在大明割韭菜,笔趣阁并收藏我在大明割韭菜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