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景德镇:定义华夏数百年时代审美-巨星崛起txt下载网盘
第596章 景德镇:定义华夏数百年时代审美-巨星崛起txt下载网盘-振奋新明-笔趣阁
振奋新明
作者:小波不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昌江南岸的浮梁县景德镇,当地的官员和窑口头人们翘首以盼,大明国事总裁派人通知,让他们在窑口等着,他将来视察窑口的情况,之后不会再去浮梁县城。
李总裁来景德镇、对这里的人来说意义非凡,他们比任何地方的人来说都更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别的地方盼李总裁过来理由很多,但即使不来也影响不大。但景德镇不同,他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刻,若是李总裁这次不来,这处有数百年传承的名窑窑口,或许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五十多岁的刘景芳是京德镇官窑的负责人,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然有十数年了,清兵还在的时候他就成了这里的头、清兵撤了后左梦庚时期,他的位子没有变,大明接管了之后他还是在这个位子上。
虽然位子没有变,可地位却是换一茬人低一等、满清时期他是直接对皇家负责、左家的时候就不怎么行了、归伪朝的工房负责,大明接管后地位是一跌千里,直接归当地县衙管。也就是说这一二十年、景德镇官窑从皇帝直管的超级央企掉到了县属国企的份上,这差距之大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
在人群前边等待李振新到来的刘景芳心急如焚,不停的跺脚,今天的这次见面对他、对整个景德镇都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估计就是天神下凡在这里也不会淡定。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浮梁知县杨天宇,神情和自己一样,虽然眼睛是往前看,但两支手不停的上下移动。
刘景芳见状忙凑过去小声说道:“县尊、总裁老爷这次来、他的态度如何真就一点风声都没有吗?这次的成败可是事关万人户的生计存续、咱们是不是准备的太过简陋了?”
“刘掌窑、我只是一介七品官,即使有风声也传不到我的耳中啊!实不相瞒、今日我可能比你更焦急,可又为之奈何?只有等了!至于你之前说的那些准备、非是我不愿意用、而是本官觉得还不到那个时候,要是总裁过来之后情况确实不可避免,咱们再用也不迟。”
老刘所谓的准备,就是把全镇数万名窑工集中起来向李振新请命、让其恢复官窑向朝廷上贡精瓷的资格。说是请命、实质上就是逼宫。作为正经的官员、杨天宇当然不会首选这个方案了,不管这事成不成、他都不会在李振新以及朝中重臣心里留下好印象,最起码也是一个组织不力的评价。
所以他还是觉得应该见着李总裁本人了再说,说不定不用自己等人开口求,人家就把这事给解决了哪!当然这事若是最终没有实现,杨知县最终还是要用刘景芳的办法拼一把。
都到了这份上,不是他想不想拼的事,而是不得不拼,哪怕是搭上了自己的仕途前程也必须这么干。与仕途前程相比,景德镇的存亡绝续对他更重要。没有前途,最多也就是在七品官位上蹉跎几十年而已,若是景德镇因此而失了生机,他绝对会被史书骂几百上千年。以后的史书上一提起景德镇的衰落,他作为直接负责的官员绝对是免不了的。这千古骂名,可真是背不起啊!
当景德镇的一众官员和窑头们焦急难耐的时候,李振新带着大队人马总算是来到镇上。
进入江西后的第一站就来到景德镇,李振新发现自己这趟巡查灾区重建的行程似乎有些变味,成了寻找古代著名物产原产地之旅。景德镇的瓷器有多出名?在后世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其实在大明它的知名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到详细的了解了景德镇,李振新才发现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还是有些低估!仅仅说这是一处盛产瓷器的地方,是将这里看小了。这是一座定义了数百年审美趋势的镇子,在后世每年会有国际大牌的流行趋势发布会,定义接下来一年的流行色,景德镇就不一样了,它的官窑瓷器是直接定义每个皇帝年号期间流行审美的最重要标准。
大明凡是活的时间长一点的皇帝,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官窑瓷器流行款,从洪武瓷到宣化斗彩,再到嘉庆、万历瓷,甚至崇祯也有属于自己的瓷器款。后世判断大明三百年的历史中的流行审美,基本上都是以瓷为准,这期间也就被宣德炉短暂的抢过一点风头。若是大清还在,景德镇还会定义往后近三百年的审美!这份底蕴和霸气,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请总裁开官窑、恢复贡路,我景德镇数万子民翘首以盼。”刚和官员百姓见面、寒暄了几句,景德镇官窑掌窑刘景芳就直接了当的说出了他们的诉求,根本不给人缓口气的时间。
“刘掌窑不要如此起急、吾这次来这里就是为了解决这事的。不过具体的章程得本座看过了这边的实际情况,再做定夺可好?”这老窑头真的是急不可耐,丝毫不顾及官场的规矩。
刘景芳听李振新话里的意思,似乎这事有些眉目,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乖乖的退到一边,静待下文。
“浮梁知县何在?先给吾说说、目前这里各窑口的情况。”
被李总裁点名后,杨天宇赶紧上前将事先背好的情况介绍说了出来:“禀总裁、目前包括景德镇在内全县共有官窑、民窑八十六口,靠着各窑口维生的工匠杂役不下五万,其中官窑有工匠杂役三千多人。由于贡路断绝,官窑这边只能烧些日用瓷勉强维持,民窑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各家窑口都是入不敷出生计艰难。去年我们做过统计,全部的窑口加起来产值也就四十万银元不到,平摊到各个人丁手里,一年挣的钱还没有十两。”
一年四十万银元不到产值,对景德镇这样的名窑来说确实是差的厉害,说衰败一点都不为过。哪怕是在甲申乱世,这里的产值都不可能如此低,一年一二百万两银子的流水还是有的。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还真和李振新有关。不说贡瓷这块被杜绝这事,他在陕北搞出来的搪瓷以及在东胜一带扶持的骨瓷这些新的产业形式,就对景德镇的瓷器产品造成了巨大冲击。没有官窑瓷,景德镇还可以靠外销瓷撑着,现在外销瓷也卖不动了,真是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危机存亡时刻,不然这里的官员和窑头们也不会刚见到李总裁就逼宫!
《振奋新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李总裁来景德镇、对这里的人来说意义非凡,他们比任何地方的人来说都更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别的地方盼李总裁过来理由很多,但即使不来也影响不大。但景德镇不同,他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刻,若是李总裁这次不来,这处有数百年传承的名窑窑口,或许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五十多岁的刘景芳是京德镇官窑的负责人,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然有十数年了,清兵还在的时候他就成了这里的头、清兵撤了后左梦庚时期,他的位子没有变,大明接管了之后他还是在这个位子上。
虽然位子没有变,可地位却是换一茬人低一等、满清时期他是直接对皇家负责、左家的时候就不怎么行了、归伪朝的工房负责,大明接管后地位是一跌千里,直接归当地县衙管。也就是说这一二十年、景德镇官窑从皇帝直管的超级央企掉到了县属国企的份上,这差距之大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
在人群前边等待李振新到来的刘景芳心急如焚,不停的跺脚,今天的这次见面对他、对整个景德镇都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估计就是天神下凡在这里也不会淡定。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浮梁知县杨天宇,神情和自己一样,虽然眼睛是往前看,但两支手不停的上下移动。
刘景芳见状忙凑过去小声说道:“县尊、总裁老爷这次来、他的态度如何真就一点风声都没有吗?这次的成败可是事关万人户的生计存续、咱们是不是准备的太过简陋了?”
“刘掌窑、我只是一介七品官,即使有风声也传不到我的耳中啊!实不相瞒、今日我可能比你更焦急,可又为之奈何?只有等了!至于你之前说的那些准备、非是我不愿意用、而是本官觉得还不到那个时候,要是总裁过来之后情况确实不可避免,咱们再用也不迟。”
老刘所谓的准备,就是把全镇数万名窑工集中起来向李振新请命、让其恢复官窑向朝廷上贡精瓷的资格。说是请命、实质上就是逼宫。作为正经的官员、杨天宇当然不会首选这个方案了,不管这事成不成、他都不会在李振新以及朝中重臣心里留下好印象,最起码也是一个组织不力的评价。
所以他还是觉得应该见着李总裁本人了再说,说不定不用自己等人开口求,人家就把这事给解决了哪!当然这事若是最终没有实现,杨知县最终还是要用刘景芳的办法拼一把。
都到了这份上,不是他想不想拼的事,而是不得不拼,哪怕是搭上了自己的仕途前程也必须这么干。与仕途前程相比,景德镇的存亡绝续对他更重要。没有前途,最多也就是在七品官位上蹉跎几十年而已,若是景德镇因此而失了生机,他绝对会被史书骂几百上千年。以后的史书上一提起景德镇的衰落,他作为直接负责的官员绝对是免不了的。这千古骂名,可真是背不起啊!
当景德镇的一众官员和窑头们焦急难耐的时候,李振新带着大队人马总算是来到镇上。
进入江西后的第一站就来到景德镇,李振新发现自己这趟巡查灾区重建的行程似乎有些变味,成了寻找古代著名物产原产地之旅。景德镇的瓷器有多出名?在后世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其实在大明它的知名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到详细的了解了景德镇,李振新才发现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还是有些低估!仅仅说这是一处盛产瓷器的地方,是将这里看小了。这是一座定义了数百年审美趋势的镇子,在后世每年会有国际大牌的流行趋势发布会,定义接下来一年的流行色,景德镇就不一样了,它的官窑瓷器是直接定义每个皇帝年号期间流行审美的最重要标准。
大明凡是活的时间长一点的皇帝,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官窑瓷器流行款,从洪武瓷到宣化斗彩,再到嘉庆、万历瓷,甚至崇祯也有属于自己的瓷器款。后世判断大明三百年的历史中的流行审美,基本上都是以瓷为准,这期间也就被宣德炉短暂的抢过一点风头。若是大清还在,景德镇还会定义往后近三百年的审美!这份底蕴和霸气,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请总裁开官窑、恢复贡路,我景德镇数万子民翘首以盼。”刚和官员百姓见面、寒暄了几句,景德镇官窑掌窑刘景芳就直接了当的说出了他们的诉求,根本不给人缓口气的时间。
“刘掌窑不要如此起急、吾这次来这里就是为了解决这事的。不过具体的章程得本座看过了这边的实际情况,再做定夺可好?”这老窑头真的是急不可耐,丝毫不顾及官场的规矩。
刘景芳听李振新话里的意思,似乎这事有些眉目,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乖乖的退到一边,静待下文。
“浮梁知县何在?先给吾说说、目前这里各窑口的情况。”
被李总裁点名后,杨天宇赶紧上前将事先背好的情况介绍说了出来:“禀总裁、目前包括景德镇在内全县共有官窑、民窑八十六口,靠着各窑口维生的工匠杂役不下五万,其中官窑有工匠杂役三千多人。由于贡路断绝,官窑这边只能烧些日用瓷勉强维持,民窑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各家窑口都是入不敷出生计艰难。去年我们做过统计,全部的窑口加起来产值也就四十万银元不到,平摊到各个人丁手里,一年挣的钱还没有十两。”
一年四十万银元不到产值,对景德镇这样的名窑来说确实是差的厉害,说衰败一点都不为过。哪怕是在甲申乱世,这里的产值都不可能如此低,一年一二百万两银子的流水还是有的。目前的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还真和李振新有关。不说贡瓷这块被杜绝这事,他在陕北搞出来的搪瓷以及在东胜一带扶持的骨瓷这些新的产业形式,就对景德镇的瓷器产品造成了巨大冲击。没有官窑瓷,景德镇还可以靠外销瓷撑着,现在外销瓷也卖不动了,真是一点活路都没有的危机存亡时刻,不然这里的官员和窑头们也不会刚见到李总裁就逼宫!
《振奋新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