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祖泽溥一直是坚定不移的剿派,这不但为他赢取了不错的声望,也让众多同样持强硬立场的人对他很有好感。现在突然倒戈,不但不能让持抚议的东南温和派视他为自己人,反倒会让那些原来的同盟军对他心生厌恶,把祖泽溥看成朝三暮四的小人叛徒。
明明祖泽溥无法从倒戈中获得任何好处,但他依旧义无返顾地力持抚议了,那索尼就很清楚他肯定是遇到了极大的麻烦,以致他真诚地盼望着抚议成功。
“祖泽溥怕是认为济南要守不住了吧?”索尼老谋深算地推测起来,现在祖泽溥极力鼓吹招安邓名,显然是担心如果合约不能达成的话,他就会遭遇到极大的危险,比如丢失领地被朝廷治罪。除了这个原因以外,索尼想不出还有什么危险能让祖泽溥不在乎突然转换阵营。
本来鳌拜也认为祖泽溥单纯是在争功,而且在心里还是鄙夷了他一番,再亲的干儿子也没法和亲儿子比,再说康亲王可是姓爱新觉罗的,就算辅政大臣和他关系不是很好,在杰书面前也要老老实实喊一声:“奴才叩见主子”的。这就好比两条狗争夺一根骨头,人可以在边上看着笑哈哈,但狗和少爷抢起骨头来,仆人们可不敢看少爷的笑话,肯定要把狗嘴里的骨头夺出来,然后毕恭毕敬地献到少爷的嘴里,哪怕是表少爷也一样能有这待遇。
不过现在鳌拜也认为索尼的分析没错,邓名多半是在山东登陆了,而祖泽溥在胶水河一战多半是惨败,没准已经把他的督标和山东提标都丢光了,不然也不至于对保卫济南如此绝望,以致不顾一切地哀求朝廷议和。
“现在登州府还有两万大军,包围着于七等乱贼的十几万党羽。眼下邓名已经占领了灰埠驿,正在向青州府进发。”祖泽溥并没有报告青州府的府城遇险,在奏章里除了吹嘘他连战连捷外,还说他已经在青州府城留下了精兵强将,把府城守得是固若金汤。不过这封奏章是祖泽溥回济南以后发出的,所以鳌拜就顺理成章地推测邓名正在向青州进军。
不久前祖泽溥去了一趟青州。如果青州没有危险,或是真的固若金汤,那祖泽溥肯定要在那里坐镇,以向朝廷表示他不畏惧邓名这样的强敌,也算是为胶水河一战的失利承担责任、戴罪立功了——祖泽溥不可能相信朝廷真的相信他打赢了,自古就没有打赢了仗反倒战线会向后退缩的。他的奏章只是给朝廷一个台阶下,给朝廷一个不立刻处罚他的理由。但祖泽溥却是从青州跑回济南上奏,说明他觉得青州没法守了,必须要抢在邓名进攻前返回济南,否则会多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或是干脆死在青州城。
“祖泽溥觉得如果邓名攻击济南的话,他肯定要殉城,”苏克萨哈接着鳌拜的话说道,这些老辽军的小伎俩他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当初关宁铁骑就是这么和他们的崇祯爷玩的,没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改成和满洲太君玩了:“他肯定把山东的督标和提标都丢光了,没法给登州的大军解围,也没法坚守济南哪怕很短的一段时间。情急之下才嚷嚷要不立刻给他派援兵,要不就干脆议和,议和了就能缓一缓邓名的攻势。”
“那就让祖泽溥和邓名议和吧。”索尼做出了决定。不是邓名反复地中缓兵之计么?邓名在这方面的表现已经不能用弱智来形容了,而是连蝼蚁的反应都不如了。这种离奇的现象让索尼和鳌拜都有些不解,当初他们破口入寇的时候,也遇到过山西兵马来议和,送给清军钱粮买一个平安。
可是索尼等人都认为邓名应该和后金强盗不同,那时的后金只是图财,而邓名都被大清的太皇太后下圣旨宣布为童叟无欺的大明宗室了,他总得有比后金官兵更高一些的追求吧?再说如果邓名的实力这么强,那他为什么不干脆夺取地盘自己收税,就好像满清拥有了统治关内地区的能力后,也改掠夺为征服。换言之,就是邓名确实实力不足,而且和后金一样,目标是发财而不是复国,才会有这样的局面。但如果邓名实力不足,他又是怎么连续击败满清大军的?而且现在明军都能和清廷的中央军对峙了,这还能算实力不足么?
越是看不明白,索尼就越怀疑这里面有阴谋。只是几个辅政大臣都不太清楚,邓名对农税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为难辛辛苦苦的农民,和缙绅无休无止的扯皮,才收那么一点儿税金,邓名觉得比起垄断商业来,这种收益实在太可怜。如果想认真地压榨农民收农税,四川虽然人少,但邓名绝对能榨出比湖广还要多的赋税来。不过要想在东南抽取高比例的赋税,不改革就会民不聊生,改革就会遭到从缙绅到胥吏到宗族、村长的一致抵制,邓名觉得自己暂时没有这份余力。在东南督抚那里卖卖债券虽然比不上自己收税,但省事省力,不需要自己承担行政开销和民心成本。
只是现在山东总督叫唤得可怜,清廷又不可能变出一支援军给他派去,也就只好学习一下全天下人都在对邓名用的缓兵之计,至少先保住了济南再说——现在确认邓名已经在山东登陆,无论是济南的祖泽溥,还是北京的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都认为邓名肯定带来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也会是此次东征明军中最精锐的那部分。
在给祖泽溥便宜行事的权力后,索尼等人就讨论到底该怎么应付山东的危机局面。从直隶继续派军队去是不可能的,杰书和遏必隆已经带走了直隶的很多兵马。要是再把军队往山东派,那直隶就该唱空城计了。而且邓名这次都跑到渤海湾内侧来了,谁敢说他不会突然又在天津附近登陆?
看起来只能把杰书的军队调回来。现在索尼他们对遏必隆、李国英已经很不满了,邓名都消失不见了,你们还在那里发愣。对面只剩下夔东、崇明这些邓名的同盟军还不敢打,这胆子未免也太小了,亏你们之前还有脸催促东南督抚增派援兵给你们。杰书也就算了,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孩,最大的本事就是拿着“康熙”案吓唬辅政大臣。但遏必隆和李国英你们两个人一把年纪了,居然连对方的主力消失不见了都没有丝毫的察觉。
少爷和狗之争现在看起来也是真相大白,事实证明这骨头确实是属于祖泽溥的。
“或许可以先把夔东军打一打,剪除邓名的一些羽翼总是没坏处的。”既然邓名这个强敌不在江南,本来对江南战局的重视就一下子都跑去山东了,苏克萨哈认为这倒不失为一个打击明军旁系的好机会:“邓名用夔东和崇明贼当做诱饵,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现在若是匆忙回师山东,那就是我们白白往复奔波,邓名见势不妙坐船走了,我们还是抓不到他。”
“不错,应该先把这些诱饵消灭掉,”鳌拜对此深表赞同。这些年夔东军和崇明军在邓名的庇护下也越来越强,虽然北京还不知道夔东的披甲比李定国都要多了,但也估计到他们的实力要超过五年前好多倍:“而且说不定这就是邓名的用意,他想利用我们剪除异己,以方便他统一四川。我听说万县还在夔东贼袁宗第的手里,对于这么靠近他领地的一块肥肉,邓名肯定是虎视眈眈吧?”
听鳌拜这么一说,苏克萨哈反倒愣住了:“那我们沉重打击夔东贼和崇明贼好么?”
“当然好,而且这是送上门来的机会。”索尼一锤定音:“不过听说袁宗第没来?那就让遏必隆以崇明贼为第一目标,尽可能优先消灭马逢知的兵马,这样梁化凤也有机会收复崇明;而夔东贼自然也是能灭多少是多少,但是要适当地放跑一些人,告诉他们是邓名在山东走漏口风,说他在江南的友军兵力薄弱,才被我们看出破绽的。”
“就是要让夔东贼觉得邓名是想借刀杀人?”
“不错,但我们不能公然这么说,不能说邓名大肆宣扬,不然他们反倒会起疑,要是我们说是邓名不小心走漏的风声,他们反倒会这么想。”索尼也认为邓名可能确实存了借刀杀人的心思,不过清廷当然没有替他保密的义务,要是能让袁宗第等人与邓名离心离德,至少是互相提防的话,那对清廷当然是再好不过。
最后还是如何安抚杰书的问题,还是那个原则,既然少爷要啃狗嘴里里骨头,那狗的委屈当然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辅政大臣打算宣布邓名是慑于杰书的威名,丢下友军流窜山东。不日康亲王就会率领大军征讨山东,务求把流寇邓名一举荡平。
在写好昭告天下的檄文拿去找太皇太后盖章的时候,辅政大臣又向山东派出了一个使者团,再次试探邓名是否可能接受议和。
明明祖泽溥无法从倒戈中获得任何好处,但他依旧义无返顾地力持抚议了,那索尼就很清楚他肯定是遇到了极大的麻烦,以致他真诚地盼望着抚议成功。
“祖泽溥怕是认为济南要守不住了吧?”索尼老谋深算地推测起来,现在祖泽溥极力鼓吹招安邓名,显然是担心如果合约不能达成的话,他就会遭遇到极大的危险,比如丢失领地被朝廷治罪。除了这个原因以外,索尼想不出还有什么危险能让祖泽溥不在乎突然转换阵营。
本来鳌拜也认为祖泽溥单纯是在争功,而且在心里还是鄙夷了他一番,再亲的干儿子也没法和亲儿子比,再说康亲王可是姓爱新觉罗的,就算辅政大臣和他关系不是很好,在杰书面前也要老老实实喊一声:“奴才叩见主子”的。这就好比两条狗争夺一根骨头,人可以在边上看着笑哈哈,但狗和少爷抢起骨头来,仆人们可不敢看少爷的笑话,肯定要把狗嘴里的骨头夺出来,然后毕恭毕敬地献到少爷的嘴里,哪怕是表少爷也一样能有这待遇。
不过现在鳌拜也认为索尼的分析没错,邓名多半是在山东登陆了,而祖泽溥在胶水河一战多半是惨败,没准已经把他的督标和山东提标都丢光了,不然也不至于对保卫济南如此绝望,以致不顾一切地哀求朝廷议和。
“现在登州府还有两万大军,包围着于七等乱贼的十几万党羽。眼下邓名已经占领了灰埠驿,正在向青州府进发。”祖泽溥并没有报告青州府的府城遇险,在奏章里除了吹嘘他连战连捷外,还说他已经在青州府城留下了精兵强将,把府城守得是固若金汤。不过这封奏章是祖泽溥回济南以后发出的,所以鳌拜就顺理成章地推测邓名正在向青州进军。
不久前祖泽溥去了一趟青州。如果青州没有危险,或是真的固若金汤,那祖泽溥肯定要在那里坐镇,以向朝廷表示他不畏惧邓名这样的强敌,也算是为胶水河一战的失利承担责任、戴罪立功了——祖泽溥不可能相信朝廷真的相信他打赢了,自古就没有打赢了仗反倒战线会向后退缩的。他的奏章只是给朝廷一个台阶下,给朝廷一个不立刻处罚他的理由。但祖泽溥却是从青州跑回济南上奏,说明他觉得青州没法守了,必须要抢在邓名进攻前返回济南,否则会多一个临阵脱逃的罪名,或是干脆死在青州城。
“祖泽溥觉得如果邓名攻击济南的话,他肯定要殉城,”苏克萨哈接着鳌拜的话说道,这些老辽军的小伎俩他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当初关宁铁骑就是这么和他们的崇祯爷玩的,没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改成和满洲太君玩了:“他肯定把山东的督标和提标都丢光了,没法给登州的大军解围,也没法坚守济南哪怕很短的一段时间。情急之下才嚷嚷要不立刻给他派援兵,要不就干脆议和,议和了就能缓一缓邓名的攻势。”
“那就让祖泽溥和邓名议和吧。”索尼做出了决定。不是邓名反复地中缓兵之计么?邓名在这方面的表现已经不能用弱智来形容了,而是连蝼蚁的反应都不如了。这种离奇的现象让索尼和鳌拜都有些不解,当初他们破口入寇的时候,也遇到过山西兵马来议和,送给清军钱粮买一个平安。
可是索尼等人都认为邓名应该和后金强盗不同,那时的后金只是图财,而邓名都被大清的太皇太后下圣旨宣布为童叟无欺的大明宗室了,他总得有比后金官兵更高一些的追求吧?再说如果邓名的实力这么强,那他为什么不干脆夺取地盘自己收税,就好像满清拥有了统治关内地区的能力后,也改掠夺为征服。换言之,就是邓名确实实力不足,而且和后金一样,目标是发财而不是复国,才会有这样的局面。但如果邓名实力不足,他又是怎么连续击败满清大军的?而且现在明军都能和清廷的中央军对峙了,这还能算实力不足么?
越是看不明白,索尼就越怀疑这里面有阴谋。只是几个辅政大臣都不太清楚,邓名对农税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为难辛辛苦苦的农民,和缙绅无休无止的扯皮,才收那么一点儿税金,邓名觉得比起垄断商业来,这种收益实在太可怜。如果想认真地压榨农民收农税,四川虽然人少,但邓名绝对能榨出比湖广还要多的赋税来。不过要想在东南抽取高比例的赋税,不改革就会民不聊生,改革就会遭到从缙绅到胥吏到宗族、村长的一致抵制,邓名觉得自己暂时没有这份余力。在东南督抚那里卖卖债券虽然比不上自己收税,但省事省力,不需要自己承担行政开销和民心成本。
只是现在山东总督叫唤得可怜,清廷又不可能变出一支援军给他派去,也就只好学习一下全天下人都在对邓名用的缓兵之计,至少先保住了济南再说——现在确认邓名已经在山东登陆,无论是济南的祖泽溥,还是北京的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都认为邓名肯定带来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也会是此次东征明军中最精锐的那部分。
在给祖泽溥便宜行事的权力后,索尼等人就讨论到底该怎么应付山东的危机局面。从直隶继续派军队去是不可能的,杰书和遏必隆已经带走了直隶的很多兵马。要是再把军队往山东派,那直隶就该唱空城计了。而且邓名这次都跑到渤海湾内侧来了,谁敢说他不会突然又在天津附近登陆?
看起来只能把杰书的军队调回来。现在索尼他们对遏必隆、李国英已经很不满了,邓名都消失不见了,你们还在那里发愣。对面只剩下夔东、崇明这些邓名的同盟军还不敢打,这胆子未免也太小了,亏你们之前还有脸催促东南督抚增派援兵给你们。杰书也就算了,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孩,最大的本事就是拿着“康熙”案吓唬辅政大臣。但遏必隆和李国英你们两个人一把年纪了,居然连对方的主力消失不见了都没有丝毫的察觉。
少爷和狗之争现在看起来也是真相大白,事实证明这骨头确实是属于祖泽溥的。
“或许可以先把夔东军打一打,剪除邓名的一些羽翼总是没坏处的。”既然邓名这个强敌不在江南,本来对江南战局的重视就一下子都跑去山东了,苏克萨哈认为这倒不失为一个打击明军旁系的好机会:“邓名用夔东和崇明贼当做诱饵,吸引我们的注意力,现在若是匆忙回师山东,那就是我们白白往复奔波,邓名见势不妙坐船走了,我们还是抓不到他。”
“不错,应该先把这些诱饵消灭掉,”鳌拜对此深表赞同。这些年夔东军和崇明军在邓名的庇护下也越来越强,虽然北京还不知道夔东的披甲比李定国都要多了,但也估计到他们的实力要超过五年前好多倍:“而且说不定这就是邓名的用意,他想利用我们剪除异己,以方便他统一四川。我听说万县还在夔东贼袁宗第的手里,对于这么靠近他领地的一块肥肉,邓名肯定是虎视眈眈吧?”
听鳌拜这么一说,苏克萨哈反倒愣住了:“那我们沉重打击夔东贼和崇明贼好么?”
“当然好,而且这是送上门来的机会。”索尼一锤定音:“不过听说袁宗第没来?那就让遏必隆以崇明贼为第一目标,尽可能优先消灭马逢知的兵马,这样梁化凤也有机会收复崇明;而夔东贼自然也是能灭多少是多少,但是要适当地放跑一些人,告诉他们是邓名在山东走漏口风,说他在江南的友军兵力薄弱,才被我们看出破绽的。”
“就是要让夔东贼觉得邓名是想借刀杀人?”
“不错,但我们不能公然这么说,不能说邓名大肆宣扬,不然他们反倒会起疑,要是我们说是邓名不小心走漏的风声,他们反倒会这么想。”索尼也认为邓名可能确实存了借刀杀人的心思,不过清廷当然没有替他保密的义务,要是能让袁宗第等人与邓名离心离德,至少是互相提防的话,那对清廷当然是再好不过。
最后还是如何安抚杰书的问题,还是那个原则,既然少爷要啃狗嘴里里骨头,那狗的委屈当然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辅政大臣打算宣布邓名是慑于杰书的威名,丢下友军流窜山东。不日康亲王就会率领大军征讨山东,务求把流寇邓名一举荡平。
在写好昭告天下的檄文拿去找太皇太后盖章的时候,辅政大臣又向山东派出了一个使者团,再次试探邓名是否可能接受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