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下午有点事,第二更推迟到晚上——
来参加会议的不少缙绅都心情复杂地看着会场的大片赤旗,因为这是代表明王朝的颜色,而式样则非常接近邓名亲军的战旗,也是一种矩形旗帜。【小说文学网】
“这当然不是明军的旗帜,而是为了向战斗在江南前线的康亲王表示敬意,他不是正红旗的吗?”邓名矢口否认他是用红旗向身处缅甸、领导大明抗清战争的永历天子致敬,至于杰书是不是正红旗的他也是随口一说,反正不会有人出来质疑:“至于三角旗还是四角旗这个问题嘛……”邓名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多想,就和当初对东南督抚说康熙这那两个字一样脱口而出:“据我所知,康亲王是很喜欢这种四角旗的。”
“是吗?”有不少缙绅好奇地问道,作为乡下土财主,他们对帝王家的事情还是很好奇的。
“嗯。”虽然是信口开河,不过邓名也没有收回去的必要,反正这些人也不可能去北京见过杰书的家。邓名倒是去原址看过,那时又改叫礼亲王了,据说还曾烧毁过一次。在好奇的提问下,邓名把杰书家的位置、大概的占地面积,庭院错落简单介绍了一下,还凭印象画了几张草图给议员们看。
另外一位著名的亲王是安亲王岳乐,这个人的王府虽然在邓名前世早没了,不过凑巧的是他的王府有古人绘的全图,邓名看见过。一群人用崇拜的目光追问时,邓名就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欲,把岳乐家的俯视图花了一批给议员们过眼瘾——这应该没啥对吧?凡是这种不触及军事机密的事,一般不会引起邓名的特别注意。比如上次发生“康熙”案后邓名都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几句无心之语会带来那么大的后果,为此邓名还不得不在任堂面前故作高深,以“军事机密”为理由拒绝对自己的情报来源进行进一步解释。
“好了,好了,我们还有会要开。”邓名画了一批画尽力满足了议员们的求知欲后,就让大家赶快回去坐好,他也好宣布胶东缙绅大会开始了。
今天会场的布置和帝国议会完全不同,邓名在帝国议会上都是面向议员站着发言,但今天他准备了主席台,还有那大片的赤旗,也是为了满足一下邓名的角色扮演欲望。
为了让自己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邓名甚至还雇佣了一批江湖好汉来给自己呐喊助威,为此他还进行了事先的排练并支付了报酬——上次高邮湖之战后,邓名就一直痛感若是角色扮演没有配音的啦啦队那气氛一定会差很多,高邮湖是去性命相搏不能胡闹,但今天的会很安全,邓名决定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
“在大会开始前,我先向诸君通报一下刚刚在江南淮阳一代爆发的大战。”刚才为什么别人一问邓名就会先想到杰书吶?也是因为邓名刚收到一些从江南送来的情报,而这些情报都是邓名打算在会议开始前和胶东缙绅、侠客们分享的:“目前有人散布谣言说:康亲王上个月二十二日结束了与明军的长期对峙,主动出兵攻打帝国军队——嗯,就是川西军……”
邓名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念出清军的动向,虽然按照川军的行动记录标准,这都是最粗略的战后统计和报告了,有意忽略了大量的指挥和行动细节,各级军官的临阵判断、紧急命令和战役决心更是只字不提。不过已经足够让台下的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了,这也是他们听过的最详细的军事报告。
根据互相印证的军官回忆记录,邓名告诉缙绅们康亲王组织的进攻一上午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而明军也一直耐心地采用防守姿态,直到下午发现清军有收兵的迹象后才转入反攻。战前明军就对清军的动向了如指掌,不但知道清军此战的目的是进行试探,对清军投入部队的数量、攻击目的和发起时间也都一清二楚。一万清军披甲攻击了一上午,也不知道负责防守他们的川军超过一万五千甲兵;而川军则很清楚他们的预备队数量,并通过实战证明了情报的的准确性。
川军的反击轻松打垮了清军的攻击纵队,负责掩护的清军骑兵被四川的常备骑兵击败,各路清军骑兵都损失惨重,只有川陕督标的四、五百骑兵因为始终作壁上观所以没有遭到任何损失。
当明军追着溃兵冲入清军的营地后,康亲王的后备部队才仓促投入作战,直到这个时候清军对明军的反击规模还毫无了解。结果不用夔东军、崇明军参战,绿营就发生了大崩溃。
“……康亲王和遏必隆在混乱中逃走,他们带去的满八旗都毫发无损地逃走了,只有十七个因为迷路、落马或是生病而被俘,然后被漕运总督林启龙按照每人一千两银子的价格赎走——,俘虏期间的伙食费另算;此战被俘的还有二十二个汉八旗和一千六百余个蒙八旗,他们每人林启龙支付一百两银子的赎金,其中蒙八旗很多伤势严重所以还需要支付医药费,暂时无法行动以后还需要按月支付疗养费直至他们可以下床离开。”邓名暂停了一下,又翻了一页,这是报告的最后一页了:“除了康亲王的大营里的辎重和八旗兵以外,川军、夔东军和崇明军共计抓到了四万余俘虏,其中一万两千是披甲,这些披甲在没收盔甲后由漕都林启龙以每人五十两银子的价格赎回,蒙八旗大都伤势严重……”看到这里的时候,邓名知道林启龙肯定这次肯定又是狠狠地赚了一笔中介费:“无甲兵也在林启龙为他们支付了伙食费后释放。刚逃回徐州的杰书本似乎有继续北逃的意思,但可能是林起龙派去了使者,就没有进一步行动而是在徐州收拢散兵,并在接受了林启龙送交的四万俘虏后将兵力恢复到了九万左右,损失估计在两万上下。”
“以上是谣言。”邓名用这句话作为长篇报告的结束语,接着拿出了一些来自清军的塘报,理论上这是扶清议会,在座的议员是清廷的支持者:“康亲王向朝廷报告,由于没有事先想到会陷入冬季作战,所以棉衣准备不足,而且今年江南的冬天又特别的寒冷,导致大批士兵因为没有没有御寒的战袍而患病。尽管如此,康亲王、遏必隆、李国英等人还是在淮扬击败了二十万邓名党羽,击毙四川大将赵天霸,李来亨、张煌言均身负重伤、生死不知。通过对俘虏的审讯,发现邓名率领最精锐的部队,以及心腹周开荒、穆谭、任堂已经悄悄潜入山东,准备偷袭北京。现在康亲王已经把两万患伤寒的士兵和一千伤员留下交给林启龙照顾,带领九万大军返回徐州,只等朝廷一声令下就进入山东剿匪。顺便说一句,辅政大臣遏必隆专门向朝廷汇报了八旗兵的情况,称跟着出来的近三千蒙八旗特别不适应江南的气候,差不多有一半因为炎热而被瘟疫夺走了性命,这次因为温度骤降让剩下的也差不多都变成了病号;不过遏必隆希望北京能给他派去更多的蒙古人填补缺额,他保证这次他会注意蒙古人的保暖问题;至于满、汉八旗,遏必隆表示暂时不需要更多的补充了,而且他觉得军中满汉八旗的实力过于强大,把这么多的精锐兵力放在江南会削弱京师的安全,所以建议北京考虑将他手中的满汉八旗的五到七成调回直隶拱卫京畿。”邓名放下了这些塘报,抬起头对在座的缙绅们说道:“以上即是真实情况。”
“朝廷必胜。”
“康王爷神武!”
缙绅们纷纷发出喝彩声,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方面,这些人一个个也都是驾轻就熟。不过缙绅们也都是真心实意的高兴,康亲王遭遇这样的惨败后,短期内也没法尝试武力解决胶东了,而且还需要补充兵力防备明军北上,看起来对胶东的招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好,现在我宣布,叫的那个扶清大会正式召开。”邓名沉稳有力地一挥手。
“乌拉!”培训的拉拉队员见邓名发出了手势,立刻按照排练时的要求欢呼起来,本来这种口号由卫队来喊多半会更有气势,不过邓名想了想,还是花钱雇了些群众演员而不是让自己的卫队来客串。
“这会是一场胜利的大会!”
“乌拉!”
“这会是一场战斗的大会!”
“乌拉,乌拉!”
“这会是一场团结的大会!”
“乌拉,乌拉,乌拉!”
气氛非常热烈,邓名感到非常满意,虽然缙绅们不知道邓名为何这么激动,不过保国公开心肯定没坏处,有人也跟着凑趣地喊了一两嗓子。
“就差一个烟斗了,嗯,最好再有一个地球仪,那就太完美了。”邓名做出一副正在思考世界革命前途的表情,略有遗憾地想到。
来参加会议的不少缙绅都心情复杂地看着会场的大片赤旗,因为这是代表明王朝的颜色,而式样则非常接近邓名亲军的战旗,也是一种矩形旗帜。【小说文学网】
“这当然不是明军的旗帜,而是为了向战斗在江南前线的康亲王表示敬意,他不是正红旗的吗?”邓名矢口否认他是用红旗向身处缅甸、领导大明抗清战争的永历天子致敬,至于杰书是不是正红旗的他也是随口一说,反正不会有人出来质疑:“至于三角旗还是四角旗这个问题嘛……”邓名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多想,就和当初对东南督抚说康熙这那两个字一样脱口而出:“据我所知,康亲王是很喜欢这种四角旗的。”
“是吗?”有不少缙绅好奇地问道,作为乡下土财主,他们对帝王家的事情还是很好奇的。
“嗯。”虽然是信口开河,不过邓名也没有收回去的必要,反正这些人也不可能去北京见过杰书的家。邓名倒是去原址看过,那时又改叫礼亲王了,据说还曾烧毁过一次。在好奇的提问下,邓名把杰书家的位置、大概的占地面积,庭院错落简单介绍了一下,还凭印象画了几张草图给议员们看。
另外一位著名的亲王是安亲王岳乐,这个人的王府虽然在邓名前世早没了,不过凑巧的是他的王府有古人绘的全图,邓名看见过。一群人用崇拜的目光追问时,邓名就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现欲,把岳乐家的俯视图花了一批给议员们过眼瘾——这应该没啥对吧?凡是这种不触及军事机密的事,一般不会引起邓名的特别注意。比如上次发生“康熙”案后邓名都有些惊讶,没想到自己几句无心之语会带来那么大的后果,为此邓名还不得不在任堂面前故作高深,以“军事机密”为理由拒绝对自己的情报来源进行进一步解释。
“好了,好了,我们还有会要开。”邓名画了一批画尽力满足了议员们的求知欲后,就让大家赶快回去坐好,他也好宣布胶东缙绅大会开始了。
今天会场的布置和帝国议会完全不同,邓名在帝国议会上都是面向议员站着发言,但今天他准备了主席台,还有那大片的赤旗,也是为了满足一下邓名的角色扮演欲望。
为了让自己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邓名甚至还雇佣了一批江湖好汉来给自己呐喊助威,为此他还进行了事先的排练并支付了报酬——上次高邮湖之战后,邓名就一直痛感若是角色扮演没有配音的啦啦队那气氛一定会差很多,高邮湖是去性命相搏不能胡闹,但今天的会很安全,邓名决定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
“在大会开始前,我先向诸君通报一下刚刚在江南淮阳一代爆发的大战。”刚才为什么别人一问邓名就会先想到杰书吶?也是因为邓名刚收到一些从江南送来的情报,而这些情报都是邓名打算在会议开始前和胶东缙绅、侠客们分享的:“目前有人散布谣言说:康亲王上个月二十二日结束了与明军的长期对峙,主动出兵攻打帝国军队——嗯,就是川西军……”
邓名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念出清军的动向,虽然按照川军的行动记录标准,这都是最粗略的战后统计和报告了,有意忽略了大量的指挥和行动细节,各级军官的临阵判断、紧急命令和战役决心更是只字不提。不过已经足够让台下的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了,这也是他们听过的最详细的军事报告。
根据互相印证的军官回忆记录,邓名告诉缙绅们康亲王组织的进攻一上午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而明军也一直耐心地采用防守姿态,直到下午发现清军有收兵的迹象后才转入反攻。战前明军就对清军的动向了如指掌,不但知道清军此战的目的是进行试探,对清军投入部队的数量、攻击目的和发起时间也都一清二楚。一万清军披甲攻击了一上午,也不知道负责防守他们的川军超过一万五千甲兵;而川军则很清楚他们的预备队数量,并通过实战证明了情报的的准确性。
川军的反击轻松打垮了清军的攻击纵队,负责掩护的清军骑兵被四川的常备骑兵击败,各路清军骑兵都损失惨重,只有川陕督标的四、五百骑兵因为始终作壁上观所以没有遭到任何损失。
当明军追着溃兵冲入清军的营地后,康亲王的后备部队才仓促投入作战,直到这个时候清军对明军的反击规模还毫无了解。结果不用夔东军、崇明军参战,绿营就发生了大崩溃。
“……康亲王和遏必隆在混乱中逃走,他们带去的满八旗都毫发无损地逃走了,只有十七个因为迷路、落马或是生病而被俘,然后被漕运总督林启龙按照每人一千两银子的价格赎走——,俘虏期间的伙食费另算;此战被俘的还有二十二个汉八旗和一千六百余个蒙八旗,他们每人林启龙支付一百两银子的赎金,其中蒙八旗很多伤势严重所以还需要支付医药费,暂时无法行动以后还需要按月支付疗养费直至他们可以下床离开。”邓名暂停了一下,又翻了一页,这是报告的最后一页了:“除了康亲王的大营里的辎重和八旗兵以外,川军、夔东军和崇明军共计抓到了四万余俘虏,其中一万两千是披甲,这些披甲在没收盔甲后由漕都林启龙以每人五十两银子的价格赎回,蒙八旗大都伤势严重……”看到这里的时候,邓名知道林启龙肯定这次肯定又是狠狠地赚了一笔中介费:“无甲兵也在林启龙为他们支付了伙食费后释放。刚逃回徐州的杰书本似乎有继续北逃的意思,但可能是林起龙派去了使者,就没有进一步行动而是在徐州收拢散兵,并在接受了林启龙送交的四万俘虏后将兵力恢复到了九万左右,损失估计在两万上下。”
“以上是谣言。”邓名用这句话作为长篇报告的结束语,接着拿出了一些来自清军的塘报,理论上这是扶清议会,在座的议员是清廷的支持者:“康亲王向朝廷报告,由于没有事先想到会陷入冬季作战,所以棉衣准备不足,而且今年江南的冬天又特别的寒冷,导致大批士兵因为没有没有御寒的战袍而患病。尽管如此,康亲王、遏必隆、李国英等人还是在淮扬击败了二十万邓名党羽,击毙四川大将赵天霸,李来亨、张煌言均身负重伤、生死不知。通过对俘虏的审讯,发现邓名率领最精锐的部队,以及心腹周开荒、穆谭、任堂已经悄悄潜入山东,准备偷袭北京。现在康亲王已经把两万患伤寒的士兵和一千伤员留下交给林启龙照顾,带领九万大军返回徐州,只等朝廷一声令下就进入山东剿匪。顺便说一句,辅政大臣遏必隆专门向朝廷汇报了八旗兵的情况,称跟着出来的近三千蒙八旗特别不适应江南的气候,差不多有一半因为炎热而被瘟疫夺走了性命,这次因为温度骤降让剩下的也差不多都变成了病号;不过遏必隆希望北京能给他派去更多的蒙古人填补缺额,他保证这次他会注意蒙古人的保暖问题;至于满、汉八旗,遏必隆表示暂时不需要更多的补充了,而且他觉得军中满汉八旗的实力过于强大,把这么多的精锐兵力放在江南会削弱京师的安全,所以建议北京考虑将他手中的满汉八旗的五到七成调回直隶拱卫京畿。”邓名放下了这些塘报,抬起头对在座的缙绅们说道:“以上即是真实情况。”
“朝廷必胜。”
“康王爷神武!”
缙绅们纷纷发出喝彩声,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方面,这些人一个个也都是驾轻就熟。不过缙绅们也都是真心实意的高兴,康亲王遭遇这样的惨败后,短期内也没法尝试武力解决胶东了,而且还需要补充兵力防备明军北上,看起来对胶东的招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好,现在我宣布,叫的那个扶清大会正式召开。”邓名沉稳有力地一挥手。
“乌拉!”培训的拉拉队员见邓名发出了手势,立刻按照排练时的要求欢呼起来,本来这种口号由卫队来喊多半会更有气势,不过邓名想了想,还是花钱雇了些群众演员而不是让自己的卫队来客串。
“这会是一场胜利的大会!”
“乌拉!”
“这会是一场战斗的大会!”
“乌拉,乌拉!”
“这会是一场团结的大会!”
“乌拉,乌拉,乌拉!”
气氛非常热烈,邓名感到非常满意,虽然缙绅们不知道邓名为何这么激动,不过保国公开心肯定没坏处,有人也跟着凑趣地喊了一两嗓子。
“就差一个烟斗了,嗯,最好再有一个地球仪,那就太完美了。”邓名做出一副正在思考世界革命前途的表情,略有遗憾地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